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远古的足音,回想创世纪(7)
答:当基因开始繁殖的时候,它们对外界缺乏抵抗力。因此,它们四周就有一层起保护作用的外壳。最初的细胞就这样形成了——无论是在地球上,还是在火星上都是如此。就是在宇宙的其他星体上也可能是这种情况。就这一点而言,美国航天局的发现并不使我感到意外。
问:美国太空研究人员的这一发现是否为在太空其他星球上发现更高级的生命提供了可能性呢?
答:不可能。即使许多行星上有原始的生物,这些原始的生物也不会成为复杂的生物,在地球上,最初的多细胞也就是简单的真核细胞的形成至少需要30亿年时间。
问:怎样能证明这一点呢?
答:我们所在地球的进化过程是何等的艰难和难以想象,就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人类在宇宙中是不可能发现更高级的生命或者说是不可能找到智慧生物的,至少在可以达到的距离内是找不到的。但是,我们在科学方面有一条原则,那就是:什么时候都不应该不发表看法。
让我们暂且离开火星。
从火星向外看去,或者说从火星远离太阳向外飞驰54700万千米,浩瀚的天空几乎就是空的,太阳系给人以曲终人散之感。
但有小行星,若散兵游勇,这些小行星由岩石与金属组成,又小又崎岖不平,加起来还不到月球质量的5%。第一个小行星是意大利天文学家基塞浦·皮亚齐于19世纪的第一个夜晚,即1801年1月1日晚上发现的,他把它命名为谷神星。后来的测量揭示谷神星直径约为1000千米,按一定的轨道运行。
小行星被不断地发现,而且主要集中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一片广阔的区域内,不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它们就这样来了,而且数量愈来愈多,人们对此估计的数字从3万到50万相去甚远。而比那些小行星更小的小小行星,包括只有漂砾、卵石般大小的,估计将以10亿计。
在所有的这些小行星中只有2000个曾被仔细观察过。
这些飞行流浪者会撞向地球吗?
大如漂砾的小行星每年约有1500个与地球撞击而最终结束其漂泊的历程成为陨石。大如飞山的小行星撞上地球的次数要少得多,大概每一万年发生一次。地质地貌专家告诉笔者,如果不是大气的障蔽,以及地球上绿色植被的保护、复原作用,我们借居的这个动荡不宁的行星早就像月球表面那样伤痕累累不堪入目了。
1997年1月20日,中国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发现了一颗近地小行星1997BR,根据国际小行星中心的测算,这个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与地球轨道相切。消息一经公布,世界立即为之震罅。与不久前火星生命的争论相比较,地球人似乎又明白了一些什么,人类能够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吗?
比如说这颗被称作1997BR的小行星,如果它执意要和地球撞一下,后果又将如何呢?
1997BR的直径为1~2千米,科学家认为一颗直径超过1千米的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对地球生物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6500万年前,至少是一次,可能是几次的小行星撞击事件,使地球上的恐龙绝种、恐龙时代结束。1997BR之所以引起人类如此大的震动,是因为如果真的对撞,其灾难性不言而喻:人类历史的相当一部分将会发生前所未有的突发性中断——如果不是全部的话。
本世纪末,是多事之秋。
1994年“彗木相撞”,“木星表面因撞击而形成的‘尘埃罩’,其厚度比地球直径还要长。如果这种噩运降临地球,除了大量物质被抛入太空、尘埃遮天蔽日以及海啸之外,还将有数以万亿吨计的岩石被气化。无情的酷热使大地变为焦土……而对于残存的人与生物来说,等待它们的将是持续数年不散的‘尘埃罩’、难以存活的漫长‘冬天’”(《中国环境报》,1997年3月30日,梅冰文)。
1997BR究竟会如何动作呢?
