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五如燄忍三。初徵起。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燄忍。
二釋義三。初指法同喻。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世間同於陽燄。
二別顯喻相二。初喻體空。
譬如陽燄無有方所(至)非種種色亦非無色。
若開義門。亦具五義。一空地。二陽氣。三氣與空地合而有燄。四燄似水即無水。五令渴鹿謂有。初喻如來藏。二喻無明習氣。三喻習氣熏動心海。起於緣生似有之法。四喻依他無生。五喻凡小執實。若十喻論。法喻各有多義。如彼廣說。其有無等義。如幻忍說。
二喻其相有。
但隨世間言說顯示。
三總以法令。
菩薩如是如實觀察了知諸法。
上明了法。下明成忍行。
現證一切令得圓滿。
三結名。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如燄忍。
六如夢忍三。初徵。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夢忍。
二釋三。初標法同喻。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世間如夢。
二正舉喻相。
譬如夢非世間非離世間(至)非染非淨而有示現。
然開此夢義。亦有五法。一所依。謂寤心以喻本識。二所因。謂睡蓋以喻無明習氣。三所現。謂夢相差別以喻緣所起法。四此夢事非有而有。但心變故非現前法。五令夢者取以為實。初明俱非。喻法非有。後云而示現有。喻法而有。雙辨為俱句。五奪為雙非。然此四句皆由以是夢故。謂一以是夢故有夢事。現於夢者為有。二既言是夢。其性必虗。於無實處。而見實故。然語有則全攝無而為有。言無則全攝有而為無。以非二相故。非但相有性無而已思之。三以是夢故。必具二義。全有之無。與全無之有。二門峙立不相是故。非是半有半無。四既言是夢必是雙非。形奪俱融。二相盡故。然此俱非不違雙。是以若不奪無令盡無以為無。若不奪有令盡無以為有。是故存亡不礙。俱泯自在。方為如夢自在法門。是故經云。世間恒如夢。智不得有無此之謂也。
三合喻十句。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知一切世間悉同於夢。
上句為總。下九句為別。別中初句近上總句。所以略無如夢二字。於九句中。前八辨夢。後一明覺。就前八中攝為四對。
無有變異故如夢自性故。
初二明常無常門。體虗無變。即是常義。自性無恒。是無常義。
如夢執著故如夢性離故。
此二辨真妄門。妄由著生。真由性離。
如夢本性故如夢所現故。
此二性相門。性本一如。相現多種。
如夢無差別故如夢想分別故。
後二明一異門。但是一心。一而無別。隨相分別。異異不同。又唯是一夢想現多種。上之四門。各雙存互奪。以為四句。思之可見。
如夢覺時故。
後一句明覺。即止觀門。謂要在覺時。方知是夢。正夢之時。不知是夢。純昏心故。設知是夢。亦未覺故。覺時了夢。知實無夢。然由於夢。方有覺故。所以須辨夢覺之時。若離於夢。夢覺斯絕。觀了上之多門。止不取於夢妄。如此方為了夢法門。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六如夢忍。
第七如響忍三。初徵。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響忍。
二釋三。初忍行所因。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至)修學成就到於彼岸。
由聞起觀。能成忍故。
二成忍之相二。初法二。初指法同喻。略顯其相。
知一切音聲悉同於響。
通知一切音聲如響。
無來無去。
明其體空。
如是示現。
彰其相有。
二了知佛聲如響。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觀如來聲。
非獨。但喻世間聲故。
不從內出。
離機。無聲故非內。
不從外出。
