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4章

佛子。菩萨摩诃萨布施一切资生之物。心无贪惜不求果报。于世富乐无所希望。离妄想心善思惟法。为欲利益一切众生。审观一切诸法实性。随诸众生种种不同。所用所求各各差别。成办无量资生之具。所有严饰悉皆妙好。行无边施。行一切施。尽内外施。行此施时增志乐力。获大功德成就心宝。常能守护一切众生。皆令发生殊胜志愿。初未曾有求反报心。所有善根等三世佛。悉以圆满一切种智。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此布施所有善根回向众生。愿一切众生清净调伏。愿一切众生灭除烦恼。严净一切诸佛刹土。愿一切众生以清净心于一念中周徧法界。愿一切众生智慧充满虗空法界。愿一切众生得一切智。普入三世调伏众生。于一切时常转清净不退法轮。愿一切众生具一切智。善能示现神通方便饶益众生。愿一切众生悉能悟入诸佛菩提。尽未来劫于十方世界常说正法曾无休息。令诸众生普能闻知。愿一切众生于无量劫修菩萨行。悉得圆满。愿一切众生于一切世界。若染若净。若小若大。若麤若细。若覆若仰。或一庄严。或种种庄严。所可演说。在世界数诸世界中修菩萨行靡不周徧。愿一切众生于念念中常作三世一切佛事。教化众生向一切智。

第六十施资具。以别说诸门不可尽故。末后总说一切资具。文但有二。一施行。二回向行。以邻后都结。故阙后二。今初有四。初施时离过。以离妄想心等故。二善思惟下辨施所依。三随诸众生下正明施行。四行此下显所成德。后回向行中有十愿。以资生多种。愿亦类别。一施洗涤资具愿。二施扫拭资具愿。又资具总明。故愿亦总发未必别配。

佛子。菩萨摩诃萨随诸众生一切所须。以如是等阿僧只物而为给施。为令佛法相续不断。大悲普救一切众生。安住大慈修菩萨行。于佛教诲终无违犯。以巧方便修行众善。不断一切诸佛种性。随求悉与而无患厌。一切悉舍未曾中悔。常勤回向一切智道。时十方国土种种形类。种种趣生。种种福田。皆来集会。至菩萨所种种求索。菩萨见已普见摄受。心生欢喜如见善友。大悲哀愍思满其愿。舍心增长无有休息亦不疲厌。随其所求悉令满足离贫穷苦。时诸乞者心大欣庆。转更称传赞扬其德。美声遐布悉来归往。菩萨见已欢喜无量。假使百千亿那由他劫受帝释乐。无数劫受夜摩天乐。无量劫受兜率陀天乐。无边劫受善变化天乐。无等劫受他化自在天乐。不可数劫受梵王乐。不可称劫受转轮王王三千乐。不可思劫受徧净天乐。不可说劫受净居天乐。悉不能及。菩萨摩诃萨见乞者来欢喜爱乐。欣庆踊跃信心增长志乐清净。诸根调顺。信解成满。乃至增进诸佛菩提。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此善根。为欲利益一切众生故回向。为欲安乐一切众生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得大义利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悉得清净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悉求菩提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悉得平等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悉得贤善心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悉入摩诃衍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悉得贤善智慧故回向。为令一切众生悉具普贤菩萨行愿满十力乘现成正觉故回向。

第三随诸众生下总结多门善根回向。别不可尽故此总明。文中二。先结善根。即前施行。后佛子下结回向。今初有二节。一结所施物。谓菩萨所施不止六十。故等以僧只。次为令佛法下结施所为。以初贯后即是所为。若依大悲等即是所依。然所为即通自他所依则自心所住。三时十方下结能施心。于中有四。初对多田生喜离过。二时诸乞者下明其田弥多其喜弥广。三假使下校量显广。略举十王所受之乐不及菩萨喜乐之心。四菩萨见乞者下结喜广深。何等菩萨见乞生喜。谓施行熟故。施障尽故。二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此善根下结前回向。今但结其回向所为。则显前来别别回向不出于此。

