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没有如意的生活,只有“看开”的人生(1)
因不公平生气,你已经失去了对自己的掌控权
也许有些人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自己在生活中有多少次抱怨老天的不公平。有时,他也许真的遭受了某些不公平的待遇,或是既得的利益被无端地剥夺,自己的荣誉拱手让给他人;或明明是公平的分配却怎么也轮不到自己……于是,常见许多人处于生命低谷时一味地抱怨、苦恼,大声地哭诉着生活对自己是如此的不公,长期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终日被泪水和无奈的情绪包围着。其实,仔细想来,抱怨、折磨自己又有何用?只能徒增痛苦,让自己坠落得更深、更惨罢了!
人生如海,潮起潮落,既有春风得意、马鸣萧萧、高潮迭起的快乐,又有怅然若失、万念俱灰、情绪低落的凄苦。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不能如己所愿:别人得到了幸运的青睐,你却与机会擦肩而过;别人获得了成功,你却陷入困境;别人一帆风顺,你却遭遇挫折……于是,你感叹生活是如此的刻薄,命运是如此的不公。其实,当你有这样的感叹的时候,你已经把自己命运的掌控权交了出去。
如果把人生旅途连缀成线,那一定是高低起伏的曲线,它可比呆板的直线丰富多了。
威尔逊先生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事务所小职员做起,经过多年的奋斗,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办公楼,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尊敬。
有一天,威尔逊先生从他的办公楼走出来,刚走到街上,就听见身后传来“嗒嗒嗒”的声音,那是盲人用竹竿敲打地面时发出的声响。威尔逊先生愣了一下,缓缓地转过身。
那盲人感觉到前面有人,连忙打起精神,上前说道:“尊敬的先生,您一定发现我是一个可怜的盲人,能不能占用您一点点时间呢?”
威尔逊先生说:“我要去会见一个重要的客户,你要什么就快说吧。”
盲人在一个包里摸索了半天,掏出一个打火机,放到威尔逊先生的手里,说:“先生,这个打火机只卖一美元,这可是最好的打火机啊。”
威尔逊先生听了,叹口气,把手伸进西服口袋,掏出一张钞票递给盲人:“我不抽烟,但我愿意帮助你。这个打火机,也许我可以送给开电梯的小伙子。”
盲人用手摸了一下那张钞票,竟然是一百美元!他用颤抖的手反复抚摸着钱,嘴里连连感激道:“您是我遇见过的最慷慨的先生!仁慈的富人啊,我为您祈祷!上帝保佑您!”
威尔逊先生笑了笑,正准备走,盲人拉住他,又喋喋不休地说:“您不知道,我并不是一生下来就瞎的,都是二十三年前布尔顿的那次事故!太可怕了!”
威尔逊先生一震,问道:“你是在那次化工厂爆炸中失明的吗?”
盲人仿佛遇见了知音,兴奋得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您也知道?这也难怪,那次光炸死的人就有93个,伤的人有好几百,可是头条新闻哪!”
盲人想用自己的遭遇打动对方,争取多得到一些钱,于是可怜巴巴地接着说道:“我真可怜啊!到处流浪、孤苦伶仃,吃了上顿没下顿,死了都没人知道!”他越说越激动,“您不知道当时的情况,火一下子冒了出来,仿佛是从地狱中冒出来的!逃命的人都挤在一起,我好不容易冲到门口,可一个大个子在我身后大喊:‘让我先出去!我还年轻,我不想死!’他把我推倒了,踩着我的身体跑了出去!我失去了知觉,等我醒来,就成了瞎子,命运真不公平啊!”
威尔逊先生冷冷地说道:“事实恐怕不是这样吧?你说反了。”
盲人一惊,用空洞的眼睛呆呆地对着威尔逊先生。
威尔逊先生一字一顿地说:“我当时也在布尔顿化工厂当工人,是你从我的身上踏过去的!你长得比我高大,你说的那句话,我永远都忘不了!”
盲人呆立站了好长时间,突然一把抓住威尔逊先生,爆发出一阵大笑:“这就是命运啊!不公平的命运!你在里面,现在出人头地了,我跑了出去,却成了一个没有用的瞎子!”
