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欣赏的白岩松·10个精彩瞬间
瞬间1:启智
在寂静的高原上,放映机沙沙的转动声如天籁之音。
流动电影放映员赵克清,是农牧民最期待的贵宾。
生活闭塞,挡不住人们对精神生活的探索。
工作清苦,赵克清却把心灵调剂得有滋有味。
岩松的采访,为我们打开了赵克清的精神宝箱。
初入电视行业,岩松说这期节目“找到了感觉”。
第一次栏目评比获奖,第一次得到认可。
赵克清送给岩松的那条白哈达,如神带,
开启了“国嘴”的电视神奇之旅。
代表节目:《东方时空·东方之子》1993年8月8日《乡村放映员——赵克清》
记者白岩松:你好,观众朋友,我现在是在青藏高原上的青海省都兰县的科日村向您报道,这里海拔3100米,空气缺氧量已经达到百分之四十。也许您是在很多的业余生活当中选择了坐到电视机的前面,但是对于这里每平方公里只有一个人的农牧民们来说,隔几月能看到一次的流动电影就是他们最高级的精神享受,所以一到放电影的时候就是附近农牧民们的一个节日。在这里我认识了一个流动电影放映员,他的名字叫赵克清。他穿山越岭为附近农牧民们服务已经有28年了,所以附近的农牧民都把他称作中国最棒的电影艺术家。
解说:跟老赵相处了几天,我似乎感觉到他更加属于草原和荒山,家对于老赵来说像是一个匆匆的驿站,当我到了县城老赵家里的时候,他老伴和孩子谈起他时,那种不远不近的神情,和老赵回家时家中的狗都要咬他的故事,都很难使我相信,赵克清的确就是这个家的主人,然而,在他所到达的每一个毡房和蒙古包里,他都像贵宾一样承受着农牧民最热情的款待。
同期:
白岩松:我听牧民说有的时候你演这个电影啊,直到清晨观众都睡着了你还在这里放。
赵克清:放到最后想睡都没办法,已经放三部影片了,还非要演不成,你怎么办呢,你得满足他的要求,一般来一趟也不容易。
瞬间2:细察
这是《新闻调查》开播的第一期节目,
多年后再看,依然散发上乘的光泽和质地。
叙事精巧,情感饱满。
岩松观察下的宏志班,有社会和心理层面的碰撞。
他挖掘正面题材的内部矛盾,正视爱心背后的沉重。
这不仅是采访,也是探寻国家变革下的人物命运。
更是在倡导公平合理竞争的制度保障。
代表节目:《新闻调查》1996年5月17日《宏志班》
白岩松探访几个贫困学生家。
记者白岩松:平常睡觉的时候是一家三口挤在这张床上?刘程母亲:是,我一个人头朝这边,他们两人头朝那边,也都翻不过来身,他现在又长那么大了。就这么凑合着,把床旁边接了这么一块。
白岩松串场:在去宏志班学生的家里时,我发现,他们的父母大多在47岁左右,属于共和国同龄人那一拨,可能和其他年龄段相比较,这一拨人身上的故事更多,因此,当他们自己的人生道路走得不是很顺畅的时候,他们把很多的希望放在了孩子们身上,生活中吃得差点或者住得狭小点,他们都可以忍受,但是如果孩子求学道路丧失希望时,他们受的打击特别大,因此这次当他们孩子走进宏志班,对他们心灵来说,是很大的一种安慰,甚至使他们的人生又看到另外一种希望。
…………
白岩松在教室串场:这是放在宏志班教室的两个暖壶,这里还有一段故事。现在宏志班班费已经上千元了。这和其他班级比较起来是比较多的,有一天班主任让班长去给班里买两个暖壶,没想到班长出去只买了两个暖瓶胆,然后到母亲单位找了两块铁皮,刷上油漆做好了。后来针对这件事,广渠门中学在其他班级做了调查,说给你钱,你会买什么样的暖壶,学生大部分回答是买电暖壶,或者其他什么,没有一个人想到这种方法。说到这,我想到前一段一个北京学生一个年能拿多少压岁钱的调查,人均700元。这个700元和这个暖瓶故事产生的反差,就容易让人感受到宏志班孩子与众不同的地方。
瞬间3:稳健
那年,他还不到30岁。
那年,香港回归,洗雪百年耻辱的民族庆典。
