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疏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初標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繞第六海。

諸佛子彼蓮華因陀羅綱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從能管海邊鄰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銀蓮華(至)世界種名現前垂布。

二總結一海所管大數。

如是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

三廣說最近輪圍一海二。初舉海種名體。

其最近輪圍山香水海(至)如來道場眾會音為體。

二所持之剎亦二十重四。初舉下層。

於此最下方有世界(至)號金剛月徧照十方。

二超至第十。

此上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大精進善覺慧。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與娑婆世界齊等有世界(至)佛號娑羅王幢。

四超至第二十。

此上過七佛剎微塵數世界(至)威德絕倫無能制伏。

初標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繞第七海。

諸佛子彼積集寶香藏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從能管海邊鄰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一切寶(至)世界種名諸佛願所流。

二總結一海所管大數。

如是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

三廣說最近輪圍一海二。初舉海種名體。

其最近輪圍山香水海(至)以入一切智門音聲為體。

二所持之剎亦二十重四。初舉下層。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華蘂燄佛號精進施。

二超至第十。

此上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一切功德最勝心王。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過三佛剎微塵數世界(至)善出現無量功德王。

四超至第二十。

於此世界種最上方有世界(至)號廣大善眼淨除疑。

初標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繞第八海。

諸佛子彼寶莊嚴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水第三。初從能管海邊鄰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持須彌(至)徧照世界種名普吼聲。

二總結一海所管大數。

如是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

三廣說最近輪圍一海二。初舉海種名體。

其最近輪圍山香水海(至)以一切菩薩震吼聲為體。

二所持之剎亦二十重四。初舉下層。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妙勝藏佛號最勝功德慧。

二超至第十。

此上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起勝大光明。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與娑婆世界齊等有世界(至)佛號須彌燈。

四超至第二十。

於此世界種最上方有世界(至)號無盡變化妙慧雲。

初標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繞第九海。

諸佛子彼金剛寶聚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從能管海邊鄰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崇飾寶埤堄(至)名普示現國土藏。

二總結一海所管大數。

如是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

三廣說最近輪圍一海二。初舉海種名體。

其最近輪圍山香水海(至)以一切佛力所出音為體。

二所持之剎亦二十重四。初舉下層。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號變化無量塵數光。

二超至第十。

此上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無量智。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與娑婆世界齊等(至)佛號師子眼光燄雲。

四超至第二十。

於此最上方有世界名海音聲佛號水天光燄門。

初標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繞管十海。

諸佛子彼天城寶堞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從能管海邊隣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燄輪赫奕光(至)名隨佛本願種種形。

二總結一海所管大數。

如是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

三廣說最近輪圍一海二。初舉海種名體。

其最近輪圍山香水海(至)以三世一切佛音聲為體。

二所持之剎亦二十重四。初舉下層。

此中最下方有香水海名因陀羅華藏。

從香字至藏字並長。由前已說香水海故。前諸海中無此例故。縱依海無過。在文不便。前第一海所管中九海闕一。今此長者。多是梵本脫漏。後人注之。誤書相似貝葉耳。

世界名發生歡喜佛剎(至)佛號堅悟智。

二超至第十。

此上過十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無量歡喜光。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過三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最清淨不空聞。

四超至第二十。

此上過七佛剎微塵數世界(至)佛號徧法界普照明。

十海次第。但觀次前疏文。不俟重舉。餘並可知。

三總略結釋五。初總結都數。

諸佛子如是十不可說佛剎(至)佛剎微塵數世界種。

謂一海各管一。不可說十海即有十不可說。一海一種。是以數同。

二結海種所依。

皆依現一切菩薩形摩尼王幢莊嚴蓮華住。

即是前能持剎海。本大蓮華。彼名種種光明蘂香幢。今此乃云。現菩薩形等者。是此一華。隨義異名。有此用故。與前最中海底名同。以中間海底即此大華之體中受總稱故。取大華體名。或是譯者之誤。

