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五 九 廣分別恩愛貪欲差別之相
上且標宗定本末 相生行相說猶麤 今却依經為次第 細論枝葉及根株 愛是自然常染著 貪因愛境發希須 麤細相資方洞業 根苗相異體無殊 有時情愛非貪取 幽奇巖壑路崎嶇(如好遊山水者。到勝境念念愛之。若與之令任。即不肯取。明非貪也) 有物貪多非意愛 秤量苦藥競分銖(若口之藥人皆不愛。若買人即貪斤兩之多) 恩愛纏眠難棄捨 從無始際與身俱 積恩成愛唯滋蔓(須得他息漸漸成愛) 因愛行恩非所圖(愛重前人便欲與物非別所圖也) 有愛非恩他美女 有恩非愛或相辜(既辜其恩。即明非愛是其人也) 亦愛亦思慈父母 或多愛慧兩情符(亦是恩愛俱也) 塵勞八萬皆由愛 世界三千每共居 恩愛生憂因愛怖 若離於愛二俱無 納想為胎流愛種 發生吸引業同途(佛頂云。流愛為種。納想為胎。吸引同業故愛身也) 有愛即生愛盡滅 千生萬死愛為株 欲脫輪迴生死苦 先除貪愛次諸餘 修心斷愛塵勞散 代樹除根枝葉枯 樹木留根空去葉 他日生條漸漸麤 修行存愛雖精苦 還從上界入冥途
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第六 三 二欲(欲者五欲)助成因三展轉更依
愛之性相如前說 從茲生起次應聽 由有五塵發愛性 貪欲便從愛性生 身命復從貪欲有 護命還滋愛本情 始終展轉相依約 致使死生不暫停 愛欲為因愛命果 果因相續不相傾 如是循環於六道 輪迴因此得其名
第七 四 躡前標舉造業受報之意
前說輪迴最初本 次說輪迴生起因 如今正說輪迴相 造業受於六道身 只緣愛住常流注 念念攀緣五種塵 塵境違情或順意 世途違順豈能均 境順愛情即貪著 境違於愛即生瞋 貪瞋皆造眾多業 違順供能助起因 善惡兼於不動等 此三行相次應陳 經且先明惡業報 至心聽取用心遵
從此已下第四起諸業報。
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增嫉。造種種業。
第八 十四 打罵
違順雖皆發惡業 就違情起惡偏強 由斯經且從違說 例於順境自然彰 今云境背於心者 此類多端不易詳 或被欺陵相逼奪 或遭謗罵惡傳揚 臨臨遷達相遮鄣 蕩蕩功能被遏藏 數戴謀成榮美事 一朝把勢便捻將 且論謗罵侍揚者 此事人間最是常 從有身未便自愛 長須人道是賢良 忽聞張李相評薄 說我是非及短長 乖阻愛心瞋即發 何曾覆躡且思量 揮霍石來將凡報 三言五語漸喧張 一名醜惡更相說 豈覺終成彼此傷 惡名已為十惡數 況於奉耀轉猖狂 私裏親鄰和不得 公庭枷棒豈偏當 根本所爭全小事 只瞋私地被評量 直為我人兩不伏 便成爾許大狓狓猖 錢財用盡從貧苦 業報當來又被殃 仍不知非皆唱屈 終身畜恨賴耶藏 大眾縱聞如此說 皆云我且不強梁 不知只是論麤細 對境何曾免不藏 設能惜體權時忍 私念潛流豈肯忘 元來表裏者方便 未讎只是未相當 結業由心不在事 但生意念即為妨 聞怨家囗心私喜 受報當來便夭亡 一心一境皆如此 萬境千心豈易防 舉此一條為類例 日茲對境有何常 發語動身皆是業 即知業種數無疆 曾見諸經如此說 大須防慎色聲香
第九 十九 淨訟