他手持话筒、现场直播,讲述一个个细节。
亿万人在电视屏幕前注视他,听他的每句话。
直播信号故障,他不慌张,即兴说话。
有点有面,述评结合,他的能量让人惊讶。
这次历练,也让他迅速成长为驾轻就熟的主播。
代表节目:央视1997香港回归直播节目
记者白岩松:各位观众,我现在是在落马洲的大桥上。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有一个铁的这样的一条线,在桥的中央。可以这样说吧,我现在左脚一面是香港,在右脚的这一面就是深圳。刚才水均益也说了,按理说这条线是不应该存在的。因为深圳和香港自古就属于同样的一个县志。但是150多年前,英国人侵入之后,便有了这条线,便有了这条深圳和香港之间让很多人感到伤心的线。但是再过三个多钟头,这条线就只具有区域线的意义了。一面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另一面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
记者白岩松:各位观众,这条线并不长,车速也并不快,但是今天驻香港部队,越过管理线的这一小步,却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为了这一步,中华民族等了百年。
记者白岩松:各位观众,现在要向您介绍的一个细节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车牌号,上面写着的是“ZG”,比如这个刚刚过去的ZG446,那么这个“ZG”是什么意思呢,它是“驻港”这两个汉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ZG”,同时也是“中国”这两个汉字拼音的第一个字母“ZG”,这当然不是一种巧合。
瞬间4:动情
这一刻,他是一个柔情女星的粉丝。
他不掩饰自己深情的记忆、绵绵的思念。
他,不仅是硬新闻下的冷面孔,
还有软新闻上的热心肠。
邓丽君墓前的他,那些熟悉的时代回忆。
节目结尾,他引用一段留言:
“时光自身畔流逝,我们永远只在乎你。”
这期节目,让他离我们更近,
原来,我们都是有爱有痛、相似的人。
代表节目:《东方时空》2005年7月《岩松看台湾》
记者白岩松:邓丽君的墓园非常有特点,安静而视野开阔,前面就能看到整个太平洋,这个时候让人很容易想起她曾经唱过的《在水一方》那首歌。现在大家听到的歌曲当然也是邓丽君墓园有意选择的一支歌曲,“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愁堆解笑眉,泪洒相思带”。可能也正是用“好花不常开”来表达对她的一种纪念。
记者白岩松:其实邓丽君在我的记忆当中不仅仅是一个成长的路标。我记得在70年代末的时候,当时自己的年岁还非常小,会在收音机里去调她的短波,去听当时台湾的“中广广播公司”还有澳广的电台,听邓丽君和当时刘文正的歌。当然,在我的记忆当中,还会把邓丽君的歌曲和喇叭裤等连接在一起。看到了一个评论蛮有意思的,说在70年代末的时候,中国的变化首先是邓小平来引领了整个中国的改革,而对于当时的很多年轻人来说,邓丽君在70年代也给了我们不少永恒的回忆,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象征。邓丽君的确留在了很多人的记忆当中,一首又一首的歌曲非常真实而且非常有魅力地留在了许多人的记忆当中。我想对于很多华人来说,这种记忆是共同的。
瞬间5:理性
边观看靖国神社,边即兴串场,
一气呵成,是岩松多年功力的沉淀。
靖国神社意味着什么?日本人有多少种历史观?
