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診要經終論篇
黃帝問曰:診要何如?岐伯對曰:正月、二月,天氣始方,地氣始發,人氣在肝。
方,正也,言天地氣正,發生其萬物也。木治束方,王七十二日,猶當三月節後一十二日,是木之用事。以月而取,則正月、一一月,人氣在肝。
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定發,人氣在脾。
天氣正方,以陽氣明盛,地氣定發,為萬物華而欲實也。然季終土寄而王,土又生於丙,故人氣在脾。
五月、六月,天氣盛,地氣高,人氣在頭。
天陽赫盛,地焰高升,故言天氣盛,地氣高。火性炎上,故人氣在頭。
七月、八月,陰氣始殺,人氣在肺。
七月三陰爻#7生,八月陰始肅殺,故云陰氣始殺也。然陰氣肅殺,類合於金,肺氣象金,故人氣在肺。
九月、十月,陰氣始冰,地氣始閉,人氣在心。
陰氣始凝,地氣始閉,隨陽而入,故人氣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復,地氣合,人氣在腎。
陽氣深伏,故氣在腎也。夫氣之變也,故發生於木,長茂於土,盛高而上,肅殺於金,避寒於火,伏藏於水,斯皆隨順陰陽氣之升沉也。《五藏生成篇》曰:五藏之象,可以類推。此之謂氣類也。
故春刺散俞,及與分理,血出而止,
散俞,謂問穴。分理,謂肌肉分理。新校正云:按《四時刺逆從論》云:春氣在經脈。此散俞即經豚之俞也。又《水熱穴論》云:春取絡脈分肉。
甚者傳氣,問者環也。
辨疾氣之問甚也。傳,謂相傳。環,謂循環也。相傳則傳所不勝,循環則周迴於五氣也。新校正云:按《太素》環也作環已。
夏刺絡俞,見血而止,盡氣閉環,痛病必下。
盡氣,謂出血而盡針下取所絡#8脈盛邪之氣也。邪氣盡已,穴俞閉密,則經#9循環,而痛病之氣叉下去矣。以陽氣大盛,故為是法刺之。新校正云:按《四時刺逆從論》云:夏氣在孫絡。此絡俞即孫絡之俞也。又《水熱穴論》云:夏取盛經分勝。
秋刺皮膚,循理,上下同法,神變而止。
循理,謂循肌肉之分理也。上,謂手豚。下,謂足豚,神變,謂脈氣變#10易,與未刺時異也。脈者神之用,故爾言之。新校正云:按《四時刺逆從論》云:秋氣在皮膚。義與此合。又《水熱穴論》云:取俞以寫陰邪,取合以虛陽邪。皇甫士安云:是始秋之始變。
冬刺俞竅於分理,甚者直下,問者散下。
直下,謂直爾下之。散下,謂散布下之。新校正云:按《四時刺逆從論》云:冬氣在骨髓。此俞竅即骨髓之俞東也。又《水熱穴論》云:冬取井榮。皇甫士安云:是末冬之治變也。
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春刺夏分,脈亂氣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氣。
心主脈,故豚亂氣微。水受氣於夏,腎主骨,故入淫於骨髓也。心火微則胃土不足,故不嗜食而少氣也。新校正云:按《四時刺逆從論》云:春刺絡豚,血氣外溢,令人少氣。
春刺秋分,筋攣,逆氣環為咳嗽,病不愈,令人時驚,又且哭。
木受氣於秋,肝主筋,故刺秋分則筋孿也。若氣逆環周,則為咳嗽。肝主驚,故時驚。肺主氣,故氣逆又且')(、哭也。新校正云按《四時刺逆?斗從論》云:春刺肌肉,血氣環逆,令人上氣也。
春刺冬分,邪氣著藏,令人脹,病不愈,又且欲言語。
冬主陽氣州伏藏,故邪氣著藏。腎實則脹,故刺冬分,則令人脹也。火受氣於冬,心主言,飲欲言語也。新校正云:按《四時刺逆從論》云:春刺筋骨,血氣內著,令人腹痛。
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解惰。
肝養筋,肝氣不足,故筋力解惰。新校正.云:按《四時刺逆從論》云:夏刺經脈,血氣乃竭,令人解佈。
