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资粮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古杭雲棲寺蓮池禪師 袾宏 校正

檇李桐邑淨業弟子 莊廣還 輯

淨土誓願章

論修淨業人宜發願(梵網經有不發願戒)

歸元直指曰。慈照宗主云。有行無願。其行必孤。有願無行。其願必虗。無願無行。空住閻浮。有願有行。直入無為。此乃佛祖修淨業之根本也。何以故。理由智導。行由願興。行願得均。理智兼備。夫願者。樂也。欲也。欲生西方淨土。樂見阿彌陀佛。必須發願。乃得往生。若無願心。善根沉沒。華嚴經云。不發大願。魔所攝持。一切佛事。從大願起。欲成無上道。故須得願波羅蜜。所以普賢廣無邊願海。彌陀有六八願門。是知十方諸佛。上古先賢。皆因願力成就菩提。

攷證 阿含經云。須彌山南有天下。名閻浮提。其土有大樹。名閻浮。此樹下有閻浮那檀金聚。以此勝金出樹下。故因以名樹名洲囗新娑婆論。又名贍部。其土南狹北廣。此土有大樹。名贍部。其葉上廣下狹。地形象之。故名贍部。

經曰。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惟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還)謹按此經。乃發願之大綱。後願文。備諸節目耳。綱以立其體。目以達其用。發願其庶幾哉。

考證

三歸

初門曰。歸依佛者。歸以返還為義。返邪師。還事正師。故名歸。依者憑也。歸依佛者。終不更歸依其餘諸外天神也。歸依法者。返邪法。還修正法。憑佛所說。得出三塗及三界生死。歸依僧者。返九十五種邪行之侶。歸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及出三界生死囗發隱曰。按折伏羅漢經云。忉利天子。壽終當受猪身。詣佛求救。佛教歸命佛法僧。於七日七夜。精勤三歸。得免猪胎。為長者子。又木槵子經云。佛告琉璃王。穿木槵子稱三寶。當斷結業。得無上果。故知三寶。一切眾生歸依處也。

人天福報

經云。人天路上。作福為先。廣修善事。是名作福。必有福報也。

聲聞

四教儀與發隱相參囗聲聞位分二。曰凡。曰聖。凡有二。外凡內凡。身居有漏。聖道未生。皆號曰凡。外凡則未見法性。尚在理外。內凡則漸見法性。心遊理內故也。外凡中。自分三。初。五停心。多貪不淨觀。多嗔慈悲觀。多散數息觀。愚癡因緣觀。多障念佛觀。二。別想念處。即四念處。身念不淨。受念是苦。心念無常。法念無我也。三。總相念處。念身不淨。亦念身是苦。身無常。身無我。受心法皆然也。已上三科名外凡。內凡四者。謂暖。頂。忍。世第一。煖者。從總相念生煖善根。具觀四諦。修十六行。發相似解。伏煩惱惑。得佛法氣分。如鑽木先熱。將春先和。名曰煖也。頂者。用觀同前。轉更明朗。如登高遠視。名曰頂也。忍者。堪忍。又忍可義。分下中上。下忍遍視八諦。修三十二行。中忍漸減。乃至上忍。惟有一行三剎那在。名曰忍也。世第一者。從上忍二剎那心。一剎那盡。餘一剎那猶在忍。更一剎那心盡。即入世第一。有漏名世。世間最勝。名第一也。此四位為內凡。此七方便。入聖之階。過此。則聖位教義。聖位分三。一。見道。初果。二。修道。二果三果。三。無學道。四果。一。須陀洹。此云預流。此位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見真諦。故名為見道。二。斯陀含。此云一來。此位斷欲界九品思中。斷六品思盡。後三品猶在。故更一來。三。阿那含。此云不來。此位斷欲界殘思盡。進斷上八地思。此二位名修道。四。阿羅漢。此云無學。此位斷見思俱盡。子縛已斷。果縛猶在。名有餘涅槃。此名無學道。聲聞如此囗永嘉集曰。因聲教而悟解。故號聲聞。原其所修。四諦而為本行。見苦常懷厭離。斷集恒畏其生。證滅獨契無為。修道惟論自度。大誓之心未普。設化之道無施。六和之敬空然。三界之慈靡運。因乖萬行。果闕圓常。六度未修。非小何類。如是。則聲聞之道也。

緣覺

華嚴疏曰。辟支。此云緣覺。又云獨覺。獨但自悟。緣依教悟也。獨覺自分二類。其利根者曰麟喻。喻麟之獨出無佛世。見物變易。自覺無生。其鈍根者曰部行。亦出無佛世。部黨而行。師徒訓化也。緣覺依佛教。觀十二緣。作流轉還滅二觀法者也囗四教儀曰。緣覺值佛出世。稟十二因緣教。與前四諦開合之異耳。謂無明。行。愛。取。有。此之五支。合為集諦。七支為苦諦也。緣覺先觀集諦。所謂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此則生起。若滅觀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因觀十二緣。覺真諦理。故言緣覺。又言獨覺。兩名不同。行位無別。此人斷三界。與聲聞同。獨覺發真無漏。功德力大。能侵除習氣。聲聞但斷正使。不侵除習氣。故緣覺居聲聞之上囗永嘉集曰。緣散而體真。故名緣覺。原其所習。十二因緣而為本行。觀無明而即空。達諸行而無作。二因既非其業。五果之報何醻。愛取有以無疵。老死亦何所累。心唯善寂。意翫清虗。獨宿孤峯。觀緣散滅。利他不普。自益未圓。於下有餘。於上不足。兩非其類。位處中央。如此。辟支佛道也。