三結種異門。

各各莊嚴際無有間斷(至)一切佛神力所加持。

此與前釋剎種章及世界成就中十相參大同。

四結種中之剎。

此一一世界種中一切世界(至)遞相接連成世界網。

一一世界。猶如網孔遞相接連。如以網持橫豎交絡。皆悉相當。如天珠網。

五結歸華藏。

於華藏莊嚴世界海種種差別周徧建立。

即建立之處。

二重頌總有一百一偈分二。初華藏自體。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承佛威力而說頌言。

華藏世界海法界等無別莊嚴極清淨安住於虗空。

初句標名。次句不壞分量。即同真性。次句具德莊嚴。末句無礙安住。

餘有一百偈頌所持剎網二。初九頌能持剎種。

此世界海中剎種難思議(至)皆由大仙力。

初一頌參而不雜。次一安布行列。次一剎種體嚴。次二辨形。次一依住。次二方所趣入。後一佛力加持。

二頌種所持剎九十一偈。多頌結文。但一二不同。謂體及形。餘皆同也。文十。初有二十八頌。明其剎異由乎因緣。即是結中。各各眾生。徧充滿下云。種種眾生居故。及各各佛力所加持。至文當見。今初二。初半偈標章。

一切剎種中世界不思議。

種種多端。故曰難思。

二廣釋難思之相二。初喻顯分三。初三頌半由染因剎有成壞。

或成或有壞或有已壞滅(至)眾生剎不同。

初一偈半明種。則長時剎有成壞。次一偈剎種雖一。居剎有殊。後偈結歸業種。

二明由淨因。

譬如心王寶隨心見眾色(至)國土不思議。

一淨心因。二佛願通因緣。後一淨業因。

三通結染淨因。

譬如眾繢像畫師之所作(至)見諸剎亦然。

一隨心染淨因。二分別起業因。以正喻依。亦是以因喻緣心。即是因招異熟果。果之麤果妙。蓋由業緣。三有一偈。雙明心業。行即業故。亦喻眾生同處異見。

二法說分三。初明染淨二。初二淨相不同。

一切諸剎際周布蓮華網(至)種種眾生居。

二四對因以辨。

或有剎土中險惡不平坥(至)諸佛令清淨。

初一唯染。由煩惱故。次二通染淨心。業通善惡故。屬於菩薩及眾生故。後一唯淨。以屬佛故。

二四明成壞。

一一剎種中劫燒不思議(至)悉見淨無垢。

初一麤壞細存。壞由業惡。存由二因。一約佛力。二善業者。故法華云。我淨土不毀。天人常充滿。然滅雖不俱。而起必同處。雖曰同處。而恒相無。故難思也。次偈業存處立。次偈世相不同。性無生滅。後偈結歸因緣。內由心變。則染淨萬差。外假佛緣。于何不淨。

三明苦樂文分為三。初三總相約剎論苦樂。

有剎泥土成其體甚堅硬(至)罪惡者充滿。

二三約一剎中。有三惡趣。

剎中有地獄眾生苦無救(至)受諸極重苦。

三有二偈。頌人天樂。

或有諸剎土七寶所合成(至)隨時受快樂。

二有二頌。顯剎微細。

一一毛孔中億剎不思議(至)受苦樂不同。

即結中各各普趣入。初偈舉果。後偈對因以辨。

三明世界體性。

有剎眾寶成常放無邊光(至)而成期妙剎。

結文即無。義見前經。亦兼餘義。隨釋可知。

四世界各各莊嚴。

或見清淨剎以一光莊嚴(至)普見眾剎海。

義如結名。

五各各莊嚴際無間斷。

諸修普賢願所得清淨土(至)如影無真實。

亦如結名。攝三世嚴故。無間斷結歸佛故。一塵普見。

六明剎形差別。

或有眾多剎其形如大海(至)護念得安住。

義見上文。

七明剎住時分。

有剎住一劫或住於十劫(至)乃至不思議。

義如結名。

八有八頌明佛出現。

或有剎有佛或有剎無佛(至)調伏眾生海。

亦如結名。

九光明有無。即各各放寶光明。及各各光明雲覆二。初一頌無。

有剎無光明黑闇多恐懼苦觸如刀劒見者自酸毒。

二九頌有。

或有諸天光或有宮殿光(至)法界悉周徧。

十明剎中音聲善惡。即各各演法海文三。初有二頌。惡道唯惡。

有剎甚可畏嘷叫大苦聲(至)恒出憂苦聲。

二有三偈。頌人天通善惡。

或有國土中常出可樂音(至)及樂音徧滿。

三有六偈。明佛菩薩善而非惡。

諸佛圓光內化聲無有盡(至)一切無不聞。

正顯各各演說法海辨。

此下入第十一經。

○毗盧遮那品第六

初來意者。前明此因之果。今辨前果之因。答前因問。故次來也。因是果因。故標果稱。又不以人取法。知是誰因。前品初云。毗盧遮那。曠劫修因之所嚴淨。今方顯其事。二釋名者。略云光明徧照。廣如前釋。三宗趣者。明因廣大。為宗證成。前果為趣。四釋文者。一品分三。初總明本事之時。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至)微塵數劫復倍是數。

