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镜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0章

夫万行教法。总约心解者。只如诸佛所说经教。皆以名句文身。诠表。方成法义。云何但明一心而已。

答。今且先约古德。机应合说。质影双明。佛言。自从光耀。终至鹤林。不说一字。汝亦不闻。此是佛密意说。约本真法体。离言诠故。不说一字。即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又但是佛不说心外一字法。教体者。护法云。如来既实现身。实说法者。即通用说者听者。正兼声名句文而为教体。教体通有漏无漏影像本质。即是合宜。闻者。根性已熟。遂感激。如来识上。有文义相生。佛以慈悲本愿缘力。即为众生说三乘法。所有声名句文。是正无漏本质教。若是三乘五性众生。佛边听法。不能亲闻。自变相分而缘。所有声名句文。即取有漏无漏。是影像兼教。即以质教为本。能现影像故。影像教为末。依质有故。由此取本质教。为正教体。影像教为兼教体。无性菩萨难云。我宗但取众生识上影像相分为教体者。即不违唯识。汝护法。若取佛本质声名句文为教体者。即是心外有法。何成唯识。护法答。唯识之宗。约亲相分。众生听时。变起相分而缘。非取他质以为自性。然他本质。即佛菩萨。亦成唯识。故不相违。

问。何不唯取本质为正教体。即休。

答。缘众生不能亲闻无漏质故。必资影像。

问。若尔。何不唯取影像为教体。是亲闻故。

答。虽即亲闻。必假本质。是以唯识论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言展转增上力者。即佛与众生。互为增上缘。言二识成决定者。即众生根决定。如来悲决定。谓众生根熟。合闻法决定。如来即有悲决定。决定与众生说法。为增上缘故。又诸师影质有无不同。应须四句分别。一唯质无影。即小乘有部等。二唯影无质。即龙军无性。三俱句。即护法亲光。四俱非。即龙猛清辩。谓彼计胜义门中。不辩教体。全拨菩提涅槃为空故。已上约四句料简门中。质影双通。护法为胜。然若约名句文身。解释。诠表。皆是意言分别。凡有诠量。不出心识。乃至能说所说。并属见闻觉知。心含善恶。诸心数等。无有一法出于心外。当知此心诸法之都。显事合理。心可轨持。故称曰经。岂止于心。乃至一切六尘。悉皆是经。以心遍一切处故。如法华玄义云。历法明经者。若以经为正翻。何法是经。旧用三种。一用声为经。如佛在金口演说。但有声音诠辩。听者得道。故以声为经。大品云。从善知识所闻也。二用色为经。若佛在世。可以声为经。今佛去世。纸墨传持。应用为色经。大品云。从经卷中闻。三用法为经。故云修我法者。证乃自知。又尘为经。若于此土耳识利者。能于声尘分别取悟。则声是其经。于余非经。若意识利者。自能研心思惟取决。法是其经。于余非经。眼识利者。文字诠量而得道理。色是其经。于余非经。此方用三尘而已。余三识钝。鼻嗅纸墨。则无所知。身触经卷。亦不能解。舌啖文字宁别是非。若他土亦用六尘。亦偏用一尘。如净名曰。以一食施一切。于食等者。于法亦等。于法等。于食亦等。此即偏用舌根所对为经。或有国土。以天衣触身即得道。此偏用触为经。或见佛光明得道。此偏用色为经。或寂灭无言。观心得道。此偏用意为经。如众香土。以香为佛事。此偏用香为经。他方六根识利。六尘得为经。此土三根识钝。鼻不及驴狗鹿等。云何于香味触等。能得通达。

