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力:人人都能看懂的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Chapter 1 人人都是经济学家

生活中的经济学

一提到经济学,很多人都会觉得高端、大气、上档次,而且远离咱们凡人的生活。如果把经济学理解为“与经济有关的学术”,那的确如此了,如以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的发表作为经济学诞生的标志,经济学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经济学逐步完善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并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逻辑,要求学者不仅对学术本身要有较深的造诣,更把数学、历史、地理、人文等各科信息作为研究经济学的基础。如果就这样的理解,懂经济学真的很难,图书馆里琳琅满目的经济学书籍也不会成为寻常百姓的家常读物。

但如果我再问问各位读者,是否会上街购物?是否偶尔做些理财规划?是否参加过一些提升自我的培训课程?睡前是否刷新一两条微博微信?如果回答是YES,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迈入经济学的门槛,甚至在某一经济学的领域上你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了专家!这里,我们把经济学理解为“与经济有关的学问”。

让我们来说个故事。

Kate是个标准85后姑娘,工作稳定,朝九晚五的工作,有着一份还算不错的收入。独立自主,单身未嫁,下班和周末时间充裕,于是她想利用这些空余时间学习充电,提升下英语水平。在咨询了一圈英语培训机构后,她选择了价格适中、离家不远的一家外教英语培训机构。周中一周3次,每次2小时,周末上强化班,一周1次,每次4小时。每周她都过得很充实,但下了班就赶去上课,来回奔波让她感到有些疲惫,朋友的邀约往往也都要因此无法前往。这让她觉得生活枯燥极了,但她有个还不错的男性朋友,每天睡前都会给她说个小笑话,并且鼓励她如果坚持完成学业,就奖励她一次海岛游。渐渐的,她调整好心态,又觉得干劲满满了,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学习中。半年后她完成了学业,在一次公干的外交活动中由于出色的英语表现,她得到了领导的重视,被调到核心部门任职,并且涨了工资。当然那位男性朋友履行了他的承诺, Kate顺利出游海岛,当然,这次是双人游。

原理一:人们面临均衡取舍(people face trade-offs)

例:Kate下班和周末时间充裕,学习还是娱乐?这是我们日常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时间、资金、精力等局限往往让我们要面临取舍的问题。有些选择我们很快就能做出,比如中午吃米饭还是吃面条,因为不管选哪个,结果都是能填饱肚子,差别只在于做出选择后满足感略有差异罢了。但是有些选择我们可能就要花上几天甚至几个月时间来思考了。比如高中文理分科、大学志愿、就业考研甚至今后的婚恋问题,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影响今后的整个人生。就像一笔经济账,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我们总会选择获得最大产出的那个。

原理二:一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他而放弃的东西(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例:Kate下了班就赶去上课,来回奔波让她感到有些疲惫,朋友的邀约往往也都要因此无法前往。如果你问Kate:“嘿,你每天学习英语的成本是多少呀?”她很可能回答:“哦,我的学费是8000元一个学期。”可这是她真正的成本吗?每天的学习让她没有办法和朋友们聚会,放弃了娱乐,从而也放弃结识更广的朋友,以及朋友所带来的相关资源。因为学习而放弃的东西我们称之为机会成本。如果因为奔波于上课与工作间,身体疲惫而导致需要额外在补品上进行花费,那么上学习班的成本就更高了。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margin)

例:有个还不错的男性朋友每天睡前都会给Kate说个小笑话,每个笑话都能增加Kate对朋友的好感度,第一次讲笑话的时候Kate很感动,好感度大增,给到30分,第二次讲笑话Kate也觉得不错,再增加20分。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讲笑话已经没有什么新鲜劲了,加的好感度分数也越来越低。但如果在第四天这个男生就放弃讲笑话了,那么他也就得不到最后成为Kate男朋友关键的2分了。经济学上我们把这种“最后的”或者“新增加的”称之为边际,而每多讲一次笑话分值都会下降,直至分值变得微乎其微,我们称之为边际效益递减。理性人会考虑最后一个或者说新增的一个带来的变化。而之前发生的,不管是男生说了一个还是两个笑话,结果都是一样的:他并未成为Kate的男朋友。起到关键作用的是那个只有2分好感度分值的笑话。如果在说最后一个笑话前他就停止了,那么以前所说的所有笑话也都失去了作用。

