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唐诗篇(3)
第三四句写丹橘“经冬犹绿”之因。先用一反问句提出:“岂伊地气暖”,难道是那里(江南)的“地气暖”,它独得地利之便吗?推开一笔,再进行收束,以肯定语气回答:不!而是丹橘“自有岁寒心”,是它具有耐寒的本性。诗人赞美丹橘耐寒之节操,是颇含深意的。
第五六句写丹橘之遭遇。像这样经严寒而仍绿,所结果实只求奉献于人的丹橘,理应荐之于嘉宾的。可是为重山深水重重阻隔,为之奈何!这里,“嘉宾”暗指玄宗皇帝;“阻重深”暗指围绕玄宗皇帝之奸人。丹橘之寒不变节、只知奉献的高贵品质是诗人的自喻。诗意是说:像我这种一心为国之人,却被奸人重重阻挡,不能为世所用。这两句既写出了丹橘之遭遇,也表达了诗人之感慨!
第七八句写诗人对丹橘命运的思考。丹橘为何有此遭遇呢?诗人答道:“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看来命运的好坏是因遭遇的不同而不同,如同“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一样,不可捉摸,不可探究。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答案,情感很复杂。既有无可奈何的自责,又有不甘沉默之情,难言之隐,深沉委婉。
最后两句,笔势陡转,以“徒言”二字批评那些不识丹橘美德之人。不要随便说只有种植桃树、李树好,可以“夏得其阴,秋得其实”,而忙于栽培,“此木岂无阴”?难道丹橘就不能遮荫,毫无用处吗?结合前面写丹橘“经冬犹绿林”的美阴,“可以荐嘉客”的佳实,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这里,诗人以反诘句再次肯定了丹橘的坚贞美节,同时表达了自己被奸人陷害、弃才不用的愤慨!
全诗以丹橘起兴,语言平淡而浑成,结以反诘句掀起波澜,诗意起伏跌宕,使人在温雅淳厚之中沉思不已。杜甫在《八哀·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中赞其诗:“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就是说他的诗意象丰饶,富有想象空间;其语言清新简练,颇具韵味。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1]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2]不堪盈手[3]赠,还寝梦佳期。[4]
【注释】
[1]情人: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既指“怀远”之友人或恋人,也包括“怀远”的诗人。竞夕:整夜,通宵。
[2]灭烛:熄灭烛光。梁简文帝《夜夜曲》:“愁人夜独长,灭烛卧兰房。只恐多情月,旋来照妾床。”谢灵运《怨晓月赋》:“卧洞房兮当何悦,灭华烛兮弄素月。”[3]盈手:满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4]佳期:美好之日,指相见的日子。
【鉴赏】
这是一首思念远方亲朋好友的诗,借景抒情之诗。起句“海上生明月”,点出“景”,自然稳贴,展现了雄浑阔大的境界。这与稍早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有异曲同工之妙。“天涯共此时”,点出相隔两地之友,同时相思之时。
三四句写两地的“情人”彼此之“怨”与“思”。“情人怨遥夜”,“怨”长夜漫漫,彼此不能相见。“竞夕起相思”,竞夕,通宵达旦,生起相思之“情”。
五六句写诗人徘徊月下的相思之状。“灭烛怜光满”,长夜不能入睡,是烛光太明了吗?于是诗人“灭烛”,但月色皎洁,浩渺无边。怜,爱惜;光满,满月之光。“披衣觉露滋”,诗人于是披衣走出庭外,在那姣好圆月的光华之下,只觉夜深露湿,滋润沾衣。尽管如此,诗人仍伫留月下,“望月”思人。所以,“露滋”二字不仅照应了“竞夕”二字,同时暗示了滋生不已的遥思之情。七八两句写期梦以自慰,收束相思之情。“不堪盈手赠”,不堪,不能之意,意谓在这相思不眠之夜,用什么相赠友人呢?我只有满手的月光,虽然月光饱含相思之意,但又不能送与。这该怎么办呢?也许睡梦之中还能与你有相聚之期呢!诗到此戛然而止,留下无限的相思。全诗脱口而出,平易自然。由第一句的“月”到第三句的“望”,第四句的“怀”,再到五、六两句的“望月”,直到最后七、八两句的“怀远”,层层递进,秩序井然,景中生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意蕴悠悠。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原籍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后迁居绛郡(今山西省新绛),早年曾作冀州衡水县主簿,因遭人诬陷而去官,漫游山水十五年,足迹遍布黄河南北。晚年担任文安县尉。性格豪放,喜击剑悲歌。其诗意境壮阔,热情奔放,音乐性强,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轰动一时。与高适、王昌龄等唱和,“歌从军,吟出塞”,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之一。诗作大多失传,仅存六首,均为名篇,都被《全唐诗》录存。
登鹳雀楼[1]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常有鹳雀栖息楼上,故名。楼三层,为当时游览胜地,前望中条山,下临黄河。[2]尽:完,落下。[3]千里目:指眺望极远的地方。
【鉴赏】
此诗是一首自古而今广为传诵的名诗,描写了登高望远所见,歌颂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风景,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之情,还寓含一定的积极人生哲理。
第一句描绘夕照衔山的现实景色。一轮落日正金光夺目,在连绵起伏苍苍莽莽的群山西面缓缓落下,在视野的尽头渐渐隐没,这是天空景,也是西望景。
第二句写俯瞰黄河远去天边的意中景象。诗人面对流经楼前的滚滚黄河的滔滔大浪,视线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西向东,跟随河水向远方延伸。虽不能目击黄河入海的情状,却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好像看见黄河一路汹涌澎湃,气势磅礴,流入大海,令人心旷神怡。这是陆地景,也是东望景。
第三四句写诗人欲登高望远。从前两句的眼前所见引出了深沉思索和再上一层楼的行动。若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就应该不断地向上攀登,迈上更高一层楼。以“楼”收尾,很好地照应了题目。诗句看似平铺直叙,却既寓含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博大胸襟,又暗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的哲理。含意深远,耐人寻味。
此诗连接很自然。前两句纳上下、远近、东西之景,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深远。前两句写景为后两句议论渲染了气势,作了铺垫;后两句即景生意,将前两句的意境和主旨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比天空、大海更广阔的视野,让读者在叹赏、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基础之上,更激发出一种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
出塞[1]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2]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3]
