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心的选择:巴菲特给年轻人的24堂财富人生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为自己做事(2)

巴菲特却一脸质疑地说道:“我可不信,你肯定跟他一样不洗澡。”见到父亲不相信自己,彼得有些急了:“不洗澡那是不好的习惯,我怎么会跟他一样。”说着,他像是要证明自己一样凑到巴菲特的面前,掀起了自己的衣服,“你闻闻看,我身上没有味道。”

巴菲特装作认真地嗅了嗅鼻子,高兴地说道:“看来你没有说谎,可是,你为什么会跟他一样抖腿呢?”

彼得这才明白了父亲要讲的是什么,他有些狡辩地说道:“抖腿和不洗澡又不一样。”

“不。”巴菲特一脸严肃地说道,“它们是一样的,不好的习惯,不会因为一个比较明显,而一个没那么明显就有本质上的差别,这样的小毛病如果不及时改掉,总有一天你也会形成不洗澡的坏习惯。”

巴菲特不仅仅只是“股神”,他也是一位慈父。在巴菲特的家庭教育中,他的孩子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关于生活、工作、事业上有价值的东西。与一个人交朋友,要懂得如何去欣赏对方的所有特点,但即使对方如何的优秀,依然会有他的缺点,应该正确地分辨出对方的好坏来,正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因此,学习人的优点需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选取视角:

1.从总体的角度学习对方

在看待别人的时候,要善于从全面、整体的角度去衡量别人的优点,而不能斤斤计较于别人的枝节问题。如果从总体而言,此人是一个能干的人,或者是一个勤奋的人,抑或是一个谦虚的人,那这个人就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有了值得欣赏的地方,就应该谦虚地向他学习。

2.从本质的角度学习对方

看一个人是否值得学习,不能仅根据他一时一事的表现来下结论,而是要从其一贯的表现中发现其本质的、主流的品格。只要一个人的思想不坏,就值得去学习;即使一个人的人品不是非常的好,他提出的观点也应该慎重思考,这样才能客观地去看待对方,从而更准确的学习对方。

3.从发展的角度去学习对方

每个人都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在看待他人的时候,不能因为以往对方说错了话,或者做错了事情,就对他耿耿于怀,从此对对方抱有成见,不再认同对方的想法与观点,因此,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某个人,不能因为一时的错误而觉得这个人没有什么可学习的地方。

4.从优点的角度去学习对方

这层的意思是,不要鸡蛋里挑骨头,总觉得某个人这不行那不行。要懂得为对方喝彩,这不仅仅是一种智慧,而且是一种美德与修养。因为只有自己有这种欣赏的心态时,对方提出的想法和观点,自己才有可能去参考和支持,从中才能学习到东西。

在我开始讲话之前,我想说的是,今天我第一次和比尔·盖茨交谈的时候,发现他是一个比我聪明得多的人。

要做当事人

很多年轻人总觉得自己是在为老板工作,这种想法实在是显得愚蠢。一个聪明的年轻人,会将老板交待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去做,机会就是从中而来的。

巴菲特在哈佛的一次演讲中曾对学生说:你要清楚,自己毕业以后,应该为谁工作,这个问题必须要十分的明确。

在工作中,其实最应该让自己记住,也是对自己最有用的一点:你是在为自己工作,自己的人生自己策划,自己的命运自己把握。

如果说人生的“志向”是一种工作的话,那么,在所有人都能够为付薪工作而感到快乐时,你是否会在自己的人生志向中也感到快乐呢?一般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因为,现实生活往往不是这样。我们可以力图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可以努力地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但可惜的是,这不等于热爱这份工作,也不等于这份工作可以反映出最真实的自我。

这个问题对于一些有智慧的年轻人来说,是肯定的。因为他们是从心里把“志向”看成了工作,他们会觉得这项工作来源于自己的生命,自己需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这项工作。

这两种人,会导致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念,会永远伴随一生成长。

他,从小就认定要当作家。

“关键不是才华,”他说,“而是因为我的性情,虽然我和其他孩子相处得很好。但是,当我真正全身心地专注于某事时,我还是喜欢独处。能够与内心对话,能够探寻其中的因由,这对我都是非常重要的。很早的时候我就发现自己有很强的纪律性,但必须是‘自’律。如果其他人试图支配我的话,我往往会表现得固执、粗暴、叛逆。所以,我不适合受雇于人,我想我会因此丢失95%左右的工作机会。”

