第2章 坚定信念,方法总比困难多(1)
第一节QBQ:问题背后的问题
“心智的问题”是一切困难的根源
心智,即人们心理与智能的表现。它包括脑力、才智以及神志。这些最根本的因素,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也就决定着人们对待问题和困难的态度。
在问题面前,至始至终面向它的事实上只是我们的内心。一个问题产生了,它是不断成长、延伸、演化,还是被阻止、消融、真正解决,一切都取决于操纵着它的心智问题。
面对困难时的心智问题,主只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责任心问题:这是最大的问题。一个人存在于世界之中,就对自己、家人、工作负有着责任,而承担责任也是面对人生、面对问题的第一步。尤其是工作中的问题,我们都会有明显的感受,愈是躲着问题,愈会被问题揪着不放。
而且很多时候,我们清楚地明白问题所在,但为什么还会把问题的解决一拖再拖呢?这就是责任心的问题。
信心问题:这是战胜困难的自信力问题。心理学家认为,在一颗怯弱的心看来,任何困难都是不可战胜的;而在一颗勇敢的心看来,没有困难是不可战胜的。
有时候问题的确不好解决,但我们要有信心,因为有信心就能找到解决一切问题的方法。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勇往直前,每当遇到难题时,我们都要先从心理上打败它,不去畏惧困难,很多事情都会迎刃而解。
决心问题:这是自驱力问题。如果我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够自己鼓掌,我们每次能够坚持下来,不半途而废,我们所取得的成就都要比现在大得多。
用心问题:这是态度和方法问题。只有有心人会去想“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这个问题。这样,通过研究与思考,便会发现兔子选择奔跑线路的秘密,或者发现怎样更合理地排布树桩,才会增加兔子撞击的几率,再或者形成一套驱赶兔子撞树桩的操作流程。
一个记者曾经和李连杰有过这样的对话。
记者:你这些年都是一帆风顺,你是怎么变得这么强大的呢?
李连杰:首先,我从来不是一帆风顺,我在朋友中有个外号,叫‘死过一百次的生还者’。从小我父亲就过世了,家境实在太差,只好加入武术队,靠每个月微薄的补贴养活全家。
11岁开始我连续5次拿到全国武术比赛冠军,18岁拍了《少林寺》一夜成名,但立马,第二年我就摔断了腿,差点成为废人。
好不容易等到《黄飞鸿》系列电影大卖,我的经纪人又遭黑道枪杀,事业再次陷入低谷……
这些都不说,2004年印尼海啸时,我差点妻离子散命丧异地,当洪水就在你眼前肆虐时,那种内心的惊恐与不舍,又有多少人面对过呢?
记者:这些年你吃了不少苦头,但回过头来想一想,是现在的你强大,还是过去的你强大?
李连杰先是一愣,接着便说:想着自已这半生的经历,的确,那些困难现在看起来都不值一提了,可当时,又何尝不是逼得自已无路可逃?困难的确在让我变得强大,至少,让我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强!
从那以后,我不再惧怕任何困境,对困境内外甚至抱着一种“欢迎”的态度。朋友都说我疯魔了,但我心里知道,这不过是在困难中修炼自已。
心智的问题,是决定我们如何面对困难的根本因素所在。相信自己能够面对,并且坚强面对,这本身也是巨大的收获。正如李连杰自己所说:“困境总会过去,而经历困境的人,却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乐观、更有力量。”的确,困境会到来,但也会过去,关键是我们用怎样的心智来对待它。
其实,在工作之中,很多问题之所以不能得到解决,其原因就是没有正确对待问题。人与人之间本身并无太大的区别,真正的区别在于心智。要么去驾驭困难,要么让困难驾驭你,心智决定了谁是主导。
我们根据对待问题的态度及表现,可以分出这样3种人:
第1种人是担心、害怕问题:这样的人安于现状、害怕改变,不能正视问题,缺少良好心态,并且习惯于在问题不可避免的产生时,去放大问题、畏惧困难。这种人实际上是自己为自己设置了樊笼,并不是问题本身有多可怕。
第2种人是拖延、逃避问题:这样的人缺乏执行力,习惯找理由拖延或者喜欢抱怨来逃避问题。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是客观存在的,不能拖延和逃避。一味拖延、逃避的人显然是不明白问题不解决的严重性,更不知道问题滚雪球似地积累之后,就会更难以解决,甚至成为阻碍自己前行的障碍。
第3种人是积极、有效解决问题:这样的人有着面过问题的正确态度,他们懂得担心害怕问题无济于事,它依然存在,而且越发展越严重,只有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才能增强信心,鼓舞士气,迎难而上,与困难作斗争,使问题迎刃而解,或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始终处在能够控制发展的事态,有计划、分步骤地解决,最终达到胜利的彼岸,获得成功。