问。根利故。于尘是经。钝者。尘则非经耶。

答。六尘是法界。体自是经。非根利取。方乃是经。何者。大品云。一切法趣色。是趣不过。此色。能诠一切法。如墨黑色。一划诠一。二划诠二。三划诠三。竖一划则诠王。足右划则诠丑。足左划则诠田。出上诠由。出下诠申。如是回转。诠不可尽。或一字诠无量法。无量字共诠一法。无量字诠无量法。一字诠一法。于黑墨小小回转。诠量大异。左回诠恶。右回诠善。上点诠无漏。下点诠有漏。杀活与夺。毁誉苦乐。皆在墨中。更无一法出此墨外。略而言之。黑墨诠无量教。无量行。无量理。黑墨亦是教本。行本。理本。黑墨从初一点。至无量点。从点至字。从字至句。从句至偈。从偈至卷。从卷至部。又从一字句中。初立小行。后著大行。又从点字中。初见浅理。后到深理。是名黑色教行义。三种微发。乃至当知。黑字是诸法本。青黄赤白。亦复如是。非字非非字。双照字非字。不可说。非不可说。不可见。非不可见。何所简择。何所不简择。何所摄。何所不摄。何所弃。何所不弃。是则俱是。非则悉非。能于黑色。通达一切非。于一切非。通达一切是。通达一切非非非是。一切法邪。一切法正。若于黑色。不如是解。则不知字与非字。青黄赤白。有对无对。皆不能知。若于黑色通达。知余色亦如是。此即法华经意。以色为经也。声尘亦如是。或一声诠一法。耳根利者。即解声爱见因缘。即空即假即中。知唇舌牙齿皆不可得。声即非声。非声亦声。非声非非声。声为教行义本。种种等义。皆如上说。是即通达声经。香味触等。亦复如是。经云。一切世间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即此意也。外入皆经。周遍法界。内入亦如是。内外入亦如是。经云。非内观得解脱。亦不离内观得解脱等。又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心是体。夫有心者。皆当得三菩提。心是宗。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心是用。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觉观心是语本。以心分别于心。证心是教相。故云华香云树。即法界之法门。刹土众生。本十身之正体。故华严经云。知一切法是正思惟藏。

问。若心外无法。唯听无说者。云何佛言。我已所说法。如手中叶。又佛皆自说我成佛来。不说一字等。

答。古释云。林中叶喻。据为其缘。令诸有情识变法解。名我已说如手中叶。未为作缘。众生自心未起法解。名我未说如林中叶。约为增上。名说未说。

又唯识镜。问云。此中既云佛皆自说。何故乃言佛不说法。岂非自语相违过耶。

答。此亦是可闻者自识变生。佛实不说。但为增上也。众生识上变此言故。故引为证。

问。但了一心。能成深观者。若无位次。皂白何分。须合教乘以祛讹滥。教观双辩。方契佛心。

答。诚如所言。阙一不可。圆教观心。须明六即。以三观故免数他宝。以六即故。无增上心。然心非数量。岂有四六之文。理合幽玄。谁分浅深之位。但为证入有异。俄分四教之门。升进亦殊。故列六即之位。此出台教止观正文。简慢滥于初心。证究竟于后位。止观云。约六即显是者。