威尔逊先生用力推开盲人的手,举起了手中一根精致的棕榈手杖,平静地说:“你知道吗?我也是一个瞎子。你相信命运,可是我不信。”
同样遭到不幸或失败,有的人只能以乞讨为生,有的人却能出人头地,这绝非命运的安排,而在于个人奋斗与否。
面对自己的不幸,屈服于命运,并企图以此博取别人的同情,这样的人只能永远躺在自己的不幸中哀鸣,不会有站起来的一天。可不幸或失败并不意味着失去一切,靠自己的奋斗一样可以消除“不公平”的阴影,赢得尊重。
确实,世界总是不公平的。这个事实虽让人难以接受,但我们不能自欺欺人。几千年来,人类从没有过可以平均分配财富、不让穷人产生的经济制度。社会中的各种制度,只有靠我们不断地完善,而绝不可能达到完美;社会中的种种福利,只能要求分配者做到绝对的公平,而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公平。
所以,你大可不必为自己的得失而大喊不公,应该正视现实,承认生活确实是不公平的。
承认生活并不公平这一事实的一个好处便是它可以激励我们去尽己所能,而不再自我伤感。我们知道让每件事情完美并不是“生活的使命”,而是我们自己对生活的挑战。承认这一事实也会让我们不再为他人遗憾,每个人在成长、面对现实、做种种决定的过程中都有各自不同的能力和难题,每个人都有感到自己成了牺牲品或遭到不公正对待的时候。
承认生活并不公平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必尽己所能去改善生活,去改变整个世界;恰恰相反,它正表明我们应该这样做。当我们没有意识到或不承认生活并不公平时,我们往往会怜悯他人,也怜悯自己,而怜悯是一种于事无补的失败主义的情绪,它只能令人感觉比现在更糟。
面对压力,悠闲地化解它
有一位猎人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天,他偶然发现村里一位十分严肃的老人与一只小鸡在玩说话游戏。猎人很奇怪,为什么一个生活中不苟言笑的人会在没人时像一个小孩那样快乐呢?
他带着疑问去问老人,老人说:“你为什么不把弓带在身边,并且时刻把弦扣上?”猎人说:“天天把弦扣上,那么弦就失去弹性了。”老人便说:“我和小鸡游戏,理由也是一样。”
生活中,每天总有干不完的事。但是,你有没有仔细想过,如果天天为工作疲于奔命,最终这些让我们焦头烂额的事情会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极限。
尤其是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似乎对每个人都不再留情面。于是,超负荷的工作不可避免地使人们产生了各种疾患。
因为人们的生活起居没了规律,所以患职业病、情绪不稳、心理失衡甚至猝死等一系列情况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心理造成了无形的压力。
这时,需要我们换一种心情,轻松一下。学会放下工作,试着做一些其他的运动,偷得半日之闲,消去心中烦闷。记得有一位网球运动员,每次比赛前别人都去好好睡一觉,然后去练球,他却一个人去打篮球。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不练网球?他说,打篮球我没有丝毫压力,觉得十分愉快。对于他来说,换一种心态,换一种运动方式,就是最好的休闲。
当今社会形势瞬息万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争时间、抢速度已成为市场经济这个大环境中的普遍现象。
小义在一家知名外企工作,现在他怀疑自己得了健忘症。和客户约好了见面时间,可放下电话就搞不清是10点还是10点半;说好一上班就给客户发传真,可一进办公室就忘了,直到对方打电话来催……小义感觉自从半年前进入公司后,像陀螺一样天旋地转地忙碌,让他越来越难以招架,快撑不住了。“那种繁忙和压力是原先无法想象的,每人都有各自的工作,没有谁可以帮你。我现在已经没什么下班、上班的概念了,常常加班到晚上10点,把自己搞得很累。有时想休假,可假期结束后还有那么多的活儿,而且因为休假,手头的工作会更多。”他无奈地向朋友诉苦。
其实,在工作中,类似于小义这种情况很常见,尤其是在外企拿高薪的工作人员。
据有关统计表明,在美国,有一半成年人的死因与压力有关;企业每年因压力遭受的损失达1500亿美元,主要员工缺勤及工作心不在焉而导致的效率低下。
在挪威,每年用于职业病治疗的费用达国民生产总值的10%。
在英国,每年由于压力造成1.8亿个劳动日的损失,企业中6‰的缺勤是由与压力相关的不适造成的。
其实,我们都可以试着改变自己。当你下班赶着回家做家务时,不妨提前一站下车,花半小时,慢慢步行,到公园里走走。或者什么都不做,什么也不想,就是看看身边的景色,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如此一来,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去海滨、名山休假不是每个人都能办到的,但学会忙里偷闲、休息片刻,则人人都能做到。
在一个美丽的海滩上,有一位不知从哪里来的老者,每天坐在固定的一块礁石上垂钓。无论运气怎么样,钓多钓少,两小时的时间一到,他便收起钓具,扬长而去。
老人的古怪行为引起了商人的好奇。
商人忍不住问:“当你运气好的时候,为什么不一鼓作气钓上一天?这样一来,就可以满载而归了!”
