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交换设备在通信网中起着信息立交桥的作用。电话机的发明引出了电路交换技术,随着元器件的进步和计算机的出现,电路交换系统从人工接续发展到程控交换。数据设备和数据分组传输技术的使用产生了分组交换机、ATM和Internet。光传输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交互宽带多媒体通信成为可能,从而引发了全光交换技术的研究和实验高潮。信息综合和三网融合的应用需求、保护已有网络资源和保留传统的通信习惯,以及能够快速创建新的网络应用,使得软交换技术得到应用和发展。总之,交换技术是支撑信息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它还将随着应用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本书以交换技术的发展过程为主线,依次介绍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异步传输模式(ATM)、IP和ATM的融合与MPLS交换、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和IMS技术光交换技术等内容。本书的撰写结合了作者多年交换产品研发的经验及教学的心得和体会。
本书主要有以下特点:
(1)结合无线移动通信和有线通信分析交换技术。
(2)对如今的应用不起主导作用的技术和标准,只是简单地提及或进行简要介绍,如X.25。重点对当前正在应用的技术或将来可能成为主流的新交换技术进行重点介绍。例如,鉴于AT M交换技术及其基本原理在语音、数据、视频通信中的应用,书中进行了细致的介绍,特别是改进型的Banyan网可消除内部阻塞、外部冲突。
(3)尽可能结合实例。比如介绍7号信令系统时,分别给出了7号信令在固定电话通信、智能网通信、ATM通信中工作的例子。另外,还结合3G标准,对MAP的各个接口做了较细致的介绍。
(4)对反复出现的概念和技术进行解剖,比如对ATM层CRC的检错纠错技术进行的完整分析。
全书共10章。
第1章绪论,介绍各类交换技术的特点、基本原理和交换技术发展概况。
第2章在详细介绍固定电话通信和移动通信系统中语音信号数字化的基础上,分别从软、硬件的角度结合固定电话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分析了电路交换技术。
第3章以固定电话通信系统为主,介绍C&C08交换机。
第4章介绍分组交换,重点介绍X.25的替代技术——PPP协议和帧中继技术。
第5章介绍7号信令系统,信令最初是为实现语音通信系统而设计的,它主要应用在电路交换系统中,本身采用的却是分组交换。
第6章介绍异步传输模式(ATM),包括其分层模型、交换技术、信令技术的完整解析。这一章难度较大,本科生可选择性地只学习前4节的部分内容。
第7章介绍多层交换,多层交换技术能大大提高网络的处理速率。
第8章介绍IP和ATM的融合与MPLS交换。IP和ATM的融合技术有许多,其中主要介绍MPLS交换。
第9章介绍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和IMS技术。
第10章介绍光交换。
本教材建议授课学时为48~54。本书各章节内容之间既有继承性,又有一定的独立性,授课教师可针对不同基础及需求的学习对象,选择适当的内容安排教学。为方便教学,本书配套电子课件,任课教师可以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www.hxedu.com.cn)免费注册下载。
本书编写过程中,宋文俊、陈威、卫延伟、唐琪和刘程等在绘图和文字编辑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疏漏和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联系方式tmingxin@qq.com。
于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