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阅卷标准
申论阅卷标准告诉我们,申论试题虽然是主观题,但是答案却很“客观”。答案要包含哪些内容要素,具备什么格式,语言表达风格如何,阅卷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
可以说,真正地读懂阅卷标准,可以让考生领会到申论作答的真谛。下面,我们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真题阅卷标准,带领考生揭下阅卷标准的神秘面纱,找到申论高分的法则。
第一节 三大题型的阅卷标准
一、归纳概括题
例1 2011年国考申论(省部级)第一大题第2小题(归纳概括题):
“给定资料5”介绍了汉代王景治理黄河的思路和做法。请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10分)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标靶答案
①客观因素:一是气候,黄河中游地区降水量减少。二是人口和环境因素,黄河上游人口减少,中游牧进农退,森林和植被显著恢复,改善泥沙条件。
②主观因素:一是经济因素,加大人力、财力投入,治理黄河。二是科学施治,王景治理水患讲究因地制宜,利用东汉故道引导河水。三是辨证施治,一方面疏浚汴渠,使黄河与江淮水道连为一体;另一方面修筑防御工事,修建黄河大堤,十里河道一个出口,改善黄河水沙关系。
标准在线
满分10分,包含五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
1.采分点:
①客观因素:一是气候因素,黄河中游地区降水量减少。二是人口和环境因素,黄河上游人口减少,中游牧进农退,森林和植被显著恢复,改善泥沙条件。(4分。关键字:客观因素、“降水量减少”“人口减少,黄河流域自然环境改善”。)
②主观因素:一是经济因素,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全面治黄。二是科学施治,王景治理水患讲究因地制宜,利用东汉故道引导河水。三是辨证施治,一方面疏浚汴渠,使黄河与江淮水道连为一体;另一方面修筑防御工事,修建黄河大堤,十里河道一个出口,改善黄河水沙关系。(6分。关键字:主观因素、“资金、人力投入”“因地制宜”“疏浚汴渠、修筑大堤”。)
2.答全“气候因素、人口和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科学施治、辨证施治”各1分,论证全面,每个要点2分,要点不分先后,主客观因素不分先后。
3.只答“客观因素(方面)”“主观因素(方面)”得1分。列点,但未按主客观因素分类作答的,得分不超过6分。如:“一是黄河中游地区降水量减少。二是黄河上游人口减少,中游牧进农退,森林和植被显著恢复,改善泥沙条件。三是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全面治黄。四是因地制宜,利用东汉河道引导河水。五是疏浚汴渠,使黄河与江淮水道连为一体;修筑防御工事,修建黄河大堤,十里河道一个出口,改善黄河水沙关系”,得到最高分6分,其余一律5分以下。
其他:字数多于200字扣1分;3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的不计;标点错误较多或模糊的扣1分;字迹潦草、卷面不洁的,减0.5—1分(最多不得超过1分);错别字、标点和卷面扣分累计不超过2分。
二、综合分析题
例2 2015年云南省(联考)申论第一题(概括+分析题):
阅读“给定资料1”,请分析划线部分所指的创客令人“爱也难,不爱更难”的主要原因。(15分)
要求:结合材料,全面、深刻、准确。不超过200字。
标靶答案
“让人爱也难”的原因有:1.创客需要创新思维,得付出艰辛实践才行;2.创客的身份和职业不定,经济缺乏保障;3.对传统产业和思维方式形成颠覆和冲击。
“不爱更难”的原因有:1.把创意变成产品并融入生活,是趋势;2.带动传统产业发展,成为未来工业体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3.创客成本低、形式灵活,入行门槛低;4.引领制造业朝个体式和去中心化的方向发展;5.培养创新型人才,创造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难题。
标准在线
以上8点,每点1.5分,分点作答2分,卷面分1分;
每点根据概括是否准确以及表述是否清晰等情况,酌情给分;
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给分;
每3个错别字扣1分。
三、提出对策题
例3 2012年云南(联考)申论第三题(概括及提出对策题):
根据“给定资料4”中的媒体报道,概括H区爆发狂犬病疫情以及“屠狗”行动中前前后后所暴露出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你的解决建议。(25分)
要求:(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
(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
(3)不超过500字。
标靶答案
问题:
1.犬类挂牌管理实施不完善;
2.打狗行动扩大化,存在“以杀代管”现象,忽略养狗者的权利,造成养狗者的痛苦,损害政府行为的合理性;
3.保护动物立法缺失,政府主管部门动物权利意识欠缺、监管不力;
4.民众动物权利意识欠缺,自我约束和管理意识不强,没有遵守相关法规条例。
建议:
1.加强对动物饲养的日常管理,建立档案、发给狗证;
2.对于狗的捕杀应该分情况给予免杀或者以治疗代替屠戮,政府行为应该把握平衡原则,在社会利益和个人权利之间寻求合理界限;
3.完善动物保护立法,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加强保护动物意识、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加大监管力度;
4.加强对公民守法意识的宣传、引导和教育。
标准在线
对问题的概括,每点3分,最多12分;
对建议的提出,每点3分,最多12分;
另外,分层作答1分。
四、标准揭秘及作答启示
通过对以上“标靶答案”和“标准在线”的浏览和分析可知,阅卷者在审阅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的答案时,会从内容、条理结构、语言表达、卷面等几个方面作出评判。因此,若想多得分、少失分,就要在这几方面下足功夫。
(一)内容——全面、突出关键词
内容是答案的主体部分,占到总分值四分之三甚至更高的分值,不管是概括问题、分析问题还是提出对策,均无例外。由“标准在线”可知,阅卷者对答案内容优劣的评判主要是依据采分点作出的,即答出的关键词、踩中的得分点越多,分值就越高;反之,分值就越低。
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必须在有限的字数内答出尽可能多的关键词,唯有如此,踩中得分点的几率才会更大。这就要求考生最好不要重复概括或阐释,应多从其他角度阐释。另外,仅仅答出关键词还是不够的,还要显而易见。阅卷者的阅卷量是很大的,阅卷速度也是很快的,如果关键词不明显,很可能被阅卷者忽略。这就要求考生在阐释内容要点时尽量不用冗长的、描述性的句子,一定要用概括性的词语。
(二)条理结构——同类合并、分层作答
答案中的关键词通常都是在给定资料中直接摘抄,或是通过对材料的概括得出的,要想形成答案,还需要对提取出的关键词进行分类,把属于同一类的关键词合并到一起,并进行高度概括。
同类合并,是申论作答中运用“总—分”结构的体现,这种结构能充分体现出申论考试所要求的归纳的过程,也能体现出很好的条理性。例如,2011年国考申论(省部级)第一大题第2小题要求概括王景治河后黄河安澜800年的主要原因。可以从材料中提取概括出五方面的原因:气候因素、人口和环境因素、经济因素、科学施治、辨证施治。其中,前两者可以高度概括为“客观原因”;后三者可以高度概括为“主观原因”。“标准在线”明确指出“列点,但未按主客观因素分类作答的,得分不超过6分”,这是因为,这样的答案只体现了从材料中概括要点的过程,却没有体现出归纳的过程。这就是考生分数普遍不高的原因所在。
分层、分段作答也可以体现条理性,让答案更清晰地呈现在阅卷者面前。例如,2012年云南(联考)申论第三题要求概括H区爆发狂犬病疫情以及“屠狗”行动中暴露出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作答此题应先分条列项地概括出问题,再针对问题一一提出解决的对策。而不能将问题和对策混为一体,一会儿谈问题一会儿谈对策,一般情况下最好分条作答,一点一条,标明序号,一目了然。
(三)语言表达——准确、清晰
首先,准确运用汉字、标点是清晰表达的前提。因此,答题时要避免使用错别字,避免误用标点。
其次,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的作答,不强调文采,只要求准确、简明、扼要。因此,在答题时不必使用华丽的辞藻,而应当使用叙述性、概括性的表达方式,准确、客观陈述即可。
再次,能在限制的字数范围内完成作答,体现了考生对文字的掌控和把握能力,因此,对于字数的控制,也归到这里来讲。考生应根据字数要求,合理调整表达方式,字数少则概括精练些,字数多则叙述详细些。
(四)卷面——整洁
“标准在线”里规定“字迹潦草、卷面不洁的,减0.5—1分(最多不得超过1分)”,然而,在实际判卷过程中,“字迹潦草、卷面不洁”的影响可能远远不止1分。卷面是考生留给阅卷者的第一印象,字迹清晰、卷面整洁者理所当然会得到阅卷者的“厚爱”;字迹潦草、卷面不洁者,往往让阅卷者没有读下去的心情,分数就可想而知了。
“标准在线”里反映出的以上评分点,内容所占分值最大,条理结构、语言表达、卷面所占的分值都不高,但考生应懂得集腋成裘的道理,珍惜、把握每一分。
第二节 公文类写作题的阅卷标准
一、审题角度
例1 2010年国考申论(省部级)第三题:
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报告》的内容要点。(20分)
要求:(1)内容全面,有针对性;
(2)条理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标准在线
先判断是否按照报告的架构作答。这是人事部官员、命题组专家的意图。
报告的基本架构为:“背景与内涵—重要性与必要性—重要举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目的—理由—打算”,等等。按照其基本架构作答的,先记架构4分,另外2分根据语言整合水平酌情给分。