兴隆观测站小行星观测课题项目的专家朱进认为:轨道相切说明有这种可能,虽然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问题在于行星轨道始终在不断演化,演化将随时增加或减少着这种可能性。它也许将远远地一掠而过;也许恰好以适当的速度与方向靠近地球,因地球的吸引而成为又一个月亮;也许在运动中与别的星体发生撞击,我们就再也见不到1997BR了,只剩下它的残片;当然也可能是和地球正好撞上,但我们不希望算出这样的结果,那将是个糟透了的新闻。
也许就是不确定,对人类来说不确定的未来是更真实的未来。
火星与小行星之后,先把困惑和惊吓放到一边,现在我们要谈谈木星。木星是如此巨大,它的赤道直径超过14万千米,是地球的11倍多;它的体积更是地球的1300倍以上;而它的质量也惊人地为地球的318倍还多一点,是其余8大行星的质量总和的2倍半。木星倘若不是如此庞然大物,“彗木相撞”之下,也许已经支离破碎了。
从任何方面来看,木星都是八面威风的,它有已经确认的16颗卫星,其中“木卫三”是卫星世界中的最大者,直径超过5200千米。
木星不知为什么总是急匆匆的,它自转一周只需9小时50分左右,在赤道地区达到每小时45000千米,高速自转引发的大气湍流程度极其猛烈,使有色气体条纹在整个木星的大气层中勾勒出无数神秘的可见线条。一个直径大于地球直径的巨大红斑已经在木星赤道以南徘徊了300多年,使从伽利略开始的手持望远镜的观星者一律瞠目结舌至1973年。直到美国的“先驱者10号”太空船拍摄到红斑的内部云层,人们才终于明白这是大气层的气旋骚动。
木星多风暴。
木星有大磁场。
土星是人类早期的观星者用肉眼看到的5大行星中的最后一个。伽利略用望远镜观测土星之后,说这个奇怪的星长有一对“耳朵”,实际上这是土星光环。直到20世纪中叶,土星一直是太阳系中唯一带有光环的行星,也是人类观测到的所有天体中的独一家。
无论大小还是质量,土星均仅次于木星位居第二。土星的赤道直径约12万千米,是地球的9倍多,质量是地球的95倍,可是如此之大的一颗行星的密度却只是每立方厘米0.7克。有人说如果能找到足以容纳土星的海洋,而它又肯屈尊俯就洗一回海水浴的话,土星将会漂浮在蓝色波涛之上。
从土星再往外14.5亿千米远才到达下一个行星——天王星——这个距离是土星到太阳的2倍。
天王星的直径约5.2万千米,质量是地球的14.6倍。
天王星的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轴的偏角为98°,也就是说它不像地球那样倾斜着绕太阳运动,而是舒适地“躺”在自己的轨道上自转和公转的。
海王星离开太阳更加遥远了,远到45亿千米。
海王星的发现是牛顿天体力学推导的直接结果,在发现天王星以后的60年内,天文学家发现天王星的运行轨道不太规则,这使他们推测,在天王星的轨道外面还有一颗未曾发现的行星,并且对天王星具有摄动作用。19世纪40年代,英国数学家亚当斯和法国数学家勒维耶分别计算出了这一深藏不露的行星的位置。1846年,一位德国天文学家采用勒维耶的数据,把望远镜对着数据指示的方位,半个小时后就发现了这颗后来被称为海王星的行星。
它是个淡绿色的天体,发出的光亮不超过8等星,围绕太阳公转一周需166个地球年。从1846年由人类捕捉到它的星光算起,它还没有走完绕太阳一圈的旅程。
发现总是与发现连接着。
海王星之后,天文学家的想象没有停顿,他们认为还应该存在着另一颗可以摄动海王星的行星。1930年,克莱顿·汤博发现了冥王星。
这是一颗真正远离太阳的、太阳系中迄今为止认定是最后一颗的行星,它离开太阳60亿千米,绕太阳公转一周需248年,这真是在人看来十分艰难而又缓慢的行程。
冥王星是一颗幽暗而且极为寒冷、荒凉的星。
冥王星的亮度只有海王星的1/700,冥王星的运行轨道十分古怪,轨道的一端距太阳76亿千米而另一端则为45亿千米,不少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曾经是海王星的卫星,后来在太阳系形成初期脱离。按照这种假设推想,当太阳开始发光时,它把新生的海王星大气层的气体大量地驱散了,由此而减少了海王星的质量和引力,致使冥王星有机会漂离海王星,由卫星而变为行星。
迄今为止,冥王星是唯一一颗没有任何太空探测器造访过的太阳系中的行星。它离开太阳那么远,所得到的太阳的光和热还不到地球所得的千分之一,它是个孤独而瘦小的天体,其直径只有2300千米,它的质量只是地球的千分之一二。
冥王星也是所有行星中最寒冷的一颗星。
太阳系的边缘几乎没有阳光。
边缘总是意味着孤独与冰冷。
但边缘并不寂寞,已知的漫游于太阳系冰冷边缘的只有一种天体,但为数却甚众——数逾1000亿的彗星。
