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廉洁自律,勤奋自勉(3)
“内圣外王”的观点不仅给当时的读书人指出了一条明路,同时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正是基于“内圣外王”的为人处世之道,曾国藩才明确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正因有此人生思想的指导,他才能一步一步走向人生的巅峰,成就一番伟业。
那么,何谓“内圣外王”呢?答案很简单。分而言之,所谓“内圣”,就是成就自己;所谓“外王”,则是成就外物,也就是济民利物。
不过,20岁前,曾国藩胸中并没有“内圣外王”的高尚志趣。道光十年,其父觉得自己的才学不及儿子,自己所知的也教完了,就把曾国藩送到衡阳汪觉鹿先生处学习。在那里,曾国藩眼界大开。
后来,曾国藩回到本县涟滨书院就读,得到师长刘元堂先生的指点,使得他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毅然将自己原来的字“伯涵”改为“涤生”,按照他自己的解释,“涤”就是“涤其旧污之染”,“生”即“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曾国藩改字“涤生”,既是自勉之意,也表明自己期望告别旧我、走向新生之意。就在这时,他给自己写下了那条著名的座右铭:“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务耕耘。”
自此以后,曾国藩常以这一座右铭自勉,并逐渐形成了高尚的志趣。
曾国藩经常自比为汉兴之初的李斯、陈平,汉末的“布衣之相”诸葛亮等,梦想“夜半霹雳从天降”,将他这个生长在僻静山乡的巨才伟人振拔出来,成为国家的栋梁。
对此,他并不以为是幻想,而是十分自信地在诗中表示:“荡荡青天不可上,天门双螭势吞象。豺狼虎豹守九关,厉齿磨牙谁敢仰?群乌哑哑叫紫宸,惜哉翅短难长往。一朝孤凤鸣云中,震断九州无凡乡。”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那时的曾国藩已经具有远大的志向了,更为重要的是,他是那么自信,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如同云中展翅翱翔的孤凤一样,一鸣则引来九州的震动。
自古以来,人们用来自勉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是读书人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跻身仕途、发家致富、陶冶性情、消遣自娱等,因此,古人曰:“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曾国藩却不是以此来自勉,更没有以做官、发财为目的,而是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尚志趣来勉励自己。
在给诸弟的信中,曾国藩说:“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述,以图自卫其身。”一方面,他认为读书是为了提高品德情操,增长知识才干,使自己成为“贤人”、“君子”以至“圣人”;另一方面,则继承“经世致用”之说,认为读书大可报国为民,小可修业谋生。
凭着追慕圣贤、报国为民的人生追求,曾国藩反对为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而读书,他表示:“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毫不相涉,则读书何用?”可谓读书、做人的真知灼见。
然而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读书只是为了混一纸文凭或混个官做。这些把读书当成时髦或装饰的人,是很难有所成就的。为一体之屈伸而读书者,虽有所成,但只会小;为民为报国而读书者,虽路途远,但必将能成其大、立其功。
在高尚的思想追求下,充满信心与豪气的自勉,让曾国藩时刻不忘进德修身。他为官清正无私,为将机智沉稳,为父为兄更是严于律亲。凭着一腔谦和内敛,把自己的、别人的狂傲之气压得严严实实。这种严格修身的做法,使曾国藩逐渐达到了内圣外王的人格高度。
正是抱着这种“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志趣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人生信条,曾国藩才从一名“朝为田舍郎”成为一名“暮登天子堂”,再到一名“中兴以来,士人而已”的封疆大吏,成就了他非凡的人生。
自律修身,控制情绪
若论做人,先问修身;若论修身,先讲自律。只有懂得自律,修身才会有切实的效果,做人才会有原则。
曾国藩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他平生的著述中,很多见解都可称之为“戒”,尤其是关于修身做人的道理方面,多有戒条。由此观之,自律对于成功者的要求之高。
