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自控力:不做习惯的奴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不要把野草想象得过于负面,它们是人生的一部分,我们需要看到它们,认识它们,思考解决办法,并立刻采取行动消除它们的负面影响。这些野草在花园中年复一年地生长就是现实人生的一部分,只要铲除即可。不然你就会陷入负面情绪的泥淖,因为未来会有更多的野草冒出来。

那些有着突出成就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当他们处于情绪旋涡中时,都能控制好自己。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很简单,他们就是使用了一个法则:注意力放在“问题”上的时间不要超过一分钟。科学研究表明,只要你有一些分钟把注意力聚焦在负面情绪上就很容易沉溺其中,否则你必须花费数倍的时间来调整自己。

你可以提出一些积极的问题:

从中我学到了什么?

这样有什么好处?

还有哪些地方不够完善?

这样的问题能把你的意念转向寻求解决办法上,从很快把情绪转向正面的状态,先前腾起的不悦感、沮丧感和愤怒感便会逐渐消散。

一周心理调整法则

一周心理调整法则,这个方法能够让你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一旦有负面情绪的苗头,就需要马上改变自己的心理关注点,使自己处于积极的状态。比如说,在这一周中,如果有人挑衅你,你可能要发怒,这时你就要立刻改、马上调整。

一周挑战调整要求

要求一:接下来的七天中,你要摒弃一切消极负面的语言,不可讲带有消极或负面情绪的问题、字眼和比喻的话。

要求二:一旦你发现自己开始出现负面消极的情绪,就立刻运用前面所教的方法来改变这种状态,特别是可以首先打出上面中提到的“问题解决之问”这一拳,提出一些积极的问题。当你问出这类问题时,你处理起来就会比较客观。

同时,这七天中,你要会运用一种“三上”理论。——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认为文思泉涌的地方有三个:马上、枕上和厕上。其中,“枕上”可以是清晨起床之前,也可以是晚上入寝之前,“马上”可以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厕上可以是洗漱之时。这些时间中会有灵感出现。

要求三:在这七天里,不要纠缠在问题上,而要坚持把注意力聚焦在解决办法上。一旦发现自己遇到问题,就要立刻把意念放在如何寻求解决的办法上。

要求四:若发现自己经常不自觉地陷入消极或负面情绪时,不要恼怒和沮丧,只要做出改变即可。然而如果你沉溺于这种状态的时间过长,那么就会前功尽弃,第二天早上你得重新开始,再连着调整上七天。这个方式旨在保证你在调整的七天内不会沾染上哪怕一丁点的消极或负面情绪。

自控专家辣评

对待心灵,我们也要像耕种花园一样,我们必须留意何时自己有了负面情绪,不要害怕它,也不要被它溺死。你要做的是要尽快地改变旧有的种植模式,并种上新的种子,你就会水到渠成地发现自己想要的。

把握关键的6秒时差

情绪控制专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等6秒钟之后再做决定。6秒钟——这个时间点是由我们人类的生理系统所决定的。关于这个6秒钟的奥秘,早在1978年就被一个情商机构组织做了详尽的分析。

情绪是由我们大脑中的边缘系统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边缘系统不断根据我们接受的外界刺激,迅速而自动地生成各种情绪。因而,情绪是一种自然的生物生理化学反应,它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科学家们使用性能鉴定试验和核磁共振成像扫描,让人们看到情绪无时无刻不在大脑中工作。

不得不说的是,边缘系统的反应速度非常惊人,比我们的“逻辑思维中心”(脑皮质)的反应速度快8万倍!也就是说,在情绪产生的那一刻是完全不受我们负责思考的脑皮质(即逻辑思维中心)所控。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无法完全抛开情绪,经常会在瞬间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也就是说,6秒钟之前,我们的情绪不能被“理智”指挥,这时如果发生了行动,就是出于人类天生的本能,即纯“情绪化”的反应;而6秒钟之后,我们的情绪与思考就可以彼此沟通且综合信息完成具有控制力的决策与行动。

在某市曾发生这样一件事

一妇女带着孩子到路边摊点买了两根冰棍,每根1块钱,她给了10元钱,摊主找回8元。可是这位妇女却记成给了50元,那么就应找回48元。摊主当然不能答应,并且翻遍钱箱也找不出一张50元的钞票,但那位妇女依然不依不饶。双方为此争执了半天也无结果,无奈打电话给“110”。民警赶到现场时,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摊主高声向民警陈述详情,而那妇女则不停表示是自己记错了钱数。一场闹剧就此收场。

试想,那位妇女当时若不那么冲动,冷静地想一下,或许就可记起自己所给的真实钱数,接下来也就不至于双方争吵得不可开交,引得路人围观。

怒气来临的时候威力是很大的,完全可以摧毁人的正常思维和行动。但是,愤怒会自己溜走,稍稍耐心地等一下,不必急着发作。至少应该耐心等待6秒钟的时间,等你的情绪和思考彼此沟通之后再做决定。

有一个农夫因为一件小事和邻居争吵起来,两个人争论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让谁。最后,这个农夫气呼呼地跑去找当地很知名的牧师评理。

“牧师,您来帮我们评评理吧!我那邻居简直不可理喻,他竟然……”农夫怒气冲冲,一见到牧师就开始了他的抱怨和指责,正在他滔滔不绝地控诉的时候,牧师打断了他的话。

牧师心平气和地说:“对不起,正巧我手头有点事儿要处理,麻烦你先回去,明天再说好吧?”