大家觉得Kate的“经济学”行为如何?其实此时此刻在阅读这本书的同时,我们也在参与着经济活动。为什么大家花时间来读这本书而不是去看个电影或者打个电话?和看书相比,如果把时间用在了其他事情上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我们的很多行为其实就是在遵循经济学原理进行,但大多数人并未系统地学习过经济学,所以很难把日常的生活和经济学结合起来。一旦我们抽丝剥茧来细细品味我们的生活,会发现生活中的种种行为都在无形中顺应某些既定的规律进行。而掌握这些规律也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活和所生活的社会。

有一个经济学家的大脑

在高中政治中我们学习到“透过现象看本质”,让我们来解析一下这句话。

简单一句话道出了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方法:观察— 理论—进一步观察。就像牛顿看到苹果掉下来,好奇心驱使深入研究,从而建立万有引力理论一样。

“苹果掉下来”是个很普遍的现象,就如同无时不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学现象:每天早上买的包子从1.5元涨到了2元,为什么买的人却不见少?今年涨了工资,可为什么仍旧买不起房子?地铁早上每天有人免费派发报纸,他们会干亏本的买卖吗?为什么有些商店的售货员热情洋溢有些却爱理不理?这些种种生活中的现象,如果留心观察,又会构建出哪些理论呢?如何验证这些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平时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来验证其正确性,但苦恼的是经济学研究很难像其他学科一样,通过反复大量的实验来验证。你很难因为研究包子涨价的问题,去开个包子铺或者反复和包子铺老板商量,包子今天卖1.2元,明天卖1.8元,后天再降价0.2元来观察消费者的反应。而让所有老板都把员工工资都涨到年薪百万,来观察房价是否也会水涨船高也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是否就此放弃了呢?答案是:NO!

嘿,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让我们从经济学研究的武器库中拿出两件常规武器零件:历史和假设。

历史是有依据的、可查证的,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化健全的今天,我们如果需要找一份“已发生”的资源往往非常简单。企业会有公示的财报,政府每年召开大大小小的经济会议也会留下许多可供参考的数据,更有若干调研机构发布的各种调研报告。比如我们需要研究一家包子铺在包子卖0.5元时的销量,就可以向包子铺老板进行调研,收集历史数据,我们很快就可以得到答案,不管是100个还是1000个,都是已发生的事实。但如果你再问老板,要是包子卖1元,可以有多少销量呢?这时候他往往就很难笃定地告诉你答案了,即使给了一个答案,可能我们也会怀疑答案的精准性。

人们对未来的事物无法未卜先知,但我们可以利用另一件武器:假设,可以把很多未知的、我们不确定的因素用假设确认下来,在假设的条件下结合历史数据,再利用我们学习到的经济学知识,我们往往可以得出无限接近事实的答案。

我给这两件武器零件起了两个外号,历史的外号是“脚踏实地”,而假设的外号是“天马行空”。我们有了“天马行空”以后可以创造无数我们希望的而现实却达不到的条件,能为我们的设想提供多种可能性,也能对未来的、还未发生的事情做出预估,从而利用经济学原理为当下的决策做出指导。而有了“脚踏实地”,我们所有的想法不再是不切实际和虚无缥缈的,而是有根有据,有规律可循的,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过去的数据从而摸索出一些特有的规律,也可以利用过去的实际经验提高我们判断的准确性。

武器零件齐全,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组装起来看看能出现什么样的超级武器,让我们能够打开经济学的大门,迈入奇妙而精彩的经济学世界。

有一个词我们肯定听过—— 模型。简单点的有深受小朋友喜爱的汽车模型、飞机模型。汽车或飞机模型从外在构造上基本满足了孩子们了解汽车或飞机大致形状、外观的需求,有些模型甚至还有简单的动力装置,可供操控,一方面增加了娱乐性,另一方面也让孩子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实体汽车或飞机的基本构造。复杂点的有咱们去中医店看到的“假人模型”,上面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人体经络和穴位,供中医学徒们学习。不管是哪一种模型,它和实物都有一定差别,基本不会有人混淆。差别最大的在于功能的不健全,这种不健全是建立在人们主观意图上的,比如,对于孩子们来说做一个汽车或飞机模型能够满足其学习需求即可,而对于中医们来说,假人模型上表示出经络穴位即可,不需要把人体毛孔毛发、微细血管都做出来。

经济学家们也会做模型,只不过材料不是用塑料和胶水,而是利用我们刚刚找到的武器零件—— 假设、历史,通过经济学牌胶水——图形、方程式,构建起来的经济学模型。比如说刚刚提到的“包子铺”。

