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八歎佛往修十度行滿。今得果圓。十一頌分二。初一總明。
爾時法界普音菩薩摩訶薩(至)即說頌言。
佛威神力徧十方(至)昔所滿足皆令見。
佛威神力。略有三類。一者俱生力。謂風不動衣等。二者聖威力。謂通明等種種功德。三者法威力。謂波羅蜜圓滿法力。令五根中無諸非淨。四支百節有無量力。故名堅固不可壞身。法身常身。無邊之身。言徧十方者。即無邊身。廣大示現。謂變化身。無分別者。平等智身。大菩提行者。波羅蜜身。昔所滿足者。眾行先成。皆令見者。大果今出。
二有十頌別顯。一頌一度。皆上半往修因。下半今得果。
十度之義。十行十地。一經始末。亦多辨之。須粗識其相。略啟十門。一釋名。二出體。三辨相。四建立。五次第。六相攝。七修證。八約教。九觀心。十釋文。
今初又二。先通名。後別稱。通名波羅蜜多者。唯識云。要七最勝之所攝受。方可建立波羅蜜多。一安住最勝。謂要安住菩薩種性。二依止最勝。謂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樂最勝。謂要慈愍一切有情。四事業最勝。謂要具行一切事業。五巧便最勝。謂要無相智之所攝受。六迴向最勝。謂要迴向無上菩提。七清淨最勝。謂要不為二障間雜。即三時無悔。若七隨闕。非到彼岸。故此十度各四句分別。其別稱。及出體。三辨相。至文當釋。
四建立者。為十地中對治十障。證十真如。故但有十。為對六蔽。漸修佛法。漸熟有情。故但說六。六中前三增上生道。感大財體及眷屬故。後三決定勝道。能伏煩惱。成熟有情及佛法故。又前三饒益有情。施財不惱。忍彼惱故。後三對治煩惱。勤修加行。永伏永滅故。又由前三故。不住涅槃。由後三故。不住生死。能為無住涅槃資糧。後唯四者。助六令滿。方便助前三。願助精進。力助靜慮。智助般若。如深密說。
五次第者。謂由前前引發後後。及由後後持淨前前。又前前麤後後細。易難修習。次第如是。
六相攝者。此十一一皆攝一切波羅蜜多。互相順故。般若論云。檀義攝於六。資生畏法等。智論云。有未莊嚴波羅蜜即不攝者。有已莊嚴波羅蜜即相攝者。今此經文必具攝十。若但說六。六攝後四。若聞為十。第六唯攝無分別智。後四皆後得智攝。
七修證者。五位通修。佛方究竟。十約因位。總有三名。謂初無數劫。施等勢力尚微。被煩惱伏。但名波羅蜜多。第二劫去。勢力漸增。能伏煩惱。名近波羅蜜多。第三僧祇勢力轉增。能畢竟伏一切煩惱。名大波羅蜜多。故上下文中。屢言廣大波羅蜜也。
八約教者。諸教可思。此教要復一一融攝。徹果該因。
九觀心者。可以意得。
十釋文分十。初施度。
昔於眾生起大悲(至)能令見者生歡喜。
輟己人惠。名之為施。即以無貪及所起三業。而為其性。
此有三種。謂財法無畏。上半因中大悲行施。已該此三。此悲亦是七最勝中前三最勝。下半果中財能資身。無畏益心。法資法身。故得果身。身最殊妙。三皆悅物。故見者必喜。亦由具七最勝。故身殊妙也。
二戒度。
昔在無邊大劫海(至)普滅世間諸重苦。
防非止惡。名之為戒。即受學菩薩戒時三業為性。
戒有三種。律儀攝善。得淨身果。攝眾生戒。能除物苦。徧十方者。無作戒身等眾生故。
三忍度。
往昔修行忍清淨(至)普放光明照十方。
堪受諸法。未能忘懷。名之為忍。此約生忍。又忍即忍可。忍即是慧。雙忍事理。即以無瞋精進審慧及彼所起三業為性。
忍亦有三。謂耐冤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偈云信解真實。即諦察法也。色相圓滿。前二忍果。放淨光明。第三忍果。
四精進。
往昔勤修多劫海(至)悉現菩提樹王下。
練心於法。名之為精。精心務達。目之為進。以勤及所起三業為性。
亦有三種。一被甲。二攝善。三利樂。初句通前二。以被甲精進。瑜伽釋云。設千大劫為一日夜。處於地獄。為脫一眾生故。次句即第三。下半通三果也。因既離身心相故。果能身徧十方。
五禪那。
佛久修行無量劫(至)煩惱障垢悉除滅。
梵云禪那。此云靜慮。即以等持為性。