问。为初心是。后心是。

答。如论云。焦炷非初。不离初。非后。不离后。若智信具足。闻一念即是。信故不谤。智故不惧。初后皆是。若无信。高推圣境。非己智分。若无智。起增上慢。谓己均佛。初后俱非。为此事故。须知六即。谓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此六即者。始凡终圣。始凡故。除疑怯。终圣故。除慢大。理即者。一念心即如来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议。三谛一谛。非三非一。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亦复如。是。名为理即菩提。亦是理即止观。即寂名止。即照名观。名字即者。理虽即是。日用不知。以未闻三谛。全不识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或从知识。或从经卷。闻上所说一实菩提。于名字中通达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为名字即菩提。亦是名字止观。若未闻时。处处驰求。既得闻已。攀觅心息。名止。但信法性。不信其诸。名为观。观行即者。若但闻名口说。如虫食木。偶得成字。是虫不知是字非字。既不通达。宁是菩提。必须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华首云。言说名不行。我不以言说。但心行菩提。此心口相应。是观行菩提。释论云。四句评闻慧。具足。如眼得。日照了无僻。观行亦如是。虽未契理。观心不息。如首楞严中射的喻。是名观行菩提。亦名观行止观。恒作此想名观。余想息名止。相似即菩提者。以其逾观逾明。逾止逾寂。如射邻的。名相似观慧。一切世间治生产业。不相违背。所有思想筹量。皆是先佛经中所说。如六根清净中说。圆伏无明名止。似中慧名观。分真即者。因相似观力。入铜轮位。初破无明。见佛性。开宝藏。显真如。名发心住。乃至等觉。无明微薄。智慧转著。如从初月。至十四日月。光垂圆。闇垂尽。若人应以佛身得度者。即八相成道。应以九法界身得度者。以普门示现。如经广说。是名分真菩提。亦名分真止观。分真智断。究竟即菩提者。等觉一转。入于妙觉。智光圆满。不复可增。名菩提果。大涅槃断。更无可断。名果果。等觉不通。唯佛能通。过茶无道可说。故名究竟菩提。亦名究竟止观。古德约四教明六即者。若藏教执色为有。施拙度破析之因。成但空灰断之果。通教执色心是空。了缘生无性之宗。失中道不空之理。别教从心生十法界。心但有能生十界之理性。未即便具十界之因果。如从地。生一切草木。但从一心。次第生十界也。圆教。心具十法界。不待能所生。亦无前后际。只一念是十界。只十界是一念。一切时。一切处。一切法。念念中体常圆满。尘沙万德。不欠少一分。八万惑业。不除断一分。不谓佛是果头极圣。我未证得。不谓凡是底下秽浊。我应舍离。总览法界。在一念心头。如一圆珠莹彻。明白。圆解。更无觉观。进修。亦不见有凡圣。取舍。分别妄念悉尽也。以初圆信人。未得纯净。烦恼有厚薄。习气有浅深。分别难忘。攀缘易起。心浮观浅。惑重境强。于对治之中。故分六即。是以凡夫心性本体。实齐上圣。但凡夫未能常用本。随境生心。分别计校。千差万别。虽在人道。心多不定。或发地狱心。或发饿鬼畜生心。何况人天善道。何况三乘圣道。无始妄习。何能顿遣。虽有见解。未能常照。故是凡也。若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是理即。若能暂照谛理。即坐佛座。证佛身。用佛法。当此一念圆现时。不见十方佛。异我此身此念也。解而未修。是名字即。念有分数。名观行即。念似于境。名相似即。境入于念。名分真即。无境无念。名究竟即。虽六常一。何凡何圣。虽一常六。凡圣天绝。又六而常一故言即。一而常六。故初后不齐。当观念时。非一非六。又譬如不离贫女家得金。即也。贫女得金即富。可喻众生即佛。取金有次第。岂非六乎。耘除草秽。观行伏惑也。掘土近金。似见物未分明。岂非相似。收得一分。岂非分真。尽得受用。女人欢喜。岂非究竟耶。是以顿悟宗已。复须言行相应。既得本清净。又须离垢清净。如大集经偈云。远离一切诸烦恼。清净无垢犹真实。其心能作大光明。是名宝炬陀罗尼。又云。若有不觉一切境界。及自境界。如是之人。则能调伏。