相比起来,它们更像太空流浪者群落,但这个群落又是如此松散,除了同属太阳系之外,就是对这边缘的流连了。它们孜孜不倦地以行星的扁圆平面做绕日飞行,还围绕太阳系做球形晕圈式运行,能向靠近的恒星的后院伸展16万亿多千米。
它们固执地保持着和太阳的大距离。
它们只是极偶然、极少数地闯入太阳周围的高热中心区,使人们一睹其风采,并且有机会让天文学家了解到:彗星不过是各种冻结气体与粗砂岩的堆积物,直径可能只有几千米,密度比水小。彗星单独在外层空间运行时不带彗尾,但当它不知是因为迷失还是出于冒险的冲动接近太阳运行时,太阳热能使它的外层气化而形成彗头,同时又把这气化物质的一部分逼向外层空间成为白炽、高贵、典雅的彗尾。这个时候彗星的奇观出现了:
它的整个体积可能大于或者接近太阳所占的空间,但实质上这一颗彗星却轻如蝉翼,其重量还不到太阳的一千万亿分之一。随着它更接近太阳,太阳的粒子流促使它更进一步瓦解,使彗尾伸展到更远处。1843年的一颗大彗星拖着一条8亿多千米长的彗尾,其壮观可想而知却又难以形容。
埃德蒙·哈雷(1656~1742)最早明确地认定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而且其大多数可能还是太阳系最早的成员,自远古时代起就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偶尔从混沌寒冷的太阳系边疆飞回中心地区的,极有可能是被某恒星或某行星引力吸引而被“踢”出轨道的。此种情况下,这一颗被“踢”出轨道的彗星不外乎三种选择:被扭曲进一条新的轨道,如哈雷彗星,每76年穿返太阳系一次;也可以做一次绕日大环行,然后回到晕轮里;被拉进太阳系深处,最后分崩离析。孰幸孰不幸?
对彗星来说,过分地接近太阳似乎是既美丽又危险的。
美丽不会恒久,辉煌导致崩溃。
太空中到处是距离的神机。
曾经有一颗名叫比拉的彗星,人们在1772年第一次注意到它从外层空间疾驰而来。此后每隔6年半,比拉彗星便定期回访,使观者赏心悦目。1846年,当它又一次掠过太阳时,突然分裂为两个并肩运行的彗星。1852年,再次以分裂而又一同归返的形式出现,但此后便失去踪影。比拉彗星到哪里去了呢?到1872年,望眼欲穿的欧洲人快要忘记比拉彗星的时候,整个欧洲突降烟花一般的流星雨。大群流星进入地球大气层而纷纷燃烧,这烟花流星雨抵达英伦三岛时,“人们每分钟可看到一百个发光的流星”。在大西洋上空,其程度已大为减弱,纽约人那天半夜所见的是发光的蒙蒙细雨。
此后的研究与测算认为,这次烟花流星雨是比拉彗星最后解体的残余的物质,而在它尚未解体的多年间说不定一直在追逐地球!
一个彗星在未受太阳作用而被解体之前,如果真的与地球相撞,后果是不堪设想的。1908年6月30日西伯利亚的一次大爆炸使爆炸中心48千米半径圆周内的原始森林全部夷为平地,160千米外人被震倒,窗户玻璃粉碎,640千米以外西伯利亚铁路的一段铁轨翘起来并猛烈抖动。爆炸后的整整一个星期,北欧受尘幕的影响,落日时间特别长,景象非常美丽。1960年前苏联科学院陨星委员会认定,这个惊人的事件是由一个奋不顾身地扑向地球的小彗星引起的。因为这个小彗星不是从后面赶上地球的,而是与地球迎头相撞,合成速度达到了每秒40千米,便有了更加惊天动地的大爆炸。
还有更多、更频繁的碰撞被人们忽略了。
那是彗星细小的碎片、尘埃微粒,被称为微陨星,或是小行星长期漫游太空之后经无数次碰撞研磨留下的残余,估计地球与此等物质每天碰撞的次数以10亿计,每年为地球增加的物质为360万吨。
我们耕作的土地中,有古老的星之尘埃。
太阳及星星经典
太阳在银河系内是比较年轻者,银河系的年龄在100亿年以上,而太阳的年龄只有它的一半——科学家说。
太阳本身没有说,它和大地一样是无须言说的,它只是燃烧着自己。
发光意味着生命在消失。
至少,太阳已经沸腾50亿年了。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它从未有瞬间停止过发光发热,它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能量源泉,它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怎样延年益寿,或者说它是以浪费的方式损耗自己的,但你不妨把这看作宇宙的一种精神,自生自燃自灭,得其自然听其自然终其自然。
人为太阳的衰亡担心。
虽说这样的衰亡是在很久很久之后,据科学家说是50亿年之后才会出现的情景,但人们仍然为这难以想象的可怕情景而毛骨悚然。
太阳却一如既往地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