即二佛剎塵數劫也。

二別顯本事之處三。初總明剎海。

有世界海名普門淨光明。

二別明一剎。

此世界海中有世界(至)其劫名曰種種莊嚴。

略無剎種。剎名勝音者。多佛出世說法音故。次彰剎相。後說劫名可知。

三的指一方。如今娑婆中別說一四天下也。於中亦三。初總明感應之處三。初正明香海。

諸佛子彼勝音世界中有香水海名清淨光明。

非持種之海。即如今四洲之海耳。

二海出華山。

其海中有大華須彌山(至)十寶欄楯周帀圍繞。

三山頂之林。

於其山上有一大林名摩尼華枝輪。

說此林者。佛於中現也。上標舉下顯嚴。

無量華樓閣無量寶臺觀(至)種種眾生於中止住。

說城居人者。總舉所化也。

二別明能感居人三。初標主伴二城。

諸佛子此林東(至)百萬億那由他城周帀圍繞。

雖有天城。以佛出故。人城為主。

二釋主城二。初顯處嚴。

清淨妙寶所共成立(至)眾鳥和鳴聽者歡悅。

城上守禦曰櫓。繞城別築土臺曰却敵。優鉢羅等。即青黃赤白四色蓮華。

二彰人勝。

此大城中所有居人(至)心有所欲應念皆至。

三略釋伴城二。初顯城名居類。

其城次南有一天城(至)百萬億那由他數。

通前人城。共圓八部。而無第七緊那羅城及第八摩睺羅伽。乃以梵天自為一類。下雲集中。經文具列。已成十數。表無窮盡。

二辨圍繞莊嚴。

此一一城各有萬億(至)一一皆有無量莊嚴。

世界不同安立少異。不可例此。

二別彰道場嚴事二。初辨道場嚴。

諸佛子此寶華枝輪大林(至)種種妙華周徧十方。

二辨蓮華香海為佛現故。

其道場前有一大海(至)恒出妙音周徧十方。

三別顯時中本事二。初總舉劫中多佛。

諸佛子彼勝音世界(至)微塵數如來出興於世。

將欲說別。先舉其總。言最初劫者。即種種莊嚴劫也。既言最初。此後更有大劫。於理無違。

二一一別顯。正彰本事經來不盡。故無總結。歷事四佛即為四別。初逢一切功德山須彌勝雲佛六。初總標佛號。

其第一佛號一切功德山須彌勝雲。

一切功德山者。福德崇峻。不可仰也。復言須彌者。定慧高妙。難傾動也。言勝雲者。慈覆智潤。廣無邊也。

二先瑞熟機二。初現瑞熟機二。初標現時。

諸佛子應知彼佛將出現時一百年。

二顯瑞相。

此摩尼華枝輪大林中一切莊嚴周徧清淨。

上標下列。

所謂出不思議寶燄雲(至)轉妙法輪種種言辭。

有其十種。於中說前世所行者。示其種子。將成熟故。說佛名號。令憶念故。說大行願。使修發故。說轉法輪。使常聽習生法眼故。

三結瑞意。

現如是等莊嚴之相顯示如來當出於世。

二覩瑞機熟。

其世界中一切諸王(至)悉欲見佛而來道場。

三正顯佛興二。初一處道處成二。初總明出現。

爾時一切功德山須彌勝雲(至)大蓮華中忽然出現。

二別顯勝德。略有十相。

其身周普等真法界。

一示身相。法無不在。本自普周。智與理冥。故等彼真界。能令色相隨彼融通。法界塵毛。重重全徧。

一切佛剎皆示出生。

二悲相。不捨因行。無所不生。

一切道場悉詣其所。

三成相。理行時處。為一切道場。身智俱游。名為悉詣。

無邊妙色具足清淨。

四色相。湛然常住。稱為妙色。色色無邊。故云具足。並無質果。是謂清淨。

一切世間無能映奪。

五勝相。色容蔽於大眾。威德懾於羣魔。力無畏圓。何能映奪。

具眾寶相一一分明。

六貴相。無邊寶相。圓明可貴。超過聖帝。故曰分明。

一切宮殿悉現其像。

七應相。不往普現。如鏡中像。

一切眾生咸得目見。