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無言,惕惕如人將捕之。
肝木為語,傷秋分則肝木虛,故恐如人將捕之。肝不足,故欲無言而復恐也。新校正云:按《四時刺逆從論》云:夏刺肌肉,血氣內卻,令人善恐。《甲乙經》作悶。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氣,時欲怒。夏傷於腎,肝.肺勃之,志內不足,故令人少氣時欲怒也。0新校正云:按《四時刺逆從論》云:夏刺筋骨,血氣上逆,令人善怒。
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暢#11然欲有所為,起而忘之。
肝虛故也。刺不當也。新校正云:按《四時刺逆從論》云:秋刺經豚,血氣上逆,令人善忘。
秋刺夏分,病不己,令人益嗜外,又且善夢。
心氣少則脾氣孤,故令嗜外。心主夢,神為之,故令善夢。新校正云:按《四時刺逆從論》云:秋刺絡豚,氣不外行,令人跡,不欲動。
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酒灑時寒。
陰氣上干,故時寒也。酒酒,寒貌。新校正云:按《四時刺逆從論》云:秋刺筋骨,血氣內散,令人寒慄。
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外不能眠,眠而有見。
肝氣少,故令欲外不能眠。肝主目,故眠而如見有物之形狀也。新校正云:按《四時刺逆從論》云:冬刺經脈,血氣皆脫,令人目不明。
冬刺夏分,病不愈,氣上,發為諸痺。
泄脈氣故也。新校正云:按《四時刺逆從論》云:冬刺絡脈,血氣外泄,留為大痺。
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
肺氣不足,故發渴。新校正云:按《四時刺逆從論》云:冬刺肌肉,陽氣竭絕,令人善忘#12。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
心肺在鬲上,腎肝在鬲下,脾象土而居中,故刺胸腹鈴避之。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意志,損之則五神去,神去則死至,故不可不慎也。
中心者環死,
氣行如環之一周則死也。正謂周十二辰也。新校正云:按《刺禁論》云..一日死,其動為噫。《四時刺逆從論》同。此經闕刺中肝死日,《刺禁論》云:中肝五日死,其動為語。《四時刺逆從論》同。
中脾者五日死,
土數五也。新校正云:按《刺禁論》云:中脾十日死,其動為吞。《四時刺逆從論》同。
中腎者七日死,
水成數六,水數畢當至七日而死。一云十日死,字之誤也。新校正云:按《刺禁論》云:中腎六日死,其動為嚏。《四時刺逆從論》云:中腎六日死,其動為嚏欠。
中肺者五日死,
金生數四,金數畢當至五日而死。一云三日死,亦字誤也。新校正云:按《刺禁論》云:中肺三日死,其動為咳。《四時刺逆從論》同。王注《四時刺逆從論》云:此三論皆岐伯之言,而不同者,傳之誤也。
中鬲者皆為傷中,其病雖愈,不過一歲必死。
五藏之氣,同主一年,鬲傷則五藏之氣互相克伐,故不過一歲叉死。
刺避五藏者,知逆從也。所謂從者,鬲與脾腎之處,不知者反之。
腎著於脊,脾藏居中,鬲連於脅際,知者為順,不知者反傷其藏。
刺胸腹者,必以布激著之,乃從單布上刺
形定,則不誤中於五藏也。新校正云:按別本傲一作檄,又作檄。傲,古羌切。著,直略切。
刺之不愈復刺。
要以氣至為故也。《針經》曰:刺之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氣至,去之勿復針。此之謂也。
刺針必肅,
肅,謂靜肅,所以候氣之存亡。
刺腫搖針,
以出大膿血故。
經刺勿搖,經氣不欲泄故。此刺之道也。帝曰:願聞十二經脈之終奈何?
