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通过日常生活操纵人心(2)
从品德上操纵人心
品德是内在的结果在外部的表现,也是认识一个人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从生活的实践中检验一个人的品德,是看人的标志。
何谓品德,它是人类充实内心世界的精神结晶。人的品德和人的命运一样,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不可改变的。它是道德、诚信的总和,是修身养性的结果。人们对品格优秀的人,在思想中总有这样的一个印象;他们在任何场合中,都会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行为约束力。
法国银行家莱菲斯特没有发迹时,因为没找到工作,只好赋闲在家。有一天,他鼓起勇气到一家大银行找董事长求职,可是一见面便被董事长拒绝了。
他的这种经历已经是第52次了。莱菲斯特沮丧地走出银行,不小心被地上的一根大头针扎伤了脚。“谁都跟我作对!”他愤愤地说道。转而他又想,不能再叫它扎伤别人了,就随手把大头针捡了起来。
谁想,莱菲斯特第二天竟收到了银行录用他的通知单。他在激动之余又有些迷惑:不是已被拒绝了吗?
原来,就在他蹲下拾起大头针的三秒钟,董事长看在了眼里,董事长根据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认为他是个谨慎细致而能为他人着想的人,于是便改变主意雇用了他?
莱菲斯特就在这家银行起步,后来成了法国银行大王。
莱菲斯特的机遇表面上只因拾起一根针,看似偶然,但他能在自己落魄之时都保持良好的行为,说明品德情操十分高尚。
那位从细微处见精神的董事长更是一位看人高手,是他发现了莱菲斯特这匹千里马。莱菲斯特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那位董事长看人的独到之处。
日本一位著名的商店经理林江健雄曾经说:“有些人生来就有与人交往的天性,他们无论对人对己,处世待人,举手投足与言谈行为都很自然得体,毫不费力便能获得他人的注意和喜爱。可有些人便没有这种天赋,他们必须加以努力,才能获得他人的注意和喜爱。但不论是天生的还是努力的,他们的结果无非是博得他人的善意,而那获得善意的种种途径和方法,便是‘人格’的发展。”
只有健全的人格魅力,才能获得人们的喜爱和合作。
因此,世间凡是智者贤人,常把人格的特征竭力地表现出来。
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对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也都要一分为二区别对待。但这绝不是说,人就没有差别,没有办法区分,因而也就没有办法区别对待使用了。恰恰相反,人的优点与缺点之大小多少实在有着极大的差别。
有的人有大德有小过因而可谅可用:相反,有的人则是缺大德因而不可信、不可用而必须提防之压制之。看人就要从品德出发,认知他们优劣的所在。
从本质操纵人心
通过观察去了解他人是一个良好的途径。观察法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对某个人的各种表现、待人接物等等方面进行考察,得出综合印象,再经过自己的分析加工,最后把握其本质特点然后观其本质,而察其为人。
这种方法是最易于实行的一种方法。因为它既不需要观察者去亲自接触其观察的对象,也不需要有意安排或预先准备,只需经常与其一起参加活动,能够在各种场合中看到其表现就行了。
脆弱之人:性情温柔和善,平易近人,往往又爱多愁善感,缺乏刚阳果敢之气,有优柔寡断之嫌。但这类人的优点和长处在于内心活动敏锐,感受深刻,若从事文化艺术事业或宗教慈善事业,往往有可能做出一定成就。
狂躁之人:大多不满现实,爱愤世嫉俗,对社会弊病总喜欢痛斥其不足,个人品性往往是耿价高朴,自成一格,这类人有钻劲,又聪明,肯发奋,持之以恒,终能有过人的成就。历史上如郑板桥等人,就属这一类。
注意不可过于狂傲,失去分寸。
慵懒之人:大多有才可恃,对世俗公认的行为准则和伦理规范不以为然,满不在乎,由此引发而为怠慢懒散,倨傲不恭。这种人。心性坦诚而纯真,呼朋引类,广交天下名士。如果某种事业或某项工作确实吸引了他们,他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而孜孜不倦勤勉无比。