问。如来无密语。迦叶不覆藏。则众生心常自明现。何须教观开示。广论横竖。

答。只为佛之知见蕴在众生心。虽然显现。而迷者不知。以客尘所覆。妄见所障。虽有如无。似世间宝藏。为物所覆。莫有知者。是以须的示其宝处。令亲得见。遂获其宝。利济无穷。此亦如是。因斯方便之门。得见心宝。遂以缘了。资发。亲得现前。智藏丰隆。法财具足。有兹胜利。教迹非虚。如大涅槃经云。譬如大海。虽同一咸。其中亦有上妙之水。味同于乳。喻如雪山。虽复成就种种功德。多生诸药。亦有毒草。诸众生身。亦复如是。虽有四大毒蛇之种。其中亦有妙药。大王。所谓佛性非是作法。但为烦恼客尘所覆。若刹利.婆罗门.毗舍.首陀.能断除者。即见佛性。成无上道。所以古德云。开物性原者。良以众生性含智海。识洞真空。但衣蔽明珠。室埋秘藏。要假开示令其悟入。须凭观慧以契无生。又欲广其义用。须明横竖法门。竖唯一心。横遍一切。心非横竖。横竖是心。隐显同时。卷舒无碍。念念相即。法法融通。将竖约横。则无横而不竖。一一法皆至心原。将横约竖。则无竖而不横。具一切句。及一一句。皆广等法界。所以义海云。体无别异。举则全锋。理不殊途。谈皆顿显。良由二边相尽。差别体融。随智卷舒。应机屈曲。是故言起即起。谁云路之不通。举多即多。孰谈法之无在。故知立教皆为对机。机宜不同。教分多种。且如观色一法。五教证入不同。初小乘。见是实色。不说性空。初教。见此色法。从缘所成。必无自性。即空无所有。如波归水。终教。见色空无碍。以真空不守自性。随缘成色。即是幻色。遂赖空成。即此赖空之色。虚相无体。恒自性尽而空现。是故色即空而常泯。空即色而常存。要由自尽之色。方是空色。成色之空。乃是真空。举体互融。无有障碍。如水入波。顿教。一色法。无非真理所收。是故此色。即真理一味等。更无别法而可显说。水波双绝。圆教。起即全收。一多互摄。同时成立。一块圆明。随举即色。随举即空。义味自在。随智取用。何以故。随举一门无不显现。古德云。皆本一心而贯诸法。夫一心者。万法之总也。分而为戒定慧。开而为六度。散而为万行。万行未尝非一心。一心未尝违万行。然则一心者。万法之所生。而不属于万法。得之者。则于法自在矣。见之者。则于教无碍矣。本非法。不可以法说。本非教。不可以教传。岂可以轨迹而寻哉。故知但研精一法。内照分明。自然柔软。入神。顺法界之性。无心合道。履一际之门。所以大智度论云。以人心多散。如狂如贼如醉。一心敬慎。是诸功德初门。摄心得禅。便得实智慧。得实智慧。便得解脱。得解脱。便得尽苦。如是等事。皆从一心得。华严私记云。无缚无著回向者。只了一切皆如故。所以无缚著耳。知一切皆无缚脱。一法既尔。一切法皆然。所以一切法即一法。一法即一切法。若一切法皆无性。即是分身佛集。宝塔出现。须弥入芥耳。如是洞达。一解千从。则知佛向无所有中出生。法于毕竟空中建立。以无生无性故。回转由心。遂得集散同时。大小即入。所以森罗义趣。报化影像。乃至无量德业。广大神通。于宗镜中。一时显现。且如龙蜃等类。全是业果生死之身。尚现不思议之力用。何况悟根本心。具如实智。而不能现广大之神用乎。如华严经云。佛子。如罗睺阿修罗王。本身长七百由旬。化形长十六万八千由旬。于大海中出其半身。与须弥山而正齐等。佛子。彼阿修罗王。虽化其身长十六万八千由旬。然亦不坏本身之相。诸蕴界处。悉皆如本。心不错乱。不于变化身而作他想。于其本身生非己想。本受生身。恒受诸乐。化身常现种种自在神通威力。佛子。阿修罗王。有贪恚痴。具足憍慢。尚能如是变现其身。何况菩萨摩诃萨。能深了达心法如幻。一切世间。皆悉如梦。一切诸佛出兴于世。皆如影像。一切世界。犹如变化。言语音声。悉皆如响。见如实法。以如实法而为其身。知一切法本性清净。了知身心无有实体。其身普住无量境界。以佛智慧广大光明。净修一切菩提之行。乃至如有幻师。随于一处。作诸幻术。不以幻地故。坏于本地。不以幻日故。坏于本日。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无国土。现有国土。于有国土。现无国土。于有众生。现无众生。于无众生。现有众生。无色现色。色现无色。初不乱后。后不乱初。菩萨了知一切世法。悉亦如是。同于幻化。知法幻故。知智幻。知智幻故。知业幻。知智幻业幻已。起于幻智。观一切业。如世幻者。不于处外而现其幻。亦不于幻外而有其处。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于虚空外入世间。亦不于世间外入虚空。何以故。虚空世间无差别故。住于世间。亦住虚空。菩萨摩诃萨。于虚空中。能见能修一切世间种种差别妙庄严业。于一念顷。悉能了知无数世界。若成若坏。亦知诸劫相续次第。能于一念现无数劫。亦不令其一念广大。菩萨摩诃萨。得不思议解脱幻智。到于彼岸。住于幻际。入世幻数。思惟诸法。悉皆如幻。不违幻世。尽于幻智。了知三世与幻无别。决定通达心无边际。如诸如来住如幻智。其心平等。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知诸世间。皆悉如幻。于一切处。皆无所著。无有我所。如彼幻师。作诸幻事。虽不与彼幻事同住。而于幻事亦无迷惑。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知一切法。到于彼岸。心不计我能入于法。亦不于法而有错乱。