上来通显随相行竟。

下离相。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时。身口意业皆悉解脱。无着无系。无众生想。无命者想。无补伽罗想。无人想。无童子想。无生者想。无作者想。无受者想。无有想。无无想。无今世后世想。无死此生彼想。无常想。无无常想。无三有想。无无三有想。非想。非非想。如是非缚回向。非缚解回向。非业回向。非业报回向。非分别回向。非无分别回向。非思回向。非思已回向。非心回向。非无心回向。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不着内。不着外。不着能缘。不着所缘。不着因。不着果。不着法。不着非法。不着思。不着非思。不着色。不着色生。不着色灭。不着受想行识。不着受想行识生。不着受想行识灭。佛子。菩萨摩诃萨若能于此诸法不着。则不缚色。不缚色生。不缚色灭。不缚受想行识。不缚受想行识生。不缚受想行识灭。若能于此诸法不缚。则亦于诸法不解。何以故。无有少法若现生若已生若当生。无法可取。无法可着。一切诸法自相如是。无有自性。自性相离。非一非二。非多非无量。非小非大。非狭非广。非深非浅。非寂静非戏论。非处非非处。非法非非法。非体非非体。非有非非有。菩萨如是观察诸法则为非法。于言语中随世建立非法为法。不断诸业道。不舍菩萨行。求一切智终无退转。了知一切业缘如梦。音声如响。众生如影。诸法如幻。而亦不坏因缘业力。了知诸业其用广大。解一切法皆无所作。行无作道未尝暂废。

大文第二佛子菩萨摩诃萨以诸善根如是回向时下离相回向。即向实际行称涅盘。此彰行深。前障行广深广同时。言不并耳。先正明离相。后如是观察下不碍随相。初总标解脱是总。不着于解。不系于缚。是真解脱。次别显中二。初内绝相念故无缚解。后佛子下触境离染故无缚解。初中无众生想等先绝我想。次无有想下绝其法想。次如是非缚下显行成。次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下第二触境无染。故无缚解。于中云不着内外等。初明无着。即明界处空。次云不着色等。显不着五蕴。次佛子若能如此下明不缚蕴。如是则已遣三科矣。次若能于此下明其不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离缚取解。未免于缚。故复遣之。遣至无遣傥然无寄。理自玄会矣。次何以故下徵释离相之所以。先徵意云设我假立法体不无。今无念着。其故何耶。下释意云法性尔故。谓诸法性本自无生。自相如是。故自性相离。次云非一非二下别彰所离。谓上但云离。为离何相。谓一二等。文有十对。次菩萨如是观察下明不碍随相者。以凡情封执。触言生滞。闻于离相则谓乖前随相之言。失于业果菩提之行。故此略而会之。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住一切智。若处非处普皆回向一切智性。于一切处皆悉回向无有退转。以何义故说名回向。永度世间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出诸蕴至于彼岸故名回向。度言语道至于彼岸故名回向。离种种想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断身见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离依处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绝所作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出诸有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舍诸取至于彼岸故名回向。永出世法至于彼岸故名回向。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时。则为随顺佛住。随顺法住。随顺智住。随顺菩提住。随顺义住。随顺回向住。随顺境界住。随顺行住。随顺真实住。随顺清净住。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回向。则为了达一切诸法。则为承事一切诸佛。无有一佛而不承事。无有一法而不供养。无有一法而可灭坏。无有一法而可乖违。无有一物而可贪着。无有一法而可厌离。不见内外一切诸法有少灭坏。违因缘道。法力具足无有休息。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六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

大文第三此菩萨下释回向名。初总释。初住一切智。是自善根。由此能成下诸义故。若处已下释平等随顺义。次别释中。以何义故说名回向。下假以徵起释回向义。次佛子菩萨如是回向时下释随顺义。意谓但能如是离相回向。自然随顺佛法智等。以佛法等实为体故。三佛子如是回向下释坚固一切善根义。亦合徵云实际非相何名坚固。实际无差何名一切。此释意云如是离相回向方名坚固。以凡是有相皆可破坏。故但能离相自成诸善。诸善皆以实际而为体故。下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六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依释结名。

上位行竟。

下位果。

菩萨摩诃萨住此回向时。常为诸佛之所护念。坚固不退入深法性。修一切智。随顺法义。随顺法性。随顺一切坚固善根。随顺一切圆满大愿。具足随顺坚固之法。一切金刚所不能坏。于诸法中而得自在。

第二大文住此回向时明位果。随离无二。招斯十果。

尔时金刚幢菩萨。观察十方。观察众会。观察法界已。入于字句甚深之义。修习无量广大之心。以大悲心普覆世间。长去来今佛种性心。入于一切诸佛功德。成就诸佛自在力身。观诸众生心之所乐。随其善根所可成熟。依法性身为现色身。承佛神力而说颂言。