其他赋分内容有:
标题:1分;指导思想:2分;重要依据:3分;迫切性和必要性:每点2分,共4分;可行性:每点2分,共4分。
以下四种情况6分以下:(1)脱离材料:另起炉灶,如谈地理优势、人才优势;(2)审题不对:不是纳入国家发展战略;(3)身份不对:语气(如使用“必须”等类似词语)、措辞、口气等;不是上行文,而是平行文或下行文;(4)不按照报告的基本架构作答。
二、行文角度
例2 2015年云南省(联考)申论第三题:
根据“给定资料3—5”,假设你是一名社区工作者,资料中反映的事例都发生在你所工件的××社区内,请你以“社区新风尚”为主题,给社区网站写一篇新闻稿。(20分)
要求:内容生动、全面,语言流畅,不超过300字。
标准在线
1.标题分:2分——最好用题干中的“社区新风尚”,如果自拟,一定不能跑题;
2.“社区新风尚”的概述:5分;
3.“社区新风尚”的影响:5分;
4.我们该怎样看待“社区新风尚”:5分;
5.结尾发出号召:3分。
三、标准揭秘及作答启示
我们首先总结一下公文类写作题与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的阅卷标准的相同之处。以上两则“标准在线”中虽然没有体现对字数、卷面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判卷过程中,字数和卷面依然会作为评分的要素,这是对所有申论试题的共性要求。在内容方面,公文类写作题也是按点给分,即答出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关键词是什么,“标准在线”都有明确的规定。
公文类写作题虽然也主要从内容、结构部件、语言表达等几个方面赋分,但是有其独特性。
(一)结构部件——标题、称谓、正文、落款
公文类写作题与申论考试其他试题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具备公文特有的结构部件和格式要求。因此,在公文类写作题的阅卷标准中通常都会有结构分。如果不具备公文的基本框架结构,得分就会很低。
这就提醒考生,在作答公文类写作题时,首先要审读题目是否对公文结构和格式有要求。如果要求具备公文的基本结构和格式,或者没有明确指出忽略结构和格式,则应当写出标题、称谓(受文者)和落款(发文单位、日期);如果题目明确要求可以不考虑公文结构、格式,则只写出标题和正文即可。标题、称谓、落款具体怎么写,可参见后面章节公文类写作题的详细讲解。
(二)内容——从公文文种出发
对于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需要作答的内容来说,与公文类写作题相比,内容相对明确,只要考生认真审题,就知道题目要求从哪方面作答。例如,题目要求概括问题,那么需要作答的内容就是“问题”,题目要求分析影响,需要作答的就是“影响”。
而对于公文类写作题来说,需要作答的内容是不固定的,需要从公文的文种出发,根据文种特点,确定需要作答的内容,以及需要侧重回答的内容。例如,上文中2010年国考申论(省部级)第三题的“标准在线”提到,报告必须具备“背景与内涵—重要性与必要性—重要举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目的—理由—打算”的基本架构,那么考生写作这篇公文需要涉及的内容要点就包括背景、必要性、举措。对于大多数公文,尤其是法定公文来说,都可以按照“背景与内涵—重要性与必要性—重要举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基本架构作答,只不过这三部分内容需要有所侧重,拿“意见”或“建议”来说,需要侧重作答的就是“重要举措”“怎么办”。而对于比较特殊的事务文书来说,如调查问卷、编者按、短评等,则一般不按照此架构作答,具体作答哪些内容,考生可参见后面章节公文类写作题的详细讲解。
以上是对公文类写作题宏观作答内容的介绍,即需要回答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宏观内容下面微观内容的展开,则与作答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类似,从给定资料中概括提取即可。
(三)语言表达——符合公文语体特点
公文类写作题在语言表达方面除了有表达准确、清晰的要求以外,还有对公文语体特点的要求。写作法定公文需要语言庄重、表述简练、叙述平实,写作一些特殊的事务文书则要求有号召性、鼓动性、感染力。写作上行文要体现商量、询问的语气、措辞、口气,而写作下行文可以用命令、要求的口吻。
具体采取何种语言、何种语气,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写作的具体文种作出判断。这要求考生对公文文种十分了解,考生可参考本书公文类写作题的章节了解学习。
第三节 文章写作题的阅卷标准
一、命题文章
例1 2013年国考申论(省部级)第五题:
“给定资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情,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
(4)800—1000字。
标准在线
