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经世文续编_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戶政十三農政上(4)

勸民早種早收諭

唐鑑

照得南方以稻穀為根本。東作以春仲為權輿。諺云。清明前下種。穀雨前分秧。此天時不可失。民事不可緩也。黔省舊俗。播種遲至四月。栽插已近端陽。時方酷暑。根之入土者。尚未滋榮。節已屆秋。苗之懷新者。全無胎息。先失土膏之脈起。繼當時令之恆陽。縱或凍雨大來。幸得免於亢旱。而已淒風徐至。難以速其榮敷。秋分而穟尚含苞。霜降而禾猶棲畝。重九多連旬之雨。阡陌無止水之防。收割既在泥中。櫛比多於室下。無由曬晾。十分巳去其二三。加意掀攤。乾圓半化為潮碎。該農民勞苦終歲。倖獲豐年。惟以下種過遲。收成太晚。以致減去分數。喫此艱辛。則曷若奮然爭先。囗焉興起。於春分後浸種。於穀雨前插秧。迎此下田之春膏。釀作嘉禾之秋實。趲前一月有餘。則結實易期飽足。避卻重陽以後。則納稼可得晴明。而且以季秋之水。翻隔年之犁。硬塊融為膏腴。草根爛成糞囗。此又早收預耕之利也。爾農民何乃因循舊習。怠惰一時。過春分而莫之省。經穀雨而無所施。失於春而誤於秋。懈於始而歉於後。天未嘗不愛人。而無如人之不囗察天時也。地未嘗不養人。而無如人之不囗用地利也。為此曲折曉諭。仰各處鄉約地保。傳諭各農夫知悉。春分後一定趕浸穀種。穀雨前一定齊插秧苗。此間地氣素暖。從無凍冰之事。即無爛秧之虞。斷然可行。不必過慮。所願一鼓作氣。合力向前。有厚望焉。特諭。

陽城縣九條曉示之一

徐璈

一百穀賴其有實。而四序莫重於秋。故秋為萬寶所告成。三農所慰望者也。查陽邑上年西南鄉。秋禾長嬴在田。忽於八月初旬。肅霜殺物。穀不結實。以致農民於冬春間。室如懸磬。路有飢胔。言念情形。殊深憫惻。按魏高陽太守賈勰撰齊民要術引氾勝之農書曰。植禾。夏至後八十九十日。常夜候之。若白露下。或凝霜。以平明時。令兩人持長索相對。各持一端。以概禾中。去霜露。日出乃止。如此。則五穀不傷矣。此書所言八十九十日。即今之白露秋分節氣時也。茲諭爾農民等。可於七月間。挼最長繩索。或用麻。或用草。及過白露節。如遇陰雨風霾之時。寒氣漸生。涼囗驟發。爾等凡在丁壯。於漏下四更時。各持長繩索。往所種田地間候之。如漸有霧氣水影。漏濕禾穀。爾等即於五更將曙之時。以兩人對持長繩索於禾穀間。振抖抹刷。俾濡溼露水。墮落於地。不致在禾穀間凝為寒露。結為嚴霜。則穀實可以堅凝。禾稼不致枯隕矣。

溝洫議上

施彥士

井田不可復。而溝洫不可不復。無溝洫而旱澇無備。常患無歲。聖人在上。而不能使菽粟如水火。非以此歟。顧凡民可與樂成。難與圖始。況阡陌既開。其制已廢二千餘年。而驟強之開溝洫。非獨其力不能。其心先不信。信而後勞。則必以身先之。先之。則必擇天津左右近海近河不耕之官蕩而闢之。其亦可也。然有其地而不得其人。即不習其事。誰與共此。則必招南方習開溝洫之丁壯十人。或二十人。先開十頃。一年而溝塗封植之界具。二年而漸次布種。三年而新田成。計一頃百畝。以低田七十畝種稻。中歲畝收稻三石。作米一石五斗。七十畝當收米一百有五石。則七頃可歲收米一千五十石。以高地三十畝種木棉。中歲畝收花八十斤。三十畝當收花二千四百斤。則三頃可歲收花二萬四千斤。合米與花。中價值銀三千餘兩。以三分之二。抵佃人糞種工本。猶歲贏千餘兩。其地價以畝十兩計。且值萬兩。而初歲開墾工費。不過二千餘兩。是籌費二千兩。三年間即成萬金之產。歲歲無虞水旱。可得千金。樂歲且倍之。北方之民。見此重利。而不力開溝洫以成良田者。未之有也。此溝洫之始事也。