问。只如自心如何观耶。

答。性该始终之际。体非起尽之缘。体遍迷悟之中。性非解惑之事。又云。夫心原本净。无为无数。非一非二。无色无相。非偏非圆。虽复觉知。亦无觉知。若念未念。四运检心。毕竟叵得。岂可次第不次第偏圆观耶。犹如虚空。等无有异。此之心性。毕竟无心。有因缘时。亦得明心。既有论心。即有方便正观之义。譬如虚空。亦有阴阳时雨。心亦如是。虽无偏圆。亦论渐顿。若观心具有性得三谛。性得三观。及一切法无前无后。无有次第。一念具足十法界法。若观心非空非有。则一切从心生法。亦非空非有。如是等一切诸法。在一心中。当知观此心原。与如来等。若作如此圆观。其人行住坐卧。皆应起塔。生如来心。如此观心。名观佛心也。辅行记云。心造即是心具。故引心造之文。以证心具。华严经偈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若人欲求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不解今文。如何消偈心造一切。三无差别。言心造者。不出二意。一者约理。造即是具。二者约事。不出三世。三世又三。一者过造于现。过现造当。如无始来。及以现在。乃至造于尽未来际。一切诸业。不出十界。百界。千如。三千世间。二者现造于现。即是现在同业所感。逐境心变。名之为造。以心有故。一切皆有。以心空故。一切皆空。如世一官。所见不同。是畏是爱。是亲是怨。三者圣人变化所造。亦令众生变心所见。并由理具。方有事用。今欲修观。但观理具。俱破俱立。俱是法界。任运摄得权实所现。