亦有三種。謂安住。引發。辦事。既引起神通。辦利生事。故見者深喜。現法樂住。諸惑不行。又資慧斷惑。故見者惑滅。
六般若。
如來往修諸行海(至)克殄一切愚癡暗。
般若梵言。此翻為慧。推求諦理。名之慧也。此及後四。皆擇法為體。
亦有三種。一生空無分別。二法空無分別。三俱空無分別。攝論以加行正體後得為三。約六度說。瓔珞以照有照無及照中道。而為三者。唯約法空。三觀之義。至下當明。
慧導萬行。故云修諸行海。言具足者。具上三也。因如有目。故果獲身智二光。能滅諸暗。
七方便。
種種方便化眾生(至)無邊際劫不休息。
方便即善巧也。方謂方法。便謂便宜。
上四但各二種。今初謂迴向方便。拔濟方便。文云。種種化生。即拔濟善巧。所修成就。兼於迴向菩提。所化無邊。果得十方橫徧為物。取果豎窮來際不休。
八願度。
佛昔修行大劫海(至)盡未來際救眾生。
願者即希求要誓。有義即以欲勝解。及信為性。亦有二種。謂菩提願利樂他願。由初願故。出現世間。由後願故。設生不息。
九力度。
佛無量劫廣修治(至)普現十方諸國土。
力者。不可屈伏故。隨思隨修。任運成就。亦有二種。謂思擇修習。今言法力。即思擇諸法。而修習故。攝論云。由此二力。令前六度無間現前。經云成自然力。即無師而成。不習而無不利。何能壞哉。
十智度。
佛昔修治普門智(至)舒光普照十方剎。
決斷名智。謂如實覺了。亦有二種。謂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無性論云。由施等六。成立此智。復由此智。成立六種。名受法樂。由此妙智。能正了知。此施戒等饒益有情。經云普門智。總含二智。別配初句。即成熟有情。次句即受用法樂。此二無二。故成無礙力。舒光普照。
九述菩提樹摩尼果中。歎佛往修十地行果。十一頌分二。初一總舉。
爾時雲音淨月菩薩(至)即說頌言。
神通境界等虗空(至)摩尼果中咸具說。
謂佛果大用。由昔地行。及結說處。餘十次第各述一地。地義當品廣明。今皆略述而已。
清淨勤修無量劫(至)普見十方無量佛。
略述四義。一加行多劫。諸論皆說地前。為一僧祇。已為無量。更有異說。恐厭繁文。二標入地名。三出生廣智。謂生如來家。見法實性。得妙觀察平等性智故。四普見佛海。同下願智果中。
一切法中離垢地(至)供養無邊諸佛海。
一舉法標名。二別地行相。三修行時分。四供佛多少。
積集福德發光地(至)摩尼果中如是說。
一舉法標名。世間中極。云積福德。二修諸禪定。三忍度偏多。四聞持廣博。
燄海慧明無等地(至)如佛所治皆演暢。
一歎慧標名。世無等故。二了道品境。異凡夫故。三起慈悲。異小乘故。四成淨身土。離身見故。
普藏等門難勝地(至)如佛所淨皆能說。
一標入地。謂積集福智。故云普藏。十平等心。故曰等門。二標地名。三真俗極違。會令相順。四諦法俗境。無平等觀。
廣大修行慧海地(至)樹中演暢此法音。
一歎行。二標名。三正顯行相。即了緣起法。四地用。得十空三昧。
周徧法界虗空身(至)昔所遠行今具演。
一先標果用。二照達羣機。三雙行巧攝。四寄行標名。
一切願行所莊嚴(至)此無等地咸宣說。
一別地行相。二明淨土果。三略釋地名。四歎地結說。
無量境界神通力(至)劫海所行皆備闡。
一標地作用。二善達教法。三標示地名。四廣行多劫。
法雲廣大第十地(至)此聲是佛威神力。
一標起地名。二含藏法雨。三能蔽如空麤重。四深廣難測。故云佛境。諸偈多有結說。文並可知。
十歎佛體用應機自在二。初說偈儀。
爾時善勇猛光幢菩薩(至)觀察十方即說頌言。
前文多觀眾會。此觀十方者。觀眾表無偏心。觀方表說周徧。二文影略。
二正說十頌。一一頌中各有四義。文三。初一總顯。
無量眾生處會中(至)了達一切莊嚴境。
初總歎佛令物悟入。福智有四義者。一多眾。二心異。三悟智。四了福。莊嚴即福也。亦通二嚴。皆佛令爾。故顯眾德。即為歎佛。
二八別明。
各起淨願修諸行(至)及以一切諸神變。
見佛體用亦四義。一起願。二具行。三見體。四見用。
或有能見佛法身(至)悉入其身無不盡。
見法身。一勝故無等。二淨故無礙。三大故周徧。四深廣故包含。
或有見佛妙色身(至)種種變現十方中。
