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5章

登极仪大朝仪常朝仪皇太子亲王朝仪诸王来朝仪诸司朝觐仪中宫受朝仪朝贺东宫仪大宴仪上尊号徽号仪二曰嘉礼。行于朝廷者,曰朝会,曰宴飨,曰上尊号、徽号,曰册命,曰经筵,曰表笺。行于辟雍者,曰视学。自天子达于庶人者,曰冠,曰婚。行于天下者,曰巡狩,曰诏赦,曰乡饮酒。举其大者书之。仪之同者,则各附于其类云。

登极仪

汉高帝即位氾水之阳,其时绵蕞之礼未备。魏、晋以降,多以受禅改号。元世祖履尊既久,一统后,但举朝贺。明兴,太祖以吴元年十二月将即位,命左相国李善长等具仪。善长率礼官奏。

即位日,先告祀天地。礼成,即帝位于南郊。丞相率百官以下及都民耆老,拜贺舞蹈,呼万岁者三。具卤簿导从,诣太庙,上追尊四世册宝,告祀社稷。还,具衮冕,御奉天殿,百官上表贺。

先期,侍仪司设表案于丹墀内道之西北,设丞相以下拜位于内道东西,每等异位,重行北面。捧表、展表、宣表官位于表案西,东向。纠仪御史二人于表案南,东西向。宿卫镇抚二人于东西陛下,护卫百户二十四人于其南,稍后。知班二人,于文武官拜位北,东西向。通赞、赞礼二人于知班北,通赞西,赞礼东。

引文武班四人于文武官拜位北,稍后,东西向。引殿前班二人于引文武班南。举表案二人于引文武班北。举殿上表案二人于西陛下,东向。丹陛上设殿前班指挥司官三人,东向。宣徽院官三人,西向。仪鸾司官于殿中门之左右,护卫千户八人于殿东西门,俱东西向。鸣鞭四人于殿前班之南,北向。将军六人于殿门左右,天武将军四人于陛上四隅,俱东西向。殿上,尚宝司设宝案于正中,侍仪司设表案于宝案南。文武侍从两班于殿上东西,文起居注、给事中、殿中侍御史、尚宝卿,武悬刀指挥,东西向。受表官于文侍从班南,西向。内赞二人于受表官之南,卷帘将军二人帘前,俱东西向。

是日,拱卫司陈卤簿,列甲士于午门外,列旗仗,设五辂于奉天门外,侍仪舍人二,举表案入。鼓初严,百官朝服立午门外。通赞、赞礼、宿卫官、诸侍卫及尚宝卿侍从官入。鼓三严,丞相以下入。皇帝衮冕升御座,大乐鼓吹振作。乐止,将军卷帘,尚宝卿置宝于案。拱卫司鸣鞭,引班导百官入丹墀拜位。初行乐作,至位乐止。知班赞班,赞礼赞拜。乐作,四拜,兴。乐止。捧表以下官由殿西门入。内赞赞进表。捧表官跪捧。受表官搢笏,跪受,置于案。出笏,兴,退立,东向。内赞赞宣表。宣表官前,搢笏,跪,展表官搢笏,同跪。宣讫,展表官出笏,以表复于案,俱退。宣表官俯伏兴。俱出殿西门,复位。赞礼赞拜。乐作,四拜,乐止。搢笏,鞠躬三,舞蹈。拱手加额,呼万岁者三。出笏,俯伏兴。

乐作,四拜,贺毕。遂遣官册拜皇后,册立皇太子,以即位诏告天下。

成祖即位仓猝,其议不详。仁宗即位,先期,司设监陈御座于奉天门,钦天监设定时鼓,尚宝司设宝案,教坊司设中和韶乐,设而不作。是日早,遣官告天地宗社,皇帝具孝服告几筵。至时,鸣钟鼓,设卤簿。皇帝衮冕,御奉天门。百官朝服,入午门。鸿胪寺导执事官行礼,请升御座。皇帝由中门出。升座,鸣鞭。