他在行走中思考,努力寻求答案。
价值观辨析,复杂关系剖解,
不简单化是非判断,不情绪化喊口号,
而是呈现多元化交织的历史观。
结尾,他灵机一动,顺手拈来,
用东京理科大学门口的“理”做文章,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代表节目:《东方时空》2007年3月《岩松看日本:探访靖国神社“多元交织的二战史观”》
出镜背景:镜头缓缓摇向靖国神社门口,记者站在门口
记者白岩松:我现在是在位于日本东京的靖国神社的大门外。我想不管对于我,还是对于其他的来到这里的中国人来说,靖国神社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在穿过这个大门外之后继续向前走,进入到靖国神社里头,它有正殿,还有游就馆以及其他的一些建筑,包括园林构成的一个实体的靖国神社。但是相对于实体的靖国神社来说,对于中国人还有其他的一些亚洲国家的人来说,恐怕一个精神的靖国神社才是格外地让人敏感。那么这个精神的靖国神社也被学者们称为靖国史观。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透过实体的靖国神社的背后到底蕴藏着怎样的一种历史观。
出镜背景:镜头从靖国神社门口的记者,摇到纪念塔,再摇回记者
记者白岩松:在即将进入靖国神社的正门之前,在它马路的两边,有两个日本陆海军的大灯笼,也就是我们所习惯地称之为所谓的纪念塔。那么,在这两个大灯笼的纪念塔的下方有16个浮雕的画面,其中多面都与日本侵略中国的画面是紧密相关的。今天为了更好地让大家来看到在一个实体的靖国神社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一种历史观,我们特别还请到了一位嘉宾,就是旅日的导演李缨,他刚刚拍摄完毕记录电影《靖国神社》。
出镜背景:记者从游就馆里走出来,边走边说
记者白岩松:出来了,可能是心情决定的原因,不想在里头待的时间太长。你要问我此时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我觉得用生气或者愤怒这样的字眼并不能准确地概括,或许用荒唐这样的字眼来概括的话,相对来说比较准确,因为面对历史,如果有一定差距的话还有辩论的可能,但是如果差距太大,甚至变成黑白之间的问题的时候,可能你的感受就变成了一种荒唐。
出镜背景:记者从靖国神社走出,镜头摇向对面的理科大学
记者白岩松:在我结束了今天这个采访,即将走出靖国神社大门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就在靖国神社大门的正对面,就是东京理科大学这样的六个大字,其中一个理字深深地触动了我,任何的一种历史观应该讲理、有道理,要有理性,因为我们所有人应该信奉一句话“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瞬间6:率真
地震灾区,堰塞湖险地。
岩松用身体丈量泄洪槽的深度和宽度,
他突然躺倒,毫不犹豫,轻松自如,
为观众展示直观、真实的现场。
本能的体态语言,更具雄辩力,
记者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
细心的观众,都能捕捉感知,
几分诚意、几分投入,都清晰可鉴。
躺下的那一刻,一个记者的率真跃然镜头。
代表节目:《新闻1+1》2008年6月2日播出《堰塞湖:震后新险情》
出镜背景:记者先站在泄洪槽,然后卧倒用身高丈量槽深和槽宽
记者白岩松:现在我就在唐家山堰塞湖排险现场,刚刚挖掘成功的泄洪槽的里边。这个泄洪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深度和宽度呢?拿我的身高做比例,我的身高是1米79,那大家能够感受到,大约最窄处有我两个这么宽,将近4米,但是这还是最窄的地方,如果是从高度来看,拿我的身高做一个比例的话,大家会清楚这样的一个泄洪槽一共挖了有多高。
上游在那边,将来的水从那上面泄下来之后,从这向下游走,它这个上游的高度跟下游的高度有一定的高差,以便使泄洪的时候变得更加畅通。能够看到,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头,武警的官兵居然在天气、储备、设施等各方面不太全面配合的这种情况下,硬是用自己的一种精神和这种体力生生地在大家非常关心的唐家山堰塞湖的坝顶开掘出了这样的一条泄洪槽,非常非常的了不得。
瞬间7:博识
岩松看美国,美国校车小中见大。
黄色的特权,是严格的制度约束和技术保障,
更是一个国家对新一代人厚实的爱护。
当中国校车新闻频频刺痛人们的心灵,
让幼小的孩子难以承受之时,
美国校车的经验,是借鉴,是提醒。
岩松探访美国校车的标本,
打开了中国人的视野和心灵,
最终也推动了中国校车制度的完善。
代表节目:《岩松看美国》2009年4月22日《黄色的特权》
(同期)白岩松:坐这个小车,你告诉我需要注意一些什么,不能做什么?
