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感應之行
精誠感戒
晉道進。張掖人。詣曇無讖律師求受菩薩戒。讖不許。令七日懺悔。懺畢再往。又大怒不許進。退而竭誠禮懺。經三載。一夕夢釋迦文佛親為授戒。明往見讖欲言所夢。讖遙賀曰。子已得戒矣。自是道俗從進受戒者千餘人。
懺獲妙音
晉法橋。少樂轉讀而乏音聲。於是絕粒懺悔七日為期。稽首觀音以求現報。同學苦諫不聽。至第七日覺喉內豁然。索水飲之。自此經聲徹里許。
誓師子座
劉宋竺道生。論涅槃經闡提皆當成佛。舊學法師以為邪說擯之。生誓曰。若我所說不合經義。願現身惡報。實契佛心。願捨命時據師子座。遂往吳郡虎丘山。竪石為徒講涅槃經。至闡提有佛性處曰。如我所說。契佛心否。石皆點頭。已而涅槃後品至。果稱闡提有佛性。後於廬山講涅槃經甫畢。眾忽見麈尾墮地端坐而逝。
贊曰。聖人之言有辭缺而意圓者。涅槃之論闡提是也。亦何俟後品之至。葢達人會理。拘士執文。又不獨闡提一端而已。而生公正見不搖。堅如金石。死不違誓。輝灼古今。嗚呼壯哉。
夢中易首
劉宋求那跋跎羅。中天竺人。任緣遊化至京都。譙王欲講華嚴等經。而跋跎自忖未善宋言。旦夕禮懺求觀音加被。忽夢白衣人持劍擎人頭來問曰何憂。具以事對。其人以劍為易新首。豁然驚覺。備曉華音。於是開講大弘佛法。
廢戒懺悔
(高)齊僧雲。住寶明寺。以講演著名。四月十五日臨誦戒時白眾言。戒乃人人誦得。何勞數聞。可令一僧竪義。使後進開悟。眾無敢抗。遂廢誦戒。七月十五日眾集。忽失雲所在。四出追覔。乃於古塚中得之。流血被體。問其故則云。有猛士執大刀厲聲呵云。僧雲。爾何人。斯敢廢布薩。妄充竪義。即以刀劊我身。痛毒難忍。因扶掖還寺。竭誠懺悔。經於十年。至心盡敬依式布薩。臨終之日異香來迎欣然而逝。時咸嘉其即世懲革云。
贊曰。今時尚經論而輕戒律。二千年來半月誦戒無復有舉行者。予不揣興廢墜於山中。人猶未之信也。果報炳然。於雲公有徵。願覽者思之。
癘疾獲瘳
齊僧遠。住梁州薛寺。不修細行。隨流飲噉。忽夢神人切齒責曰。汝出家人。如是造惡。何不取鏡自照。曉而臨水。見眼邊烏黯。謂是汙垢。舉手拭之。眉隨手落。因自咎責痛改常習。敝衣破履一食長齋。昏曉行悔悲淚交注。經一月餘。夢前神人含笑謂曰。知過能改。可謂智人。今當赦汝。驚喜而覺。流汗遍身。面目津潤。雙眉復出。遠身經二報。信知三世不虗。自後竭誠奉法曾無退墮。遂為名僧。
勤苦發解
梁道超。吳郡人。見旻法師學解冠海內。心欲企之。輟寢忘味以夜繼日。夢有人言。旻法師毗婆尸佛時已能講說。君始修習。云何可等。但自加功。不患不隨分得解。遂勤劬苦至。頃之洞徹。
禮懺延壽
梁寵法師。年三十八。遇道人法願謂曰。君年滿四十當死。無可避處。惟有祈誠諸佛。懺悔前愆。或可冀耳。寵引鏡驗之。面有黑氣。於是鬻衣鉢市香供。東抵海鹽光興寺。閉門禮懺。杜絕人事。晝忘食息。夜不解衣。迄年四十歲暮之夕。忽覺兩耳腫痛。其夜懺達四鼓。聞戶外人言曰。君死業已盡。遽開戶。寂無所見。明晨黑氣已除。兩耳生骨。居常禮佛百拜為限。後有疾不能起。猶於床上依時百過。俯仰虔敬。年七十有四而卒。
誦經延壽