百官上表,行礼,颁诏,俱如仪。宣宗以后,储宫嗣立者并同。正德十六年,世宗入承大统。先期造行殿于宣武门外,南向。设帷幄御座,备翼善冠服及卤簿大驾以候。至期,百官郊迎。驾入行殿,行四拜礼。明日,由大明门入。省诏草,改年号,素服诣大行几筵谒告。毕,设香案奉天殿丹陛上。皇帝衮冕,行告天地礼。诣奉先殿、奉慈殿谒告,仍诣大行几筵、慈寿皇太后、庄肃皇后前各行礼,遂御华盖殿。百官朝服入。传旨免贺,五拜三稽首。鸿胪寺官请升殿,帝由中门出御奉天殿。鸣鞭,赞拜,颁诏,如制。

大朝仪

汉正会礼,夜漏未尽七刻,钟鸣受贺。公卿以下执贽来庭,二千石以上升殿,称万岁,然后宴飨。晋《咸宁注》,有晨贺昼会之分。唐制,正旦、冬至、五月朔、千秋节,咸受朝贺。宋因之。

明太祖洪武元年九月,定正旦朝会仪,与登极略相仿。其后屡诏更定,立为中制。凡正旦冬至,先日,尚宝司设御座于奉天殿,及宝案于御座东,香案于丹陛南。教坊司设中和韶乐于殿内东西,北向。翌明,锦衣卫陈卤簿、仪仗于丹陛及丹墀,设明扇于殿内,列车辂于丹墀。鸣鞭四人,左右北向。教坊司陈大乐于丹陛东西,北向,仪礼司设同文、玉帛两案于丹陛东。金吾卫设护卫官于殿内及丹陛,陈甲士于丹墀至午门外,锦衣卫设将军于丹陛至奉天门外,陈旗帜于奉天门外,俱东西列。典牧所陈仗马犀象于文、武楼南,东西向。司晨郎报时位于内道东,近北。纠仪御史二,位于丹墀北,内赞二,位于殿内,外赞二,位于丹墀北,传制、宣表等官位于殿内,俱东西向。鼓初严,百官朝服,班午门外。次严,由左、右掖门入,诣丹墀东西,北向立。三严,执事官诣华盖殿,帝具衮冕升座,钟声止。仪礼司奏执事官行礼,赞五拜,毕,奏请升殿。驾兴,中和乐作。尚宝司捧宝前行,导驾官前导,扇开帘卷,宝置于案,乐止。鸣鞭报时,对赞唱排班,班齐。赞礼唱鞠躬,大乐作。赞四拜,兴,乐上。典仪唱进表,乐作。给事中二人,诣同文案前,导引序班举案由东门入,置殿中,乐止。内赞唱宣表目。宣表目官跪,宣讫,俯伏,兴。唱宣表,展表官取表,宣表官至帘前,外赞唱,众官皆跪。宣表讫,内外皆唱,俯伏,兴。序班举表案于殿东,外赞唱众官皆跪。代致词官跪丹陛中,致词云:“具官臣某,兹遇正旦,三阳开泰,万物咸新。”冬至则云:“律应黄种,日当长至。”“恭惟皇帝陛下,膺乾纳祜,奉天永昌。”

贺毕,外赞唱,众官皆俯伏,兴。乐作,四拜,兴。乐止。传制官跪奏传制,由东门出,至丹陛,东向立,称有制。赞礼唱,跪,宣制。正旦则云:“履端之庆,与卿等同之。”冬至则云:“履长之庆,与卿等同之。”万寿圣节则致词曰:

“具官臣某,钦遇皇帝陛下圣诞之辰,谨率文武官僚敬祝万岁寿。”不传制。赞礼唱俯伏,兴。乐止。赞搢笏,鞠躬三,舞蹈。赞跪唱山呼,百官拱手加额曰“万岁”;唱山呼,曰“万岁”;唱再山呼,曰“万万岁”。凡呼万岁,乐工军校齐声应之。赞出笏,俯伏,兴,乐作。赞四拜,兴,乐止。仪礼司奏礼毕,中和乐作。鸣鞭,驾兴。尚宝官捧宝,导驾官前导,至华盖殿,乐止。百官以次出。

