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活记忆:80年代(建国65周年民生往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tou

“这里出租西服”

1983年8月8日《工人日报》报道,西装短裤最近风靡上海,雪白的、米色的、浅绿的西装短裤,配上金色的腰带、中统丝袜、高跟凉鞋,成为上海姑娘时兴的夏装穿着。

1984年,上海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还立有写着“这里出租西服”的牌子,以此迎合人们喜欢穿西服照相的爱好。当时最著名的王开照相馆,当时才有婚纱、西服租借,在依旧流行中山装的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普通照相馆很难找到一件西服,有的新郎拍照时穿的西服还是新娘在婚前亲手做的,虽然领子看上去还有点皱皱巴巴,却已然成为时尚一族。

后来便有了“中国特色的西服”,但没有用领肩熨压机压过,所以穿起来总有一种马褂的感觉。而且看上去特滑稽的是,穿西服者总保留着袖口上的商标,脚上还是一双布鞋。

1987年11月2日,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召开后,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五位常委,第一次集体穿西服亮相,掀起全国的西服热。

现任《时装》杂志社社长周长青说,西装热开始逐渐遍及大江南北、城市乡村,西装大普及是对盛行多年的“老三装”的反动,其深层的原因是基于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渴求。《时装》上转引了《东京新闻》上的文章标题:“中山装,再见”(参考《时装》1983年特刊)。

▲ 西服。

著名设计师郭培回忆说,80年代刚从事服装设计,她曾经设计了一款白色一粒扣西服,用的原料是9毛一米的库存桌布,生产出来后,“卖得那个好啊,卖时装就像卖大白菜一样。”机关里的干部,工地上的工人,市场上卖菜的……满大街,不分人群,到处都流行穿西服。“全社会都是白领了。”

▲ 当时好多种衣服上都要放垫肩。

但这个阶段人们不太会穿西装,在什么场合穿西装并不讲究,尽是皱巴巴的不成型。西装里还有垫肩。因为成品服装还比较少,加上也比较贵,一般都是到裁缝店去做。各种各样西装在服装店里冒了出来,每家裁缝铺都做西装,什么料子都能做西装,随便贴个商标就敢穿在身上。

那时男士喜欢把双排纽扣西装解开,裤子上爱挂一串钥匙。


1984年春天,一位香港的亲戚写信给刘先生时,附上了一张生活照。“看到他身上穿的那件西装,我眼前一亮”,刘先生当时完全被照片上的花格子西装迷住了。一心想赶时髦的刘先生拿着照片找到一家裁缝店,花了200多元,做了一件花格子西装。

拿到西装后,刘先生却开始退缩了。“图案确实有点‘花’”,他父亲看到这么“花”一件西装,也给刘先生做起了思想工作:“太不稳重了。”就这样,刘先生将西装挂好放进了衣柜。

1985年秋天,他出差到广东时带上了那件西装,“不穿太浪费了,沿海地区肯定比我们这边开放”。一开始,刘先生还有些担心,到那边一看,人们大多衣着时髦,“我穿一件花西装,根本就不算什么”。刘先生说,那是记忆中穿这件衣服最坦然的一次。回到贵阳后,他又把西装挂好放回了衣柜。(《一件花格子西装的故事》,2008年11月17日《贵州商报》)


原中国服装工业总公司总经理于宗尧回忆:

那时的款式太一般了。1986年我去法国,我带了两套西服,还有一件上衣。到那觉得这衣服都没法换了,面料、款式、做工都不行,和人家的比太差了。于是就穿着那一套衣服待了好几天。第二年是带模特队去的。领队的女的在后台掉眼泪了。觉得跟同台表演的外国人没法比。那时候就感觉到我们衣服款式的落后。

▲ 女孩穿西装更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