又问。此不思议。亦约次第。以释十法界。与思议何别。

答。其实无别。思议。乃作从心生说。不思议。作一心具说。若能如上信解。福德无量。佛亲比校。万行难偕。如法华经偈云。若人求佛慧。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数。行五波罗蜜。于是诸劫中。布施供养佛。及缘觉弟子并诸菩萨众。珍异之饮食。上服与卧具。栴檀立精舍。以园林庄严。如是等布施。种种皆微妙。尽此诸劫数。以回向佛道。若复持禁戒。清净无缺漏。求于无上道。诸佛之所叹。若复行忍辱。住于调柔地。设众恶来加。其心不倾动。诸有得法者。怀于增上慢。为此所轻恼。如是亦能忍。若复勤精进。志念常坚固。于无量亿劫。一心不懈息。又于无数劫。住于空闲处。若坐若经行。除睡常摄心。以是因缘故。能生诸禅定。八十亿万劫。安住心不乱。持此一心福。愿求无上道。我得一切智。尽诸禅定际。是人于百千。万亿劫数中。行此诸功德。如上之所说。有善男女等。闻我说寿命。乃至一念信。其福过于彼。文句疏释云。一念信解者。谓随所闻处。豁尔开明。随语而入。无有挂碍。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又信佛法。不隔一切法。不得佛法。不得一切法。而见一切法。亦见佛法。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亦是行于非道。通达佛道。行于佛道。通达一切道。不得佛道一切道。而通达佛道一切道。无所有而有。而有无所有。非所有。非无所有。如门前路。通达一切东西南北。划无壅碍。眼耳鼻舌身意。凡有所对。悉亦如是。无疑曰信。明了曰解。是为一念信解心也。此一念信解心。心同佛心。信齐佛信。入真实般若之性。到究竟解脱之原。所以无量无数劫中。修五波罗蜜之功德。校量信解宗镜一念之功。万不及一。故云不识玄旨。徒劳念静。是以先悟宗镜。然后圆修。理行无差。方为契当。

