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此下讚現身說法。所謂如來從一真法界而騰應化之質。若桂月朗空。千江頓現。悲化之心。無處不在。豎則窮於三際。橫則該徧十方。

震法雷。

有警覺義。

擊法鼓。

有進策之義。

廣演權實教。

三乘。權也。一乘。實也。

唵啞吽大開方便路。

經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不可以言宣。今佛於無身中現身。無法中說法曲徇機宜。隨時設教。此所以為開方便也。

若皈依(至)地獄苦。

起信云。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以因生果。一念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既有業因。焉無苦果。若能一念回光。便同本得。則乘此般若之力。何患地獄之苦而不免乎。

志心信禮(至)傳東土。

阿難於西域畢鉢羅窟結集諸經。所以云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故法華云護持諸佛之法藏也。次有三藏法師等。翻譯傳於東土。易梵語為華言。謂之翻譯也。

祖師弘。

不與凡聖同纏。超然名之曰祖。弘者弘開播揚也。

賢哲判。

依教修行。但未洞徹於心源。將近於聖。故謂之賢哲。判者。於諸教之中。判分半滿。了義之教曰滿。不了義曰半字也。

成章疏(至)定宗趣。

解釋義理。頓成章疏。三乘者。聲聞緣覺菩薩也。頓者。唯顯佛之知見。不立階級。但離妄緣。即如佛也。漸者。廣明行位。三祇熏修。角立性相。疏決真妄。五教者。小始終頓圓。當部所崇曰宗。宗之所歸曰趣。

鬼神欽(至)真甘露。

經云。脩多羅教。如標月指。令人依指而識月也。見月忘指。切勿認指為月。故云標也。

若皈依(至)餓鬼苦。

餓鬼宿因。多是慳貪不捨。空腹高心。由此業因。故墮餓鬼。而今歸依。則摧折慢幢。如今聞知。則達諸法空。豈復顧空花之果。聳大我之山哉。又何患餓鬼之苦而不能免乎。

志心信禮(至)是家務。

僧伽。此云和合眾。眾流入海。同一醎味。眾姓出家。同姓瞿曇。如水乳合。名和合也。謂智高才廣。行端德隆。眾所欽仰。名眾中尊。五德者。一心語不麤獷。二說法利人不倦。三戒德清淨普聞。四能除煩惱毒害。五常與佛安住。六和者。身和同住。語和無諍。意和同悅。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利生為業。弘法為務。不憚捐軀殞命。正顯為僧弘法。非分外事也。上讚入鄽垂手之高僧。下明苦行頭陀之耆宿也。

避囂塵(至)採薪薇。

厭暄欣寂。潛避塵世。宴坐於幽靜山林之中。棲止於巖阿石室之下。人天恭敬。不以為喜。採薪薇以充腹。披毳衣以蔽身。摶草為褥。曲肱而枕。以樂道也。

鉢降龍(至)相傳付。

目連六祖等以鉢降龍。鄧隱峯聞二虎[鬥(豆*斗)]。飛錫空中作聲。因而解散。西天四七。東土二三。乃至五宗列派。禪教律諸大宗師。或以法傳法。以心印心。如燈傳一燈。燈燈相續。明明不盡。名無盡燈。照窮世間。無有休息。故曰法燈常徧照。祖印相傳者。此皆以祖師心印遞相傳付也。

若皈依(至)傍生苦。

傍生者。謂畜生傍人而生也。以僧寶是解脫道。一墮畜生。則被人之籠繫。獵之弓弩。漁之羅網。庖丁屠割。種種苦惱。設使飛禽走獸。常懷獝狨之悲。強弱大小。遞相吞噉。負力償勞。互為徵酬。無得解脫。一皈僧寶。則智慧頓發。翻破愚癡之網。慈心相向。却敵弓矢之手。有此勝力又何患不免於畜生苦乎。此處可通施主情。行者又當激勵大眾發菩提心。次則皈依三寶發最上心也。

眾等發廣大心(至)三菩提心。

人天福報。三界有漏之因果。聲聞緣覺孤調解脫。唯求自利。不顧本羣。權乘即藏通教。大乘圓教。修六度等。最上乘。即佛乘也。阿耨多羅。此云無上。三藐。此云正等。三菩提。此云正覺。正言發此大願。不專為己而求人天小乘菩薩之果。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此無上菩提之道。既發心已。然後請十方諸佛轉大法輪。令彼一切眾生聞此法已。然後頓破無明。開發其本有之覺性。而自然成無上菩提。將欲廣迎諸聖大轉法輪。必先淨治壇場。整肅莊嚴。方堪禮請。是故次結明王印也。

