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早知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从吃奶时就开始早教

孩子从一出生就是具备学习能力的,因此早教应该从吃奶时就开始。

预告

著名作家史生荣先生的女儿非常优秀,他撰写的《培养女儿上北大——一个普通家庭的教子经验》(作家出版社2010版)也很受欢迎。在这本书中,史生荣先生提出了一个观点:从吃奶时就可以开始早教。他说:“这不仅是不输在起跳线上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孩子大脑早期开发的问题。”

史生荣先生不仅是一个理论家,更是一个实干家。从孩子第一次吃母乳,他就要求妻子不要把奶头凑向孩子,而是让孩子自己来找。“哪个小猫小狗的妈妈,会把奶头送到孩子嘴里?”果然,孩子自己很快就学会了找到妈妈的奶头。

初生婴儿的学习能力,远不止此。史生荣先生决定从孩子吃奶时就锻炼孩子的感官。

首先,锻炼眼睛。史生荣先生说,因为孩子出生时的情况不同,训练孩子眼睛的办法也要有区别。有的孩子出生后就睁着眼睛,有的孩子可能要几天后才能睁眼。有的孩子一出生就能自己扭头,有的孩子可能要晚一些。但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一生大部分的信息要靠眼睛来输入。孩子睁开眼睛能看到事物了,就说明事物已经进入到了孩子的大脑,而且已经和孩子的脑细胞和脑神经发生了作用。有关研究表明,这时孩子眼睛调节视距的能力很差,物体远了近了,孩子都看不清,他们的最佳视距大概是20厘米左右,正好相当于孩子吃奶时孩子的脸和母亲脸的距离。

史生荣先生说,他的女儿出生后就睁着眼睛。当护士把女儿从产房抱出来时,虽然女儿浑身都沾着血,但他一眼看到的是女儿睁着黑黑的眼睛,而且头发也很黑很长。在医院只住了三天,出院那天,因为是六月,又是中午,就没把孩子的脸包住,一出医院门女儿接触到太阳光的一刹那,一下紧紧地闭上了眼睛,上了车眼睛还不睁开,就那么紧紧地闭着。摸她的脸,逗她,她才又睁开眼睛。

同行的还有孩子妈妈的两个同事,同事都已经做了母亲,她们看了一阵这个孩子,说这个孩子已经会看人,而且对声音的反应也很敏感,谁喊她,她会把目光转向谁。回来就查有关的书籍,知道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能看到物体,但孩子调节视距的能力差,有目的的训练会使孩子调节视距的能力增强,而且越早,孩子大脑和思维的发育就越好。这样,他们就有目的地让她看东西。先是给她的头顶吊了一个红气球,高度大概四五十厘米。红色醒目,估计更能吸引她的注意力。同时也买了一个很花的塑料大铃铛,孩子醒来安静时,她妈妈就拿起花铃铛在她的面前轻轻摇晃一阵,让女儿看,让女儿听,同时也哼唱一些歌曲,他们发现女儿脸上会出现不同的表情。因为母亲和孩子一起坐月子,和孩子做这些事当然并不困难,这样做,也可以排遣母亲坐月子的寂寞。

父亲呢,也别闲着,当女儿每天醒来时,父亲在她头的两侧喊着她的名字玩捉迷藏,这时她会随着父亲的左右出现而转动小脸和眼睛,而且脸上还有一定的表情。有时父亲也抱起孩子,然后盯着孩子张大嘴“噢噢”地引逗孩子,这时发现,女儿的小嘴也在慢慢地嚅动,好像也想学父亲的动作表情。还可以拿一些鲜艳的图片给孩子看。这样和孩子玩耍,对父亲来说是一大乐趣,也是在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视力,同时也在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当然也是在锻炼孩子的思维和大脑。