離佛。無聲故非外。
亦不從於內外而出。
二法相依。故非內外。若言內外和合有者。便有二聲。內外相依。即顯無性。上明即有之無。下明即無之有。
雖了此聲非內非外(至)善巧名句成就演說。
牒非前三而能巧現。
二喻顯四。初喻。
譬如谷響從緣所起。
真舉從緣所起。明響無性。無性之相。已見法中。然有五法。一空谷。二有聲。此二是緣。三聲擊空谷。便有響應。此明所起。四有而非真。此彰無性。五愚小。謂有亦有。有無等義。如上準之。然此一喻。通喻三法。一喻上一切聲。則谷喻喉顙。聲喻風氣。二喻上如來聲。則谷喻如來。聲喻緣惑。三喻一切法。今經略無。晉本具有。大品十喻。亦響喻一切。則谷喻如來藏。聲喻無明習氣。
二合。
而與法性無有相違令諸眾生隨類各解。
但合佛聲。以從近故。然初至令諸眾生。隨類各解。言含法喻。謂約法則如來之聲。不違法性而能隨類。合於上文能巧示現。約喻則不違本聲事法之性。隨其呼人類別各解。
而得修學。
三轉以喻顯。
如帝釋夫人阿脩羅女(至)亦不心念令如是出。
此有二意。一則喻上佛聲一音隨類。二則喻下菩薩無心方能普演。
四重合。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於無邊世界中恒轉法輪。
三忍成之益二。初隨機徧說。
此菩薩善能觀察一切眾生(至)令隨所宜聞法各異。
二權實雙行。
雖知聲無起而普現音聲(至)悉以智慧而能了達。
以同於響性相無礙故。是則由聞如響之教。了如響之聲。發如響之音。演如響之法也。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七如響忍。
八如影忍。文有。
四別。初標。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影忍。
二釋三。初法有十一對分三。初七對雙遮顯性。以成止行。如影無實故。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至)非是世間非出世間。
二二對雙照性相。以成觀行。如影雖虗。而能現故。
非修菩薩行。
性則非修。
非捨於大願。
相乃不捨。
非實。
真即俗故。非實。
非不實。
俗即真故。非不實。
三二對遮照無礙。成雙運自在行。
雖常行一切佛法而能辦一切世間事。
雙照真俗。即權實雙行。
不隨世間流亦不住法流。
雙遮真俗。即權實雙寂。遮照一時為雙運。互奪無礙為自在。以此結上二段。同斯無礙。為忍相之深玄。
二喻文具五法。初為所依本質。
譬如日月男子女人舍宅山林河泉等物。
若約影喻別喻。菩薩現身則日等。喻悲智願等。若約影喻通喻。一切法則日等喻因。其河泉二種雖通能現。且為所現。長河飛泉入鏡中故。
二明能現之處。
於油於水於身於寶於明鏡等清淨物中。
亦有通別。別喻機惑。及應現處。通喻於緣。謂無明等。然此文具攝論三喻。一以油水對上日月。為水月喻。喻於定地所引境界。以水有潤。滑澄清性故。鏡等影像。闕此潤等。喻非定地。二以於身對上日月。為光影喻。身映日等而有影故。弄影多端故。喻於諸識。三以寶鏡等對上男子等。為影像喻。喻定地果報。以鏡中影像。離於本質。別現鏡等之中故。喻於果與因處別。前映質之影。雖因日等。影乃隨身。不於日內而現。故喻諸識雖託境生。異自在我。非在於境上。所依能現二段是緣。
三明緣之所起。
而現其影。
亦有通別二果。可知。
四明有之非有。
影與油等非一非異非離非合。
攝義多門。於中一異合離。通顯影義。初一異約此影彼影。合離約影對於水等。次別顯影義。
於川流中亦不漂度於池井內亦不沉沒。
不通二影。如月映淮流。流水不將月去。光臨潭上。萬仞不見光沉。喻菩薩同世遷流。不漂生死。證真寂滅。不沉涅槃。後雙結有無。
雖現其中無所染著。
喻性相交徹。兼於鏡像。
五愚小取為有。
然諸眾生知於此處有是影現亦知彼處無如是影。
由以有無定為有無。不知即影。了不可取。故成執著。上明取有無。故為執著。
遠物近物雖皆影現影不隨物而有近遠。
舉影正義。顯上為執。不知此影。無遠近故。
二合二。初正合前文。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不作二解謂自他別。
舉智境。合前本質。