見色身。一色妙。謂如金等。二相具。十華藏相等。三光盛。謂常放等。四隨機變。謂三尺無邊等。
或見無礙智慧身(至)種種差別皆令見。
見智身。一無礙。真俗無礙故。二等空。稱法性故。三知囗。四巧現。
或有能了佛音聲(至)為出言音無障礙。
了佛音聲。一音普徧。二說應器。三言同類。四應無礙。
或見如來種種光(至)復見諸佛現神通。
見佛光明。一多種。二徧照。三見佛。四現變。
或有見佛海雲光(至)令生深信入佛智。
見佛毛光。一顯光名。二明出處。三示往因。四令信悟。
或見佛相福莊嚴(至)皆佛相中明了見。
見佛福相。一見福相。二了福因。三示因體。四明見處。
三一結歎。
如來功德不可量(至)以佛力故能宣說。
結歎德廣。一數多。二深廣。三用普。四結說。謂推功歸佛。謙己無能。
第九明天地徵祥。謂地動興供。顯證上來佛成正覺。眾海雲集。各申慶讚。顯佛高深。而下稱機情。上叶佛願。故世主為之興供。天地為之呈祥。分二。先動地三。初動處。
爾時華藏莊嚴世界海。
自陿之寬。且云華藏。約下結通。實周法界。諸天重重。並華藏之內。故云其地何所不該。又染淨融故。雖標摩竭。而地震華藏。
二動因。
以佛神力。
就主顯勝。但明佛力。感應道交。亦由物機。然泛明動因。總有其十。今當轉法輪。亦兼成道。餘如別章。
三動相。
其地一切六種十八相震動。
震即是聲。動即是形。聲兼吼擊。形兼起踊。故有六種。此六各三。成十八相。
所謂動徧動普徧動(至)擊徧擊普徧擊。
搖颺不安為動。自下漸高為起。忽然騰舉為踊。隱隱出聲為震。雄聲郁遏為吼。砰磕發響為擊。十八相者。唯一方動。直爾名動。四方若次第若一時動者。名為徧動。若八方次第或一時動。名普徧動。又四方八方十方。如次名三相動。又一方獨動。十方次第動。十方同時動。又為三相。餘五例之。然動何所為。依勝思惟梵天經。所為有七。一令諸魔怖故。二為說法時大眾心不散亂故。三令放逸者生覺知故。四令眾生知法相故。五令眾生觀說法處故。六令成熟者得解脫故。七令隨順問正義故。此上七緣。正是今經所為。地論有四。非當此文。上約外器。若心地聖賢地法性地。亦有震動等義。可以虗求。
二興供三。初標數。
此諸世主一一皆現(至)雨於如來道場眾海。
同生之眾亦得稱主。為物依故。
二略列。
所謂一切香華莊嚴雲(至)其數無量不可思議。
三結徧。
此諸世主一一皆現(至)道場眾海靡不周徧。
第十結通無盡二。初結華藏內二。初舉此界。
如此世界中一一世主心生歡喜如是供養。
二類華藏中一切世界三。初囗眾海興供。
其華藏莊嚴世界海中(至)悉亦如是而為供養。
一切世界者。謂華藏中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種。一一種中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彼等一切諸世界中。悉有世主。而為供養。
二類佛坐道場。
其一切世界中悉有如來坐於道場。
然有二義。一彼諸世主各供當處之佛。二彼諸世主亦供此佛。此佛亦坐彼界道場。
三類結大眾得法。有十一句。
一一世主各各信解(至)各各入如來解脫門。
謂聞法得益。得益有三。一聞益。各各信解故。謂信其言而解其義。二思益。謂於所對審緣慮故。三修益。修益有七。一修門。謂三昧方便故。二修法。謂資糧助道故。三修果。契理成就故。四修益。隨有所得成法喜故。五修轉。各各趣入無量乘門。及眾生界故。六修同悟。解脫法門合先聖故。七修極。修極有三。一大悲極。入佛神通境。但為益生故。此成思德。二大智極。入佛力境。如來力境。悲智超絕。無能及故。成佛智德。三自在極。入如來解脫門。盡一切障。心境自在。成佛斷德。亦即是前諸解脫門。
二結華藏外。
如於此華藏世界界海(至)一切世界海中悉亦如是。
謂以華藏例於法界。各有此會。同為一大法界會。方是華嚴無盡說耳。
此下入第六經。
○如來現相品第二
將釋此品。四門分別。一來意。二釋名。三宗趣。四釋文。然下諸品多用此四。若有增減。至文當辨。
今初來意二。先分來。後品來。今初三分之中。自下正宗。由致既彰。正宗宜顯。故次來也。四分之中。已明教起因緣。次辨說法儀式。故次來也。