其次,锻炼耳朵。耳朵也是孩子接受事物的一个重要器官。据科学研究,孩子在胎中,已有听力,所以从一出生吃奶时就锻炼孩子的听力,没有什么问题。有的人会给孩子放音乐,有的人会让孩子听故事,史生荣先生强调说,给孩子放音乐,一是音量不能太大,二是时间不能太长,因为幼小的婴儿根本无法承受太强和太久的声音刺激,而且刺激久了,会产生疲劳,甚至对声音产生厌倦,还有可能损害婴儿的听力。最直接的证明是,居住在森林里远离嘈杂的人对声音更敏感,听力也更好,而久居闹市的人对声音反应迟钝,听力也差。史生荣先生说,他对这点深有体会。刚参加工作时,他被分到一个试验农场的子弟学校,那个学校建在几个农场连队中间的一片戈壁滩上,学生放学后,白天很少有人,晚上更是一片死寂。一年后搬回大学职工宿舍,楼道里谁家有敲门声,他都觉得是在敲他的门,因而一次次错误地把门打开,而且晚上睡觉也特别敏感,有点声音就会被惊醒。现在久居闹市,别说一点声音引不起人们的注意,隔壁装修房子打电钻,不少人都照样能很快睡着。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声音也会让我们的听力产生疲劳,会让我们对声音不再敏感,会让我们的听力减弱。对成年人尚且如此,婴儿那么脆弱的听觉系统,当然不宜承受太多太强的刺激。如果是出生一个月以内的新生儿,声音的刺激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十分钟,而且声音应该舒缓,不要嘈杂。以后随着孩子的成长,再逐渐增加时间。

史生荣先生说,女儿出生时,住在一栋筒子楼里,中间是一条长走廊,两面是一间间的单间房,有点像今天常见的办公楼。那时住房紧张,每家能有一间屋子已经不错,而且每间屋里住的至少是有孩子的三口之家,有的甚至要住老少三代人。这样一来,那么大一栋楼,要住多少人可想而知。而且他们住的是一楼,不但比别的楼层闹,而且窗户后就是员工灶,员工灶的煤炉安了一台鼓风机,天不亮鼓风机就呜呜地吹火做饭。面对这样嘈杂的环境,必须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空间,于是他们将门窗的所有缝隙都糊上,在门外再挂一个厚门帘。好在他们住的不仅是一楼,而且是阴面,即使是盛夏,也没有一点热的感觉。这样做的目的,一是防止孩子熟睡时被惊醒,影响孩子的睡眠,也防止孩子养成一吵就醒的不良睡眠习惯。另一方面是防止孩子在嘈杂的环境下产生听力疲劳或者对声音不敏感,从而影响听力。

史生荣先生说,当女儿醒来时,会让她保持一段兴奋的时间,目的就是动静相间,安静和刺激差异明显,让她的大脑能够该安静时安静,该兴奋时兴奋,不能让她醒了如同睡着,一直处于一种不接受外界刺激和信息的状态。具体的办法是,女儿醒来后,妻子就抱起她给她换尿布和喂奶,待孩子吃饱后,就开始和孩子玩耍,引逗孩子注意母亲的表情和声音。妻子喜欢抱着孩子“噢噢”地发声从而和女儿交流,每当这时,女儿也会学母亲的表情,头一昂一昂、嘴一张一张地也想发声,而且兴奋时,还会舞手蹬腿兴奋地发出咯咯的声音。每天也放录音机让她听一听歌曲和声音。让她和电视有一个合适的距离,让她看一下电视,看一下电视里不断变换的颜色和场景,但无论是看还是听,最长不超过两三分钟,然后就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目的是避免让她产生疲劳,而且始终让她保持一种新鲜感,保持一种没看够没听够的状态,保持一种还想看还想听的状态。特别是电视,她刚看得全神贯注脸上有了丰富的表情时,就立即把电视关掉,让她下次还感兴趣,让她的小脑袋里仍然想着刚才的画面,仍然装着刚才的画面。这样想着装着,也许孩子仍然在思考刚才的画面,头脑里也会重复刚才的画面,这样就可以锻炼孩子的大脑和记忆。如果是一直让孩子看,看到没兴趣,那么孩子就不会再思索,也不会再记忆。电视也是孩子最早接触外界的一个窗口,也是女儿最早会说的一个单词。孩子最早学着开口说话,便是小手指着电视说“电”,意思是要看电视。