先結大輪(至)呪七徧。

依教者。乃甘露軍茶利菩薩念誦儀。教持呪密言。令我所作廣大宮殿勝妙莊嚴。皆悉成就。無諸障礙也。默念七徧。應想面前空處。離身七肘高八肘。現一金色。噴[口*(隆-一)]字。此字名莊嚴一切佛剎大智大輪金剛三摩地。一入此定。能變勝妙宮殿。當以大千國土合為一國土。以此國土融成一宮殿。一一莊嚴及諸供具。如華嚴云各有阿僧祇數勝妙樂事。問。上來點淨淨地并建曼怛。皆有壇場宮殿及諸供具。又何得重複耶。答。上來所作。但是建立。似有彼此之分。未齊平等之境。若不和會融成一土。難彰至理。所以楞嚴會上。世尊從面門上放種種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正表妄想凝結。則國土殊分。真智一起。則法界圓現。今融世界。亦如是也。但除妄想。國土自如。況藉神呪之力。何患而不成也。初是翻染顯淨。次是從空現假。今是融世界而為宮殿。令宮殿之量。等彼大千。廣闊無際。重重無盡。方堪容受無邊聖賢也。既已莊飾宮殿。然後迎請諸聖。故先伸偈禮請也。

稽首十方(至)哀納受。

稽首者。以首至地。稽延少時。總持能皈三業。意起欽承。感佛他心通。身首作禮。感佛天眼通。口稱名號。感佛天耳通。十方調御。佛寶也。演揚一句。法寶也。三乘一句。僧寶也。慈能與法性之樂。悲能拔無明之苦。哀納受者。正請也。

奉請三寶(至)光臨法會。

此是顯請。次則以心光密請。既已殷勤三請。諸聖豈得不臨。當現所建壇儀而奉獻之。

印現壇儀。

雖現壇儀。意兼密請。謂上所建曼怛。在於印上一時顯現。如印成文。不假先後而成也。正所謂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現。而獻佛者。正如法華云。諸梵天等。各持宮殿奉獻於佛。勸請世尊轉於法輪之旨同也。據建壇儀云。若無壇無佛。應結纔發意轉法輪菩薩印。今將請佛說法。須結此印先現壇儀也。次請佛。念唵斡資囉拶裓囉吽拶吽[口*邦]。斛手作金剛拳。施慧進力相鉤。相對當胸。應觀心月輪上白色[口*紇]哩字放光。至色究竟天請智觀音。此天是等覺菩薩成佛之處。色身最極高大六十四萬由旬。菩薩來入道場。放無量光。先請十方三寶及顯密護神等。即普集已。互相放光。交光相羅如寶絲網。輝煌晃耀瑞所希有。問。凡教中皆以果為主。因為伴。今觀音放光召請諸佛。何以因為主果為伴耶。答。此有二義。一行者以觀音為所緣熟境。今先契此境。是因該果也。二此菩薩是過去威德自在光明如來退位度生。雖則示因。元果位也。觀音本稱悲。今稱智何也。非智不能運悲故也。拶吽[口*邦]斛者。即鉤索鎖鈴之四攝也。鉤召也。索。引也。鎖。留也。鈴。適悅也。此名四轉輪印。若表法而論之。即有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之四攝法也。經云。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如婆須密女。執手抱身心月淨。脗脣唼舌戒珠圓。約一法而言。若同事攝化。隨其所作。漸漸引入佛智。此即同事攝化之鉤義也。隨彼求索或法或財而罄捨之終無悔恨。此即布施攝化之索義也。導以善行。令彼關閉諸惡趣門。此即利行攝化之鎖義也。無礙辯才善巧隨順。輭言愛語而獎誘之。令其入道。此即愛語攝化之鈴義也。所以諸佛住世。必以四攝而化眾生。故回向偈云。願我得證無上道。以四攝法救六趣也。

眾誦三十五佛。

即現十方國土說法度生也。

毗盧遮那佛(至)無上輪。

意明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而說法也。法而曰輪者何。輪者有推碾轉運之義。謂轉此法入眾生心中。推破煩惱。碾碎無明。轉凡成聖。運至於涅槃彼岸也。又曰恒轉者。正塵說剎說熾然說。皆遮那本願使之然也。

大眾默念心經一徧。

此正應轉法輪之意。於此必念心經者。蓋謂三藏十二分教。千七百則公案。莫不欲人直下明此心達此心也。當體是佛。瑞應經云。其得一心者。則萬邪滅矣。又心者喻也。如人一身徧體以心為主。今八部般若。六百雄文。蓋以心經為般若爾。如云是故空中。非但無五蘊等法。即諦緣智理出世間法。若真空實相之中。皆不可得。設有一法過於涅槃。吾亦說如幻夢。故般若如大火聚者也。是知此經。乃諸佛之母。萬行之源。若轉此法。能度一切苦海。菩薩依之修行。則能離惑業苦。究竟證無住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故。得無上菩提。以此觀之。出生死。入涅槃。由斯道也。大哉心光。智不能知。識不能識。謂之大神。陰陽不能籠罩。謂之大明。更無有超於其上者。謂之無上。非但一切諸法不能與等。且能等一切法。等一切生。一切平等無有高下。謂之無等等呪。能除二種生死苦。轉依三德祕密藏。真實不虗。復說密呪以助顯焉。有此妙利。超勝餘經。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以滿上來所發大願云法界眾生一時同得菩提之謂也。華嚴云。身為正法藏。心為無礙燈。照了諸法空名曰度眾生。