一类文(28—35分):观点正确鲜明,见解深刻,内容充实,分析充分,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流畅规范。
二类文(21—27分):观点明确,符合题目要求,内容较充实,分析较充分,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三类文(11—20分):观点清楚,内容不够充实,有所分析,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四类文(0—10分):不符合题目要求,思路不清,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字迹难以辨认。
【操作细则】
1.准确理解“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的含义,即历史本身是不能诉说的,也不会诉说,只有岁月的载体“石”能诉说,这里的“石”包括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这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很多考生随意联想,认为执政为民之类的,把石头理解为人民心目中的丰碑等,还有考生没有系统理解“石”的意思,这石头只是表意的载体而已;还有很多考生也结合了实际,但是很不理想,就谈了一个自己身边的故事,或者自己爷爷的传统手艺、工具等,太单一,通篇文章就只谈这个问题,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分数很低,几乎四类。)
2.要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切忌空谈对策与简单的原因分析。
3.要结合实际,联系现实,不局限于材料。
4.整体观照,语言规范,逻辑清晰,书写表达流畅。
5.角度与立意不限,言之有理即可。
6.主要减分项目:
(1)无标题扣3分,自拟标题扣3分。本次考试可以加副标题,但最好不要写副标题,就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更符合题目要求。
(2)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
(3)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2分。
(4)抄袭材料超过50%者,直接四类。
(5)抄袭较多,30%—50%者进入三类下(11—13分)。
(6)有条理、有选择,抄袭较多者(30%—50%)进入三类中(14—16分)。
二、半命题文章
例2 2013年国考申论(地市级)第五题:
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35分)
要求:(1)用恰当的文字替换“让……大放异彩”中的省略号部分,使之构成一个完整具体的文章标题。
(2)主题应与“给定资料”相关,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切忌空谈对策。
(3)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字数800—1000字。
标准在线
一类文(30—35分):紧扣主题,结构完整,逻辑严谨,切身感受论述翔实。
二类文(20—29分):比较符合主题,结构比较完整,逻辑比较严谨,论述切身感受。
三类文(10—19分):基本符合主题,结构基本完整,逻辑基本严谨,没有论述切身感受。
四类文(10分以下):不符合主题,结构不完整,500—800字之间每少50字扣1分,500字以内只可得5分。
【操作细则】
1.阅卷先定档再定分。定档主要看是否扣题,其次看是否谈到自身感受。
2.文章主题确定为“文化”,题目应填入与“文化”相关的词语。一类文主题为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民族文化、华夏文化;填入用比喻或借代等手法形容文化的词,如“乡音”“东方之珠”,但开头第一段并未点出该词所指代的是文化,则为二类文,若开头点出并描述合理则为一类文;官文化、基层文化、农村文化、民俗文化为三类文;四类文主题与文化无关,如生活、工作、信仰、诚信、爱心。
3.文章结构应包括文化发展的现状、没有大放异彩的原因、如何大放异彩三个部分,若三个部分层次清楚则在所处档位的中间分数向上浮动2—4分。
4.本题目突出对切身感受的论述,为试卷的新变化。若自身感受论述翔实深刻,或结合自身事例,则为一类文;若未谈到自身感受但谈到文化,则为三类文。
5.文章必须有对策才有可能成为二类文,但若全篇文章只有对策则为三类文。
6.卷面分2分,但阅卷人会依靠整体感觉直接给出总分,跳过加2分卷面分的环节。
7.写7—10条对策的人特别多,出题人和阅卷人普遍认为专写对策成为培训机构误区。
三、非命题文章
例3 2015年国考申论(省级以上)第五题:
“给定资料6”中画线句子写道:“‘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科技将具备人性。”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社会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见解明确、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