菩薩

四教儀曰。從初發心。緣四諦觀。發四弘誓囗初門曰。四弘誓者。一未度者令度。言未度苦諦。令度苦諦。苦者生死也。生死有二種。一。分段生死。謂六道眾生。有形質分段之成壞。二。變易生死。謂羅漢。辟支。及大力菩薩。三種得意生身。雖無分段之麤報。猶有細微因轉果移。變易生成之所遷也。若一切未度二種生死苦者。菩薩發心。願令得度。即眾生無邊誓願度也。二。未解者令解。言未解集諦。令解集諦。集者。即是煩惱潤業。能招聚生死。亦有二種。一。四住地煩惱。潤分段生死業。能招集煩惱生死苦果也。二。無明住地煩惱。潤變易生死業。能招集變易生死苦果也。若一切未解此二種集者。菩薩發心。願令得解。即煩惱無盡誓願斷也。三。未安者令安。言未安道諦。令安道諦。即是能通涅槃之正助道也。亦有二種。一。偏緣真諦。修正助道。此道但得至小乘盡苦涅槃。二。正緣中道實相。修正助道。此道能到大乘大般涅槃。若一切未安此二種道者。菩薩發心。願令得安。即法門無量誓願學也。四。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言未得滅諦。令得滅諦。滅諦者。即是業煩惱滅。生死苦果滅也。亦有二種。一。分段生死業。四住地煩惱滅。則分段生死苦果滅。即二乘所得滅諦也。一。變易生死業。無明住地煩惱滅。即變易生死苦果滅。諸佛及大菩薩。所得不共。究竟滅諦也。若一切未得此二種滅諦者。菩薩發心。願令得滅。即佛道無上誓願成也。既已發心。須行行填願。於三阿僧祇修六度行。百劫種相好囗永嘉集曰。如其心無所緣。而能利物。慈悲至大。愛見不拘。人法俱空。故名菩薩。原其所修六度而為正因。行施。則盡命傾財。持戒。則吉羅無犯。忍辱。則深明非我。割截何傷。精進。則勤求至道。剎那無間。禪那。則身心寂泊。安般希微。智慧。則了知緣起。自性無生。廣修萬行。等觀羣方。下及諦緣。上該不共。大誓之心普被。四攝之道通收。悲智雙運。福慧兩嚴。超越二乘。獨居其上。如是。則大乘之道也囗權乘諸位菩薩。即二乘。聲聞未得圓證者。非大乘菩薩也。

最上乘

黃檗心要曰。如來欲說一乘真法。則眾生不信。沒於苦海。若都不說。則墮慳貪。不為眾生溥捨妙道。遂設方便。說三乘法。乘有大小。得有淺深。皆非本性。故云惟有一乘道。餘二則非真。然終不能顯一心法。故召迦葉。別付一心。離言說法。此一枝令別行。若契悟者。便至佛道矣囗宗鏡錄曰。眾盲觸象。各言己得見象。其觸牙者。言象形如萊菔。觸耳者。言象形如箕。觸鼻者。言象形如杵。觸蹄者。言象形如臼。觸腹者。言象形如床。眾相之外。更無別象。但非象之全體。不可以言見象也。欲見象之全體者。其唯明眼之人乎。今聲聞之四諦。緣覺之十二緣。菩薩之六度。雖皆佛法。終非佛道之全。不可以言佛也欲得佛之全體者。其唯最上乘乎。

發菩提心

華嚴經曰。發菩提心者。發大悲心。普救一切眾生故。發大慈心。等祐一切世間故。發安樂心。令一切眾生滅諸苦故。發饒益心。令一切眾生離惡法故。發哀愍心。有怖畏者咸守護故。發無碍心。捨離一切諸障碍故。發廣大心。一切法界咸徧滿故。發無邊心。等虗空界。無不往故。發寬愽心。悉見一切諸如來故。發智慧心。普入一切智慧海故。是名發菩提心囗宗鏡錄曰。海中有寶。名曰寶藏。普現海中莊嚴事。菩提心寶。亦復如是。普現一切智海諸莊嚴事。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蓮師疏云。阿者。此云無。耨多羅。此云上。三藐。此云正等。三菩提。此云正覺。言無上正等正覺也。鈔云。究竟極果。對下而言。名之曰無上。正觀真諦。對邪而言。名之曰正。等觀俗諦。對偏而言。名之曰等。亦名曰徧。覺者靈明自心。正覺者。兼上正等二義。言此覺者。是無上正等之正覺也。良以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則菩提者。佛與眾生本來無二。無明所覆。遂成迷妄。是則邪覺。不名為正。聲聞辟支。止破見思。雖得菩提其道未中。是則偏覺。不名為等。一切菩薩。已盡塵沙。未盡無明。雖得正等菩提。佛道猶遠。不名無上。惟佛一人。妄盡覺滿。如望夜月更無有覺過於此者。名無上正等正覺也囗維摩經曰。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滅是也。菩提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斷是菩提。捨諸見故。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諸願故。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順是菩提。順於如來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虗空故。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無是菩提。常自靜故。善寂是菩提。性清靜故。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無比是菩提。無所諭故。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囗僧肇曰。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盖是正覺無相之真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