二品來者。曲有二義。一前辨眾集。今顯疑現相。二前明舊眾。今辨新集。故次來也。
二釋名者。一分名正宗者。正陳宗旨。揀序流通。若四分中。名舉果勸樂生信者。舉依正果。勸物信樂。是故亦名所信因果。亦名說佛依果會。以從多說故。
二品名者。如來是能現之人。相是所現之法。現通能所。能所合說。體用雙陳。以立其稱。
然如來現相各有五義。以成其十。如來五者。一就理顯。謂法性名如。出障名來。二唯就行。瑜伽云。言無虗妄故名如來。涅槃三十二亦同此說。三理智合說。轉法輪論云。第一義諦名如。正覺名來。正覺第一義諦。故名如來。此與成實大同。四離相說。般若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五融攝說。謂一如無二如。若理若智。若開若合。無不皆如。故名為如。如外無法。來亦即如。如是來者。是真如來。
現相五者。一現面門光相。召十方眾。二現眉間光相。示說法主。三振動剎網。以警羣機。四佛前現華。表說依果。五白毫出眾。表教從佛流。
如是等相。是如來現相品中辨。此故以為名。
三宗趣亦二。一分宗。三分正宗已如上說。四分之宗。即以佛果無邊剎海。具三世間無盡自在。故以為宗。令諸菩薩發生淨信。修行涉求。以之為趣。
二品宗。以光相表示為宗。令上智玄悟為趣。
四釋文。此下二品說法儀式。是當分方便。即分為二。初現相品。為遠方便。後三昧品。為近方便。今初一品大分為六。一眾海同情。二光召有緣。三所召雲奔。四現瑞表說。五稱揚佛德。六結通無窮。今初先以五門料揀諸會請問之殊。一問之有無。二所問法異。三能問人別。四儀式不同。五疑之權實。
初中前二後二。此四有問。中五皆無。
謂初會標果起因故問。第二會尋因至果故問。但因有升降。寄六會以答之。果無差別。第七當會答也。然諸會更有問者。並當會別義。以總收之。或重明於前非大位問。第八會明因果純熟。故須有問。諸行修無礙。六位頓成。故當會答。第九會明稱性因果。故別有問。謂俱入法界。無差別故。亦當會答。四處都有三百一十句問。謂初及第二各四十問。第八二百。第九三十。中本廣本。問則難思。
二所問異者。初兩會問。果廣因略。為成信解故。第八會問。因廣果略。為成行故。第九會問。全同初會。而因舉主佛之因。明因是果因。顯唯證故。
三能問人異者。初及第九。皆同生異生。二眾齊問。以所問法眾同依故。第二會中。唯同生問。以所入位同生勝故。八唯同生。一人自問。以造修之行。各自成故。
四請問儀式。復有二義。一約言念。二約通別。初中請有二種。一言二念。答亦有二。一言答。二示相。交絡相望。應成九句。在文唯四。初會之中具二問答。謂現相品長行念請。供聲言請。初光示法主。現華表義。現眾表教。即示相答。三昧品中以言重請。下之三品亦以言答。第二會唯念請。如來示相答。菩薩言說答。佛心自在。不待興言。佛力殊勝。現相能答。第八會言請言答。此顯菩薩不同佛故。第九會念請示相答。顯以心傳心。唯證相應。離言說故。
二通別者。初後二會別問通答。二八兩會別問別答。又初會亦是別問別答。次文當明。
第五疑之權實者。問諸王菩薩位皆圓極。何得有疑。有云。為眾生疑故。有云。希佛果故。又顯因果懸隔故。然上二解。初權後實。並皆有理。可通餘教。然此經中。若實若權。無非法界之疑。以疑為有力。與所說證。為緣起故。此事舊爾。海印頓現。疑之與答。念念常疑。念念常斷。其猶像模。因模之高。成像之下。因模之下。成像之高。緣起法界。理應爾故。
次正釋文二。初長行念請二。初舉人標念。
爾時諸菩薩及一切世間主作是思惟。
謂盡於眾海。皆希佛境。並欲利生。成緣起門。故標同念。
二云何下正顯問端。有四十句。且分二別。前二十句直爾疑念請。後二十句引例舉法請。準義。二文皆應具舉。互有影略。不欲繁辭。故下偈中更不引例。合二處文。直爾請說。第二會中亦有此二。而引例中問。同此直請。正欲顯於諸佛道同影略之義。