这样从婴儿吃奶时就开始早教有效果吗?有!效果之一,孩子说话要比一般的孩子早,也比一般的孩子会听话。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春节回老家过年,那时孩子刚进入七个月,这时的她已经能说一些日常的单字,拉屎撒尿时已经会说拉和尿,这样就不再尿裤子,也不再把屎拉在床上,这让父母亲友都感到吃惊,因为另一个孩子大八九个月,却什么也不会说,什么都不会听,仍然在床上撒尿,仍然听不懂大人的意思。比如,那天要给两个孩子照张合影,把女儿放在那里坐下,说不让动,她就不动,而且要她看着照相机,她就看着照相机,而另一个孩子却乱爬乱动,根本不知道大人要他做什么,反复摆弄几次,孩子却哭了,结果相也没照成。

忠告

史生荣先生认为孩子从吃奶时就开始早教好是好,但一定要把握量和度,否则过尤不及。他说:

早期的婴儿身体非常弱小,大脑也像一张没写字的白纸,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就要特别小心,既不能想怎么教育就怎么教育,也不能像对待宝贝瓷器那样战战兢兢怕这怕那,所以这个量和度的把握,就显得特别重要。让孩子做每一件事情前,都要考虑孩子能否承受,会不会对孩子的身体有什么伤害。也就是说,要先给孩子的教育设定一个界线和尺度,越过了界和度,就适得其反,因此要学会适可而止。而早期的孩子更像刚出土的幼苗,需要我们倍加小心地呵护,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比如,让孩子认知事物,千万不能不厌其烦。孩子没有兴趣时,就立即停止,即使有兴趣,也不能长时间反复,因为我们要让孩子长久保持一个求知的兴趣,这很重要,因为你长久强迫孩子学习、认知,孩子就没有了学习、认知的快乐,如果形成厌烦的心理,那就给今后的教育埋下了祸根。同时,长久不断地强迫孩子认知,孩子也会产生认知疲劳,会对周围的事物孰视无睹。如果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有的孩子对周围环境特别敏感,有的孩子则没有反应。对周围环境敏感的孩子,来了客人他会观察和注视,对周围环境不敏感的孩子,对陌生人的到来会毫不在意,即使你喊他,他也置之不理,像没听见一样仍然自顾自地玩耍。如果让孩子养成对什么都无所谓的心理,那就是我们教育的失败,纠正的办法是用他感兴趣的东西刺激他,然后慢慢引导他。但关键的问题是不要让孩子失去对事物的新鲜感,不要让孩子对什么都孰视无睹,这就要求家长不能对孩子说得太多,也不能让孩子做得太多。不厌其烦的教育是错误的教育,说多了孩子自然会不再听,自然会没有作用。

的确,不论做什么,太多了就会产生厌倦甚至厌恶感。学习和教育这件事,也是一样,要适可而止。

敬告

☆孩子在胎中已有听力,出生时或出生不久即已睁开眼睛有了视力,完全可以从一出生吃奶时就开始锻炼孩子的感官。

☆正如史生荣先生所言:“人的一切本领,都是经过有目的性的训练和锻炼才能获得,孩子看事物、听声音也一样,如果训练让孩子看、让孩子听,孩子的听觉、视觉就会得到训练,孩子调节视距的能力就会加强,孩子听声音辨别声音的能力也会加强。更重要的是,看到的事物和听到的声音是大脑思考的基础,眼睛里摄入的事物越早,耳朵里听到的声音越早,孩子大脑的思考也就越早,对孩子大脑锻炼的作用也就越大,孩子的思维也越发达。因此,早期对孩子视力和听力的训练,绝不仅仅是在训练孩子的听力和视力,而是在训练孩子的大脑发育和思维能力。”

☆每次“训练”的时间不要太长,声音不要太大,婴儿的感官是很脆弱的,过尤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