此种人断不能做官。
俗话说,聪明人十有九懒。这种人思想敏锐,但不肯动手,最好给他配备合适的助手,协助他去实现他的精思妙想。聪明人多懒惰不堪,但也并不是一无所长。
聪明人疏懒态主要的表现在他不感兴趣的事上,而对于有兴趣的事,他会做得很好。因此不宜强迫他于他不愿意做的事,而应引导他到其兴趣所在处,则事半功倍矣。
这类人的文人倾向较重,因此如非所愿,所担当的职务一般不宜过长,数年一迁,使之不觉大枯燥乏味,则能调动、改善其积极性,也能避免贪污受贿。
周全之人:智慧极高而心极机警,待人则能应付自如,接物则能游刃有余,是交际应酬的高手和行家。这种人是天生的外交家,做国家的外交官或大家豪门的外掌柜,任大公司或大企业的公关先生或公关小姐,都能愉快胜任的。其办事能力也很强,往往能独当一面。
博学之人:在生活中显得博学多才;其缺点是谈论正事时,虽能讲得头头是道,但没有可取之处。
浅解之人:用意浮浅,凡事不能深思熟虑,其优点是听到一些精彩的言论,就很快地加以模拟应用,明而愉悦;其缺点是对该言论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时,却又嫌麻烦而不去做。
宽恕之人:反应缓慢,其思考的速度非常缓慢,其优点是论仁义之时,显得详细又有规范;其缺点是论及实务操作时,由于迟缓而跟不上步伐。
温柔之人:用意温润,不在美好与强毅上尽心尽力,其优点是为人处事上讲求和平顺畅;其缺点是遭遇难题之时,就会显出他的软弱的一面,往往用逃避的方法加以解决。
好奇之人:用意奇特,其性格是接受新事物,其优点是精于谋略,不受礼法约束;其缺点是依清道而论,因不了解新事物形成浮夸习气。
识别他人本性的方法除了上述几点以外,还要学会从各方面识破他人的本质。在前文中谈到的管夷吾就是位具有一双慧眼识别人物的高人,他与齐桓公的问答之间透露出他看人的高超思想。对于朝中的显要,管夷吾当即做了这样的分析:喜朋为人忠厚正派,可以放心委重任;易牙、竖刁、卫公子开方,从以往的为人方式和性格看,都属于小人一类,遇大事不宜重用。管夷吾去了3年之后,齐桓公被这二个貌似忠诚,实则奸险的小人害死了,从反面上:也验证了管仲预言和看人的准确性。
从相貌操纵人心
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往往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相貌的变化等方面流露出来。
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人性格与相貌有很大的关系。
体貌高大,仪表堂堂,生此相者,掌重权,具有很强的决断力和行动力。而厚朴稳重之相,性情温顺和气,行动老练持重。
人的相貌和性格有说不清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古人认为,好的面色是:面相有威严,意志坚强,富有魄力,处事果断,无私正直,嫉恶如仇;秃发谢顶,善于理财,有掌管钱物的能力;颧骨高耸圆重,面目威严,有权有势,从人依顺;颧高鼻丰并与下巴相称,中年到老年享福不断;颧隆鼻高,脸颐丰腴,晚年更为富足;颧骨高耸,眼长而印堂丰满,脸相威严,贵享八方朝贡。
识面认为不好的脸色是:颧高脸颐削瘦,做事难成,晚年孤独清苦。颧高而鬓发疏稀,老来孤独;颧高鼻陷,做事多成亦多败。薄脸皮的人常常会被误认为高傲,或者低能。这些误解更增加了薄脸皮在人际交往中的困难。
因此,他们在处理问题时常常不敢大胆行事,宁愿选择消极应付的办法,他们对工作往往但求无过,不求有功,怕担风险。然而,脸皮薄的人并非一无是处。一般说来,脸皮薄者的为人倒是比较坚定可靠的。他们是好部下、好朋友,在特定的狭小范围内,还可以充任好骨干。
人体貌文秀清朗,姿容朴实端庄,神情自若,是聪明睿智灵活机巧的人,做事有创造性和进取心;质朴而不清秀的人则性格内向性情孤傲。
体形孱弱,神色浑浊萎靡,脖子长、两肩缩、脚歪斜、脑袋偏、凶神恶煞之相的人,心地狭窄,性情卑劣。
削薄软弱、体貌形状孤单瘦弱的人,性情孤僻、内向、怯懦,愚昧无知,意志薄弱,为人处世没有主见,无所适从;粗俗鲁莽之相的人,性格反常不定,喜怒无常,不能自持。
“中年发福”的人,大多正值体力最壮旺的黄金时代。他们多属于活动性的人,被人奉承时,往往作顺水推舟的姿态。这种人虽然常施小计偷懒,但并不被人憎恨,他们中很多人会被周围的人原谅,从而还颇受欢迎。
活泼开朗、乐于助人、行动积极、善良而单纯是这类人的性格特征。他们经常保持幽默感,显得充满活力,同时也有稳重、温文的一面。