有人要说了,这个“包子铺”经济学模型挺简单的嘛,都是咱平时常接触的嘛,拆解开来无非是“买包子付个钱,雇个工人付个钱”的事儿。确实是这样的,把平时看到的经济关系用图表搭建起来,就是个简单的经济学模型。

建好模型,接下来回到咱买早点的时候,包子涨价了,平时卖1.5元,现在卖2元了。为什么价格涨了,买的人却不见少呢?从刚刚的经济模型中可以看到,虽然包子涨价了,但是家庭通过提高麦子售价,也增加了收入,刚好抵消包子涨价带来的影响。可麦子为什么涨价了呢?查查今年的天气,原来是天气干旱,麦子减产,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家庭就把麦子的价格做了相应调整。到了这里,包子涨价的公案就真相大白了。

可我们貌似遗忘了一件武器零件:历史。其实并没有,前面我们提到过,经济学的科学方法是:观察——理论——进一步观察。现在第一步和第二步我们都做到了,剩下的进一步观察就需要用到历史了。是否每一次包子涨价都是麦子涨价引起的?是否每一次包子涨价,购买的人数都不会减少?这些都可以通过收集历史数据取得,从而利用刚刚构建的经济模型进行进一步观察分析。对于刚刚的经济模型,其实有个高大上的名字——循环流向图。这也是经济学中的常用基础模型。实线部分为“物品和劳务市场的流动”,虚线部分为“货币的流动”。

家庭是买者,包子铺是卖者:物品与劳务市场

家庭是卖者,包子铺是买者:生产要素市场

当分析10家包子铺和10个家庭或者更复杂的经济现象时,这个简单的“循环流向图”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对于复杂经济现象进行拆解,按照“循环流向图”的思路进行分析会更便利也更简单。

趁热打铁,我们再来认识和学习一个简单而重要的经济学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很经济学的一个名字,专业而大气,我们不妨再来拆解一下。

连起来看,模型的意思就很好理解了:创造社会财富所能发生的各种概率的边界。还是拿吃的说事儿吧。周末Kate买了一些面粉和馅料准备招待一会来家里做客的小伙伴,离朋友们到达的时间还有2个小时,在现有条件下,Kate需要做一个决定,是做饺子呢,还是做馅饼呢,或者都做。如果全部做饺子,2个小时能做200个,如果全部做馅饼能做150个。

根据饺子和馅饼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表示的几个点,我们列出以下6种可能性:

从小妈妈就教育我们浪费可耻,所以把买来招待朋友的面粉和馅料全部用完是最好的结果,也是最有效率的做法,A、B、E、F从经济上考虑都是很好的选择,其中A、B的搭配组合,选择多样性可以满足朋友们的不同口味,是最优的选择。而无效率的C点使得我们还剩余很多的原材料,原因可能是Kate烹饪技能不熟练,也可能是恰好制作过程中不小心切伤了手,导致效率下降。如果消除了让她效率下降的原因,就能很好地利用原材料。而我们的结果标示点可能会在边界的任一点上。至于D点,在现有条件下那是不可能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如果要达到D点, Kate就必须再出门采购一些原材料回来,或者降低包子和馅饼的制作标准,以满足数量上的需求。

Kate后来按照A点的搭配组合顺利地招待了她的小伙伴们,小伙伴们纷纷夸赞她的手艺好,相约下个月再来一起聚餐。Kate为了更好地招待小伙伴们去超市里采购了一台自动电饼铛,可以快速地制作馅饼,并且每块馅饼也节约了相应的原材料。于是我们再来画一张饺子和馅饼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图。

由于制作馅饼的效率提高,整个生产可能性边界发生了扩张,在制作的饺子个数不变的情况下,Kate可以制作更多的馅饼。整个边界的外移也使得Kate整体做的饺子和馅饼从G点移动到了H点。朋友们可以享用到更多的馅饼。一起来总结一下,我们是如何构建出这两个基础的经济模型的。

生活中可以运用到该经济模型的例子非常多。比如小时候妈妈总让我们好好学习,而我们却喜欢把时间花在游戏上,究竟如何分配时间比较好呢?再比如现在下班后我们可以选择去学习充电也可以选择去和朋友K歌喝酒,怎样利用时间才能让效率最大化呢?不妨试着画个图吧。

大森林和小树木

好莱坞国际大片里经常运用到这样一个镜头,外太空繁星浩渺,突然镜头拉近到一颗水蓝的星球上,再拉近发现原来是我们的地球,于是镜头一再拉近,到一片绿色的海洋,再到一片广袤的森林,镜头渐渐清晰,聚焦到一棵枝繁叶茂、盘根错节的大树上,最后定格在一片绿色的叶子上,一只可爱的小虫子正在酣睡。

下面我们就用几个简单的图示来拆解这个经典镜头。

整个镜头其实就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

宏观:指大范围的或涉及整体的

微观:个体的或单独的

经济学研究领域也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学商科的同学进入大学几乎人手都会领到一本《宏观经济学》和一本《微观经济学》,而我们也常常听到国家对某些经济问题进行宏观调控。从经济学上来说,宏观和微观究竟有什么分别呢?

