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和:奉天和以占天时(1)
这里所谓的天,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时代趋势等等。天,代表着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故欲有所成者,必顺天而行,即顺自然之道,顺应天时,把握天机;奉天承运,推波助澜。惟有如此,方可顺风顺水,顺理成章,和美遂意,无往不利。而违背此规律者,必将迭受挫折,进退维谷。所以说:天和者得天助则兴,逆天者失天助必败。
识时务,则可觅得天机
所谓天机,实为事机,亦为时机。事机与时机统归于时务的涵盖之下。所以,自古以来便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之说。
人们做任何事情都力求寻找到最恰当的时机入手,这个“时机”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古修道之人在被问到深奥之处,便常常以“此乃天机,不可泄漏”来置答。我们且不去管彼之天机到底为何物,但却有必要弄明白世俗中的天机。其实,俗世中的天机不过是事机和时机的紧密结合,是天地人事的合和之理。合于天时、合于地利、合于人和、合于事机,即可觅得天机之妙。这样的人便是所谓“识时务”的俊杰。识时务者大都是聪明人,他们知道如何防患于未然并转危为安。固执的人对识时务者往往感到不齿,这缘于一个人的地位和身份。可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特别是在考验一个人是否识时务的关键时刻,原来的地位和身份似乎并不具有多少价值,在情势复杂的时候,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大可做些变通的工作。“变则通,通则久。”有了这样的生存适应能力,人生往往能够平稳地走下去。
何谓时务?时务是指事态的发展状态,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
根据这趋势和规律把握自己的行为举止,决定自己何去何从。
时务学理论认为,任何世事的构成或运动变化都是由系统内外条件和多种因素决定的。当某些条件和因素达到一定的排列组合和结构状态时,只要从系统外部再加入一定的能量、信息或物质,整个世事就会发生结构上的重大变化,而身处局内之人可能就会因此而被卷入这一变化之中。即将发生变化的这一转折点可以称为“世事”。“世事”的事机对应着的时间数轴上的某一点,被称为“时机”。事机和时机统归于时务的涵盖之下。时务在事机和时机之上更具有待选择、决策和行动的意味。抓住时机和事机选择、决策和行动,能出现更高的工作效率,不仅时效高,效能大,运动的势能强,而且实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最大。任何世事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时机和事机,尤其对人生选择、经营决策、计划实施等至关重要。能够较准确地识别时机和事机的到来,并据此做出人生抉择,即为识时务的俊杰。
时务中最重要的是时机问题,即天时问题。准确地把握天时,便能事半功倍;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生意人、创业者的天时,适天时者无不有成。
审时度势是识时务最基本的功夫之一。看透世事发展的趋势,并顺应世事发展,及时采取应变之策,才是识时务、奉天和的要义之一。
古人说:成者王侯败者贼。而历来古今中外之“成者”,无一不是识时务的俊杰。“识时务”、“奉天和”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变”的哲学。“穷则变,变则通”,变则是适于时。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曾听从谋士的建议,从时务中得到发展的良机。当时天下大乱,群雄拥兵自立,刘邦沉缅酒色,谋士张良力劝刘邦以大局为重,不要贪图享受。刘邦可谓善识时务,并及时对天下形势做出准确判断,巧妙驾驭能人志士,终成大业。
孙中山、鲁迅,早年都是学医的,但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及条件的变化,各自都先后进行了人生大目标的调整。
孙中山后来投身政治,为推翻清王朝,创建中华民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
鲁迅毅然弃医从文,以手中笔做匕首标枪,与旧势力和反动势力做斗争,成为中国革命的文化先驱。
要成功卓越,就要审时度势,奉天和以占天时,不断进行人生步伐的调整,不断让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合于天时、合于事机,这样才能在小环境中头角峥嵘,在大环境中脱颖而出。
