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记碑(一十九首)
龙兴寺修净土院记 礼部柳 子厚
岳州无姓和尚碑 同前
画西方净土[巾*(穴/登)]记 翰林白 居易
钱唐白莲社主碑 孤山法师 智圆
净慈七宝弥陀像记 提刑杨 杰
建弥陀宝阁记 同前
延庆寺净土院记 待制陈 瓘
延庆重修净土院记 朴庵首座 清哲
开元寺三圣立像记 大智律师 元照
无量院造弥陀像记 同前
灵山安养庵记 给事程 俱
高宗皇帝御书莲社记 总管张 棆
南岳山弥陀塔记 牧庵禅师 法忠
澄江净土道场记 法真禅师 守一
宝积院莲社画壁记 司封钟离 松
荆王越国夫人往生记 真阁黄 策
马侍郎往生记 同前
广平夫人往生记 待制王 以宁
河东鹦鹉舍利塔记 成都尹韦 皋
传(一十四传)
天竺五通菩萨请佛传
东晋莲社始祖远法师传
历代莲社继祖五法师传
梁京师法悦僧主传
后魏壁谷神鸾法师传
梁庐山道珍禅师传
隋天台法智法师传
大宋永明智觉禅师传
梁贞节处士庾诜传
大宋无为子杨提刑传
大宋光州王司士传
大宋钱唐胡宣义传
大宋龙舒居士王虚中传
大宋明州朱氏如一传
龙兴寺修净土院记
礼部柳子厚
中州之西数万里。有国曰身毒。释迦牟尼如来示现之地。彼佛言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曰极乐。佛号无量寿如来。其国无有三毒八难。众宝以为饰。其人无有十缠九恼。群圣以为友。有能诚心大愿。归心是土者。苟念力具足。则往生彼国。然后出三界之外。其于佛道无退转者。其言无所欺也。晋时庐山远法师。作念佛三昧咏。大劝于时。其后天台顗大师。着释净土十疑论。宏宣其教。周密微妙。迷者咸赖焉。盖其留异迹。而去者甚众。永州龙兴寺前刺史李承晊。及僧法林。置净土堂于寺之东偏。常奉斯事。逮今余二十年。廉隅毁顿。图像崩坠。会巽上人。居其宇下。始复理焉。上人者修最上乘。解第一义。无体空析色之迹。而造乎真源。通假有借无之名。而入于实相。境与智合。事与理并。故虽往生之因。亦相用不舍。誓葺兹宇。以开后学。有信士图为佛像。法相甚具焉。今刺史凭公。作大门以表其位(余)遂周延四阿。环以廓庑。缋二大士之像。缯盖幢旛。以成就之。呜呼有能求无生之生者。知舟筏之存乎是。遂以天台十疑论。书于墙宇。使观者起信焉
岳州无姓和尚碑
同前
维某年月日。岳州大和尚。终于圣安寺。凡为僧若干年。年若干有名无姓。世莫知其闾里宗族所设施者。有问焉而以告曰。性吾姓也。其原无初。其胄无终。承于释师。以系道本。吾无姓耶。法剑云者我名也。实且不有名。恶乎存吾有名耶。性海吾乡也。法界吾宇也。戒为之墉。慧为之户。以守则固以居则安。吾闾里不具乎。度门道品。其数无极。菩萨大士。其众无涯。吾与之戚。而不吾异也。吾宗族不大乎。其道可闻者如此。而止读法华经金刚般若经。数逾千万。或讥以有为曰。吾未尝作。呜呼佛道逾远。异端竞起。唯天台大师为得其说。和尚绍承本统。以顺中道。凡受教者。不失其宗。生物流动趣向混乱。惟极乐正路为得其归。和尚勤求端悫以成至愿。凡听信者不惑其道。或讥以有迹。曰吾未尝行。始居房州龙兴寺。中徙于是州。作道场。于楞伽北峰。不越阃者五十祀。和尚所严事皆世高德。始出家事。而依者曰卓然师。居南阳立山葬岳州。就受戒者曰道颖师。居荆州。弟子之首曰怀远师。居长沙安国寺。为南岳戒法。岁来侍师会其终。遂以某日。葬于卓然师塔东若干步。其铭曰
道本于一 离为异门 以性为姓
乃归其根 无名而名 师教是尊
