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贯珠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少阴篇(2)

气虚者。补之必以甘。气寒者。温之必以辛。甘辛合用。足以助正气而散阴邪。人参、白术、茯苓、附子是也。而病属阴经。故又须芍药以和阴气。且引附子入阴散寒。所谓乡导之兵也。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身体痛。骨节痛。寒在阴也。手足寒。脉沉。病属阴也。若脉浮而手足热。则为太阳伤寒。

可与汗解者矣。此为少阴血气不足。而寒邪侵之之证。故亦宜附子汤。复阳散阴。益精气也。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少阴中寒。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邪气递深而脏受其病矣。脏寒故腹痛。寒胜而阳不行。故小便不利。于是水寒相抟。浸淫内外。为四肢沉重疼痛。为自下利。皆水气乘寒气而动之故也。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水寒之气。或聚或散或上。

真武汤方

方见太阳斡旋法。三服后加减法。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

咳者。水寒射肺。气逆而不下也。成氏曰。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细辛、干姜之辛。以散水寒。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小便利者。水已下趋。不必更利其水。故去茯苓。

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

下利者。寒盛于内也。故去芍药加干姜。避寒而就温也。

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呕者。气逆于上也。故去附子。加生姜。二物辛热则同。而生姜善降逆。附子能行而不能下。则不同也。少阴病。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此寒中少阴。阴盛格阳之证。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阴盛于内也。身热不恶寒。

面赤色者。格阳于外也。真阳之气。被阴寒所迫。不安其处。而游散于外。故显诸热象。实非热也。通脉四逆。即四逆加干姜一倍。为阴内阳外。脉绝不通。故增辛热以逐寒邪。寒去则阳复反。

而脉复出。故曰其脉即出者愈。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加减法面色赤者。加葱九茎。

面色赤。阳格于上也。葱中空。味辛。能通阳气。

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

腹中痛。阴滞于里也。芍药味酸。能利阴气止腹痛。故加之。葱通阳而不利阴。故去之。

呕者。加生姜二两。

呕者。阴气上逆也。生姜之辛。可散阴而降逆。

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

咽痛者。阳气上结也。桔梗之辛。可开阳结。去芍药者。恶其收也。

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

利止脉不出。亡血也。故不利桔硬之散。而利人参之甘而能补也。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急温之。宜四逆汤。

肾者。胃之关也。关门受邪。上逆于胃。则饮食入口即吐。或心中温温欲吐。而复不能吐也。

夫下气上逆而为吐者。原有可下之例。如本论之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者而利之。金匮之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是也。若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胸中邪实而阳气不布也。

则其病不在下而在上。其治法不可下而可吐。所谓因其高者而越之也。若膈上有寒饮而致干呕者。

则复不可吐而可温。所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也。故实可下。而胸中实则不可下。饮可吐。而寒饮则不可吐。仲景立法。明辨详审如此。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此不详何证。而但凭脉以论治曰、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然苟无厥逆恶寒下利不渴等证。未可急与温法。愚谓学人当从全书会通。不可拘于一文一字之间者。此又其一也。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少阴病。下利脉微涩。阴伤于下也。呕而汗出。阳虚于上也。阴虚并伤。法必上下并温矣。若更衣虽数。

而所下无多。尤为阴亡之验。是但当温其上而不可温其下。即温上之法。亦不可以药伤其阴。而但宜灸以引其阳也。灸法未详。

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此寒中少阴。而复上攻阳明之证。吐利厥冷。烦躁欲死者。阴邪盛极而阳气不胜也。故以吴茱萸温里散寒为主。而既吐且利。中气必伤。故以人参、大枣。益虚安中为辅也。然后条云、少阴病。

吐利烦躁。四逆者死。此复以吴茱萸汤主之者。彼为阴极而阳欲绝。此为阴盛而阳来争也。病证则同。而辨之于争与绝之间。盖亦微矣。或云、先厥冷而后烦躁者。阳欲复而来争也。先烦躁而四逆者。阳不胜而欲绝也。亦通。郭曰云云、四逆而烦躁者。不问其余证。先宜服吴茱萸汤。四逆而不烦躁者。先宜服四逆汤。四逆下利脉不出者。先宜服通脉四逆汤。此三者。治少阴之大法也。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寒邪直中。阳气暴虚。既不能固其内。复不能通于脉。故宜姜附之辛而温者。破阴固里。葱白之辛而通者。入脉引阳也。若服汤已。下利不止。而反厥逆无脉。干呕烦者。非药之不中病也。阴寒太甚。上为格拒。王太仆所谓甚大寒热。必能与违性者争雄。异气者相格也。故即于白通汤中加人尿之咸寒。猪胆汁之苦寒。反其佐。以同其气。使不相格而适相成。内经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是也。脉暴出者。无根之阳。发露不遗。故死。脉微续者。被抑之阳。来复有渐。故生。