洪武三十年,更定同文、玉帛案俱进安殿中,宣表讫,举置于宝案之南。嘉靖十六年,更定蕃国贡方物案入于丹陛中道左右,设定时鼓于文楼上,大乐陈奉天门内东西,北向。他仪亦略有增损。

立春日进春,都城府县举春案由东阶升,跪置于丹陛中道,俯伏,兴。赞拜,乐作。四拜,兴,乐止。文武官北向立,致词官诣中道之东,跪奏云:“新春吉辰,礼当庆贺。”赞拜,乐作。五拜三叩头,兴,乐止。仪礼司奏礼毕。正统十一年,正旦立春,礼部议顺天府官进春后,百官即诣班行贺正旦礼。旧制,冬至日行贺礼。嘉靖九年,分祀二郊,以冬至大报,是日行庆成礼。次日,帝诣内殿,行节祭礼。又诣母后前行贺礼讫,始御奉天殿受贺。

常朝仪

古礼,天子有外朝、内朝、燕朝。汉宣帝五日一朝。唐制,天子日御紫宸殿见群臣曰常参,朔望御宣政殿见群臣曰入阁。宋则侍从官日朝垂拱谓之常参,百司五日一朝紫宸为六参,在京朝官朔望朝紫宸为朔参、望参。

明洪武三年定制,朔望日,帝皮弁服御奉天殿,百官朝服于丹墀东西,再拜。

班首诣前,同百官鞠躬,称“圣躬万福”。复位,皆再拜,分班对立。省府台部官有奏,由西阶升殿。奏毕降阶,百官出。十七年,罢朔望起居礼。后更定,朔望御奉天殿,常朝官序立丹墀,东西向,谢恩见辞官序立奉天门外,北向。升座作乐。常朝官一拜三叩头,乐止,复班。谢恩见辞官序立奉天门外,北向。升座作乐。常朝官一拜三叩头,乐止,复班。谢恩见辞官于奉天门外,五拜三叩头毕,驾兴。

又凡早朝,御华盖殿,文武官于鹿顶外东西立,鸣鞭,以次行礼讫。四品以上官入侍殿内,五品以下仍前北向立。有事奏者出班,奏毕,鸣鞭以次出。如御奉天殿,先于华盖殿行礼。奏事毕,五品以下诣丹墀,北向立,五品以上及翰林院、给事中、御史于中左、中右门候鸣鞭,诣殿内序立,朝退出。凡百官于御前侍坐,有官奏事,必起立,奏毕复坐。后皇帝行丹墀,常北面,不南向,左右周旋不背北。皇帝升奉天门及丹陛,随从官不得径由中道并王道。二十四年,定侍班官:东则六部都察院堂上官、十三道掌印御史、通政司、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应天府、翰林院、春坊、光禄寺、钦天监、尚宝司、太医院、五军断事及京县官,西则五军都督、锦衣卫指挥、各卫掌印指挥、给事中、中书舍人。又令礼部置百官朝牌,大书品级,列丹墀左右木栅上,依序立。二十六年,令凡入殿必履鞋。

永乐初,令内阁官侍朝立金台东,锦衣卫在西,后移御道,东西对立。四年谕六部及近侍官曰:“早朝多四方所奏事。午后事简,君臣之间得从容陈论。自今有事当商榷者,皆于晚朝。”四年,谕行在礼部曰:“北京冬气严凝,群臣早朝奏事,立久不胜。今后朝毕,于右顺门内便殿奏事。”

景泰初,定午朝仪。凡午朝,御左顺门,设宝案。执事奏事官候于左掖门外。

驾出,以次入。内阁、五府、六部奏事官,六科侍班官,案西序立;侍班御史二,序班二,将军四,案南面北立;鸣赞一,案东,西向立;锦衣卫、鸿胪寺东向立;管将军官、侍卫官立于将军西。府部奏事毕,撤案,各官退。有密事,赴御前奏。

