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普新生儿安抚法(0~1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2 号啕大哭 婴儿最古老的求生工具

关键点:

哭泣反射:婴儿用来吸引注意力的最佳工具。

婴儿不同的哭泣声是否自有其含义?

我们都希望听到婴儿出生时第一声有力的啼哭,因为那意味着他健康地来到了人世。然而,如果接下来的一两周,他持续这样号啕尖叫,恐怕你就受不了了!我们应该为婴儿的哭泣感到高兴,那是他们最了不起的能力之一。

刚出生的几个月,婴儿根本不需要微笑或说话就可以顺利度过,但如果他无法向你呼救,就会时时刻刻处于各种威胁之中。得到你的注意力太重要了,以至于新生儿的脑袋一伸出产道就会开始大哭。这种能力叫做“哭泣反射”。

哭泣反射:吸引妈妈注意力的天然妙计

婴儿的哭泣……是呼唤你来让他们停下。

《情感的听觉交流》Soundmaking: The Acoustic Communication of Emotion

彼得·奥斯特瓦尔德

我的猜测是,在几百万年前的石器时代,有个婴儿出生时偶然地发现了一种能够得到母亲关注的完美方法,那就是尖叫。不管是因为打嗝,还是自己吓唬自己玩,总之只要他一喊叫,妈妈几秒钟之内就会出现。

事实上,其他的动物幼崽也需要尽快得到自己母亲的关注,但它们绝不会用尖叫这种方式。对兔崽或猴崽来说,尖叫会暴露他们的位置,可能会引来某只正在觅食的狮子。因此,小动物们很少靠声音呼救,比如:小猫需要帮助的时候不会喵喵叫,松鼠猴从树上摔下来也不过是发出轻微的“唧唧”声,猩猩幼崽在需要母亲的时候也很少低声哀叫。

从另一方面来看,人类婴儿自很久以前就放弃了这种警觉性。无论何时,只要需要洞穴妈妈的关注,他们就号啕大哭!也许这种肆无忌惮的态度表明了婴儿们是非常安全的,他们的父母有足够的能力对抗危险的动物。或者,婴儿必须哭得够响,在洞穴外劳作或与人聊天的洞穴妈妈才能听得见。有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婴儿之所以哭得越来越大声,是因为这是他们在自然选择中存活下来的竞争秘方。越是吵闹的新生儿,就会得到越多的食物和关注,也就大大地增加了他们存活下来的可能性。

为什么婴儿天生就有哭泣反射而不是微笑反射?

如果宝宝们生下来就会笑,不是很有趣吗?当然。不过与咯咯地笑相比,新生儿优先获得的能力是掀起一场暴风骤雨般的哭泣。为什么会这样?至少有两个非常好的理由可以解释这一点。

第一,哭泣比微笑容易。哭泣需要的协调性较低,它只是伴着呼吸节奏而来的一种持续声响。微笑则是一系列快速短促的声响在一次呼吸过程中发生,就像“大珠小珠落玉盘”。

第二,在宝宝长大一点儿以后,微笑对社交或游戏是很有帮助的。不过自生命的第一天起,哭泣就是宝宝存活下来的关键保障。

我们也许永远都无法确定到底是何时何事让远古婴儿开始哭泣的,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正是那些善于“引起骚动”的洞穴宝宝才顺利地存活下来,并把他们的基因传给了我们。

婴儿的尖叫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你从床上揪起来,或是让你来不及提上裤子就冲出洗手间。(对一个不到4.5公斤的小家伙来说,这个表现很不错啦。)然而,千万不要以为婴儿大哭是因为他在有意识地寻求你的帮助。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里,你的宝宝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哭泣能够引发你的关注。事实上,他也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哭泣是你能接收到的信号。

当你家两周大的宝宝尖叫的时候,他根本不是在跟你交流,而更像是你机缘巧合地偷听到了他和自己的对话。他的哭泣就像是有点儿激烈的自言自语,“天啊,我饿了”,或者是“唉,我冷了”。因为你守在他身边,所以你听到了他的牢骚抱怨,并希望给他爱的回应:“亲爱的,你怎么了?听起来你很不开心。”