(4)总字数1000—1200字。
标准在线
一类文(31—40分):观点正确鲜明,见解深刻,内容充实,分析充分,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流畅规范。
二类文(21—30分):观点明确,符合题目要求,内容较充实,分析较充分,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三类文(11—20分):观点清楚,内容不够充实,有所分析,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四类文(0—10分):不符合题目要求,思路不清,结构不够完整,语病较多,字迹难以辨认。
【操作细则】
1.解释、揭示语句含义:“‘科技的生命化’,已成为现实世界无法根除的特征。科技将具备人性。”这句话出自被誉为“互联网精神教父”凯文·凯利的《科技想要什么》一书,写好这篇文章的前提,是对该句话进行解释说明,否则文章将失去根基。其含义为:“科技不是由线路和金属构成的一团乱麻,科技是有生命力的自然形成的系统。科技进化正如生物进化一样,日益呈现出无意识的趋势。科技是生命的延伸,它不是独立于生命之外的东西,它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
2.自选角度:只要对题干中的语句解释合理得当,符合材料实际,并以此拟定的中心观点明确、突出,写作内容可以适当开放,言之有理即可。
3.见解明确、深刻:本文在写作过程中,要围绕“科技的生命化”进行横向、纵向式的联想,尤其是在分析论证过程中,不能仅仅就科技而科技,既要谈到对科技本身的深刻认知,也应写出科技对其他人或事物的积极作用。
4.联系社会实际,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要求分析论证过程中,涉及的论据形态既可以用材料中的实际论据,也可以使用材料外的实际论据,但是最好使用材料外的论据形式(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这样得分会较高,考生需要注意该点要求。
四、标准揭秘及作答启示
文章写作类试题主要从观点、结构、内容等方面对文章进行评判,下面我们主要从这三方面出发,对文章写作题的阅卷标准进行揭秘。
(一)观点——正确、明确
申论文章的观点不是凭空想象来的,而是来源于材料,是对给定资料核心观点的提炼、概括,或是基于给定资料核心内容作出的拔高与提升。
对于给定题目的文章,实际上已经交代了写作范围或是文章观点,考生要紧紧围绕题目和材料写作;对于给出部分题目或者要求考生自拟题目的文章,考生要立足给定资料,准确理解和把握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的实质,补全或拟定题目,所补充或拟定的题目实际上就是考生的观点。
(二)结构——完整
文章写作题必须包含标题和正文两部分。其中,正文部分一般要包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问题—原因—对策”的基本架构。如果仅仅谈其中的某一方面,则被视为结构不完整。也许有考生会问,如果每篇文章都按这一结构写作,不就会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吗?其实不然。在同样的文章架构下,同样会写出风格不同的文章,这就是文字表达的魔力所在。所以,能否避免同一结构下产生的“千人一面”问题,关键要看考生是否会创新表达方式。
(三)内容——充实
申论文章的内容部分一定要充实,内容要基于给定资料,但不囿于给定资料。
对给定资料的运用,可以是从中直接提取论据,用来论证自己的观点。需要引起考生注意的是,近年来,申论考试反抄袭材料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考生要合理引用材料,避免大段抄袭材料。即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要抄袭材料,也要对材料进行“深加工”,不能让阅卷者一眼看出。
除给定资料之外,考生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从现实生活中寻找论据用于论证自己的观点,以使内容显得更为丰满。对于明确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行文的题目,考生更应当注意联系自身。但要注意,所选取的论据一定要和所论证的观点联系紧密。
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一定要论证充分,有议有论,这也是阅卷标准对文章内容的要求。例如,提出对策,不能是单纯的对对策的罗列,一下列出七八条,每条只有一句话。这样的答案更像对策题,而不是文章,既然是文章,就应当体现文章的特点,有论证的过程。通常情况下,选取3—4条展开论证即可,主要是提出对策,说明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对策,论证必要性、合理性等,其中,可以辅以材料中或现实情况中的具体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