而於自國土於他國土。
合前油等。
各各差別一時普現。
合前現影。
二轉以喻合非有之有。
如種子中無有根芽莖節枝葉而能生起如是等事。
上喻下合。
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至)善巧方便通達無礙。
有無無礙。名為方便等。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如影忍。
四果三。初約法性身。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忍(至)同於世間堅實之相。
得稱性之身。如影不往而至。不分而徧故。
二結成無礙。
然此差別即非差別別與不別無所障礙。
以無差是差之無差故。雖不往而徧。令物見殊差。是無差之差。故雖徧而不在彼此。
三顯此身因。
此菩薩從於如來種性(至)無邊色相清淨之身。
其無邊身。近局果中。亦通前法。
九如化忍四。初標。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化忍。
化者無而忽有故。
二釋三。初法二。初總標。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知一切世間皆悉如化。
標法同喻。具能所知。既知一切世間。不但局於所化情類。略標世間應具出世。
二別顯二。初顯所知十句。初五染化。
所謂。
此五不出惑業苦三。前四是苦。即五蘊相。
一切眾生意業化覺想所起故。
一識。由想起。
一切世間諸行化分別所起故。
二行。因識生分別。是識故。
一切苦樂顛倒化妄取所起故。
三受。因想起想。取愛憎相故。
一切世間不實法化言說所現故。
四色亦行。生無記報色。如沫不實。名言熏習即是行故。
一切煩惱分別化想念所起故。
五即是惑。惑由想行。念即行故。業通二處。初句意業。此句分別。皆是業故。此中意等從緣無性。如化不實。本無今有。如化相現。故仁王經云。法本自無。因緣生諸。淨化二義倣此可悉。
二五淨化。
復有清淨調伏化無分別所現故。
一方便調生。依真智故。
於三世不轉化無生平等故。
二湛然真智。由理成故。故上文云。智入三世。了法平等。
菩薩願力化廣大修行故。
三願。由行滿。
如來大悲化方便示現故。
四慈悲。復依方便立故。
轉法輪方便化智慧無畏辯才所說故。
五具無畏辯。能轉法故。
二別顯能知。
菩薩如是了知世間出世間化。
結前生後。世間結前染。出世結前淨。亦結餘所不盡。謂乃至一法過於涅槃。亦如化故。或說涅槃不如化者。大品云。為新發意菩薩。恐其驚怖。分別生滅。方如化故。了知之言。即是生後。
次正顯能知。上言了知。知有六義。
現證知。
若事若理。非比度故。
廣大知。
旁無遺故。
無邊知。
契中道故。
如事知。
稱俗境故。
自在知。
真俗無礙故。
真實知。
歸一實諦故。
非虗妄見所能傾動隨世所行亦不失壞。
結上六知。處真道而不傾。行非道而不壞。
二喻。
譬如化。
應開四義。一能化者。以喻因緣。二化現事。喻所起果。三現用而無實。四愚小。謂真故。十喻傳云。猶如化事。雖空無實。能令眾生憂苦瞋恚喜樂。癡惑諸法亦爾。云何無實。如彼化人無生老死苦樂。異餘人故。有四十句。初句標。次三十七句一向雙非。以顯無實。
不從心起不從心法起(至)非生死非涅槃。
後二句義通二種。
非有非無有。
一亦是雙非。謂無有亦無故。二雙融性相。化不實故非有。現化事故非無。有對成四句。及一異等。準前思之。
二合二。初化行四。初起化用。
菩薩如是善巧方便(至)了知世法分身化往。
以同化相有故。然但云菩薩如是者。以上諸非。一一通法。故指上如是為善巧方便。
二明化智。
不著世間不取自身(至)不住於法不離於法。
以了化不實故。
三雙非顯中。
以本願故不棄捨一眾生(至)雖無所有而滿足佛法。
四結示化旨。
了法如化非有非無。
二化益。
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安住(至)菩提之道利益眾生。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如化忍。