溝洫議下

施彥士

或謂如子之說。溝洫不可緩矣。然亦知前代西北水利之所以不行乎。一則北方地廣人稀。且多游惰。二則巨族世家。恐水田既開。失葦蕩自然之利。三則慮額外增賦。貽無窮之害。遂致百計阻撓。使虞集徐貞明之策。掣肘不行。而子且欲以身先之。其孰從而與之。曰。此正坐不知盡力溝洫之利也。誠知其利。游惰者亦必盡力南畝。不至饑寒困苦。流為盜賊。且南方地少人多。一經設法召募。負耒出疆者。且踵相接也。但當加意撫恤。勿使失所耳。其坐擁葦蕩者。聽其自墾。或募墾而收其租。其利倍蓰。自當勉出乃力。更齊之以政。而勸懲並用。其誰不從焉。至 國家田賦。自有定額。如試墾蕩地。祇納蘆課。俟報墾五年。或寬以十年。始照內地起科。以廣招徠。以期率作。如此。則惟事藏富於民。而所以富 國者。且不可勝言。何言之。古者步百為畝。三百步為里。方里。為田九百畝。秦漢以來。二百四十步為畝。三百六十步為里。方里。為田五頃四十畝。方十里。則五頃四十畝者百。為田五百四十頃。方百里。則五百四十頃者百。為田五萬四千頃。今自天津東至永平各屬。近海葦蕩。盡行開墾。奚啻五萬四千頃。除高地二萬餘頃。種木棉豆麥外。其下地三萬餘頃。以稻人之法種稻如前議。中歲每頃收米一百五十石。則萬頃即得一百五十萬石。已遠過南漕之數矣。從此南糧糶陳納新。南方之民。既無虞乏食。而以糶陳之銀。易北方新田之米。如雍正年間。發帑收糴營田稻米舊章。則民不加賦。而已省轉漕之費不可勝計矣。前人統計漕運造船旗丁行月并文武儹督隄壩閘夫剝淺各款。須費四石而致一石。以丙戌歲天津海運米價二兩二錢計。則南糧一石到通。 朝廷須費八兩八錢。北方既有此米。即歲減轉漕之半。亦可歲省銀一千餘萬兩。百姓足。君孰與不足。信能行此。而先於近海官蕩。募開水田。不惜小費。并不致掣肘。行見三輔重地。水利大興。不十年而成萬世之利。此溝洫之終事也夫。

請興水利以裕民食疏同治元年

監察御史朱潮

竊近來南糧梗阻。倉儲告匱。為京師第一重務。購自重洋。而道遠難致。運自口外。而接濟無多。採買則無銀。收捐則罔應。百計圖維。補苴乏術。兵民交困。勢可隱憂。自古帝王建都。多在北省。未聞仰食於東南。而從前籌及北方水利。為開墾之謀。輒以經費浩繁。屢議不果。今則帑藏日竭矣。以水利之說進。議者必以為迂闊。然則將束手坐待。萬一南方軍務。一二年內。未能一律肅清。捐購兩窮。將何恃而無恐。與其設法徵求。為不可必得之計。孰若經營地利。為操券而獲之圖。近日部臣遵議北省閒荒地畝。令順天府府尹直隸總督轉飭各州縣查明。一律招民認種升科。徒託空言。毫無實濟。即令該督尹據實聲覆。亦不過出示招徠。以無人認種。一奏塞責而已。臣再四籌思。北方土脈深厚。地有自然之利。民有耕鑿之智。棄而不用。誠為可惜。道光年間。河間府知府熊守謙濬治溝涂。境內皆成沃壤。民獲豐收。未聞其請帑興修也。後任廢而不行。遂復如故。然則欲民認種。先籌水利。事非不可為。患在因循怠惰而不願為。臣博訪周諮。不敢遽言興大役也。謹即簡要易行之策。上不病 國。下不擾民。可以收地利而裕民食者。為我  皇上陳之。畿輔農民。就河淀山泉近便之處。插秧布種。顆粒豐腴。市肆號為京米。土之宜稻。確有明徵。至民力之所不及者。早澇悉聽諸天。難望秋收。蕪而不治。所以州縣閒田。各累數千百頃。查北方土性燥烈。大抵苦潦少而苦旱多。直隸大小七十餘河。除大河暫不論外。凡小河及一浦一港之水。俱有來去。觀其來在何方。洩在何方。何處可以停蓄。何處可以入川。於大道兩旁。各開深溝。溝中之土。即培大道。引水由彼而來。由此而去。停蓄處掘之使深。必須在水來之處。旱則放之順流而下。隨處灌田。若蓄在最下之處。則逆行為難。入川處攔之使塞。潦則洩溝之水以注之。雖支流細澗。皆為我用。使水屈曲流通。欲蓄由我。欲洩亦由我。古人溝洫之制。不能盡復。略師其意而為之。聞熊守謙在河間。其規畫即如此。大道培高。行人往來亦便。兩旁各有深溝。并可限戎馬之足。寓因地設險之意。於時勢亦宜。此其一法也。鑿成一井。其水可灌田數十畝。臣聞諸父老。凡地勢低者。掘二三丈。可以得水。即地勢高涸。或三四丈。或五六丈。無不得水。極之鹽鹵之地。掘深三尺。必無鹹味。飛沙之地。挖去三尺即有溼痕。如一縣開一千井。計足溉田一萬畝。多多益囗。足以補溝水之所難注。此其一法也。取水之車。將河水吸入盤旋而上。南方或用人足。或用牛運。盡日之力。一車可溉數畝。北方未嫻其制。召募工匠。必有能造此等車者。令民演習。不久自熟。湖口河濱。易於挹注。聞道光年間前侍郎徐士芬。謹遵   欽定授時通考中所載恆升車。倣而為之。將樣式送交軍機處。進呈   御覽。其制。用一長筒。中施機關。以一柱入筒。左提右挈。水即上升。無異得雨。隨處移用。運掉輕靈。該侍郎以竹筒易裂。改製鉛筒。自於井口試準。奏請備用在案。如能將此式推廣行之。較南方水車為便。此又其一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