菩萨现身作国王

于世位中最无等

福德威光胜一切

普为羣萌兴利益

其心清净无染着

于世自在咸遵敬

弘宣正法以训人

普使众生获安隐

现生贵族升王位

常依正教转法轮

禀性仁慈无毒虐

十方敬仰皆从化

智慧分别常明了

色相才能皆具足

临驭率土靡不从

摧伏魔军悉令尽

坚持净戒无违犯

决志堪忍不动摇

永愿蠲除忿恚心

常乐修行诸佛法

饮食香鬘及衣服

车骑牀褥座与灯

菩萨悉以给济人

并及所余无量种

为利益故而行施

令其开发广大心

于尊胜处及所余

意皆清净生欢喜

菩萨一切皆周给

内外所有悉能舍

必使其心永清净

不令暂尔生狭劣

或施于头或施眼

或施于手或施足

皮肉骨髓及余物

一切皆舍心无恡

菩萨身居大王位

种族豪贵人中尊

开口出舌施羣生

其心欢喜无忧恋

以彼施舌诸功德

回向一切诸众生

普愿藉此胜因缘

悉得如来广长舌

或施妻子及王位

或施其身作僮仆

其心清净常欢喜

如是一切无忧悔

随所乐求咸施与

应时给济无疲厌

一切所有皆能散

诸来求者皆满足

为闻法故施其身

修诸苦行求菩提

复为众生舍一切

求无上智不退转

以于佛所闻正法

自舍其身充给侍

为欲普救于羣生

发生无量欢喜心

彼见世尊大导师

能以慈心广饶益

是时踊跃生欢喜

听受如来深法味

菩萨所有诸善根

悉以回向诸众生

普皆救护无有余

永使解脱常安乐

菩萨所有诸眷属

色相端严能辩慧

华鬘衣服及涂香

种种庄严皆具足

此诸眷属甚希有

菩萨一切皆能施

专求正觉度羣生

如是之心无暂舍

菩萨如是谛思惟

备行种种广大业

悉以回向诸含识

而不生于取着心

菩萨舍彼大王位

及以国土诸城邑

宫殿楼阁与园林

僮仆侍卫皆无悋

彼于无量百千劫

处处周行而施与

因以教导诸羣生

悉以超升无上岸

无量品类各差别

十方世界来萃止

菩萨见已心欣庆

随其所乏令满足

如三世佛所回向

菩萨亦修如是业

调御人尊之所行

悉皆随学到彼岸

菩萨观察一切法

谁为能入此法者

云何为入何所入

如是布施心无住

菩萨回向善巧智

菩萨回向方便法

菩萨回向真实义

于其法中无所着

心不分别一切业

亦不染着于业果

知菩提性从缘起

入深法界无违逆

不于身中而有业

亦不依止于心住

智慧了知无业性

以因缘故业不失

心不妄取过去法

亦不贪着未来事

不于现在有所住

了达三世悉空寂

菩萨已到色彼岸

受想行识亦如是

超出世间生死流

其心谦下常清净

谛观五蕴十八界

十二种处及己身

于此一一求菩提

体性毕竟不可得

不取诸法常住相

于断灭相亦不着

法性非有亦非无

业理次第终无尽

不于诸法有所住

不于众生及菩提

十方国土三世中

毕竟求之无可得

若能如是观诸法

则如诸佛之所解

虽求其性不可得

菩萨所行亦不虗

菩萨了法从缘有

不违一切所行道

开示解说诸业迹

欲使众生悉清净

是为智者所行道

一切如来之所说

随顺思惟入正义

自然觉悟成菩提

诸法无生亦无灭

亦复无来无有去

不于此死而生彼

是人悟解诸佛法

了达诸法真实性

而于法性无分别

知法无性无分别

此人善入诸佛智

法性徧在一切处

一切众生及国土

三世悉在无有余

亦无形相而可得

一切诸佛所觉了

悉皆摄取无有余

虽说三世一切法

如是等法悉非有

如诸法相徧一切

菩萨回向亦复然

如是回向诸众生

常于世间无退转

第二应颂。先说因缘。后正说偈。颂有四十一偈。初五偈颂所依身。次饮食下三十偈半颂依身起行。后随顺下有五偈半。颂释名中随顺等义。兼颂位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