四果二。初得利他業用之果。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忍(至)明照法性平等圓滿。
二得依自利。立勝名果。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至)不能為障名無礙者。
十如空忍四。初標。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空忍。
標云如空。如空所喻。通一切法。佛地論喻清淨法界。以雜差別相故。及中邊等論喻圓成實。但是此中一義。然其喻相。小異諸喻。諸喻開義。多分有五。雖然正取所成幻等以喻於法。而亦取緣等以顯無性。此中喻相。不間別法。直指於空。具含多義。以喻於法。又此諸喻若約能喻。五多喻中。多取似有。以破實有。化喻以不有之有破於似有。此喻以性相俱絕破於一切。又前六遣有會空。多依空立有少。此一遣有入空少。依空立有多。又上所喻。則通一切。此中能喻則具多義。所喻各隨別義。喻一類法。龍樹十喻。以四復次。釋如空義。一近無遠有。謂如虗空非可見法。以遠視故。眼光迴轉。則見縹色。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空無所有。以凡夫人遠無漏慧棄捨實相。則見彼我男女等物而實。此物竟無所有。二約性淨不染。三約無初中後。四約體實無物。及佛地論有十復次。上八地中。空有十義。皆是略明。然約別義。有此不同。若約同義。諸喻無別。故叡公云。十喻以喻空。空必待此喻。借言以會意。意盡無會處。若得出長羅。住此無所住。若能映斯照。萬象無來去。餘有無無礙等義。如前後說。
二釋二。初忍解之相二。初別明。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
以空九義。喻九種法。隨義雖別。然其總意亦以緣成。無性故空然。九句各初標法同喻。後出所以。
了一切法界猶如虗空以無相故。
一標事法界如空。下出所以者。以無相故。謂從約無性。其相自虗。即事當體。是理法界故。此句為總。
一切世界猶如虗空以無起故。
二世界共業所起故。
一切法猶如虗空以無二故。
三軌儀教法。一味法界之所流故。及餘六句。並準初句。
一切眾生行猶如虗空(至)猶如虗空無著無礙故。
三總結。
菩薩如是以如虗空方便了一切法皆無所有。
二忍行成益三。初總明得如空三業業具。
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虗空忍智(至)如虗空意意業。
二別顯德齊虗空。
譬如虗空一切法依(至)智慧諸力不可破壞。
上二句一向喻實無依為依。
譬如虗空一切世間(至)而菩薩心無有邊際。
餘九句皆顯性相無礙。從緣有故。無性空故。又此二相即故。便成四句。一緣生故空。緣生故有。二無性故空。無性故有。三緣生故有。無性故空。四即反此餘一異等。並例此知。無法出空故。皆現其前。空不可見。是故不現諸法之前。餘文並顯。
三徵釋得益之由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所以得者。
二釋意云。空觀成故。於中有二。初智證齊空。
菩薩所作如虗空故(至)皆悉平等一體一味。
一體者。真如平等故。一味者。解脫不殊故。
一種分量。
大小皆稱性故。
如虗空清淨徧一切處(至)於一切法無有分別。
二德用滿空。
嚴淨一切諸佛國土(至)轉於法輪未曾失時。
三結。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十如空忍。
四果。
菩薩摩訶薩成就此忍(至)身智慧力如虗空故。
得二十種身。前十與十行及離世間大分相似。然通相多從德用。以立其名。可以意得。
四總結十忍。
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十種忍。
二偈頌。一百七頌大分為二。初百頌頌前。但頌廣釋即為十段。段各十偈。初有十頌。頌音聲忍。於中二初。二偈頌所聞佛說。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宣其義而說頌言。