終,謂盡也。
岐伯曰: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瘓癥,其色白,絕汗乃出,出則死矣。
戴眼,謂睛不轉而仰視也。然足太陽豚,起於目內毗,上額交巔上,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體內俠脊抵腰中;其支別者,下循足至小指外側。手太陽脈,起於手小指之端,循臂上肩入缺盆;其支別者,上頰至目內毗,抵足太陽。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斜絡於顧。又其支別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外毗。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外作兌。故戴眼反折瘓痰,色白,絕汗乃出也。絕汗,謂汗暴出如珠而不流,旋復乾也。太陽極則汗出,故出則死。
少陽終者,耳聾,百節皆縱,目晨絕系,絕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足少陽豚,起於目銳毗,上抵頭角,下耳後;其支別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手少陽豚,其支別者,從耳後亦入耳中,出走耳前。故終則耳聾目晨絕系也。少陽主骨,故氣終則百節縱緩。色青白者,金木相薄也。故見死矣。晨,謂直視如驚貌。晨,音瓊。
陽明終者,口目動作,善驚妄言,色黃,其上下經盛,不仁則終矣。
足陽明豚,起於鼻,交頻中,下循鼻外入上齒縫中,還出俠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康,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鬲,手陽明豚,起於手,循臂至肩,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其支別者,從缺盆上頸貫頰,下入齒中,還出俠。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俠鼻軌,抵足陽明。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軌作孔。無抵足陽明四字。故終則。目動作也。。目動作,謂目啖啖而鼓頜也。胃病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又罵晉,馬晉而不避親疏,故善驚妄言也。黃者,土色。上,謂手豚。下,謂足豚也。經盛,謂面目頸頜足附腕經皆躁盛而動也。不仁,謂不知善惡,如是者,皆氣竭之微也,故終矣。啖,音閃。
少陰終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而終矣。
手少陰氣絕則血不流,足少陰氣絕則骨不奧,骨硬則齦上宣,故齒長而積垢污。血壞則皮色死,故面色如漆而不赤也。足少陰豚,從腎上貫肝鬲入肺中。手少陰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鬲絡少腹。故其終則腹脹閉,上下不通也。新校正云:詳王注云:骨不奧,骨硬。按《難經》及《甲乙經》云:骨不濡,則肉弗能著。當作骨不濡。手少陰豚絡少腹,《甲乙經》作絡小腸。
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
足太陰豚行從股內前康入腹,屬脾絡胃,上鬲。手太陰豚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上鬲屬肺。故終則如是也。《靈樞經》曰:足太陰之豚動,則病食則嘔,腹脹善噫也。
嘔則逆,逆則面赤,
嘔則氣逆,故面赤。新校正云:按《靈樞經》作善噫,噫則嘔,嘔則逆。
不逆則上下不通,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
嘔則上通,故但面赤。不嘔則下已閉,上復不通,心氣外繙,故皮毛焦而終矣。何者?足太陰脈支別者,復從胃別上鬲注心中。由是則皮毛焦,乃心氣外繙而然也。
厥陰終者,中熱啞乾,善溺心煩,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
足厥陰絡,循經上皋結於莖。其正經入毛中,下過陰器,上抵少腹,俠胃,上循喉嚨之後,入頑顆。手厥陰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故終則中熱啞乾善溺心煩矣。《靈樞經》曰: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豚絡於舌本。故甚則舌卷卯上縮也。又以厥陰之脈過陰器故爾。新校正云:按《甲乙經》皋作睪,過作環。
此十二經之所敗也。
手三陰三陽,足三陰三陽,則十二經也。敗,謂氣終盡而敗壞也。新校正云:詳十二經終又出《靈樞經》,與《素問》重。
黃帝內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十二
#1用也:顧本作『何也』。
#2惟:原作『為』,據顧本改。
#3莖:顧本作『莖』。
#4文:顧本作『又』。
#5軌:原作『執』,據顧本改。
#6又:原作『文』,據顧本改。
#7爻:顧本作『支』。
#8絡:顧本作『病』。
#9經:顧本『經』下有『脈』字。
#10變:原作『脈』,據顧本改。
#11暢:顧本作『惕』。
#12忘:顧本作『渴』。
唐太僕令啟玄子王冰次注宋光祿卿直秘閣林億等校正宋守尚書屯田郎孫兆重改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