小孩:必须要系好安全带,不能到处乱窜,在座位之间跳来跳去的。
记者白岩松:提到校车就不能不提到安全,在这儿先要给大家讲一个新闻,2007年7月31号,在明尼苏达州有一座桥梁突然坍塌了,而当时正是交通的高峰期,60辆汽车掉进了水中,其中很多人死亡,很多人重伤,其中也有一辆正在运送学生的校车也掉了进去,但是庆幸的是只有几个孩子受了一点点的轻伤,几乎大家是安然无恙的。那么除了汽车,也就是校车的质量绝对得到了保障之外呢,平常日常的维修和管理也显得十分地重要。我现在就是在校车公司的维修车间里头,它承担着所有校车的日常检验和维修,那么自打校车这种制度出现之后,就已经牢牢地把安全放在了第一位。有这样一个数字就可以告诉大家它的安全系数,它的安全系数要比其他的运送孩子上下学的交通工具安全系数高出很多很多倍。
记者白岩松:校车上这样一个“STOP”的标志牌对于整个美国社会来说,是一个必须令行禁止的标志。怎么说呢?因为当校车一到了目的地,或者到了要接孩子那样一个区域的时候,司机就会将它展开显示出来,这个时候迎面而来的汽车必须停下,而校车后面的车也必须停下,如果校车后面的车有比较着急的,在校车停下来之后,超越这个车的话那就是严重违章。当然所有这些规矩,还必须很好地执行,美国的各个州早已经有了非常严厉的交通法规,会对肇事者给予非常严厉的惩罚。所以校车的安全不仅靠校车的质量本身,还靠法律条款,还有相应的执法者,以及每一个公民参与其中,才能保证安全。
瞬间8:良知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
伤亡惨重,原因未明,举国凄然。
谁来第一时间满足公众知情权?
面对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的“我相信”,
岩松第一时间关注这场新闻发布会。
他不盲从,而是回归常识的角度,
保持必要的清醒,秉持理性,
重申“说真话”和“及时纠错”的底线,
强调中国铁路的信心和信任需大量工作。
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有良知的评论员。
代表节目:《新闻1+1》2011年7月25日《中国高铁:重建信任!》
评论员白岩松:昨天晚上铁道部的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在举行新闻发布会。我帮他统计了一下,他向所有的记者和在场的人员提出这种反问,你们相信吗?一共提出了不少于三次。他的回答是我相信。是,我相信他必须得说“我相信”。但是你要问我呢?我的答案是,一个多月之前我愿意相信,但是现在我不敢信,不能信,我就简单地信了,对铁路纠错也不一定很好,要想真信,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节目开播之前我看到了一个专栏作家的建设性的微博,写得挺好的“谅解建立在真相之上,没有真相,没有谅解。部门要摆脱塔西佗陷阱(当一个部门失去公信力时,不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就必须深入调查事故真相,坦然道出事故。任何的遮掩或回避只能激怒民众,加深裂痕”。
这对于铁道部,以及相关的部门提醒就是,必须要坚持说真话。绝不能说你已经说了20句或者30句真话,觉得说一句假话也没关系,这一句假话就会把你前面的真话所积累的某种信任全部丧失殆尽。要不停地、不断地、永远说真话,直到大家的信心真正建立起来。当然,仅有真话和真相是不够的,建立大家对中国铁路的信心和信任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甚至有很多是处理这次事故当中的一些细节。
瞬间9:灵巧
小学给学生区分戴“红领巾”、“绿领巾”,
是学校的功利教育,还是挫折教育?