啟告十方(至)無量聖賢。

此一文之中。正敘施食本意。原始要終。分為四段。此六句。正啟叩聖賢矣。

我今某甲(至)異類鬼神。

此申己意。以慈悲心。仗佛威神之力。召請六道眾生也。

唯願諸佛(至)悲增護念。

此願諸佛聖賢舒大威光。興悲愍心。護念於我。令我隨心得滿願也。

普願十方(至)證無上道。

此正申其施食之願如此也。普願法界眾生。於此時中。乘如來力。決定降臨。享餐甘露。發廣大心。離惡苦果。證無上道。利樂一切有情也。俟後當陳五供。以圓滿第三獻也。

十方一切剎(至)哀納受。

此從心間[口*紇]哩字種放光。出生六箇吽字。各具一色。花淡紅色。表布施。令人生歡喜。香黃色。表持戒。令業行芬馥。燈紅赤色。表忍辱。轉瞋恚火成大光明。塗白色。表精進。潤澤法身。果紅黃色。表禪定。成就佛果。樂青綠色。表智慧。能出生種種法故。此六天母。皆以六波羅密為體。一面四臂。上二手各持一供。下二手輪相交。窈窕美貌。展左跪右而作舞勢。奉獻諸佛。間以三字呪者。加持諸供。令徧滿恒沙諸國土也。

因緣自性(至)三麻曳吽。

因者各有種子。緣者藉事顯發。自性出生。非外有也。復念真言結印者。別彰華梵顯密云爾。問。果有此天母耶。答。此之天母。乃喜金剛中圍內有之。皆佛母文殊普賢之儔也。皆從毗盧智用流出。即前三十七尊內數也。問。塗是何物。答。是水也。何不直稱曰水。而曰塗者何也。如恒河水。魚龍見為窟宅。天人見為瑠璃。人間見為波流。餓鬼見為猛火。本是一水。所見各別。故取名亦不同也。今能獻之人是天。故所陳之水彼稱為塗也。

我以普賢行願力(至)皆供養。

此出華嚴經普賢廣修供養。普徧塵剎禮拜供養諸聖賢也。既欲修此供養。如普賢之行願普週法界。必當運其一心。然後方如法也。上來諸供。皆非法供。即當用心。方為法供也。淨名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又行願經云。縱有種種供養常供於佛。不如法供為最。法供者。即菩提心也。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其功德不可為喻。又般若云。若以一食及一衣花米瓔珞燈燭幢旛等供養於佛。各如恒河沙數諸佛及僧。當學般若波羅密。般若者。即實相般若。是本具心光也。以供養功德。在心不在事。若以一食。大心悉供十方諸佛。不以遠近為礙是故諸佛皆見皆受。所以世出世間無過此心為最萬善普會。千聖共揚。若運之以作供養。是名真如法供養也。

次結運心供養印。

誦真言時。應觀印上有金色唵字。即法身真理。流出人天所有妙塗花香燈明。幢旛傘葢。鼓樂歌舞。真珠羅網。懸諸寶鈴。華鬘白拂。微妙磬鐸矜羯尼網。如意珠寶樹。衣服之雲。天諸厨食。上妙香美。種種樓閣。諸天嚴身頭冠瓔珞。如是等雲。行者想滿虗空。以至誠心而為供養。

我以志誠心(至)遣魔印。

此繼之以施主家三山斛食而供養之。以顯非廢事專理獨擅觀門也。先結三尖火輪印。誦真言時。應想掌中有赤色吽字。三脚放光。從三尖出。作搖扇勢。遣食器魔。問。食有何魔。答。以食有尋香施食等魔。故遣之。

我以佛神力(至)虗空界。

以欲變空。先申此偈。問。既是萬法隨我使之有無。一切不能有無於我。何得又言承佛神力方得此食徧滿也。答。若非諸佛不思議力。焉能隨心轉變。化有歸無。從空現假耶。當知神力者。即呪中之[亢*欠]字也。此[亢*欠]字。名一切如來正覺不動智變化金剛三摩地。一入此定。則不動本智。契本覺真空無相之理。中道觀也。所以正覺者。無分別理也。不動智者。無分別智也。金剛者。喻能斷惑也。以金剛能斷惑。故空觀者變化也。謂化有歸無。從空現假。假觀者。舉一即三。言三即一。故曰三摩地也。

變空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