又四十句中。初二十句問果。後十問因。中間十句明化用普周。通問依正染淨因果。前是所求。後是所行。中是所知故。分是舉果。故先問果。據斯義類。亦可分三。今以兩段皆有結請。故但分二。前中亦二。先明疑念。後明結請。今初前十句問德用圓滿。後十句問體相顯著。今初十句。文唯有八。偈有神通及自在二問。世界成就品初答中。亦同此有今文闕者。是或脫漏。或是義含。無能攝取之中攝。此二故。故下法界品中。闕無能攝取。及與神通。唯有自在。故此三事合則可一。開則為三。故出沒不同。
二正釋文。
云何是諸佛地。
言佛地者。即智德分位。然此經宗通收萬德。故廣則無量。略有十種。如上所引同性經說。然體不出五。謂清淨法界及與四智。以斯五法。攝大覺性。具如佛地經及彼論說。然要唯有二。無所不攝。謂真理妙智。融而無二。是諸佛地。並有生成住持功能。故名為地。此句為總。該攝諸德。下明佛果。皆答斯問。
云何是諸佛境界。
此下諸句皆別明佛地之德。
言境界者。悲智所緣故。亦分齊故。廣亦無量。略有十種。如出現及問明不思議品廣說。然出現多明體徧。不思議品以辨超勝。故云十種無比境界。問明該其因果體用。小有不同。至文當知。若準瑜伽。如來境界謂五界差別。一有情界。二世界。三法界。四所調伏界。五調伏加行界。或說要唯有四。一所緣真俗。二所住剎海。三所起業用。四所應攝化。並如下說。此與瑜伽大同。總唯有二。謂佛即境。約分齊說。或佛之境。約所觀化等。今文多顯佛之境也。
云何是諸佛加持。
謂佛勝力任持。令有所作。
廣亦無量。略有十種。如不思議法品及法雲地說。離世間中。十種佛所攝持。亦其例也。然不出三類。一如加持化身及舍利等。二如加耆域入火不燒等。三如加非情作佛事等。此與神通。寬陿不同。謂六通中。唯神境一。有加持故。今此加持即是神力。
云何是諸佛所行。
是佛所作。或說十種。如不思品云。諸佛世尊有十種化。不失時等。亦是所行之行。如出現品。謂無礙行。是如來行等。或大悲攝生。或大智造緣。無思成事。方便善巧。所作究竟。皆名為行。
然約人望行。標云所行。既是所作。實通能所。故不同彼境界之中。彼智所觀所應攝化。但就所故。況所望不同。故不相濫。若準瑜伽七十八中。引深密經。佛答文殊此二別相云。所行謂一切種如來。共有不思議無量功德。莊嚴淨土。如來境界。謂一切種五界差別。五界如前。
云何是諸佛力。
即佛大自在。廣有無量。略說有十。即處非處等。又有十種。謂廣大力等。如不思議品。
云何是諸佛無所畏。
無諸畏懼故。離世間品說。有十種無畏。或說四種。如常所明。昔云。前四是異二乘功德。佛力是破魔功德。無畏是伏外道功德。未必全爾。十力無畏亦不共二乘故。然上來多明大智功德。
云何是諸佛三昧。
謂佛果等持。數過塵筭。如師子嚬申等。略說十種。如不思議品說。佛有無量不思議三昧等。
八準答及頌。名佛神通者。謂依定發起無礙神用。或說有十。如十通品不思議品云。一切諸佛。有無邊際無礙解脫。示現無盡大神通力。十通唯局菩薩。或說有六。如常所辨。然名通大小。
九準答及頌。名佛自在。謂所作任意。無礙成就故。廣有無量。或說百種。謂於眾生自在等。各有十故。略有十種。謂命自在等。並如離世間品說。不思議品。亦說有十。謂諸佛世尊。於一切法。皆悉自在等。
云何是諸佛無能攝取。
頌名無能制伏。答中名無能毀壞。謂佛所作。無有天上人中沙門魔梵及諸二乘大菩薩等神力能制。是故舊經翻為佛勝法也。
略有十種。如不思議品。諸佛有十種最勝法等。若取無能毀壞。即十種大那羅延幢勇健法是。上之十問。多在不思議品。至下當知。
二體相顯著。
云何是諸佛眼(至)云何是諸佛聲。
謂六根三業。於身業中。開常光為身光。放光為光明。故有十句。不思議法品說。諸佛有十種法。普徧無量無邊法界。謂無邊際眼等。離世間品。一一各以十門辨釋。又出現品說。佛三業各具十義。然諸經論說。佛常光一尋。準不思議品。常妙光明。不可說不可說種種色相。以為嚴好。為光明藏。出生無量圓滿光明。普照下方。無有障礙。然放光則有時不放。如諸會面門毫相所放之類。然相海品。其一一相。常放光明。斯即放光。亦通常光。而分別者。常則湛徧。放則見有去來故。
云何是諸佛智。
廣則無量。略說有十。體不出五。謂清淨智及大圓鏡等四智。要唯有二。謂根本後得。總攝唯一。諸法實相無障礙智。此之十句。多如相海。及隨好品。
二明結請。
唯願世尊哀愍我等開示演說。