次論遷達遭遮鄣 此類人間亦數般 今且指陳一節事 諸餘體例例詳看 往年難苦身名就 選得卑閑遠地官 官滿纔充前債負 歸鄉未免舊飢寒 懸懸八載方參選 營辨行裝幾許難 却往彼州求解狀 周迴迢遞到長安 長安寂寞無親識 諺云地窄是天寬 茫茫柱玉資糧乏 凜凜風霜衣服單 房價已愁隨月索 文盡更被主司謾 忍寒剝脫將求囑 始得平流注一官 豈料他人貪穩便 權豪奪我口中[(歹*又)/食] 恐吾苦屈論資歷 却被先謀分外彈 意在事成排遣出 頭頭捻我苦摧殘 此近閑司皆不得 一年之事已闌珊 丈夫志氣誰能忍 百計讎他豈等難 捨遇相當知血脉 搜求事迹手中欑 抵家罪狀兼官典 一場爭命巳光判 投匭只禁三匹絹 勑令臺院勘鈴團 賴遇御史心平直 復遇清明好雜端 三五日中推得實 徒流遠眨甚酸寒 不料他家權勢大 一年之內准前安 連黨唱吾為狡惡 苟求碎事損朝官 本州刺史伊親故 尋求別事橫相于 數旬枷禁頻笞揵 父母髮膚豈得完 破盡由園空命在 亦須徒步入長安 千計千謀先殺你 我身死到亦高判 設令無計行鋒刃 亦雇姦人中藥丸 或即事成俱受死 或即頭頭下手難 眾人觀披一羣漢 更互愚癡自毀殘 進退俱為苦惱事 人間此例有千端 勸諸智者凡為作 且等身安勿等閑 記取上來飜覆勢 細詳利益在何間 爾許年來百計挍 心腹焦苦損容顏 念念謀他皆結業 鑊湯却滿上刀山 何如忍却一朝貧 安貧樂道自清閑 縱有輕欺從與受 鄉鄰慕德却相攀 設令財帛遭陵奪 他自當來萬倍還 如此生生安福壽 三途苦事豈相關
第十 十四 婬欲
次論境順心情者 此境招愆倍更多 真要開章次第說 分明辨取順情魔 從無始際偏耽著 只是婬心更莫過 莫言我自無斯事 事迹雖殊罪等科 但屬邪婬所計挍 總須沒在阿波波 前云業道由心結 搆獲婬心是業河 王法尚無於漏網 真司豈得輙蹉[跳-兆+也] 眾人須領前文意 但覺情生即自呵 必使心根絕此念 乍從不用念彌陀 自妻不犯於非道 更有諸餘即是訛 王候也任多妻妾 卿相三員豈合過 一婦一夫相匹偶 順於天地合陽和 僧尼自有明明律 違即愆尤四倍多 一汙他心成業報 二虧戒體背伽婆 三即畢身鄣聖道 四者天龍悉共呵 五千大鬼常遮截 遮賊公然負釋迦 當知色欲多殃福 俱損居家及出家 直到亡身亡國邑 豈唯失利失榮華 昔時姐已誠堪歎 近代揚妃亦可嗟 有德周文因妾舋 無良安祿便乘瑕 僧尼不顧災兼禍 篇聚俱傷性與遮 行當中私無實德 威儀外現是虗華 塵中當續輪迴本 直境偏推聖道牙 俗網已隳歸佛法 緇衣豈料屬魔邪 未曾顯發如來藏 只是資熏阿賴邪 解者即時痛割斷 不須待到阿吒吒 暢情只是須臾頃 受苦須經億劫波 後段偈中方具說 應知愛欲罪垣沙
南無大慈大悲(云云)(下十二禮准前)。
至心懺悔
然懺悔之法。非小因緣。過去諸佛菩薩未有不因懺悔而成道者。諸大乘經。且說此義。即金光明經。金皷懺悔。大華嚴經。天皷懺悔。今且略說金皷法門。便藉以妙幢菩薩之妙詞。申我等徒眾之懇意。今先述金皷緣起。後依菩薩被陳金皷緣起者。彼經夢見懺悔品云。爾時妙幢菩薩。親於佛前。聞妙法已。歡喜踊躍。一心思惟。還至本處。於夜夢中。見大金皷。光明晃耀。猶如日輪。於此光中。得見十方諸佛。於寶樹下。坐琉璃座。無量百千大眾圍遶。而為說法。見一婆羅門。以捊擊金皷。出大音聲。聲中演說微妙伽陀。明懺悔法。妙幢聞已。皆悉憶持。繫念而住。至天曉。已與無量百千大眾圍遶。持諸供具。出王舍城。詣鷲峰山。至世尊所。禮佛足已。布設香華。右達三帀。退坐一面。合掌恭敬。瞻仰尊顏。白佛言。世尊。我於夢中見一婆羅門。次手執捊擊妙金皷。出大音聲。聲中演說微妙伽陀。明懺悔法。我皆憶持。唯願世尊。降大慈悲。聽我所說。即於佛前。而說頌曰。
我於昨夜中 夢見大金皷 其形極殊妙 因徧有金光 猶如盛日輪 光明皆普曜 光滿十方界 咸見於諸佛 在於寶樹下 各處琉璃座 無量百千眾 恭敬而圍遶 有一婆羅門 以捊擊天皷 於其皷聲內 說此妙伽陀
金光明皷出音聲 徧至三千大千界 能滅三途極重罪 及以人中諸苦厄 由此金皷聲威力 永滅一切煩惱鄣 斷除怖畏令安穩 譬如自在牟尼尊 若有眾生處惡趣 大火猛燄周徧身 若得聞是妙皷音 即時離苦歸依佛 皆得成就宿命智 能憶過去百千生 悉皆正念牟尼尊 得聞如來甚深教 由聞金皷勝妙音 常得親近於諸佛 悉能捨離諸惡業 純修清淨諸善品 一切天人有情類 殷重至誠祈願者 得聞金皷妙音聲 能令祈求皆滿足