仅仅几个月,婴儿就会注意到哭泣能让你陪在他身边。4~6个月,婴儿就会掌握咕哝、低声哀鸣和大声叫嚷,并用这些去表达自己的特定需求。到那个时候,你会发现他开始用“装哭”来吸引你的注意力。不过,暂时不必担心,目前你对哭泣的及时回应不会让他养成任何坏习惯。等婴儿长到6~12个月时,父母才需要训练他不要变得充满控制性。就此刻而言,你需要他明白,只要他哭,你就会陪在他身边。要让宝宝知道,这种爱和支持是稳定和持久的,这正是培养他对你的信任感的关键点。

婴儿哭泣我们难受

婴儿一出生,基因里就伴有某些特定的自动反射(比如哭泣),成人也一样,我们身上早被设定好了很多不可抗拒的自然感受。很多年前的研究已经证明,成人天生就会被婴儿的脸吸引。你家宝宝的心形脸庞,翘起的鼻子,大大的眼睛和饱满的前额,都会让你有亲吻他和抱着他几小时不放手的冲动!

同样,我们都有特殊的本能。知道自己的宝宝什么时候是在闹“狼来了”,而什么时候是真的迫切需要我们。我们的大脑和身体都自有方法接受这种信号。这就是婴儿的尖叫真的能让我们“心惊肉跳”的原因。我们会感觉到自己的焦虑系统进入了“红灯”警报区,于是便开始心跳加速,血压上升,掌心出汗,胃部痉挛紧缩。研究表明,婴儿尖声哭泣对父母焦虑系统的刺激可以达到电休克的效果。科学家也证明,那些同时忍受着其他压力的父母(比如疲劳、孤独、婚姻不和、经济压力、激素失调、家庭问题或邻居问题,或其他应激源),在听到婴儿的哭泣时,会更容易崩溃、爆发。

让我们忍不住去帮助婴儿的原因,并不只是他们发出的声音,还有他们的样子。看着他的小拳头在空中无力地挥舞,他的小脸因为显而易见的痛苦而扭曲成一团,我们就如同万箭穿心。我们身体里每一条与爱怜有关的神经都会促使我们去想办法平息他的痛苦。这种生物性的本能冲动是强有力的,这就是为什么在医院的护理室外等候时,我们根本没办法忍受宝宝在里面哭却无能为力的感觉。

要知道,并不是只有父母才会对婴儿的哭泣给予回应。单身的成年人或儿童听到婴儿哭泣也会感到不适。不过,对新手父母而言,尤其是那些之前没带过孩子的,会觉得自家宝宝的哭泣格外令人困扰。

婴儿的哭泣甚至可能勾起某些已被你遗忘的情感创伤。你可能会突然忆起之前的失败或受辱经历,比如某人曾经对你不公,或是记起某些批评和攻击你的人。婴儿的哭泣会让你觉得,你在为过去的错误受到惩罚。某些父母会因为无法忍受这种无助感而躲开宝宝的尖叫哭泣,忽视宝宝的需求。(更多关于“帮你度过最艰难时期的实际建议”,见附录B。)

宝宝并不是故意要让你负疚或不适。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里,他的哭喊永远、永远、永远都不可能是为了控制你,也不可能是刻薄、粗鲁或是批评指责。尽管如此,当你的宝宝哭个没完,这些感受都有可能会在你内心爆发。

婴儿哭泣的3种声音

当你第一次把宝宝从医院接回家的时候,每一次的手忙脚乱似乎都是个严重问题,每一次的哭闹都像是一场紧急警报。所有的父母都愿意付出一切去满足新生儿的需求,可是当宝宝哭起来的时候,谁能明白他到底需要什么呢?只是听着宝宝的哭声,你就能分辨出它不高兴的原因吗?对一个满月的宝宝来说,“我很困”和“我饿死了”的哭声听起来有什么不同吗?有些育儿书会告诉父母,只要足够细心,就能从婴儿哭泣方式的差异上理解他的需求。然而,世界顶尖的婴儿腹绞痛研究人员近40年以来得到的结论是:这根本不可能。

