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管理概论(面向实践的教育管理丛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独立学院研究综述(2)

二、定义以及属性问题

关于“独立学院”的定义,教育部在2008 年4 月出台的《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给予了明确的规定,是专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教育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一些普通本科高校按公办机制和模式建立的二级学院、“分校”或其他类似的二级办学机构不属此范畴。关于“独立学院”的属性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中国人民大学秦惠民教授对独立学院的属性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在对“独立学院”这个概念的阐释上,应当采取一种对办学模式的描述性阐释,即“独立学院”是公办高校利用自身的无形资产以及教育教学优势,与其他组织合作创建的独立设置的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型办学实体。[13]另外还有很多学者对“独立学院”的属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如刘清君教授的论文《论独立学院的基本属性》;张春梅的硕士论文《高校独立学院的发展、规范与创新》。教育部虽然没有对独立学院的属性作明确规定和说明,但是《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中规定独立学院适用《民办教育促进法》。基于此,我们可以把独立学院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民办教育。

三、与母体高校关系问题

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关系的研究首先为产权关系的研究。因为独立学院的建立是以母体学校为依托的,一定程度上利用了母体学校的声誉、师资等无形资产。浙江大学王金瑶就将产权问题列为独立学院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他认为产权不清,容易引发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之间的争端,甚至会引发纠纷等。有许多学者研究认为:独立学院的发展使得母体高校学生教育收益受损,导致普通高校教育资源的过度使用,进而导致教育机会不均等和教育结构失衡。这些学者们甚至对独立学院的合法性持怀疑态度,认为独立学院的发展不仅对普通高校不公正,对民办高校来说更是一种变相的不公平。在关于母体学校对独立学院的影响方面,教育部教育发展与研究中心的范文曜和马陆亭则提出,一定要明确独立学院与举办方(母体学校)的关系。他们提出:“举办方通过校董事会协商和表决机制影响独立学院决策,举办方不干涉独立学院内部具体事务运作和人员安排。在开办初期,举办方有义务提供合适的院长、教师和管理人员人选,举办方有责任监督独立学院教育教学质量。”[14]

四、未来发展问题

关于独立学院的发展方向问题,学者们的观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学者认为,独立学院只代表着一种趋势,而非终极状态,独立学院必须转型,转为民办高校,否则,独立学院的存在将对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和普通教育的发展造成威胁,导致教育的不公平。如果独立学院要继续存在,就需要用严格的准入制度给予保证;另一类学者则对独立学院的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在性质上,它独立于普通本科院校、民办高校、高职院校,同时兼采三者所长,它所培养的应该是既具有优秀本科院校毕业生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又具有高职院校毕业生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由此可以设想独立学院的未来形态为独立于普通本科院校、民办高校、高职院校之外的第四种类型”。[15]在这一类学者中还有人提出独立学院要本科教育技术化等观点。

第二节 微观层面的研究

一、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

有学者提出独立学院应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并探索了这种人才培养的模式。为了确保独立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笔者从培养规格和培养过程两方面对此进行阐述。首先,培养规格是宽口径、多方向、复合型。主要体现在专业的设置一定要为地方经济服务,课程体系的设置一定要突出课程设置的模块化,以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就业市场,对学生进行通、专结合的教育。其次,培养过程要注重基础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实施个性化培养。还有学者认为,独立学院必须在五个方面体现出特色,并作出努力方能取得较好的发展,即树立市场理念,准确合理定位;准确把握市场,动态优化专业设置;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强化教与学的过程管理;构建独具特色的师资结构。另外有学者还探讨了独立学院某个专业方向学生的培养模式,还有学者以个案研究的形式对某个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模式进行了探讨。总之,学者们一致认为独立学院的办学一定要有特色,要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和改革,力争使学校培养的学生有优势、有能力、有市场。