梁启超将曾国藩视为唐宋以来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尤以个人意志力“坚苦卓绝”著称于世,他对曾国藩能够戒烟深表钦佩。
曾国藩对当时流行的鸦片烟毒深恶痛绝。然而,他却有抽水烟的嗜好。曾国藩意识到“吃烟太多,故致困乏”的危害,为“保身”计,决心戒烟。
然而,曾国藩平素吸烟成瘾,甫一戒烟,承受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戒烟初期,曾国藩时感六神无主、精神恍惚,犹如婴儿断乳般难受。他一方面告诫自己断不能复吸,另一方面拼命找朋友下棋、聊天,转移注意力。
关于这一段痛苦的经历,他在日记中有详细的记载:“即宜守规敬事,乃闲谈荒功,又溺情于弈。归后数时,不一振刷,读书悠忽,自弃至矣。乃以初戒吃烟,如失乳彷徨,存一番自恕底意思。此一恕,天下无可为之事矣。急宜猛省。”
戒烟中期,曾国藩的烟瘾时有反复。“自戒烟以来,心神彷徨,几若无主,遏欲之难,类如此矣!不挟破釜沉舟之势,讵有济哉!”每到这种时候,曾国藩便“不能静坐,只好出门”。
就这样煎熬着,一个月后,曾国藩终于成功地戒了烟。
修身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自律,如果没有自制力,就无法做到自我约束,也就无法自己管理好自己,根本谈不上修身。自律不仅在于行为习惯,对于自己的情绪也同样需要自律。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也是修身的一部分,更是自律的重要方面。
在曾国藩看来,为官者如果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总是做出情绪化的反应,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事实上曾国藩是一个十分倔强的人,要控制住脾气并不容易。
早年的曾国藩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有一次,他在家中为父亲祝寿,他的一个朋友也前来助兴。吃饭时,两人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很大冲突,结果曾国藩对这位朋友破口大骂,忘了场合和身份。
曾国藩脾气最不好的时候,是在被咸丰皇帝免去兵权、回家守制期间。在这段日子里,曾国藩因为心情不顺,性情变得格外粗暴,经常因为小事而大骂自己的弟弟和弟媳妇。在这一年之中,他与曾国荃、曾国华、曾国葆都闹过别扭,而且每次闹别扭,都是曾国藩挑起来的。后来,曾国藩对这段经历感到十分后悔,尤其是第二年曾国华战死于三河镇,他更是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
此后,曾国藩下了一番工夫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逐渐改掉了易怒的毛病。即使有不顺心的事情,也都能理智地去处理。
曾国藩认为,人应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尤其是欲成大事者,更要加以控制。古往今来的失败者,包括那些英雄们,大都败在气度不够开阔、不耐烦、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上。对此,曾国藩引以为戒。
同治三年(1864年),发生了沈葆桢与曾国藩争饷的事情。沈葆桢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在最关键的时刻,却拆起了他的后台,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愤懑。
但是,曾国藩并没有把自己的愤怒发泄出来,并且从大局出发,没有将事情弄大,最后忍让一步而息事宁人。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使曾国藩处事多了几分成熟和理智,少了几分意气用事,这使得他在处理与其他人关系的时候更加游刃有余。
无论是行为习惯,还是个人情绪,都需要自制力的约束,不过,这些都是做人修身的外在,自律修身的根本在于坚守原则。人有了原则,才会拥有真正的“自我”。拥有了“自我”,也就拥有了坚定的精神核心。坚守原则,看似失去了一些暂时的或表面的自由和快乐,实则成就了人格的伟大与高贵。
梁启超在总结曾国藩能够成功的原因时,认为其核心原则是“自制之力”。纵观曾国藩修身做人的心得,其根本点就是在“自制”两个字上。
曾国藩是个要求完美的人,无论是从学问上、修养上,还是为人处世方面,都可以看到他的自律表现。就是他的自律,使他后来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凡的功绩和深远的影响。
一个人的品德修养,需要一步一步地锻炼,而其中自制能力的影响不可或缺。总而言之,做人严于律己、不断追求,那么这个人的一生将非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