將欲引例。故且結請。
二引例舉法請二。初引例二。初十句問化用普周。文唯有九。闕安立海。
又十方世界海一切諸佛皆為諸菩薩說世界海。
一世界海者。是所化用處。如華藏品。
眾生海。
二是所化機。即剎中所持。三準答及頌。名法界安立海。如世界成就品。通明法界所安立海。起具因緣等故。若因緣者。賢首云。所化生法也。亦是前二。於法界中。施設安立。故諸經論。皆說世諦。為安立諦。然安立言。梵云柰耶。而義多含。或云理趣。或云方便。或云法式。或云法門。或云安立。故知即安立法式也。
佛海。
四能化主也。如華藏品。廣舉其名。亦如不思議等品。
佛波羅蜜海。
五化所成行。如離世間品。
佛解脫海。
六化所得果。如法界品。
佛變化海。
七臨機神變化。難化眾生。即身業化也。如諸會不起而徧。光明覺品長行。身業阿僧祇等。皆是其文。
佛演說海。
八稱根說法語業化也。如四諦品。
佛名號海。
九隨機立稱。如名號品。
佛壽量海。
十隨器所感。住世修短。如壽量品。
二十句問因德深廣。
及一切菩薩誓願海。
一創於生死。立大誓願。
一切菩薩發趣海。
二勝進大心。趣求佛果。
一切菩薩助道海。
三積集菩提福智資糧。
一切菩薩乘海。
四運諸菩薩。從因至果。
一切菩薩行海。
五慈悲喜捨等四菩薩行。
一切菩薩出離海。
六謂永背惑業。證契真理。
一切菩薩神通海(至)一切菩薩智海。
上四可知。然此十句有通有別。別則初二寄十信。次二十住。次一十行。次一十向。以向出離故。次三登地已上。後一等覺。此約橫論一切菩薩。若約通說。各通始終。即豎論一切菩薩也。故此十句。文通行位。然皆普攝法界。深廣無邊。故云海也。並如下諸會說。
二結請。
願佛世尊亦為我等如是而說。
既是引例。故致亦言。
此四十句。答文在何。問有通局。答亦如之。通即諸會。與此相應。皆是答。此上所引者。居然當之。謂前眾海既是九會常隨。豈得此問局於初會。豈復眾海。問不盡耶。故知初會為總。九會同答此問。而為分意別。故諸分初。皆重舉諸問。則顯分分之中。皆通因果等故。則從此盡光明覺。答十海問。問明已下答十因問。不思議下答二十句身。至下當知。
又就四十問。十海為總。九會同答十海。一世界成就品。答世界安立海。二華藏品。答世界海遮那。但引因釋成。現相三昧。但是說法由致。並非別答海問。三名號品。答如來名號海。四四諦品。答演說海。五光明覺至十忍品。別答十句因問。通答眾生海。修因之人即所化生故。六阿僧祇品。答變化海。長行舉數。欲顯化用難量故。偈中廣明變化。重重微細難說。七壽量住處。皆答壽量海。八不思議等五品。別答二十句果問。總明佛海。就德深廣。以顯佛故。九第八會。答波羅蜜海。總攝諸位。皆成行故。十第九會。答解脫海。證入法界。起大用故。
問中為次。與答異者。問約本有修成自行化他而為次第。謂先有世界眾生。則有佛出。修因得果。故波羅蜜海是因。解脫是果。餘四皆大用。謂臨機變化。隨宜說法。稱物立名。隨物脩短。答中先人後己。故大用四海居先。自利果因二海居後。又眾生一海亦可通在九海。皆為生故。種種隨宜。顯生多故。
若約局言。當會答盡。此復有二。一現相答。下文當示。二言說答。此亦有二。一經來未盡。二答二兼。餘成就品當引。
二供聲偈請二。初明因緣。
爾時諸菩薩威神力故(至)自然出音而說頌言。
前請在念。佛雖已知。今請彰言。使大眾同曉。前既為法興供。今乃以供宣心。不因撫擊。故曰自然。非無因緣。即菩薩威力。同異生眾。皆菩薩也。又表身口為供具故。供具皆即法界體故。
二正說偈中。十頌分二。初三歎德請二。初二歎佛明具說因。
無量劫中修行滿(至)諸佛安樂咸令證。
前偈即悲之智已滿。為物現身。後偈即智之悲已圓。能斷疑除苦。有悲必普。有智必能。故應說也。
後一歎眾明具說緣。
菩薩無數等剎塵(至)演說妙法除疑惑。
前半歎眾。顯無異念。後半結請。明說則斷疑。
二七舉法請三。初四述前初十句問。
云何了知諸佛地(至)為利益故當開演。
問小有不次。但取文便。及餘一切廣大法者。結例所餘。謂二十句外。佛無邊德亦願說之。不思議品廣說餘門。諸說果處。皆答此也。
次一頌述前體相顯著十句。
佛眼云何無有量(至)願示能知此方便。
