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所秉持的人生观(哈佛家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1)

为什么要进一流的学校学习,为什么要掌握最高深的学问?这绝不是纯粹是为了赚取更多的钱和财富,而是要掌握最精准的做人法则。一个人无论在社会上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无论你是做法官还是做生意、做老板、做专业研究,都要涉及到情,涉及到义,要切记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因名因利因欲而忘掉情义。

不能拒绝合乎人性的人情

哈佛故事:

1849年,普罗诺就任加州附近一个小镇的法官。镇里各界人士的代表都“照老规矩”带着礼物来拜访他,普罗诺起初很客气地辞谢。第二天代表们带着更多的礼物又来拜访,这回普罗诺对他们的态度就粗暴起来。第三次他竟毫不客气地用拐杖把“代表们”赶了出去。那些人就带着惊骇的表情挤在门口。后来,人们了解了普罗诺的性格和人品,就都对他怀着深切的敬意。从小商人起直到镇长,大家都承认,没有一种力量可以使这位法官违背良心和法律,然而,他们又认为,假使这法官能够懂得适度的“人情”,那么,在他们看来那他就更受人欢迎了。

镇法院里有一件官司,是一个富裕的地主同他的一个穷亲戚打官司。地主是一个豪绅,交际极广,家产宏富,势力很大。那亲戚是他的寡嫂,大家都预言那位寡嫂的诉讼必败,因为这案件毕竟是很复杂的,法院方面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那个地主经常到普罗诺家里来。最初两次,地主的态度很威严,然而很谨慎,普罗诺只是冷淡而严正地撇开他的话头。但是到了第三次,他终于直接提出了要对自己网开一面的要求,对此普罗诺勃然大怒,用一些很不客气的话对地主进行斥责。这让地主满面通红,大为愤怒,带着威胁的态度钻进自己的马车走了。

那寡妇也因官司前来拜访普罗诺,虽然他并不喜欢这种访问。这个被压迫而又怯懦的寡妇哭丧着脸,走到普罗诺的妻子那里,对她讲了些话,哭起来。这个可怜的人总觉得她还应该向法官诉说些话。那大概都是些不必要的话,普罗诺也心知肚明,于是不等她说出口就直接告诉她:“我有自己的原则,一切都照法律办!”

结果,那寡妇打赢了官司。大家都知道,她的胜诉全仗普罗诺的铁面无私。参议院不知怎的意外迅速地批准了判决,于是那个贫寒的寡妇立刻变成了一个富裕的地主。当她再一次来到普罗诺家里的时候,是坐着马车来的,大家都很难认出她就是从前那个贫穷的请愿者。她的丧服期满了,人也仿佛年轻了些。普罗诺很热情地接见了她。但是,在她请求“密谈”之后,她也立刻红着脸从书房里走出来。这个女人知道,她的境况的变更全仗普罗诺的铁面无私和公正执法,但是她毫无办法用实物对他表示感谢。这使她内疚,甚至感到委屈。第二天她趁着普罗诺出去办公,妻子偶然出门的机会。她带来各种衣料和物品,堆满了客堂里的家具。她还特别送给法官的小女儿一个大洋娃娃,洋娃娃穿得很漂亮,有一双淡蓝色的大眼睛,把她放下睡觉的时候,她的眼睛会闭上。

当普罗诺从法院回来的时候,家里顿时炸了锅。他骂那寡妇,把衣料丢在地上,埋怨妻子。直到门口出现了一辆车子,所有的礼物都被堆在车子上面送回去的时候,他才安静下来。

然而,轮到要送回洋娃娃的时候,小女儿坚决不允许,她的反对异常动人,普罗诺几次试图未遂,终于让了步,虽然很不满意。

“为了你们,我终于贪污受贿。”他愤怒地说着,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阅后警言:

讲人情是人性的优点,人情事关人性,没有不讲人情的人性。但是,讲人情也要讲原则,不是所有的人情都符合原则,讲人情也只能讲合乎情理下的人情,不能把什么交易都变通为人情。

真情无价

哈佛故事:

在西部一个小镇里,生活着一位孤独的老人,老人年轻时是位古董商人,有位漂亮妻子,但无儿无女。中年后,他们只留少量花销,把全部资产变现成现金置办了一所豪华的住宅,夫妻俩的生活过的很惬意,不久,妻子去世了,于是老人打算出售这所豪宅,售价20万美元。

前来看房的人不少,但都被这20万美元吓走了,老人并且表示,房子一分钱都不降。一天,一个朴实的年轻人来到老人跟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美元。”

“但是,它底价是20万啊。”老人淡淡道,“其实,这我就已卖低了。”

年轻人并不沮丧,诚恳地说:“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关爱您!”