综合分析,我们会否定第一种人,批评第二种人,赞扬第三种人。在如何对待问题的态度上,反映的不仅是工作方法上的问题,也是综合反映了一个人心智上的问题。
工作中,很多人遇到问题时,不懂得去追根究底,找出自己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而是期待环境或者他人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而改变,即让外在的因素改变到对自己有利的方面上来,使问题得以解决。
其实,他们没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自己的内心才是问题的根源,自己身上就藏有问题的答案。我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时,最需要的是把镜子转向自己,把眼光投向自身。
今天的问题来自昨天的解决方案
在我们的生活以及工作中,当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有些人会习惯性地说:我真倒霉,又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了。其实,细想一下,这个说法真的正确吗?是因为倒霉,才碰上问题吗?很多时候,这样说也许更准确:那个昨天就没有解决好的困难,今天终于又找到我了。
今天,问题之所以选择了我们,是因为我们昨天选择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今天遇到的困难,都是我们一手造成的,我们的今天要为昨天错误的或者欠佳的解决方案买单。
被称为“21世纪管理圣经”《第五项修炼》这本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地毯商人,看到他最美丽的地毯中央隆起了一块,便把它弄平了。但是,在不远处,地毯又隆起了一块,他再把隆起的地方弄平。
不一会儿,在一个新地方又再次隆起了一块,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他试图弄平地毯;直到最后他拉起地毯的一角,一条生气的蛇溜了出去为止。
这里就是解决方案的问题。我们常常不知道问题为什么不断产生,明明已经解决问题了,为什么类似的问题还会出现。其实,我们只需要审视一下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就能有所发现。因为通常情况下,今天的问题所呈现的面貌,都取决于昨天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处理它。
2012年2月10日,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胶片生产商——柯达公司宣告破产。柯达创始人乔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使相机变得和铅笔一样方便”的想法,曾指引柯达近百年在创新领域的不断前行。
回顾一个多世纪以前,伊士曼开始接触摄影,当时照相完全是奢侈、复杂、繁琐的工作。相机像微波炉一样大,需要一个沉重的三脚架。摄影前要在玻璃片上涂上照相乳胶,再将玻璃片曝光,然后在其未干之前冲洗曝光板。人们需要随身携带化学药品、玻璃桶、笨重的板架和一壶水。
伊士曼将这一切都简化了。在1880年,他发明了干版配方,又在1888年推出简易相机。伊士曼还设计了“您只需按一下按钮,其余的我们来做”的广告语,让柯达在一年内就在美国家喻户晓。自此,Kodak相机成功地掀起了摄影快照文化。数据显示,柯达的收入和利润分别在1996和1999年达到巅峰,分别为160亿和25亿美元。
随后,数码相机问世,作为一个在传统胶片业占绝对份额的公司,柯达的决策者们并不希望看到数字业务太过迅猛的局面。一位柯达员工回忆,1975年,柯达的工程师在实验室中制造出第一台数码相机。不过,公司管理层的反应是:“这非常好,但不要把这个东西告诉任何人。”
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柯达的管理层大多来自传统专业,柯达注重的仍然是赚大钱的胶片业务,管理层对制造数码相机并无兴趣。受专业背景的局限,新知的匮乏,令管理层未能充分重视数码时代对传统胶卷的冲击。
因为种种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导致今天,一切属于柯达的辉煌,都成为只能回望的过去。
在这里,我们不妨思考一下,为什么如此显赫的柯达公司会走向落没呢?我们可做以下几点分析:昨天胶卷的巨大成功,让柯达放过了今后数码相机的发展;昨天对细节的过多关注,分散了随后的精力和注意力;昨天传统的管理层适应不了今天新业务的挑战;昨天的高度集权,导致今天的业务分散……