略示可知。
後二頌述化用普周十句之問。
如諸剎海眾生海(至)此道塲中願說宣。
現文唯七。以佛海中含於神變壽量名號。以此三海不離佛故。不問因者。長行明通諸會。故列因疑。今彰初分請當會答。又顯此會因略果廣。第二會果略因廣故。
二明光召有緣十。初放光意。
爾時世尊知諸菩薩心之所念。
以領念故。供聲易了。故略不明。念但疑法。何以放光現相答。故答相云。何謂佛三昧力加持放光。令菩薩來遠。遠能為此。即佛地境界是佛所行。無攝無畏故。此為總意。若別別明者。如文思之。又召來菩薩。亦是言答上之十問。至文當知。
二光依處。
即於面門眾齒之間。
面門即口。言眾齒者。表四十問。教道遐舒。口生真子。咀法滋味。益法身故。總處放者。此會總故。
三顯光體。
放佛剎微塵數光明。
隨機多演故。
四列光名。
所謂眾寶華徧照光明(至)稱揚一切佛名號光明。
略列十名。皆從體用立稱。
五結光數。
如是等佛剎微塵數。
六彰眷屬。
一一復有佛剎微塵數光明以為眷屬。
七辨色相。
其光悉具眾妙寶色。
眾寶隱映。表教道含容。
八明光應遠。
普照十方各一億佛剎微塵數世界海。
九彼眾感通。
彼世界海諸菩薩眾(至)各得見此華藏莊嚴世界海。
十偈聲召命。即通舉十號。示為所歸。十偈在文。且分為五。初六偈自彰因果已圓。勸同觀禮。
以佛神力其光於彼一切菩薩眾會之前而說頌言。
無量劫中修行海(至)今成妙覺徧照尊。
總明二利因滿成正徧知。
毛孔之中出化雲(至)令趣菩提淨無礙。
毛光開覺是明行足。
佛昔往來諸趣中(至)一念皆令得解脫。
往來諸趣。是世間解。一念解脫。可謂善逝。
摩尼妙寶菩提樹(至)放大光明普威耀。
云成正覺。即佛義焉。
大音震吼徧十方(至)種種方便令開曉。
大音演寂。即無上士。隨心開覺。是調御丈夫。
往修諸度皆圓滿(至)汝等應往同瞻禮。
諸力皆圓。即天人師也。
二有一頌。明眾海已集。引例勸歸。
十方佛子等剎塵(至)今在佛前專覲仰。
既云已雨諸雲為供。是應供也。為對引例。故不當次。
三一頌圓音隨機見必蒙益。
如來一音無有量(至)彼兩足尊宜往見。
結云兩足尊。即世尊也。
四一頌義海頓演宜速及時。
三世諸佛所有願(至)汝可速諸如來所。
如三世佛大願而來故。結云如來。
五一頌特命有緣是光本意。
毗盧遮那大智海(至)汝可往觀聞所說。
三所召雲奔三。初同會道場三。初總明。
爾時十方世界海一切眾會(至)親近供養。
二別顯中。十方即為十段。一一方皆有十事。初東方十者。一定方所。
所謂此華藏莊嚴世界海東。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清淨光蓮華莊嚴。
三辨世界。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摩尼瓔珞金剛藏。
此中應有世界種。名略不說耳。
四彰佛名。
佛號法水覺虗空無邊王。
五主菩薩。
於彼如來大眾海中(至)名觀察勝法蓮華幢。
六眷屬數。
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
七至佛所。
來諸佛所。
八興供雲。
各現十種菩薩身相雲(至)悉徧虗空而不散滅。
供雲應有十種。而但九者。塗香燒香二文合故。言各現者。主伴一一皆現也。重重無礙。各徧虗空。一一可觀。名不散滅。
九申禮獻供。
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
十化座本方。
即於東方各化作種種(至)於其座上結加趺坐。
二南方十。初定方所。
此華藏世界海南。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一切寶月光明莊嚴藏。
三辨世界。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無邊光圓滿莊嚴。
四彰佛名。
佛號普智光明德須彌王。
五主菩薩。
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普照法海慧。