第二天一大早,农夫又愤愤不平地来了,不过,显然没有昨天那么生气了。“今天,您一定要帮我评出个是非对错,那个人简直是……”

牧师慢悠悠地说:“我看你还在气头上,这样吧,等你消消气再来吧,我现在要出去一趟。”

此后的几天,农夫没有再来找牧师了。

过了很长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牧师在田埂上见到了哼着小曲的农夫。牧师问道:“现在我没什么事情要处理了,你还需要我来评理吗?”说完,微笑地看着农夫。

农夫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我已经不生气了!现在想来那其实是鸡毛蒜皮的事,不值得生气的。”

牧师慢悠悠地说:“嗯,这就对了,我不急于和你说这件事情就是想给你时间消消气啊!记住:不要在气头上做出任何决定。”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愤怒对别人有害,但愤怒时受害最深者乃是本人。”如今很多人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依旧情绪化、意气用事。只要对方哪一点惹到自己,就肆意发泄,这样就很容易引起各种纷争。

愤怒的时候,我们的思想不可能是清晰的,主观意识早就被怒火给屏蔽了。所以,我们要给自己一点儿时间冷却一下火爆的情绪,冷静下来,好好想想并问一下自己,难道自己真的很生气吗?这件事值得自己生气吗?只有当我们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不安情绪反应时,多去体察自己内心的情绪状态,这样才能把后悔度缩减到最小。

6秒钟建设性举动

坐下来,想一想,把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破坏性愤怒回想一遍(谩骂、攻击、摔东西,等等)。接下来再把当时假设的极端情况回忆一下,然后想想你当时的举动。你会发现其实你当时举动应该会比你假设中的极端举动要缓和一些,而这就表明你多少也会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了。

尝试,当你再次发怒的时候,告诉自己先耐着性子至少等待6秒,6秒之后向自己的大脑传递你崇尚的价值观,譬如:宽容,爱和仁慈等信念。你会发现在这一连串的行为动作之后,你胸中的怒火就会慢慢熄灭了。

自控专家辣评

虽然情绪的产生不能被我们掌控,但我们可以控制情绪的蔓延。只是,这需要我们在情绪产生的那一刻耐住性子等待约6秒钟——因为,只有在经过大约6秒钟之后,边缘系统才能完成传递情绪信息的过程——将它产生的情绪信息传递给脑皮质,这时,大脑的这两个重要部分才真正有了联系。

警惕踢猫效应

某机构对美国各监狱的16万名成年犯人作过一项调查,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些男女犯人之所以犯罪入狱,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是因为缺乏必要的自控,因此,未能把他们的精力用在积极有益的方面。

要想做个极为“平衡”的人,你身上的热忱和自控必须相等而平衡。缺乏自控是一般推销员最具破坏性的缺点之一。客户说了几句这位推销员所不希望听到的话,如果后者缺乏自控能力的话,他会立即针锋相对,用同样的话进行反击,这对他的销售势力是最严重的致命伤害。

在芝加哥一家大百货公司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说明了自控的重要性。

在这家百货公司受理顾客提出抱怨的柜台前,许多女士排着长长的队伍,争着向柜台后的那位年轻女郎诉说他们所遭遇的困难,以及这家公司不对的地方。在这些投诉的妇女中,有的十分愤怒且蛮不讲理,有的甚至讲出很难听的话。柜台后的这位年轻小姐一一接待了这些愤怒而不满的妇女,丝毫未表现出任何憎恶。她脸上带着微笑,指导这些妇女们前往合适的部门,她的态度优雅而镇静,人们对她的自控修养大感惊讶。

站在她背后的是另一个年轻女郎,在一些纸条上写下一些字,然后把纸条交给站在前面的那位女郎。这些纸条很简要地记下妇女们抱怨的内容,但省略了这些妇女原有的尖酸而愤怒的语气。心理学专家对这种安排十分感兴趣,于是便去拜访这家百货公司的经理。原来,站在柜台后面、面带微笑聆听顾客抱怨的这位年轻女郎是位聋子。她的助手通过纸条把所有必要的事实告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