合于天者合于道。所谓奉天和以占天时,就是尊重客观规律,不与客观规律相抵触、相对抗,这样才能占有事物发展的先机,谋得个人成功之道。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在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不要偏执地改变客观,而要学会改变主观,让自己的主观适于客观环境,合于客观规律,尔后才能实现个人的发展和飞跃。
说话办事讲究一点时机
大多数将要发生的事都是由正在发生的事所决定的。相对来说,很少有人能通过自觉的努力来设计今后的自己;所以,要学会预测未来的可能性并在实际中照此行动,就显得非常重要。
《旧约全书》中说:“世上万物都有适逢的季节,而尘世间的每一项意图也都有一个合宜的时机。”
一个人如果要想在生活中获得成功,需要的是什么?大脑?精力?还是教育?这些东西都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但是有一件事更为重要,那就是:时机。
这个时机就是:行动——或者按兵不动;说话——或是缄默不语。这其中的关键之处就在于把握时机,顺天承运,切合事物的潜规则或显规则。
时机问题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位民事法庭的审判员说:
“哦,这些吵闹不休的夫妻们!他们只要意识到每个人都有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种时候一个人受不了唠叨或批评——即使是善意的劝告!只要夫妻双方肯于了解对方的心情,知道什么时间去诉苦,什么时候去流露感情,那么离婚率就会下降一半。”
这位审判员说的也正是时机问题。有一次,一位朋友以忏悔的态度问他的妻子,自己的哪点行为最使她气恼。“你的脾气,你的不分场合便随意暴发的脾气!”妻子不假思索地说,“总是在我们要走进宴会厅时,才抱怨我的头发乱七八糟或者衣服穿得不合适。”
良好的风度和成功的形象,经常需要的也只是看准合适的时机而已。还有什么比兴致勃勃的谈话被打断更令人扫兴的呢?有谁没有遇到过一个从来不知道该什么时候离去的不知趣的人呢?这个人会使你觉得像被他纠缠了一辈子似的。他的不识眉眼高低,正是他不善选择时机的表现。
若要掌握好时机,必须牢记五个条件。
首先,要经常不断地提醒自己,掌握好时机在待人处世成功学上的重要意义。莎士比亚曾经写道:“人间万事都有一个涨潮时刻,如果把握住潮头,就会引你走向好运。”一旦你明确了“看准时机”的全部重要意义,你就朝着获得这种能力迈出了第一步。
其次,和自己订一项条约,虽然你会多次违反这个条约,这就是当你被愤怒、恐惧、嫉妒或者怨恨的漩涡所驱使时,千万不要做什么或者说什么,这些情绪的破坏力量可以毁坏你精心建立起来的“观时机制”。有一次,一位管理者在一次员工大会上大发脾气,并且说了一些刺耳和挖苦的话。他所支持的建议当场就被否定了。
他的父亲当时也在场,什么话也没有说。然而在当天晚上,他在枕头旁发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一段著名的话:“任何人都会发火的——那很容易;但是要做到针对适当的对象,以适当的程度,在适当的时机,为适当的目的,以及按适当的方式发火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了。这不是一件容易事。”
第三,加强自己的预见能力。未来并不是一册关闭上了的书本。大多数将要发生的事都是由正在发生的事所决定的。相对来说,很少有人能通过自觉的努力来设计今后的自己,预测未来的可能性并照此行动。
预见能力在商业活动中显得更加重要,许多的公司都把它作为工作取得进展的主要尺度。
第四,学会忍耐,你不能不信服爱默生所说的“如果一个人将自己置于天分的土壤中,并且坚定不移的话,巨人般的世界也会向他让步。”获取这种耐力没有灵丹妙药,它是一种智慧与自制力的微妙的结合体。但是一个人必须明白,过早的行动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最后,也是最难学的一条,就是学会做一个局外人。我们的每时每刻都是与所有的人共享的,每个人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于是,真正地掌握时机就包括了解其他人是怎样看待问题的。
只有正确地分析和了解了周围人的想法,你才能选准恰当的时机并付诸行动,它能使你的计划得到最大限度的实施。
如果你能学会在时机来临时识别它,在时机溜走之前就采取行动,生活中的问题就会大大简化了。那些反复遭受挫折的人经常面对毫不留情的世界而感到沮丧,他们几乎永远意识不到: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着恰当的努力,但却未能赶上恰当的时机。
驾驭局势是强者本色