八無礙相。有感斯見。無隔山河。

無邊化佛從其身出。

九化相。化從真流。源無有異。

種種色光充滿法界。

十吉祥相。身智光照。普稱世間。此上勝德。大同經初。二結通廣徧。

如於此清淨光明香水海(至)悉亦於彼現身而坐。

且結同類一界。餘皆略也。

四毫光警召五。初放光處。

爾時彼佛即於眉間放大光明。

顯中道故。

二主光名。

其光名發起一切善根音。

發動宿種。生起新善故。善根有三。一者生福及不動業。以施忍智三而為善根。二厭苦求滅。以信等為根。三求無上慧。以四等不放逸五法為根。通說善根。以依聖教。發心為性。故云音也。

三眷屬數。

十佛剎微塵數光明而為眷屬。

無盡法故。

四照分齊。

充滿一切十方國土。

充滿十方。通方教故。

五明光勝益。文有十句。

若有眾生應可調伏其光照觸即自開悟。

無明重者。自覺智開。

息諸惑熱。

煩惱深者。息現行惑。

裂諸蓋網。

勤修難出。裂五蓋網。

摧諸障山。

三障重者。摧諸障山。

淨諸垢濁。

未解脫者。淨心垢種。

發大信解。

未信大者。發起入住。

生勝善根。

闕資糧者。生其勝善。

永離一切諸難恐怖。

未入地者。除五怖畏。

滅除一切身心苦惱。

色累功用。滅身心苦。

起見佛心趣一切智。

滯無生者。見佛趣果。此約差別。對治以釋。若約橫配。生善見理。可以準思。

五當機雲集二。初通顯諸王雲集致敬。

時一切世間主并其眷屬(至)悉詣佛所頭面禮足。

二別顯諸王雲集儀式。二先廣明喜見。即正出本事之緣。文六。初標名辨統。

諸佛子彼燄光明大城中(至)統領百萬億那由他城。

二總辨眷屬。

夫人采女三萬七千人福吉祥為上首王子五百人。

有德曰夫人。有色曰采女。別本王子云。二萬五千者。別梵本也。案瓔珞本業經上卷云。十住銅輪寶瓔珞百福子為眷屬。生一佛土。受佛學行。教化二天下銀輪寶瓔珞五百子。金輪一千子初地四天王萬子。二地忉利天王二萬子。三地已上乃至淨居天王。但云眷屬亦如是。故知無過二萬子者。若三界王即當等覺。又以一切菩薩為眷屬。桉喜見所統。但以城言。又見佛興。至第三佛。方云去世銀輪五百。斯為正也。若約教異。理亦可通。

大威光為上首。

有大威德。其道光明故。

大威光太子有十千夫人妙見為上首。

三威光得益二。初舉因總標。

爾時大威光太子見佛光明(至)即時證得十種法門。

二列益名體。皆從勝用標名。

何謂為十所謂證得一切諸佛功德輪三昧。

佛德圓滿。摧障稱輪。定中能知。故受期稱。

證得一切佛法普門陀羅尼。

此總持能持諸佛普法。

證得廣大方便藏般若波羅蜜。

即空涉有名為方便。斯則權實雙行。為不共般若。稱體用之廣大。

證得調伏一切眾生大莊嚴大慈。

以二嚴調伏真實慈也。

證得普雲音大悲。

法雲震音。能拔苦本。

證得生無邊功德最勝心大喜。

稱理法喜。故德無邊。自他俱慶。心為最勝。

證得如實覺悟一切法大捨。

知離名法。法亦應捨。如實捨也。

證得廣大方便平等藏大神通。

善巧起用。平等無思。通從此生。故名為藏。

證得增長信解力大願。

盡眾生界。荷負無疲。要令信解。為大願也。

證得普入一切智光明辯才門。

所有辯才。皆入佛智。自他俱照。是曰光明。此上十法。初三功德法。次四熏修法。後三起化法。多言大者。境界無邊。稱性廣大。智契貫達。並受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