问。如上观心。如何是所入能入之门。

答。能所之入。唯是一心。约智而论。假分能所。所入。即所证一心之理。能入。即能观一心之智。又理是心之体。智是心之用。犹如日光。还照日体。以此心光。复照心体。则二而不二。体用冥一。不二而二。能所似分。今约先德。依华严宗。立所入能入二门。先明所入者。统唯一真法界。谓寂寥虚旷。冲深包博。总该万有。即是一心。体绝有无。相非生灭。迷之则生死无穷。解之则廓然大悟。为总开示。不知以何詺目强分理事二门。而理事浑融。无有障碍。一事法界。二理法界。略有二门。一性净门。在缠不染。性恒清净。虽遍一切。不同一切。如湿之性。遍于动静。凝流不易。净秽恒如。二离垢门。由对治障尽。随位浅深。体虽湛然。随缘有异。三事理无障碍法界。亦有二门。一相即无碍门。一心法界。含真如生灭二门。互相交彻。不坏性相。其犹摄水之波非静。摄波之水非动。二形夺无寄门。谓无事非理。故事非事也。无理非事。故理非理也。四双融俱离。性相浑然。而有十门。一由离相故。事坏而即理。二由离性故。理泯而即事。三由离相不坏相故。事即理而事在。以非事为事。四由离性不泯性故。理即事而理在。以非理为理。五由离相不异离性。故。事理双夺迥超言念。六由不坏不异不泯。故。有初事理二界。俱存。烂然可见。七由不坏不泯。不异离相离性故。为一事理无碍法界。使超视听之妙法。无不恒通见闻。绝思议之深义。未尝碍于言念。八由以理融事。令无分剂。如理之遍。一入一切。如理之包。一切入一。故缘起之法。一一各摄法界无尽。九由因果法各全摄故。令普贤身中。佛佛无尽。佛毛孔内。菩萨重重。十因果法界差别之法。无不恒摄法界无遗故。随一一门。一一位。各摄重重故。广刹大身。轻尘毛孔。皆无尽相。以其后一。总融前九为浑融门。夫法界者。即一心之总名。万行之归趣。如华严论云。从信住行回向十地十一地及佛果。总以法界为果体。文殊为法界理。普贤为法界智。理智妙用为一佛门。以此一门。为化群蒙分为二法。若也逐根随俗。法门无尽。若论实理。不离无法界之中一法。一多无碍。名为普贤。始接童蒙。达无性理中。妙简正邪。入无生慧。名号文殊。亦名童子菩萨。能同苦际。兴行利生。治佛家法。名为普贤。二人参体。名之为佛。本来自在。名为法界。从初彻后。总此法界为体。更无别法。此品为一切诸佛因果之大都。亦是众圣贤所行之大路。无出此也。亦是自心一切智王之所游观之大宅也。亦是一切众生之所依。故名法界。二能入门有二。一果海离于说相。二因门可寄言说。今且略明无分别智证理法界。以为五门。一能所历然。谓以无分别智。证无差别理。如日合空。虽不可分。而日非空。空非日光。二能所无二。以知一切法。即心自性。以即体之智。还照心体。举一全收。举理收智。智非理外。举智收理。智体即寂。如一明珠。珠自有光。光还照珠。三能所俱泯。由智即理。故智非智。以全同理。无自体故。由理即智。故理非理。以全同智。无自立故。如波即水。动相便虚。如水即波。静相亦隐。动静两亡。性相齐离。四存泯无碍。离相离性。则能所双泯。不坏性相。能所历然。如波与水。虽动静两亡。不坏波湿。五举一全收。上列四门。欲彰义异。理既融摄曾无二原。如海一滴。具百川味。又所入境者。即不思议解脱境界。何名不思议。心言罔及故。何法不思议。即解脱境界。解脱有二。一作用解脱。作用自在。脱拘碍故。二离障解脱。具足二智。脱二障故。二障者。即烦恼所知二障。烦恼障事。所知障理。一切众生不证真心。皆为二障所缠。由内离障。外用无羁。二义相成。总名解脱。境界有二。一分剂境。如国疆域。各有分剂。佛及普贤德用分剂。无能及故。二所知境界。事理无边。唯佛普贤方究尽故。由证所知无边之境。故成德用无有边涯。二亦相成。总为境界。此二不二。故不思议。又能入者。即普贤行愿。又人与法俱称普义。若约人。即普贤。若约法。即普法。所言入者。能所契合。泯绝无寄。一入全真。方为真入。又不入而入。以智体即如。如外无法而可攀缘。故无可入。心行处灭。寂然无入。不失照用故。恒以一如而观诸法。故名而入。此二无碍。方为真入。又佛境入无所入。有三。一约一切众生即如来藏。更何所入。翻迷之悟。故云证入。二约理。非即非异。故云入无所入。三约心。境心冥真境。故说为入。若有所入。境智未亡。岂得称入。实无所入。方名真入。又入不入二义。上约缘起相由门。今法性融通门者。即性之一字。夫法性融通。要不坏相而即真性。入则坏缘起者。无可相入。不入则坏性者。则性不遍一切法故。由不坏性相。方是法性融通义也。二又要由不入方能入耳者。亦通二门。唯就相说。若约缘起门。要由诸缘历然不入。方得相资遍相入耳。若约法性融通门者。要由事相历然。方随理融入一切法。故说若唯约理。无可即入。若双约性相上第一义。相即不入。性即能入。若独相独性。俱不能入。要二相融。方能入。又若约体空。则无来无入。若唯约性。无可即入。若约相不坏。如本无差者。或唯约事。不能即入。以性融相。故得互入。是显正入义。谓不异理之一事。全摄法性。时令彼不异理之多事。随所依理。皆于一中现等。一事摄理既尔。多事摄理亦然。则一事随所依理。皆于多中现。故得互入。是法性融通门。以此一门。能入万法。故法华疏云。以实相入真。决了声闻法。是诸经之王。实相入俗。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实相入中。诸法无非佛法。若入此三观。即是入一切法。以诸法不出三谛故。

问。十住菩萨证入之时。唯一真如。无有境界。云何复说分剂二种境界。

答。此是不思议境界。非同情执。或存或泯。或总合。或俱离。不出一心而论舒卷。若存。非立心外之法。是存其全理之事。若泯。非坏全事之理。是泯其体外之见。则不碍心镜而一味。不坏一味而心境。故华严经颂云。如来甚深境。其量等虚空。一切众生入。而实无所入。