假以示物 非吾所存 大乡不居
大族不亲 渊意内朗 冲虚外仁
圣有遗言 是究是勤 惟勤惟默
逝如浮云 教久益微 世罕究陈
爰有大智 出其真门 近以显示
俾民惟新 情动生变 物由湮沦
爰授乐国 参乎化源 师以诱导
俾民不昏 道用不作 神行无迹
晦明俱如 生死偕寂 法付后学
施之无斁 葬从我师 无忘真宅
写是昭铭 刻兹玄石
画西方净土[巾*(穴/登)]记
翰林白居易
我本师释迦如来说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号极乐。以无八苦四恶道故也。其国号净土。以无三毒五浊业故也。其佛号阿弥陀。以寿无量愿无量功德相好光明无量故也。谛观此娑婆世界微尘众生。无贤愚无贵贱无幼艾。有起心归佛者。举手合掌。必先向西方。有怖厄苦恼者。开口发声。必先念阿弥陀佛。又范金合土刻石织纹。乃至印水聚沙童子戏者。莫不率以阿弥陀佛为上首。不知其然而然。由是而观。是彼如来。有大誓愿于此众生。此众生有大因缘于彼国土明矣。不然者东南北方过去现在未来佛多矣。何独如是哉。何独如是哉。唐中大夫太子少傅上柱国凭翊县开国侯赐紫金鱼袋(白居易)。当衰莫之岁。中风痹之疾。乃舍俸钱三万。命工人杜宗敬。按阿弥陀无量寿二经。画西方世界一部。高九尺广丈有三尺。弥陀尊佛坐中央。观音势至二大士侍左右。人天瞻仰。眷属围绕。楼台妓乐。水树华鸟。七宝严饰。五彩张施。烂烂煌煌。功德成就。弟子(居易)焚香稽首跪于佛前。起慈悲心。发弘誓愿。愿此功德。回施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有如我老者如我病者。愿皆离苦得乐。断恶修善。不越南赡部。便睹西方白毫大光。应念来感。青莲上品随愿往生。从现在身尽未来际。常得亲近而供养也。欲重宣此愿。而偈赞曰
极乐世界清净土 无诸恶道及众苦
愿如老身病苦者 同生无量寿佛所
钱唐白莲社主碑
孤山法师智圆
圣宋天禧四年春正月十二日。白莲社主圆净大师常公。归寂于钱唐西湖昭庆本寺之上方草堂。寿六十二。腊四十四。越二月三日。弟子辈号咽奉全身。瘗于灵隐山鸟窠禅师坟反右。建塔以识之礼也。其年冬门人之上首曰虚白者。克荷师道。自状其事。再款吾庐。请吾之辞。传师之美。以勒丰碑。且言。先人之遗旨也。吾辞不得命。乃文而序之。粤西圣之为教也。清静而无为。仁慈而不杀。抗辞幽说闳意眇指。大备诸夏。禀化之徒。得其小者近者。则迁善而远恶。得其大者远者。则归元而复性。噫庐山远公。其得乎大者远者。与考槃居贞。修辞立诚。识足以表微。行足以作程。是故时贤仰其高企其明。自是有结社之事焉。人到于今称之。而莫能嗣之。惟公理行谨严。修心贞素。闻庐山之风而悦之。且曰。睎骥之马。亦骥之乘。吾虽无似。敢忘思齐之诫耶。于是乎乃饰其躬。乃刳其心。乃矢结社之谋云。夫率其道必依乎地。尊其神必假乎像。行其化必凭乎言。以为西湖者天下之胜游。乃乐幽闲而示嘉遁焉。无量寿佛者群生之仰止。乃刻栴檀而为之形容焉。华严净行品者。成圣之机要。乃刺身血而书其章句焉。其地既得。其像既成。其言既行。朝贤高其谊。海内藉其名。繇是宰衡名卿邦伯牧长。又闻公之风而悦之。或寻幽而问道。或睹相而知真。或考经而得意。三十余年。为莫逆之交。预白莲之侣者。凡一百二十三人。其化成也如是。有以见西湖之社嗣于庐山者。无惭德矣。尝试论之。远也上地之圣也。公也初心之贤也。实阶位不同。名声异号。然而远出衰晋。公生圣朝。彼招者悉隐沦之贤。此来者皆显达之士。绝长益短。古今相埒。不曰盛与美与。公每顾门人曰。国初以来。