譬如世有人聞有寶藏處(至)甚深寂滅相。
二有八偈頌。能入佛法。
聞此深法時其心得安隱(至)供佛令歡喜。
於中一偈頌不驚怖畏。一偈深信。一偈悟解。二偈愛樂。一偈修習安住。後二偈頌趣向而專心憶念。
二頌順忍。
如有大福人獲得真金藏(至)亦不分別法。
初一偈三句頌思惟。次二偈一句頌隨順了知。令心清淨。次一却頌觀察平等無違。餘頌正住修習。
三頌無生忍。於中三。初三頌標。
三十三天中所有諸天子(至)無生故無滅。
以前三忍皆是法說故。偈初各加其喻。
二有四偈頌釋。
無滅故無盡無盡故無染(至)方便善說法。
後三結難。
此忍最為上了法無有盡(至)置於善道中。
四頌如幻忍二。初六偈頌前略說。於中有二。初四頌指法同喻及顯緣相。
世間種種法一切皆如幻(至)示現有種種。
二有二偈頌。成就忍行。
度脫諸眾生令知法如幻(至)一切皆如幻。
二有四頌。頌廣說三。初二頌喻。
幻作男女形及象馬牛羊(至)但隨分別現。
次一頌合。
菩薩能如是普見諸世間有無一切法了達悉如幻。
三忍行成。
眾生及國土種種業所造入於如幻際於彼無依著。
五如燄忍。初一躡前生後。以明觀意。
如是得善巧寂滅無戲論住於無礙地普現大威力。
二有五偈指法同喻。
勇猛諸佛子隨順入妙法(至)遠離三顛倒。
三頌喻。
譬如熱時燄世見謂為水(至)智者不應求。
四頌合。
眾生亦復然世趣皆無有(至)是菩薩方便。
六頌如夢忍。正頌前合。兼頌標喻。
菩薩了世法一切皆如夢(至)廣度諸羣生。
十頌頌前九句。一頌無變異。次一頌頌自性。上二兼頌標法。三頌執著。翻則解脫。兼頌前喻。四頌性離。五超頌所現。六却頌本性。七八二頌頌無差別。九頌想分別。十頌覺時。
七頌如響忍四。初一偈頌忍行所因。
修行如是行出生廣大解巧知諸法性於法心無著。
文云。修行如是行。似結前喻。既言知諸法性。義同忍行。
二二偈頌聞一切聲如響。
一切諸世間種種諸音聲(至)其心亦如是。
三有二偈。頌知如來聲如響。
瞻仰諸如來及聽說法音(至)與法無乖謬。
四餘頌忍成之益。其喻徧諸偈中。
善了諸音聲於聲不分別(至)於世無所著。
八頌如影忍頌法說。十對喻合含在。其中十頌分九。初二偈頌非世生沒。
為欲利世間專意求菩提(至)修行意不動。
謂了寂故。不生。饒益故不沒。
二有一偈。頌不在內外。
不住於世間不離於世間於世無所依依處不可得。
不住故不內。不離故不外。
三有一偈。頌非行不行。
了知世間性於性無染著雖不依世間化世令超度。
了無染故非行。化世故非不行。
四有一偈。頌非同非異。
世間所有法悉知其自性了法無有二無二亦無著。
知自性故非同。了無二故非異。
五有一偈。頌非往非不往。
心不離世間亦不住世間非於世間外修行一切智。
第二句不往而行。餘三句非不往。
六有一偈半。頌非住非不住。
譬如水中影非內亦非外(至)以世不可說。
初半偈兼別頌喻。故云非內外。
七有二句。頌非是出間非出出間。
亦不在內外如影現世間。
八頌非修菩薩行。非捨於大願。
入此甚深義離垢志明徹不捨本誓心普照智慧燈。
九頌雖常行一切法。而能辨一切世間事。
世間無邊際智入悉齊等普化諸羣生令其捨眾著。
其實不實。及不住世。流法流義。通結上故。略不頌。
九有十頌。頌如化忍四。初三偈頌總知一切世間如化。
觀察甚深法利益群生眾(至)菩薩行亦然。
二染法化。
一切諸世間及以無量業平等悉如化畢竟住寂滅。
三淨法化。
三世所有佛一切亦如化(至)化力為說法。
言度脫亦如化者。為釋疑故。謂觀察眾生如化。何用化之。故此答云。化若有實。可招來難。度既如化。化之何妨。
四有四偈頌合。
知世皆如化不分別世間(至)智慧亦如是。
十如空忍二。初一頌忍解之相。
第十忍明觀眾生及諸法體性皆寂滅如空無處所。
二忍行成益三。初頌別顯德齊虗空。
獲此如空智永離諸取著(至)菩薩之所得。
二有三偈。頌徵釋得忍之由。
自住如空法復為眾生說(至)悉等虗空性。
三有一偈。却頌上總明得如空三業。
智慧與音聲及以菩薩身其性如虗空一切皆寂滅。
二頌結歎二。初三偈二利行圓。
如是十種忍佛子所修行(至)轉於無上輪。
言超過一切眾者。正顯十頂之義。
二有四偈顯深難測上智所知。
所修廣大行其量不可得(至)眾生莫能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