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生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猪胆汁(一合) 人尿(五合) 生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以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人尿猪胆汁。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可刺。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脏病在阴。而寒复伤血也。血伤故腹痛。阴病故小便不利。与阳经挟热下利不同。故以赤石脂理血固脱。干姜温里散寒。粳米安中益气。用刺法者。以邪陷血中。刺之以行血散邪耳。刺法未详。

桃花汤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 干姜(一两) 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纳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少阴生死法十二条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少阴中风者。少阴之经自中风邪。不从阳经传入者也。脉阳微者。邪气微。阴浮者。邪气浅而里气和。故为欲愈。亦阴病得阳脉则生也。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少阴、水脏也。少阴之病、阴邪也。水王于子。而阳长于寅。少阴病欲解。从子至寅上者。阴气待子则王。而阴邪得阳则解也。

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止。

寒伤少阴之经。手足厥冷而脉紧。至七八日。邪气自经入脏。自下利而脉微。其病为较深矣。

乃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阳气内充。而阴邪不能自容也。故为欲解。虽烦下利。必自止者。邪气转从下出。与太阴之秽腐当去而下利者同意。设邪气尽。则烦与利亦必自止耳。

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蜷卧。手足温者。可治。

少阴病。恶寒而蜷。时自烦欲去衣被者。可治。

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

寒中少阴。或下利。或恶寒而蜷卧。或吐利交作。而脉不至。阴邪盛而阳气衰之候也。若利自止。手足温。或自烦欲去衣被。或反发热。则阳气已复。而阴邪将退。故皆得不死而可治。脉不至者。吐利交作。元气暴虚。脉乍不至也。灸少阴以引阳气。脉必自至。总之传经之病。以阴气之存亡为生死。直中之病。以阳气之消长为生死也。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蜷。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

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阴气太盛。阳气不振。与前利止手足温等证正相反。盖手足温时。

自烦发热者。阳道长阴道消也。手足逆冷。不烦而躁者。阴气长阳气消也。且四逆而脉不至。与手足温而脉不至者不同。彼则阳气乍厥。引之即出。此则阳气已绝。招之不返也。而烦与躁又不同。

烦者。热而烦也。躁者。乱而不必热也。烦而躁者。阳怒而与阴争。期在必胜。则生。不烦而躁者。阳不能战。复不能安而欲散去。则死也。

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

寒中少阴。吐利交作。阴邪已太盛矣。然或自烦发热。或手足不逆冷。则阳气犹在。阴邪虽盛。犹或可治。所谓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也。若更烦躁四逆。则阳气有散亡之象。阴邪无退舍之期。虽欲不死。乌可得耶。

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

下利止。非利自愈也。脏阴尽也。眩、目黑而转也。冒、昏冒也。阴气既尽。孤阳无附。而浮乱于上。故头眩时时自冒也。而阴气难以卒复。孤阳且易上散。虽有良药。亦无及矣。是以少阴病阳复利止则生。阴尽利止则死也。

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死。

息高、气高而喘也。少阴为真气之源。呼吸之根。六七日病不愈而息高者。邪气不去体。而真气已离根也。故死。

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

脉微细沉但欲卧。邪传少阴之本证。如本篇第一条所云也。汗出不烦者。气外泄而邪不与俱泄也。自欲吐。继后自利者。邪上下行而气不能驱而出之也。至烦躁不得卧寐。则阴阳尽虚。邪气独盛。正不胜邪。躁扰不宁。顷之离散而死矣。所谓病胜脏者死是也。

少阴病禁四条

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发汗。

少阴与太阳为表里。而少阴亦自有表里。经病为在表。脏病为在里也。浮沉而身发热。为病在表。脉细沉数。身不发热。为病在里。病在表者可发汗。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之例是也。病在里而汗之。是竭其阴而动其血也。故曰不可发汗。

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脉弱涩者。复不可下之。

少阴虽为阴脏。而元阳寓焉。故其病有亡阳亡阴之异。脉微者为亡阳。脉弱涩者为亡阴。发汗则伤阳。

故脉微者。不可发汗。下则伤阴。故阳已虚而尺脉弱涩者。非特不可发汗。亦复不可下之也。

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少阴中寒。但厥无汗。邪方内淫而气不外达。非可得汗愈者而强发之。则汗必不出。而血反自动。或口鼻。或目。随其所攻之道而外出也。盖发汗之药。其气上行。而性多 悍。不得于气。则去而之血。必尽其性而后止耳。然既脏虚邪入。以致下厥而复迫血妄动。以致上竭。上下交征。而血气之存者无几矣。尚何以御邪而却疾耶。故曰难治。

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少阴之邪上逆而咳。下注而利矣。而又复谵语。此非少阴本病。乃被火气劫夺津液所致。火劫即温针灼艾之属。少阴不当发汗。而强以火劫之。不特竭其肾阴。亦并耗其胃液。胃干则谵语。肾燥则小便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