1990年,在康涅狄格大学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两名婴儿的哭声进行了录音,其中一个是饥饿时的满月宝宝,另一个是刚刚行了割礼的新生儿。然后让一些母亲听录音,要求她们分辨这个宝宝是否处在饥饿、困倦、疼痛、愤怒、惊恐或尿床的状态。只有25%的母亲分辨出了满月宝宝的饥饿状态(而有40%的母亲认为那是由疲倦导致的哭泣)。只有40%的母亲分辨出了新生儿的疼痛状态(而有30%的母亲认为那是愤怒或是受到了惊吓)。

你可能会觉得,如果母亲对宝宝的哭泣有更充足的经验,就会更容易分辨。然而研究显示,其实也不是那么回事。芬兰的研究人员找了80名有经验的儿科护士,请她们去听婴儿不同情况下的录音,包括出生时、饥饿时、疼痛时和开心地咯咯笑时。令人吃惊的是,即使是最有经验的专家也只能达到50%左右的准确率,几乎没比随机概率高多少。

婴儿长到三个月时,就会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而不再是单一的哭泣,这样要分辨他的意思就容易得多了。然而,刚出生时,他的大脑发育还不够完全,还没有足够空间去发展哭诉和抱怨的能力。所以,在出生的头几个月里,大多数婴儿只会发出三种简单但独特的声音。

呜咽:轻度急躁,像是请求,就如邻居来敲门借点儿糖。

哭泣:为了吸引注意力短促叫几声,就像厨房的定时器。

尖叫:最后这个级别就是刺耳的、可以震碎玻璃的号啕大哭,就像防盗警报一样令人无法忍受。

如果要猜测每种声音的意义,你大概就会觉得呜咽是一种轻度的不高兴,就像有点儿饿或是觉得困倦。哭泣意味着更强一些的苦恼,比如非常饿、口渴,或是觉得冷。尖叫则意味着疼痛、恐惧、愤怒或是被惹毛了(比如之前的哭泣没有得到回应)。

如果你的宝宝是那种相对平和的类型,那么你的猜测算是八九不离十。一般来说,宝宝哭得越凶,声音越尖锐,就会越快地进入尖叫阶段,这也意味着,他感觉疼痛的可能性非常大,需要尽快得到你的帮助。在分辨婴儿发声的意义时,增加一些视觉线索可以大大提升你判断的准确性。比如:

张开了嘴,不断拱来拱去?(可能是饿了。)

打哈欠、揉眼睛、来回转头、半垂眼帘盯着某点发呆?(可能是累了。)

故意回避你的视线,或是开始打嗝?(可能是刺激过度。)

做鬼脸,看起来像是在用力使劲儿?(可能是肠部不适。)

简单地说,如果一个比较平和的婴儿觉得不太高兴,那么他只会呜咽,就像小狗叫门时的呜呜声。除非他没有及时得到关注,或是疼痛加剧,否则他不会提高哭喊的音量。

然而,对那些爱哭闹的婴儿来说,往往很难单纯从哭声里判断他们的需要。这些宝宝很难控制自己按照“三个阶段”慢慢升级,尤其是疲劳或刺激过度的时候。在爆发呜咽和哭泣的几秒钟后,他们就可能立即进入刺耳的尖叫状态,这样一来,你就根本没法分辨他们到底是不是有什么紧急问题了。这些宝宝往往会被自己的哭叫搞得心烦意乱,这就成了恶性的滚雪球,他们越哭声越大,最后变成了单纯地哭个不停!而最早引起的哭闹和尖叫的诱因早被忘到了脑后。

事实上,即使后来科学家使用了尖端复杂的听觉分析器去研究哭闹婴儿的声音,他们也无法区分宝宝在饥饿、疼痛、过度刺激、厌倦、惊恐甚至是不耐烦时的哭声有何不同。不管诱发原因是什么,那些敏感的宝宝哭起来都是“一样一样一样”的。

大部分时候,婴儿最可怕的尖叫也只是用来表达他的饥饿、尿床、便便或是孤独感。不过,如果他换了全新尿布靠在你怀里,却还是哭闹不停,你该怎么办?如果你试遍了所有方法但他就是不肯停止尖叫怎么办?

这时候,大部分父母会开始怀疑宝宝有腹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