上來已依經文。說金皷因緣事竟 今當依菩薩求哀白佛如夢懺悔。
現在十方界 常住兩足尊 願以大悲心 哀愍憶念我 眾生無歸依 亦無有救護 為如是等類 能作大歸依 我今所作罪 極重諸惡業 今對十力前 至心皆懺悔 我昔不信佛 亦不敬尊親 不務修眾善 常造諸惡業 或自恃尊高 種族及財位 盛年行放逸 常造諸惡業 心恒起邪念 口陳於惡言 不見於過罪 常造諸惡業 恒作愚夫行 無明闇覆心 隨順不善友 常造諸惡業 或因諸戲樂 或復懷憂惱 為貪瞋所纏 故我造惡業 雖不樂眾過 由有怖畏故 及不得自在 故我造惡業 或為躁動心 或因瞋恚恨 及以飢渴惱 故我造惡業 由飲食衣服 及貪愛女人 煩惱火所燒 故我造惡業 於佛法僧眾 不生恭敬心 作如是眾罪 我今悉懺悔 於獨覺菩薩 亦無恭敬心 作如此眾罪 我今悉懺悔 由愚癡驕慢 及以貪瞋力 作如此眾罪 我今悉懺悔
懺悔已。至心歸命禮。
弟子眾等。以依經文。披陳無始已來諸罪障竟。今當還約此後經文。申我等心發大誓願(在兩重懺悔。及讚佛文後也)。
我之所有眾善業 願得速成無上尊 廣說正法利羣生 悉令解脫於眾苦 降伏大力魔軍眾 常轉無上妙法輪 久住劫數難思議 充足眾生甘露味 猶如過去諸最勝 六波羅蜜悉皆圓 滅諸貪欲及瞋癡 降伏煩惱除眾苦 願我常得宿命知 能憶過去百千生 亦常憶念牟尼尊 得聞諸佛甚深法 願我以斯諸善業 奉事無邊最勝尊 遠離一切不善因 恒得修行真妙法 一切世界諸眾生 悉皆離苦得安樂 所有諸根不具足 令彼身相皆圓滿 若有眾生遭病苦 身形羸瘦無所依 咸令病苦得消除 諸根色力皆充滿 若犯王法當刑戮 眾苦逼迫生憂愁 彼受如斯極苦時 無有歸依皆救護 若受鞭杖枷鏁繫 種種苦具切其身 無量百千憂惱時 逼迫身心無暫樂 皆令得免於繫縛 及以鞭杖若楚緣 將臨刑者得命全 眾苦皆令永除盡 若有眾生飢渴逼 令得種種死勝味 盲能得視聾者聞 跛者能行瘂能語 貧窮眾生獲法藏 倉庫盈溢無所乏 皆能得受上妙藥 無一眾生受苦惱 一切人天皆樂見 容儀溫雅甚端嚴 悉皆現受無量樂 受用豐饒福德具 隨彼眾生念伎樂 眾妙音聲皆現前 念水即現清凉池 金色蓮華沉其上 隨彼眾生心所念 飲食衣服及狀敷 金銀珍寶妙琉璃 瓔珞莊嚴皆具足 勿令眾生聞惡響 亦復不見有相違 所受容貌悉端嚴 各各慈心相愛樂 世間資生諸樂具 隨心念時皆滿足 所有資財無恡惜 分布施與諸眾生 燒香末香及塗香 眾妙雜華非一色 每日三時從樹墮 隨心受用生歡喜
發願已。至心歸命禮三寶。
○白眾等聽說此時無常偈
一生欲過須知覺 努力修善作來因 命似水流難迴復 無常急急到君身 妻兒恩愛終須別 眷屬唯是暫時親 只見荒田千歲塚 誰家得有百年人
既覺無常相 應調放逸心 放逸諸惡根 故佛說偈曰
若人投丘巖 或有不失命 墮放逸地者 不有不受苦 若人行放逸 一助有所作 如是於晝夜 終無有樂報 世間出世間 一切諸樂法 放逸能破壞 是故應捨離
(出正法念處經第三十)
第十三上
(彌勒二五唱九十九偈金皷懺悔發願勸請隨喜迴向)。
歎佛
如來頂上。有三十二寶莊嚴大人相。其中大人相。名光照一切十方。普放無量大光明網。一切妙寶。以為莊嚴。髮周徧柔耎密緻。一一咸放摩尼寶光。充滿一切無邊世界悉現佛身色相圓滿。是為一。乃至有大人相。名普照一切法界莊嚴雲。最處於中。漸次隆起。閻浮檀金因陀羅網。以為莊嚴。放清淨光雲。充滿法界。念念常現一切世界諸佛菩薩道場會。是三十二。如來頂上。有如是三十二種大人相。以為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