最后这句话,对确定志向很有帮助:很明确自己想做什么,所做的这件事情是自己的事情,而非别人的。

总之,这个朋友决意当作家,他还说:“我从来没有想过备选方案,我一生中只动摇过两次。一次是刚上大学的时候,事实上,把写作当做谋生手段看上去非常冒险,所以我初步打算念医学预科,但在第一次进生物实验室并不得不解剖一只青蛙后,我放弃了这个想法。我意识到自己神经太脆弱了,绝对当不了医生。第二次心血来潮是在大学毕业之后,我在总统竞选期间当过民意调查员,这个工作真的非常有趣,它使我有机会跟很多人进行交谈。但为什么我要这样做呢?因为这能使我获得写作素材,写作永远是我最在乎的事。”

因此,这个朋友决定,不管有多冒险,他都要以写作为生。

“很幸运,在做出这个决定时我还年轻,还能够坚韧地面对所有不可避免的反对意见,”他说,“早期的时候身无分文,直到30岁之前,我还一直像个穷学生一样生活,但我并不介意。”

“我觉得这件事情是我自己的,我不能推脱给别人,虽然,我不知道这个选择是否准确,我只是无法想象如果从事其他职业将会怎样。”

总之,这个朋友的人生,显然是以自己的工作志向为中心,并且坚持觉得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自己做的,因此即使显得有些清苦,但依然是苦中带乐。所以说,无论你的工作是什么,还是将理想当成工作,要记住:一切都在为自己做,与任何人无关。

在一次演讲中,巴菲特告诫在场的众多人士说,工作不是老板说怎么做,你就怎么做,这些都是交给电脑做的事情,而你所充当的角色是,你觉得这件事情该如何办,那就这么办吧。

巴菲特对自己的员工所提出的要求很简单,只是希望大家将手头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无论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这些事情,都是你的权利。他觉得,只有这样,员工才认为这项工作是自己的,是自己必须要承担的,而不是单纯地看做是给老板打工,或者其他一些仅仅为解决生存问题而做的事情。

“你是在为谁工作?”弄明白了这个问题,一切就没那么可怕了。只要你觉得有价值的事情就大胆地去做,不必在意别人的闲言碎语,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所以理当做个自发、勤奋出色的人。

某大型企业的一位员工这样说道:“取得博士学位的时候,我与能力不相上下的一位同学一起来到一家跨国公司,那时我的薪水是1万元。但我那同学的薪水却比我多5000元。当时我认为这太不公平。因此,工作的时候,我总是三心二意,小错误常常发生,工作效率极差,总觉得要不这样自己就像吃了大亏。”

这个员工实在是可怜而又可气,他只为薪水工作,认为少5000元工资就要少干5000元的事。但这让学习机会与晋升空间都远他而去,各种各样的坏习惯油然而生,这必然会成为其以后发展的障碍。

在美国,有一位年轻人在取得博士学位后,却总是因工作待遇与学历不相符,每天都奔波在求职的路上。最后,为了生计,他以大专的学历在一家制造燃油机的企业担任检验员,薪水比普通工人还低。工作半年后,他发现该公司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于是他便不遗余力说服公司老板推行改革以重新占领市场。

身边的同事对他说:“你就那么点薪水,管这么多事干吗?”

他笑道:“我在为我自己工作,我很快乐。”

这个年轻人最终的结果如何,所有人都能猜到,一年后他被晋升为公司副总经理。其实这个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觉得是在为自己做,而不是在为老板,因此他发现晋升的机会,准确的说,是晋升的机会找到了他。

如今很多年轻人,都不会主动去承担一些工作,拿多少钱做多少事。当然了,这么做并没有错,不过是做分内之事而已,谁也不会多说什么,而一旦发现有同级别的同事突然晋升,或者加薪水的时候,就开始觉得不公平了,总觉得对方是侥幸,否则晋升和加薪水的为什么不是自己。其实仔细地去观察别人平时的工作就可以知道了,没有什么是能够去抱怨的,关键是看自己工作的态度。

一定要记住,你的工作是为自己,不要在乎别人的说辞,积极工作,从工作中获取快乐与报酬,只有这样,无论什么工作,对你来说都是有意义的。

如果你觉得这份工作不是为自己做的,那么注意了,你的老板一定会觉得经理的位置也不应该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