六眷屬數。
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
七至佛所。
來諸佛所。
八興供雲。
各現十種一切莊嚴光明藏(至)悉徧虗空而不散滅。
九申禮獻供。
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
十化座安坐。
即於南方各化作帝青寶(至)於其座上結加趺坐。
三西方十。初定方所。
此華藏世界海西。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可愛樂寶光明。
三辨世界。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出生上妙資身具。
四彰佛名。
佛號香燄功德寶莊嚴。
五主菩薩。
於彼如來大眾海中(至)名月光香燄普莊嚴。
六眷屬數。
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
七至佛所。
來諸佛所。
八興供雲。
各現十種一切寶香(至)悉徧虗空而不散滅。
九申禮獻供。
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
十化座安坐。
即於西方各化作真金葉(至)於其座上結加趺坐。
四北方十。初定方所。
此華藏世界海北。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毗瑠璃蓮華光圓滿藏。
三辨世界。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優鉢羅華莊嚴。
四彰佛名。
佛號普智幢音王。
五主菩薩。
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至)名師子奮迅光明。
六眷屬數。
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
七至佛所。
來諸佛所。
八興供雲。
各現十種一切香摩尼眾妙樹雲(至)而不散滅。
九申禮獻供。
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
十化座安坐。
即於北方各化作摩尼燈(至)於其座上結加趺坐。
五東北方十事。初定方所。
此華藏世界海東北方。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閻浮檀金頗棃色幢。
三辨世界。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眾寶莊嚴。
四彰佛名。
佛號一切法無畏燈。
五主菩薩。
於彼如來大眾海中(至)名最勝光明燈無盡功德。
六眷屬數。
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
七至佛所。
來諸佛所。
八興供雲。
各現十種無邊色相(至)悉徧虗空而不散滅。
九申禮獻供。
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
十化座本方。
即於東北方各化作寶蓮華(至)於其座上結加趺坐。
六東南方十事。初定方所。
此華藏世界海東南方。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金莊嚴瑠璃光普照。
三辨世界。
彼世界種中有國土名清淨香光明。
四彰佛名。
佛號普喜深信王。
五主菩薩。
於彼如來大眾海中有菩薩摩訶薩名慧燈普明。
六眷屬數。
與世界海微塵數諸菩薩俱。
七至佛所。
來諸佛所。
八興供雲。
各現十種一切如意王摩尼帳雲(至)而不散滅。
九申禮獻供。
現是雲已向佛作禮以為供養。
十化座安坐。
即於東南方各化作寶蓮華藏(至)結加趺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