“钓更多的鱼用来干什么?”老者平淡地反问。
“可以卖钱呀!”商人觉得老者傻得可爱。
“得了钱用来干什么?”老者仍平淡地问。
“你可以买一张网,捕更多的鱼,卖更多的钱。”商人迫不及待地说。
“卖更多的钱来干什么?”老者还是那副无所谓的神态。
“买一条渔船,出海去,捕更多的鱼,再赚更多的钱。”商人认为有必要给老者订一个规划。
“赚了钱再干什么?”老者仍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组织一支船队,赚更多的钱。”商人心里直笑老者的愚钝不化。
“赚了更多的钱再干什么?”老者已准备收竿了。
“开一家远洋公司,不光捕鱼,而且运货,浩浩荡荡地出入世界各大港口,赚更多的钱。”商人眉飞色舞地描述道。
“赚了更多的钱还干什么?”老者的活已经明显地带着嘲弄的意味了。
商人被这位老者激怒了,没想到自己反倒成了被追问者。“你不赚钱又干什么?”
老人笑了:“我每天钓上两小时的鱼,其余的时间嘛,我可以看看朝霞,欣赏落日,种种花草、蔬菜,会会亲戚朋友,优哉游哉,更多的钱于我何用?”说话间,老人已收好钓具走了。
老者以一种悠闲的心态在海滩上垂钓,观朝霞,赏日落,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人生境界啊!喧嚣的都市、繁忙的工作,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呢?
当然,我们不可能像那位老者那样做到完全的悠闲,因为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完成,太多的目标要去实现,但是,在承担来自各方面压力的同时,我们偶尔抽些时间,去放松一下自己,释放一下自己的压力,做到张弛有度,不是更好吗?
悠闲是生命本身的一种自然状态。悠闲无法刻意去创造,而要靠心去感受。比如,工作之余,偕三五知己一起去公园散步,有的人可以忘情无极,优哉游哉,不知身躯和灵魂之所在,不知不觉地达到了悠闲的境界;而有些人虽然一心想悠闲起来,但几点几分还有什么事情要处理的念头会不时冒出来,挥之不去,这样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悠闲不起来的。所以,悠闲是一种心灵境界。
悠闲也是一种人文品位。醉中舞剑,隔窗读雨,无不是情趣盎然。但悠闲更是一种生态品位。茶余饭后,老农躺在院坪的竹椅上,“吧嗒吧嗒”地吸着烟,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任微笑照亮满脸铜釉般的慈祥;信步由足,樵夫和着扁担的节奏,自由散漫地唱着古老的情歌,你能说这不是悠闲?人文品位通向生态品位,悠闲的状态进入更高的境界。悠闲是全人类的财富,但不是人人能够拥有的财富。
因此,悠闲无法做作。游手好闲与悠闲无关,无所事事也不是悠闲。如果把无所事事比喻为空旷萧瑟的原野,悠闲则是风光旖旎的自然旅行区。容易学到游手好闲,可以装作无所事事,却装不了悠闲。
人,不能一生悠闲,也不能一生没有悠闲。悠闲是对生命状态的一种调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调整。
百思不得其解,就不必执着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
“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
“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风吹飞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
“随性!”
刚撒完种子,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
“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
原本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头:“随喜!”
太过执着,犹如握得僵紧顽固的拳头,失去了松懈的自在和超脱。
生命是一种缘,是一种必然与偶然互为表里的机缘。有时候命运偏偏喜欢与人作对,你越是挖空心思想去追逐一种东西,它越是想方设法不让你如愿以偿。这时候,痴愚的人往往不能自拔,好像脑子里缠了一团毛线,越想越乱,他们陷在了自己挖的陷阱里。而明智的人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会顺其自然,不去强求不属于他们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