问。若正观成时。以有心成。以无心成。

答。夫入此宗。不可以有无求。不可以能所辩。若以有念析归无念。此念还成有。若以无心作空无会者。即成断灭。皆落意地。不出见知。又若逆之。则不合事理。若顺之。又成能所。只可以妙会。不可以事求。所以华严会意云。并须除念会意。无间相续。顺法修行。若动念起心。即入魔网。以法不动念故。顺法即念除。我见是妄心。违法故生死。是知法无动念。不可以有念求。又非无念。不可以无心得。应可玄会取其意耳。如说有不有。无不无等。但动心即寂。是彼法。故名顺法也。若以心顺于法。即有能所。非顺法也。故维摩经云。法离一切观行。肇师云。法本无相。非观行之所能见。见之者。其唯无观乎。如赤水求于玄珠。罔象而得之。故云藏于身。不藏于川。在于心。不在乎水。故庄子云。黄帝游于赤水之北。登昆仑之丘。南望。遗其玄珠。使智索之。而不得。使离娄索之。而不得。乃因罔象得之。黄帝曰。异哉。罔象。乃可得之。夫真不可以定求。故无心以得之。如弄珠吟云。罔象无心却得珠。能见能闻是虚伪。然虽不落见闻。又非无知觉。如融大师信心铭云。惺惺了知。见网转弥。寂寂无见。闇室不移。惺惺无妄。寂寂寥亮。宝印真宗。森罗一相。所以无念者。即念而无念。以念无自性。缘起即空。又缘起者。皆是真性中缘起。岂属有无。乃至即生无生。即灭无灭。亦复如是。故宝藏论云。若言其生。无状无形。若言其灭。今古常灵。又云。是以斩首灰形。其无以损生。金丹玉屑。其无以养生。故真生不灭。真灭不生。可谓常灭。可谓常生。其有爱生恶灭者。斯不悟常灭。爱灭恶生者。斯不悟常生。永嘉集云。故知妙道无形。万像不乖其致。真如寂灭。众响靡异其原。迷之则见倒惑生。悟之则顺违无地。阒寂非有。缘会而能生。峨嶷非无。缘散而能灭。灭既非灭。以何灭灭。生既非生。以何生生。生灭既虚。实相常住矣。华严疏云。生之无生。真性湛然。无生之生。业果宛然。是知若即念存有念。即是常见。离生求无生。即是断见。皆不达实相无生无灭之理。若正了无生。则无生无不生。岂定执有生无生之二见乎。所以云。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若以息念归无念。如同寒木死灰。与木人何别。岂有成佛之期耶。斯乃尚未知即念而无念。宁知一念。顿圆乎。

如有问言。夫妙行者。统唯无念。今见善见恶。愿离愿成。疲役身心。岂当为道。

答。若斯见者。离念求于无念。尚未得于真无念也。况念无念之无碍耶。又无念。但是行之一也。岂成一念顿圆。此一念顿圆之旨。非意解所知。唯忘情可以契会。如悟玄序云。夫玄道者。不可以设功得。圣智者。不可以有心知。真谛者。不可以存我会。至功者。不可以营事为。忘言者。可以道合。虚怀者。可以理通。冥心者。可以真一。遗智者。可以圣同。虽云道合。无心于合。合者合焉。虽云圣同。不求于同。同者同焉。无心于合。则无合无散。不求于同。则无异无同。超非于百非之外。非所不能非焉。忘是于万是之前。是所不能是焉。是所不能是。则无是矣。非所不能非。则无非矣。无异无同。则怨亲不二。无非无是。则毁赞常一。是以忘言者。舍。筌罤也。虚怀者。离取著也。冥心者。不己见也。遗智者。泯能证也。若运心合道。则背道。若起念求同。则失同。若为是所是。则没是。若为非所非。则沈非。以要言之。但得直下无心。则同异俱空。是非咸泯。斯泯亦泯。兹空亦空。此犹寄言因迹对待。若得绝待顿悟一心。唯契相应。不俟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