老人听了年轻人的这番话,似乎有所感悟,是啊,我卖掉房子是因为我不能一个人生活了,我的生活起居需要帮助,我把房子卖成钱,是需要用钱来养老,如果眼前这个年轻人解决了我的这两个难题,我为什么要执意20万美元才卖呢?于是,老人欣然同意了年轻人的意见,把房卖给了年轻人。

阅后警言:

在生活中,用金钱办不成的事,用真诚能办成的事并不少见,这就是告诫我们,在生活中,永远要把做人放在第一位,做好人,做诚实的人,做个有情有义的人,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做事做一个成功者,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所系不可相互推责

哈佛故事:

在纽约的一家酒吧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杀人案。

案件发生在一天的凌晨3点的时候,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被一杀人狂杀死在酒吧中。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经警方走访调查得知,案发时附近住户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杀的情况和反复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出来施以援手,也没有一个人及时报警。

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

但对于铺天盖地地遣责声,有两位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表示了异议。对于旁观者们的无动于衷,他们认为还有更好的解释。为了证明这一结论,他们专门为此进行了一项试验。

他们寻找了70名参与者与一名假扮的癫痫病患者参加试验,让他们以一对一和多对一两种方式,保持远距离联系,相互间只使用对讲机通话。事后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交谈过程中,当假病人大呼救命时,在一对一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做出了反应;而在两个以上的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通过这个试验,人们对纽约酒吧中发生的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两位心理学家把它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更简单地说,就是“旁观者效应”。他们认为: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正是因为有其他人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旁观者可能更多的是在看其他观察者的反应。

用这个效应也可以解释媒体经常报道的小孩落水事件无人施救的原因。

现场的甲本想下水救人,但又看到看到这事的不只是他一个人,于是他要看看其他人的反应。岂不知,悲剧就是在类同于甲的观望中发生了。

对此,甲不禁心里有些内疚。再一想,要责怪,要内疚,要负责任,也是和乙、丙等数十人分担,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他走开了。

因此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正在于“旁观者效应”,与人们一般以为的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之类的社会氛围或看客的冷漠等集体性格缺陷没有太大关系。

阅后警言:

人们习惯于在一件不可理解的事情上找它的理由,有的理由可能还上升为规律来诠释,但说到底,解释它对于消除人们对事态的不理解无太大的意义,面如何去教育每个人从心里树立起一种严格的责任意识才是最重要、最迫切的。否则,在各种“效应”之下还会演绎出新的悲剧和不解。

敬畏生命

哈佛故事:

在哈佛大学的警示墙上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

1992年2月,柏林墙被推倒后不久,当年守卫柏林墙的东德士兵因格·亨里奇被告上法庭。罪名是故意杀人,情况是这样的:

“二战”结束时,作为战败国的德国被前苏联和美、英、法国占领,并被划分为东德和西德两个部分,东德归苏联管辖,西德为美、英、法所管辖,首都拍林也因此分成为东柏林和西柏林。

由于东西柏林的经济差异很大,因此,有很多东柏林市民举家逃往西柏林。为了遏制这种状况,东德政府于1961年8月13日在东西柏林间拉起了一道铁丝网,随即又建起长155公里、高4米的钢筋混泥土高墙。从此,柏林被分成了两个世界,身在东西柏林的恋人再也不能约会,西柏林的儿子再也不能回东柏林探望病中的母亲。

此外,东德政府还规定,守卫柏林墙的卫兵有权对越墙的市民实行击毙,因此,在柏林墙建成后的三十年时间里,有几百名柏林人死在守墙卫兵的枪下,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两岁。

1989年初的一天傍晚,东德士兵亨里奇正在柏林墙外巡逻值班,突然,他发现有一个人攀上了柏林墙,准备越墙。于是,亨里奇举起手中AK一47冲锋枪,“砰”的一声枪响,只听见一声惨叫,22岁的东德青年克里斯·格夫洛伊摔落在墙下。