不难看出,一颗明星级的公司的“陨落”,其原因均来自于昨天对待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实,不仅仅柯达如此,世界上任何一家企业的失败,都来自于过去的解决方案不合理。那么,究竟有哪些不合理的解决方案,会导致今天的问题呢?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
第1种情况:昨天孤立地解决方案,导致今天的问题。
有些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是把问题从一个部分推移到另一部分,当事者不能察觉,也可能会因解决第一个问题者和承接新问题者经常不是同一人,从而导致了更大的问题产生。
有一份杂志曾刊登一幅漫画:一排排木桩围成了一个圆弧,一个人用力推到左边的木桩,然后他站立着自言自语道“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只是他没有看见刚推到的那块木桩,倒向另一块木桩,后一块木桩又倒向另外一块,一个接着一个,木桩最后从他的右边击中他。
这种只顾眼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马上就能缓解问题,甚至让我们感觉到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可能过了一个月、一年或者两三年,老问题又会回来,或者会出现新的、更加严重的问题。
第2种情况:昨天权宜的方法,导致今天的问题。
很多企业在处理问题时,常常带有“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思想。昨天在处理问题时,就知道这个方案是有巨大的副作用,但还是回去做。西方学者称之为系统性风险,如果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只考虑简单处理,不做深层分析;只考虑短期利益、不考虑长远发展等,就会为明天问题的解决埋下很多问题。
比如,酗酒可能从简单的交际性喝酒开始;随后作为消除自尊心缺乏,或工作压力等问题的一个解决办法;渐渐地,这个疗法变得比原来的疾病还要糟糕,它使人感到自尊心比原来更渺小,工作压力也更大了,同时还带来了其他各种问题。
第3种情况:昨天的成功经验,导致今天的问题。
企业容易沦为行动惯性的牺牲品。所谓行动惯性,指的是即使面对最具破坏性的市场变化,仍然沿用过去的成功模式作为应对之策。世界60%的企业的倒下都是因为企业吃老本对新技术不感兴趣,员工躺在功劳簿上失去进取心。
同柯达一样,2012年,手机企业的鼻祖摩托罗拉被收购,也证明了这一点。最先发明手机的摩托罗拉,却在智能手机市场显得无所适从,被苹果、三星等企业超越。但失去乔布斯的苹果,股价下跌、销量下降,谁埋葬苹果,也许不用像柯达等上几十年,在互联网颠覆传统行业的今天,电子网站取代传统商场、文学网站取代传统出版等,都已是大势所趋。
问题面前需要反省,我们有必要经常这样思考:今天的问题是不是我们昨天的解决方案带来的?如何改进?我们今天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会给今后带来哪些问题?养成如此询问自己的习惯,昨天的解决方案问题,就会为我们的今天带来更多的积极意义。
企业不找问题,离失败就不远了
工作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讲,就是要解决一个个问题,把问题一一解决掉了,企业才能发展,员工才能进步。但是问题不会自己站出来,更不会自生自灭。要想解决问题,首先就要有发现问题的眼光。因为很多问题都是隐藏着的,很多时候,我们没发现问题,不代表没有问题。
那么,为什么说企业不找问题,离失败就不远了呢?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
首先,企业不找问题:企业失败的原因很少来自外界,大部分危机都是由自身不找问题的因素导致的。因为,不善于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的企业,必然认识不到市场偏好的不连续性、消费者的习惯发生改变,往往一旦意识到了,已经太晚了,无法作出做出有效的应对。
比如,IBM公司在进入个人电脑市场时,本应该为这个分散的市场,设定严格的技术标准。但IBM公司的管理者由于外部经营环境的压力,没有找出最重要的问题,忽视长远发展的关键点,从而作做出错误的决策。最终,控制这项标准的微软公司,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巨额收益。IBM的管理者未能把握关键的发展机会,这几乎是美国公司有史以来,犯下的最大错误。
其次,员工不找问题:员工是企业方案、策略的执行者和操作者,很多实践中的问题,只有员工才真正了解。如果员工不及时发现问题、向公司反馈问题,对公司发展的大局和方向都会产生影响。
而且,问题是机会,找问题就是找机会。很多时候,有问题才有做事业的切入点,通过找问题去抓机会,作为企业的员工,才能带领企业突破固有的模式,得到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