这种类型的人,有很多是成功的政治家、实业家和临床医师。因为他善解人意,头脑敏捷,拥有同时处理许多事情的才智,这是他们的最大长处。不过,考虑问题欠缺一贯性,经常失言,过于轻率,自我评价高,喜欢干涉别人的言行等,则是其缺点。
长着孩子的脸形,却是年纪不小的成年人,虽然有未成熟的外表却有着老成的表现,看起来使人觉得不协调。此种类型的人,喜欢以自我为中心,而且个性好强,所以也可称为显示性格。
这种人的周围,永远都洋溢着热闹而且豪华的气氛,如果话题不是以他为中心,他就不会愉快。此外,完全不听他人的话,可以说是任性类型。这种类型的特征是,即使认识浅薄,但却拥有广泛的知识,他们利用这种知识,去批评小说、音乐、甚至戏剧并且因此而显得谈吐风趣,擅长使他人发笑。
从思维上操纵人心
爱做东道主的人,可能是因为内心里更珍爱自己的一种表现。遇到这类喜欢卖弄专有名词的人,不要被其震慑,只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就可应对。他的迟到,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习惯称之为“失错行为”。本人潜意识中被压抑的念头刺激意识,进而采取行动。制止别人说话的人,可以确认的事实是,他们根本不赞同对方的论点。
喜欢请客的人,表面看来虽然古道热肠,但其实只是以这种形式来满足自己。所以喜欢请客的人,和喜欢被人请客的人凑在一起,彼此就各得其所,分别得到满足了。
所以,当我们看到那些即使没有多少钱,却总想办法请客的人,应了解他们的心态,只要他们不是另有所求,大可接受他们的好意。
至于喜欢请客的人,虽然他们的立场是把东西送给对方,但其心态和接受自己好意的对方是一样的,这与过度保护孩子的母亲的心理非常类似。
爱做东道主的人,他们喜欢在请客时,满足自己呵护他人的欲望。这样看来,表面上的热情如火,则可能是因为内心里更珍爱自己的一种表现。
反观被请的一方。别人请客,自己不必付钱,固然也有好处,但是,让对方出钱,很容易形成自卑感,反而不能痛快地享受。还有另一种被请人的心理,认为别人请客让自己快活是理所当然的,这种人大多都是不愿自掏腰包的吝啬鬼,不过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另一种用意。
爱嚼字眼,喜欢卖弄言词的行为,绝非表明自己知识有多渊博,只是在做某种防御。
所谓防御是当其即将受到外界威胁时,出现的一种心理作用。例如对工作场所的组织还不能适应时,现实环境就变成了精神紧张或压力的来源,可是又不愿承认这些压力,所以不得不使用以前所获得的各种知识,以使自己的言论更有说服力。
所以,只要我们仔细聆听这类型人的话,就会发现许多不合逻辑、不合现实之处,连他自己在说什么都无法确定,难怪别人会听不懂。不过,有时使用这种难解措辞或特殊用语反而较具效果,这种情形多半是在推销时。推销员说了一大堆抽象的言辞,使对方陷入迷阵,摸不着头绪,而就在似是而非的情况下买下了产品。
总之,必须注意的是,遇到这类喜欢卖弄专有名同的人,不要被其震慑,只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就可应对。
不守时行为,在心理学称之为“失错行为”。本人在采取行动前,先由本人潜意识中被压抑的念头刺激意识,进而采取行动。由此可知,其他在各种场合中常迟到的人,想必也是基于这种心理。
总之,人有遵守时间型和懒散型两种,这与办事认真与否是相关的,但造成这种差别可追溯自从母亲那儿接受排泄训练时期开始。
小孩接受母亲的指示开始学习使用括约肌的方法,但母子的感情交流若不圆满,孩子会对母亲不信任,而不按指示学习,结果就不易学会使用括约肌的方法?
接受训练的孩子,能透过括约肌的缩紧与放松的方法,使行为中规中矩、是非分明;但未接受训练的孩子,则会有随处排泄的不规矩习惯。在孩子们成人后,这一习惯便会带人现实生活中,而反复出现不守时的行为。
说话容易听话难,一个能深获众人信赖、人际关系和谐的人,应是一个具成熟心智的人,所以他们也善于聆听别人的谈话。这一点我们只要观察心理还处于幼稚阶段的小孩就可明白。
小孩们很爱说话,却不懂得听话的艺术,他们无法慢慢地由别人话中了解对方,也没有这种宽容的心态,所以如果某些政治家和文人的心理发展阶段,还停留在孩童期的水准,他们如何能了解人心呢?即使他们说得再富哲理,也只是曲高和寡,他人无法产生共鸣。而且制止他人谈话,根本是无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