嘉靖九年,令常朝官礼毕,内阁官由东陛、锦衣卫官由西陛升,立于宝座东西。有钦差官及外国人领敕,坊局官一人奉敕立内阁后,稍上,候领敕官辞,奉敕官承旨由左陛下,循御道授之。隆庆六年,诏以三六九日视朝。万历三年,令常朝日记注起居官四人,列于东班给事中上,稍前,以便观听。午朝,则列于御座西,稍南。

凡入朝次第,洪武二十四年,令朝参将军先入,近侍次之,公、侯、驸马、伯又次之,五府、六部又次之,应天府及在京杂职官员又次之。成化十四年令进士照办事衙门次第,立见任官后。

皇太子亲王朝仪

前史多不载。明洪武元年十月定制,凡正旦等大朝,皇帝御奉天殿,先设皇太子、亲王次于文楼,设拜位并拜褥于丹陛上正中。皇帝升座,殿前执事班起居讫。引进引皇太子及亲王由奉天东门入,百官齐入。乐作,皇太子、亲王升自东阶,至丹陛拜位,乐止。赞四拜,乐作,兴,乐止。引进导由殿东门入,乐作。

内赞引至御座前位,乐止。唱跪,皇太子跪称贺云:“长子某,兹遇履端之节”,冬至则云“履长”,“谨率诸弟某等,钦诣父皇陛下称贺”。传制如前,赞俯伏,兴。皇太子、诸王由东门出,乐作。引进引复丹陛位,乐止。赞四拜,乐作,兴,乐止。降自东阶,乐作。至文楼,乐止。百官随入贺。其朝皇后则于坤宁宫,略如朝皇帝仪。

二十六年,改定朝贺于乾清宫。其日,皇帝、皇后升座,侍从导引如仪,引礼引皇太子及妃、亲王及妃诣上位前,赞礼赞四拜,兴。赞礼引皇太子诣前,赞跪,引礼赞太了妃、诸王及妃皆跪。皇太子致词,同前,不传制。赞礼赞皇太子俯伏,兴,引礼赞诸王俯伏,兴,太子妃、诸王妃皆兴。赞礼引皇太子复位。赞拜,皇太子以下皆四拜。礼毕,引礼引至皇后前,其前后赞拜,皆如朝皇帝仪。

致词称“母后殿下”。礼毕,出。七年更定,不致贺辞,止行八拜礼。朝贺皇太后礼皆同。

诸王来朝仪

古者,六年五服一朝。汉法有四见仪。魏制,藩王不得入觐。晋泰始中,令王公以下入朝者,四方各为二番。唐以后,亲藩多不就国。明代仿古封建,亲王之藩不常入朝,朝则赐赉甚厚。

明初,凡来朝,先期陈御座于奉天殿,如常仪。诸王次于奉天门外东耳房。

鼓三严,百官入就侍立位。引礼导王具衮冕,由东门入,升东陛,就位。王府从官就丹墀位。赞拜,乐作,王与从官皆四拜。兴,乐止。王从殿东门入,乐作。

内赞导至御前,乐止。王跪,王府官皆跪。王致辞曰:“第几子某王某,兹遇某时入觐,钦诣父皇陛下朝拜。”赞俯伏,兴。王由东门出。乐作,复拜位,乐止。

赞拜,王兴。从官皆四拜,兴。乐作,驾兴,王及各官以次出。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诸王大朝,行八拜礼。常朝,一拜。凡伯叔兄见天子,在朝行君臣礼,便殿行家人礼。伯叔兄西向坐,受天子四拜。天子居中南面坐,以尚亲亲之义,存君臣之礼。凡外戚朝见,皇后父母见帝行君臣礼,后见父母行家人礼。皇太子见皇后父母,皇后父母西向立,皇太子东向行四拜礼,皇后父母立受两拜,答两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