二、学生工作问题

作为新生事物的独立学院,学者们对学生工作的研究涉及了学生的诚信教育、学生的就业指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学生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学生社团、学生的共青团工作以及学生不安分现象等。关于学生的管理工作问题,有许多学者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模式,如周贤君以湖南农业大学独立学院的管理经验为例,提出了一套“双向互动促学习,三位一体强教育,多元集成严管理”的学生管理模式。关于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有学者从学生失信现象的原因着手分析,认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就业不容乐观的现状,有学者提出要在学院建立全程性的就业指导体系。关于独立学院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毕红升采用UPI问卷对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总结出了独立学院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并且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关于独立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教育、学生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也有很多学者作出了探索和研究,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三、教学和教师队伍

独立学院现在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就读,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独立学院的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万玉兰等人在2006 年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对湖北省高校的独立学院进行了调研。其调查结果从教师基本情况和教师队伍结构两方面显示出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不容乐观。有学者从目前独立学院的教学现状出发,分析了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并且提出了对策;有学者分析了独立学院教学管理的特点并提出了改革的思路。

第三节 对现有研究的反思

无论从宏观上来讲还是从微观上来讲,近几年关于独立学院问题的研究几乎涵盖了独立学院的任何一个方面,研究可谓之全面。但是,经过深入分析,笔者发现在研究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方面表现为研究的内容和关于普通院校研究的内容有很大的重复性。很多问题是目前大学中存在的共同问题,学者们已经对此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但是在关于独立学院问题研究中又有学者将此类问题重新提出来研究,研究实质上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很有“换汤不换药”之嫌。另一方面表现为关于独立学院的很多研究停留在具体问题研究与工作得失的阐述与总结上,而没有在具体问题分析之后能够上升到对高等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和理论解释这个层面之上。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推动对独立学院问题的多视角研究。虽然从现有研究来看,已呈现多视角研究的初步特点。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各种研究视角之间的相互沟通显得比较欠缺。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是在现有制度的空隙中生长出来的,它面临着多重问题,比如,合法性问题、与既有制度的关联和冲突问题、和其他高等教育组织形式的关系问题、作为一种独特组织的稳定性和自我发展完善的问题,等等。所以,对独立学院的研究不可能通过单一的视角就能够分析清楚。只有推动政策社会学、组织社会学、新制度分析、法学等多视角综合关照下的独立学院问题研究,加强关系性思维,从更高一层次的关系视角将独立学院的内外部关系放在高等教育发展的系统中进行考察,跳出孤立审视独立学院的研究范式,从独立学院视角透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现存的格局和可能的趋势,认真思考独立学院这种新型办学体制对于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影响,从而将独立学院问题研究推向一个新的研究高度。

注释

[1].东亮.二级学院与“一校两制”[J].教育发展研究,1999(5):19唱22.

[2].王建华,邬大光.对国有民营二级学院的若干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9):23-26.

[3].徐建平,黄佩飞,邹建.公有民办二级学院办学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J] .广西高教研究,2002(6):44-48.

[4].张国华.“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办学体制质疑[J].教育发展研究,2002(3):16-19.

[5].李志峰.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的制度视角[J].辽宁教育研究,2006(4):19-21.

[6].方慈,王金山,王策,等.独立学院与民办高校的博弈分析[ J] .教育发展研究,2005 ( 12 ):72-75 .

[7].周满生.独立学院产生的背景、发展与政策调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7):3唱7.

[8].刘翠秀.独立学院产生、发展及原因[J].继续教育研究,2005(4):153唱156.

[9].许志娥.独立学院的产生和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08,(5):197唱198.

[10].周国宝.论独立学院产生的必然性[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79唱81.

[11].江晓铃,昌庆志.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有效平台[ J] .教育发展研究, 2002(3):13-15.

[12].张国华.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办学体制质疑[J].教育发展研究,2002(3):16唱19.

[13].秦慧民,王大泉.关于“独立学院”属性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1唱15.

[14].范文曜,马陆亭.独立学院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5(3):1唱4.

[15].谭燕飞.独立学院体制创新与未来展望[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8唱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