【注释】
[1]诗题一作《凉州词》,唐代乐府曲名。[2]远上:远远直上。孤城:指凉州城,在今甘肃省武威县。仞:八尺。[3]羌笛:我国西北部羌族的一种乐器。杨柳:指北朝乐府《折杨柳歌辞》。春风:比喻朝廷的关心。玉门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是当时凉州最西境。
【鉴赏】
此诗是诗人初入凉州时,面对黄河、边城的荒凉辽阔景象,以及耳闻《折杨柳曲》所产生的感慨,也表现出广大将士为国戍边的悲壮。
第一二句描写古代凉州一带荒凉辽阔的景象。诗人先用镜头摄取远景:黄河汹涌澎湃波浪滔滔地入海,如自下而上、由近及远地眺望,它却像一条洁白的丝带逶迤飞上云端。诗人的视觉与黄河的流向相反,突出了黄河源远流长的悠远仪态,也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重在表现黄河的静态美。诗人又摄取具立体感的近景:征戍士兵居住的很小的城堡被孤独地屹立在高山环抱之中。用远川高山反衬玉门关地势险要、处境孤危。孤城是一片,是单薄、狭小的,而高山却是万仞的,以数量和体积极不相称的两件事物,形成鲜明对比,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压力,这也是诗人对文字的巧妙组合的功用。
第三四句借凄凉幽婉的笛声,表达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感想。以问语转出浓郁的诗意,羌笛之声吹出了戍守者处境的孤危和强烈的怨恨。羌笛演奏的是《折杨柳》曲调,而折柳赠别在唐代最盛,“杨柳”的实物、文字与离别便有了比较直接的关系,《折杨柳》笛曲触动了人们的离仇别恨。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用词十分精心,并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戍守者自知,天高皇帝远,朝廷的关心本来是不度过玉门关的,才有了玉门关外处境的孤危和环境的恶劣,才有了杨柳不青和离人想要折杨柳寄情而不能的残酷现实。以“何须怨”自慰语,深沉含蓄,传达出戍守者在乡愁难禁时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才能如此自我安慰。此足见戍边将士的伟大情怀。
此诗在写作上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是对比的运用和语言的准确、意丰。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省襄阳)人,盛唐著名诗人。一生除了四十多岁时曾往洛阳、长安求取功名而在北方作过一次旅行外,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故乡鹿门山隐居,或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曾与众名士联诗出名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满座惊叹,皆为之搁笔。(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作荆州长史,招致幕府,后又归隐故乡,不久便病故。其友王维画像于郢州刺史亭,世称“浩然亭”,后改为“孟亭”。
孟浩然一生沦落,却是初盛唐过渡期中最有成就的诗人。闻一多先生指出“到孟浩然手里,对初唐的宫体诗产生了思想和文字两种净化作用,所以我们读孟的诗觉得文字干净极了。他在思想净化方面所起的作用,当与陈子昂平分秋色,而文字的净化,尤推盛唐第一人。由初唐荒淫的宫体诗跳到杜甫严肃的人生描写,这中间必然有一段净化过程,这就是孟浩然所代表的风格”(《闻一多先生说唐诗》)。李白《赠孟浩然》予以充分赞美,杜甫称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其六)。孟浩然现存诗二百六十多首,五言居多,其中五律和排律又最多。他运用格律的形式写了大量的山水诗。这些诗在当时是很负盛名的。孟浩然逝世后,好友王士源出版《孟浩然集》三卷,后《全唐诗》辑录二百六十多首。孟浩然的诗从初唐风行的咏物、应制等狭窄题材中解放出来,较多反映山水隐逸生活,恬淡孤清,形成和谐优美的意境,独具风格,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只是多写隐居闲适和羁旅愁思,没有涉及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秋登兰山寄张五[1]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2]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3]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4]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5]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6]
【注释】
[1]兰山:在襄阳西北。篇名一作《秋登万山奇张五》。张五:名子容,唐先天二年进士,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为孟浩然的同乡至交。这首诗写登高思友之情。[2]“北山”二句:化用陶弘景《应诏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写张五隐居在北山。北山:北面的山。隐者:当指张五。
[3]始:作“试”。[4]兴:兴致。[5]荠:一种野菜。
[6]何当:何时当能。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月、日都是九,故称重阳节,以为宜于长寿,所以有登高、赏菊、亲友聚饮等风习。
此诗是思念友人之作,写登高思友之情。全诗情随景生,而景又烘托情,两者紧密相扣,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清淡而优美,为孟诗代表作之一。
第一句从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的“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的诗句中脱化而来。
第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相望”表明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诗人的心啊,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遥远的天际。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劳动一日,三三两两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于渡头,显示出人们从容逸然的样子,带有几分悠闲。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既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进一步显示友情的真挚。
此诗创造了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特别是前四句既没有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没有着力描写景物,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写来,平淡而自然,展示了农村的静谧和自然界的优美。这充分体现了“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语)的孟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