梁智藏。吳郡人。住鍾山開善寺。遇相者謂曰。法師聰明葢世。惜命不長。止三十一耳。時年二十有九。於是罷講。探經藏。得金剛經。竭誠誦讀禮佛懺悔。晝夜不輟。至期忽聞空中聲曰。汝壽本盡。以般若功德力得倍壽矣。後見前相者。驚異莫測。藏陳其故。始知經力不可思議。
贊曰。脩短。分也。禮懺誦經而壽延。則宿因之說廢矣。噫。還帶而夭相除。渡蟻而貴形現。人力尚可回夭。況三寶不思議力耳。獨恨精誠不能如二公耳。鼓[竺-二+(橐-中)]籥而為經。交杵碓而成禮。亦何怪乎感應之無由也。
扣鐘拔苦
隋智興。居大莊嚴寺。職掌扣鐘。大業五年。同住僧三果者有兄從駕道亡。其妻夢夫謂曰。吾至彭城病死。墮地獄中。賴莊嚴寺鳴鐘。響振地獄。乃得解脫。欲報其恩。可奉絹十疋。妻奉絹。興以散眾。眾問扣鐘何以致感。興曰。吾扣鐘。始祝曰。願諸聖賢同入道場。乃囗發三下。及長扣。又祝曰。願諸惡趣。聞我鐘聲俱離苦惱。嚴冬極凍。皮裂肉皴。掌內凝血。無所辭勞。
天神護體
唐道宣律師。姓錢氏。初從師聽律一徧即欲遊方。師呵曰。適遐自邇。修捨有時。抑令聽十徧。後持律精嚴世所希有。中夜行道山上。臨砌顛仆。有天神介冑掖之。因問何神。答曰。博叉天王之子張瓊也。以師戒德高妙故給衛耳。宣遂廣問佛世。一一條對。及授宣佛牙寶掌以表信焉。號南山教主澄照律師。
贊曰。律非玄義。宣公非鈍根。何淹滯乎十聽。良由戒為道本。欲其淪肌浹髓而堅固不易耳。今之受戒者。一受之後束之高閣。尚莫能粗究其義。而況師十講弟子十聽耶。吾故知宣公之師非常人。而大賢之出其門有自來矣。
感示淨土
唐慧日。泛舶渡海達天竺。參訪知識。咨稟捷徑法要。天竺學者皆贊淨土。至健馱羅國東北大山。有觀音像。日乃七日叩頭。又斷食。畢命為期。至七日夜。忽見觀音現紫金身。坐寶蓮華。垂手摩頂曰。汝欲傳法自利利他。惟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當知淨土法門勝過諸行。說已忽滅。日回長安。普勸念佛。
贊曰。健馱之感觀音。與竹林之感文殊。大略相類。皆誠極而應。無可疑者。淨土感應事非一人。詳具於往生集中。茲不復贅。
甘露灌口
五代永明壽禪師。初為庫吏。用官錢放生。當死。吳越王釋之。出家為僧。甞行法華懺二十一日。備極精懇。夢觀音以甘露灌口。遂得無礙辯才。
懺感授記
唐曇榮。春夏講教。秋冬坐禪。因刺史送舍利三粒。乃誓求總獲。遂得舍利四百粒。行方等懺法。寺僧僧定者見光明中七佛皆現。一佛顧榮云。我是釋迦。為汝身器清淨故來授記。後當作佛。號普寧佛。是冬榮卒。異香繞室。
口出青蓮
唐遂端。止德潤寺。專精法華。十二時中恒誦不輟。老且彌篤。咸通二年忽趺坐而化。須臾口中出青色蓮華七莖。葬東山下。二十餘年墓屢發光。開視之。形質如生。眾迎還寺。漆紵飾之。今號真身院存焉。
總論
予錄古行以感應終篇。有笑於傍者曰。道無修無證。無修則感者空。無證則應者寂。憧憧於感應。無亦計功謀利之心歟。予曰。桴感鼓則應以聲。水感月則應以影。謀與計安在。是故忠臣誓而枯竹芽。孝子泣而堅冰解。理也奚足異乎。使感應無由。則因果蕩然矣。豁達空。招殃禍。可勿戒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