就在格夫洛伊死后的几个月,东西德回归统一,这道侵染着柏林人无辜鲜血的高墙被推倒。此时此刻,人们想起了格夫洛伊被杀事件,于是亨里奇遭到起诉,死者家属要求追究他的法律责任。

在法庭上,亨里奇的辩护律师辩护说:“作为一名军人,执行命令是他的义务和责任,他别无选择。”听了辩护律师的陈词,控告方和主张起诉亨里奇的人虽然痛惜格夫洛伊的死,但似乎也无法找到亨里奇有罪的证据。

就在大家莫衷一是的时候,法官西奥多·赛德尔面色严峻地对辩护律师进行反驳,他说:“一名军人,不执行上级命令固然是有罪的,但是,射击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和有同情心的人,谁都知道这道高墙意味着什么,也知道翻越高墙的人在做什么。他们不是间谍,更不是叛国,他们不过是去探望自己的亲人,去寻找更美好的生活!此时此刻,在你举枪射击时,你完全可以把枪口抬高一点点,这是你应该承担的良心义务!”

听了法官赛德尔的这一段话,整个法庭都仿佛凝固了,人们只听得到沉重的呼吸和彼此的心跳。整个世界都一片肃穆。

接着,赛德尔饱含深情地说:“在这个世界上,除法律之外,还有良知和正义。当法律和良知产生冲突的时候,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尊重生命,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

听到这里被告人亨里奇悔恨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他走向格夫洛伊的家人,跪在他们面前真诚地说道:“对不起,我错了。”

最终,法庭以亨里奇因故意杀人罪判处三年半有期徒刑,且不予假释。一起颇受争议的杀人案,就这样在一片感动人心的静默中落下帷幕。

阅后警言:

在这个世界上,除法律之外,还有良知和正义,为了良知而违反了法律,为了法律而泯灭良知都不是可取的,但在这对矛盾当中总会能找到解决办法的,这是我们极有必要深思的一个问题。千万不能丢掉了自己的良知。

对自己的情义应有一个合适的界定

哈佛故事:

理查德是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板。他身边的助理兼翻译,是他上小学时的同学,自他请这个同学到这里工作以来一直合作得很默契。但他发现这个同学虽然能力可以,但比较感情用事,他担心这会让他在工作中出问题,到时候他处罚起来会很为难。

果然,让他担心的情况发生了。一次,理查德在和德国外商谈一笔出口生意时,迟迟不见同学的身影,因为自己不懂德语,只好请求对方等待一下。以守时著称的德国人因他们不守时,而怀疑他们的其他方面信用问题,决定放弃合作。

为了此事,理查德抱怨同学说:“你知不知道因为你迟到,让我损失了多少美元?”

这位同学也果然如理查德所预料的一样回答说:“我的女朋友突发急病,我必须送她去看大夫!”

“看大夫不是还有其他人吗?”

“可她是我的女朋友,她只希望我送她去!”

“可你有工作!你完全可以谈完这笔生意再去看她!”

“而且,你们还没有结婚,赚大钱的机会不是天天有的!”

“钱可以慢慢赚,可感情的遗憾是没法用金钱来弥补的啊!”

对于这位同学的执迷不悟理查德这次痛下决心,给了他取消年假和减发当月薪水40%的处罚。因为好的管理者对下属就是要一视同仁,他也知道这么做肯定会伤害到两个人的交情,但他也怕自己因为感情失去了应有的决断力,在今后经营中失去应有的原则,所以最终决定以处罚这个朋友来警示下属,也作为他战胜自我的标志。

而他的那位同学本以为理查德不会不给他面子,因为他知道理查德是一个很重朋友情义的人,既然如此,这点损失又算什么呢?所以,当处罚决定下达的时候,他感到无比的震惊和愤慨。但当他冷静下来时,想想如果站在对方的角度,这样做并不为过。他跟随朋友多年,也深知经商的不易,因此最终还是理解并原谅了理查德。

不过他知道,如果自己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那会再次让朋友为难,于是他主动提出了辞职。

阅后警言:

尊重朋友,看重情义是一个人的美好品德,但讲求情义也要讲求分寸,不能因私人间的情义而损害公众和他人的利益,也不能把个人情义带入工作中做为与上司或组织违反有关规定的资本和筹码,要做到原则至上,讲情义,但要为情义的使用限定一定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