教育惩罚的界限在哪里?
硬性的探讨需要观众的参与感,
岩松开头戴上绿领带,对孩子说:
“白叔叔和你们一样都戴过绿色的领巾。”
形式感的趣味中,是庄重的悲悯。
这期节目的开篇语,
第二天成了媒体新闻标题,
《白岩松戴“绿领巾”声援被色彩区分的差生》
起到二次新闻传播的意外效果。
代表节目:《新闻1+1》2011年10月19日《这个“绿色”不环保!》评论员:白岩松
主持人白岩松:在进演播室之前,我究竟是戴一个红色的领带还是戴一个绿色的领带,我犹豫了一下。最后我还是选择要戴一个绿色的领带。但是戴完了绿色的领带之后心里又有点含糊,会不会有很多观众朋友会认为我是一个不太好的主持人,跟戴红领带的主持人比较起来我比较差。当然,这只是一段开玩笑的语言。我是故意戴上绿色领带的。但是戴上这条领带其实是特别想跟西安一所小学刚开学,刚上小学一年级就戴了绿领巾的孩子们说上两句话,白叔叔和你们一样都戴过绿色的领巾,但是这不意味着咱不好,咱们相当棒,而且非常好,跟戴红领巾的孩子一样棒,当然了,你们比白叔叔还棒。
瞬间10:敏锐
哈医大医生被患者杀害事件。
医患矛盾,谁来把持公正的天平?
一个调查数字,让岩松注意到更可怕的舆论,
面对医生被杀,大部分人竟表示心情高兴。
岩松担心,这种“仇恨”,最终的受害者是谁?
杀医生:我们可能也是“凶手”!
熟悉的选题,陌生的挖掘。
这是一个媒体人的敏锐,
也是在喧嚣的舆论中,一记清亮的忠告。
代表节目:《新闻1+1》2012年3月26日《杀医生:我们可能也是“凶手”! 》
评论员白岩松:一个患者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里头,突然疯狂地用刀子扎向了医生,最后结果是一个医生死亡、三个医生受伤,这是对医生的第一次伤害。没有想到,几个小时之后,对全国医生的第二次伤害又开始了。在当天晚上的8点21分人民网刊登了这条消息,当时情况可能还没查明,在这条消息里有“疑因医患纠纷”这样的字眼。可能是与此有关吧,我们看看看完这个消息之后有一个调查,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您心情如何呢?当时参与人数是6161人,而选择高兴的居然高达4018人。看完这样一个数字,我一身冷汗,我在想,我是不是也有可能成为这4000人当中的一个?我们是不是也有可能成为这4000人当中的一个?杀那个医生的凶手只是一个吗?我们是不是也有可能成为凶手当中的一员呢?而归根到底地说,在这样一种仇恨被演绎到新的高度的情况下的时候,最终的受害者会是谁呢?
评论员白岩松:前几天读到台湾慈济人写的一本书上说了这样一段话,面对很多我们不喜欢的丑恶现象的时候,以暴制暴是一种方法,但不是我们采取的,我们要扩大善,当真正把善扩大到足够地步的时候,恶不就剩不了多大的空间了吗?我们要去强调那个杀人的凶手不是一个医患纠纷,而是一个刑事案件。但他可能也是受害者,据媒体报道,他3岁的时候父母离异,父亲现在还在服刑,母亲没有去带他,他跟爷爷一起相依为命,爷爷得了癌症,而他可能也是一个受伤者,是这个社会病了。我们要去思考为什么过去我们没有把爱给他。另外,我们也要对我们的医生,我们医生的守护人可能说上一句,我代表不了其他的人,我只能代表我自己。可能我也人微言轻,要对他们说上的是,中国所有的医生,我爱你们!真的,你们辛苦了!相信你们也会爱这个世界!爱众生!爱每一个生命!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生病,都会期待你们对我们的这种救护,但是相信爱会慢慢地生长,仇恨只是一时的事情,是这个特有阶段所会出现的一种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