人人都仰慕英雄,崇拜强者,以为乾坤任其颠倒,云雨随其翻覆。岂不知,英雄和强者都善于驾驭局势、因势利导、慧眼识“天时”,进而造就非凡事业,成就成功人生。
说到天时,我们往往会想到云开日出,风行水上,却不愿去想黑云压城,恶浪滔天。其实,天时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且越是沧海横流,越是需要慧眼识“机”。这“机”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潜在因素,是尚且被迷雾重重封裹的天时,只有拨开迷雾,才能窥见它的头角,只要及时抓住,因势利导,就会创下挽狂澜于既倒的伟业,成就驾驭局势的强者本色。
乔治·大卫·伍兹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1918年,伍兹因父亲去世,不得不中断学业。为了赡养母亲,他到纽约华尔街当了一名小职员。
伍兹在一家名叫哈利斯·福比斯的股票经纪公司工作,工资较低,工作很繁重。但年仅17岁的他却很有志气,决心自学成才,在金融界闯出一条自己的路。他在工作中十分注意吸取别人的经验,还利用晚间进入一家金融财政夜校学习金融知识。经过两三年的努力,他已具有一定专业水平,加上工作努力,老板开始器重他了。他被任命为公债推销员,由于成效显著,1925年又被提升为这家证券经纪行的副总经理。当时他只有24岁,成为美国金融史上最年轻的高级经管人员。
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陷入大危机,华尔街的股票市场与其他地区的股市一样,萧条不堪,许多银行纷纷破产倒闭,不少金融巨头因不堪负债压力而跳楼自杀。但此时的伍兹却独具见解,认为这正是金融创业的大好时机。1934年,他与别人合作创立了一家经营投资银行业务的金融公司,叫第一波士顿公司。由于当时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处于衰退或破产状况,无心亦无力开展业务,而伍兹乘机而入,加上他经营有方,公司业务蒸蒸日上,迅速发展成为美国有名的金融公司,伍兹也成为金融界的杰出人物。
1962年,世界银行(属联合国的专门机构)行长布莱克因到龄退休,需要找一位有金融才能和业绩的人接替行长职务,经过世界银行董事会的物色和充分研究,选中了伍兹承担这个重要职务。
他在这个职位上一直干到1982年去世。
伍兹由一个小职员“升”到了世界银行行长的高位,与他事业心强分不开,但更与他善于驾驭局势有直接关系,而驾驭局势的前提恰恰是慧眼识机,因势利导。
驾驭局势是强者的本色。强者依靠的则是非凡的勇气和敏锐的目光,在纷乱复杂的局势中找准位置,看准时机准确出手。
强者引导潮流,智者顺应潮流,弱者被潮流卷走。正因如此,弱者招人同情,智者使人钦佩,强者则令人景仰。不过,离开慧眼识机,离开因势利导,强者也只能望洋兴叹,无计可施,不能称其为强者。
抢占先机,改写人生
采写新闻强调倚马以待,建功业更需要伺机而动。这动不是向后,是向前,是一跃而起,是马快枪急,一瞬间势能转化为效能。这一着得手则来自于体内长久积蓄而源源不绝的力,而那时刻不疲的警觉恰是这力伸向前沿的触须。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我们的生存早被投入到竞争的漩涡之中。
这让人不无悲哀地想到:生存即竞争,他人即对手。是的,要生存,就要竞争,竞争是改变命运的不二法门。而竞争就必须捕获天时,寻觅机会。机会无时不有,却又稍纵即逝。因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一个机会往往会引来很多角逐者,如果在关键时刻不能先发制人、抢占先机,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好机会被别人抢走利用,而自己却痛失良机。这样,想改换一种生活环境做人做事的机会也将随之丢失。
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要生存,就必须具备一副时刻蓄势待发、充满张力的心灵。只有具备这样的心灵,才具备了建功立业、改写人生的资本。因为这样的心灵永远蹲踞在现实的最前沿,就像整个人置身于现实的土层之内,只把眼睛探出地表,这眼睛离地面最近,几乎是零距离,哪怕是一丝风息,一茎草动,都逃不过它的警觉。采写新闻强调倚马以待,建功业更需要伺机而动。这动不是向后,是向前,是一跃而起,是马快枪急,一瞬间势能转化为效能,兜囊里颗颗硕果,这一着得手则来于体内长久积蓄而源源不绝的力,而那时刻不废的警觉恰是这力伸向前沿的触须。
佐佐木是日本神户的一位大学毕业生,他毕业后在一个酒吧打短工时,遇到一位中东来的游客,二人说话很投机,于是游客慷慨地送给他一只很有特色的奇妙打火机。
这只打火机妙就妙在:每当打火,机身便会发出亮光,并且随之出现美丽的图画;火熄,画面也就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