荐绅先生宗古为文。大率效退之之为人。以挤排释氏为意。故我假远公之迹。[言*求]以结社事。往往从我化。而丛碑委颂。称道佛法。以为归向之盟辞。适足以枳棘异涂墙堑吾教矣。世不我知。或以我为设奇沽誉者。吾非斯人之徒也。君子曰。昔药山惟俨。能回李翱之心。俾知佛。而僧传善之。今兹众贤。庶几实相。钦崇大觉。朝宗于性海。共极于义天。非公之力。而谁与其护法之功。代为不侔矣。公讳省常字造微姓颜氏。世为钱唐人。七岁厌俗。十七具戒。若乃托胎之祥瑞。受业之师保传讲习禅之美。砥名砺节之事。则有社客群贤碑序。及门人所录行状在焉。此不复云。直书其结社之道已。其文曰
西圣之大。维远得之庐山之高。维公悦之西湖之社。群贤慕之。有始有卒。不磷不缁。我缘既终。我灭于兹。神游无何。名扬圣时。欲知我道兮。视此丰碑
净慈七宝弥陀像记
提刑杨杰
杭州南山净慈道场比丘法真大师守一。结同志洎檀越。用金银真珠珊瑚琥珀砗磲码瑙。造弥陀佛像。圣相殊妙。感应非一。无为子瞻仰赞叹。碎七宝以为微尘。聚宝尘以为佛身。见宝尘即见佛。佛无不是宝。见佛身即见宝。宝无不是佛。七宝世间宝也。众生贪取无有厌足。不得即嗔痴不能悟。此恶道之因也。七宝既已为尊像矣。则非世间所用。乃出世之宝也。遇宝像者。应生恭敬。严奉禁戒。纯固定力。了达智慧。此净土之因也。佛身等于大虚故。不设五藏。以众生心为心。故会中之人。各书弥陀一愿。每四十八人而弥陀之愿周矣。悉以藏于身中。示愿愿不忘众生也。髻螺千有二百。一一实以舍利。坚固愿力也。像成之日。以八种香汤。灌沐如来。表八功德水也。人随意以饮之。均甘露味也。一身清净。则一切身清净。一念清净。则一切念清净。然则不离娑婆。顿超极乐。一见宝像。成就大缘。岂思议之可及哉乃作偈云
和聚七宝 成如来身 宝即是佛
佛外无宝 佛即是宝 宝外无佛
于不二境 现诸净土 赞欢巡绕
念念弥陀 当与有情 同超极乐
建弥陀宝阁记
同前
不愿生净土则已。愿生净土则无不得生。不生则已。一生则永不退转。世尊所谓阿鞞跋致阿惟越致者欤。夫具缚有漏凡夫。初凭信念得生彼土。而三毒邪见未能顿忘。何以知其不退转耶。盖以弥陀愿力常所摄持。大光常照。上善常聚。寿命永劫。水鸟树林。风声乐响。演畅妙乘。闻其声者。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未尝闻断故也。众生病之。佛为医王。法为良药。僧为视病人。三者现前。病不得而萌矣。以是而言。则一生净土。何从而有退转哉。钱唐僧监法宝大师从雅。平生修举弥陀教观。参究宗风。乐为偈颂。颇得其趣。又精于医术。多施药以济人。人或以货资酬之。则曰非我能也三宝之功。必转施三宝。乃造宝阁。立弥陀大像。环以九品菩萨。海藏经典在其后。清净莲池在其前。定观奥室分列左右。誓延行人。资给长忏。以结净土之缘。岂独以比丘身。慕佛大医。用法良药而已者哉。实能运慈施疗。利与众同也。其于念三宝之心。可谓不敢间断矣。入是道场者。观一切相为非相。则能见弥陀之全体。观一切法如幻法。则能入净土之真境。观我身之无我。则能具比丘之正见。故从一如来而见无量如来。入一净土而周无量净土。悟一法身而融无量法身矣。无念而念。无证而证。无修而修。净土果海。岂易量哉。法宝僧监。建立宝阁净土道场。诱集净业之侣。以期安养。则报缘之至。必果遂其所愿也。元祐元年上元日。左朝散郎尚书主客员外郎轻车都尉赐紫金鱼袋无为杨杰述
延庆寺净土院记
待制陈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