严格意义上来说,宏观经济学主要通过总量分析来解决资源利用的问题,而微观经济学主要通过个量分析来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如果把宏观经济学比作大森林,那么微观经济学就是大森林里的小树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研究大森林的颜色、地貌、树种等信息,都和组成大森林的千千万万小树木息息相关。试想,如果每个小树木都是红色的,那么大森林从航拍角度看来也不会是一片绿色了。同样,研究一棵小树木的生长,树叶的形状也脱离不了大森林的影响。试想,同样一棵品质的树木,在森林中和在沙漠中长成的样子肯定是截然不同的。这都缘于整体大环境对它的影响。

学者还是顾问

每个家长都经历过孩子求知欲最强的一个时期,他们学会说话,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他们常常问家长两个问题:为什么?怎么办?家长们在耐心回答的同时可能从未想过,其实自己在解答过程中担任了两个角色。

如果回答孩子关于“为什么”的问题,我们常用“因为”的句式告之,这时候我们俨然在孩子眼里成为了某个问题的专家,表述了关于某个问题的见解。如果回答孩子关于“怎么办”的问题,我们常用“应该”作为开头,往往这样开头的句式是可以诱导孩子们做出某些行为反馈的,也是带有一定命令性的。

后来妈妈通过问小花不喜欢和孩子玩的原因,证实了自己的分析是对的,的确是因为孩子一直扯她辫子所以小花不喜欢和他玩。但是否以后不扯小花辫子了小花就能喜欢和孩子玩,这个一时间还很难得到证实。

在经济学中,学者们往往也扮演了这两种角色。我们称之为:实证表述型和规范表述型。

实证表述是描述性的(回答为什么),作出关于世界是什么的表述。像一个学者。

规范表述是建议性的(回答怎么办),作出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表述。像一个顾问。

比如关于包子涨价的问题,学者型经济学家会说包子涨价是因为原材料涨价了;而顾问型经济学家会说我们应该控制原材料成本抑制包子涨价。

实证表述往往可以通过验证证据来判定是否正确,但规范表述往往很难根据事实来判定是否正确。(如同也许孩子不扯小花辫子了,小花依旧不喜欢和孩子玩)。当然它们之间也是相互有影响的,就如同根据实证表述的观点,我们也许会以此为依据而进行规范表述。(因为……所以我们应该……)这时候身份就进行了转化,从一名学者转化成为了顾问。

自我催眠:我是一个经济学家

了解了一些经济学常用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方法,接下来就要开启经济学大门,为经济学脱去西装,穿上便服,让它走入我们的生活中了。以往我们进入某一学科的学习时,往往被告知“就是这样”,完全迷信书中的理论,但深入后却发现,同一事件在不同的书籍中观点却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那究竟该信谁的呢?我想说最好的方法的是信自己。当然这里并不是指盲目相信自我,而是通过“观察—— 理论—— 进一步观察”反复行进,得出自己的理论。所有学科理论并不专属于某一专家,如果想真正学习经济学,比起熟记某一理论是哪位专家提出,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研习和实践来学习、推导出这一理论,甚至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别人从未提出的观点和方法论。

经济学的魅力在于随着历史的行进和社会的变迁,外在经济条件和主体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还记得我们研究经济学会用到“假设”,过去有些假设已经成为了现在的“事实”,而今天我们要提出更多的假设,从而进行论证。作为非经济学专业人员,我们从自己身边的案例出发,就如同Kate招待一次朋友这样一件小事,同样可以进行经济学分析。我们要让经济学成为我们无形的手脚,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服务。

尽管每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不同,当我们表达一个观点时,引入的论据也不尽相同,但不妨碍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拿出来和身边的朋友进行探讨交流。学习是一件快乐而让人充实的事情,经济学本身就像散布在我们周边的魔法元素,只要留心收集归纳整理,也许有一天就能拼凑出一把通往未来的魔法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