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
25岁越旅行越开心
呼吸着的博物馆
加德满都
有些惭愧地承认,其实这一次来尼泊尔,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在首都加德满都(Kathmandu)申请停留期较长的印度签证。中国大陆护照持有者如果在印度驻华大使馆直接申请赴印旅游签证,最多只能得到30天的停留期。去年就是着了他们的道儿,以至于在印度只玩儿了将近一个月便转战越南了。再想去印度的话,只有等待来年旱季的到来。2009年的夏天仿佛特别地炎热和漫长,我半死不活地窝在南京,眼巴巴地望着日历牌,一边扇扇子,一边等待着又一个旅行季开始的号角。终于,飞机的银色翅膀划破了南亚的黑暗,我也在9月中旬一个温暖的夜晚到达了加德满都机场。
第二天一早,脸都来不及洗便火速冲去印度大使馆申请签证——大事先办妥嘛。当然,也不是说我对尼泊尔完全不抱希望啦!签证审批需要等候一周,所以我有充分的时间在这个被称为“活着的博物馆”的古老城市尽情游览。其中,清晨散步是最让人难忘的。
每当旅行开始,我的生物钟就自动变成了早睡早起型——晚上10点多就困得头晕眼花,早上6点多醒来后却无法入睡。这样也好,可以趁着在人还不太多的清晨时分,开始加德满都老城区观光计划,徒步穿越那些旅行杂志上介绍的“隐藏在街道和市集中迷人的庭院和雕像”。
旅行的确带给你很多不同的改变。科学的作息,积极向上的态度,还有宽容乐观的想法。作家吴苏媚说过一段话,大意是“千万不要相信旅行时的爱情,因为心情的放松和视野的开阔会让旅行者呈现完全不同的状态。当回到现实生活中,你就会发现他和身边的那些蠢蛋们没什么区别。”的确如此,就连我自己也经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一早就虔诚祈祷的信徒
一出门旅馆门就看到一个卖早点的摊子生意火爆,于是问一个端着小碗儿的白人小伙说,这是卖什么的啊?他一边把手上的东西递过来一边热情地说:“很好吃,你尝尝!”我低头一看,不过是撒了调料弄碎了的方便面!接着,我竟然伸出手,从他的碗里捞了一小把方便面,然后塞进嘴里尝了尝!他说:“好吃吧!”我咂咂嘴回答:“嗯,的确挺好吃的。”天哪,自己当时在想什么!竟然从不认识的人碗里吃东西!!等回过神来,都已经咽下去很久了,不由得挠头抓狂……唉,不管结果怎样,今天的加都老城徒步游还是要按计划开始的。
可能因为时间尚早,街上几乎看不到游客。走出旅行者们聚集的泰米尔区,才算是到了真正的加德满都吧。东西不再贵得离谱,大部分的店家也不会操着流利的日语和英语和你搭讪。本地人们也在清早开始忙活起各自的营生:打开店门,擦亮招牌,扫净门前,再插上一束线香——应该是祈求生意兴隆。裁缝店挨着铜器店,侧面不远处摆着卖鲜花的摊子,还有大大小小的首饰店、杂货店、祭祀用品店和食品店以及不计其数的卖菜卖香料的小摊。太阳越升越高,人也逐渐多起来,老城区的街道开始变得很是热闹。
在我到达尼泊尔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的为期15天的宰牲节仍在轰轰烈烈地继续着,这也是街上比平时拥挤得多的原因。宰牲节是每年九十月间本地最盛大的节日,相当于我们的春节了。姑娘们都在选购节日的新装,那些缀满了金黄色亮片的红色纱丽似乎最受欢迎。质地大多是雪纺—看上去很飘逸其实很热的那种面料。南亚人很耐热(估计是热惯了),我哪怕只是想象着那雪纺的衣服穿在身上就开始浑身冒汗了!好奇地在某个店铺前张望,不知从哪个角落冒出来的小伙计“哗”地抖开一匹红色的大布搭在我身上,用不标准的英语说:“Beautiful!Beautiful!”我连忙笑着拒绝了。
尼泊尔人好像很喜欢红色,经常在街头见到穿着大红衣服、戴着翠绿项链的妇女。这两种本是对比色的颜色被激烈地搭配在一起,再配上她们深邃的轮廓和微黑的脸颊倒也别有一番韵味。红色的首饰也是很受欢迎的,虽然大多质低价廉做工粗糙,但并不影响它们在老百姓中的流行。尼泊尔姑娘Holi告诉我,当地传统的结婚礼服也是红色的。婚后如果不幸成了寡妇,则再也不能穿红色衣服和佩戴红色首饰。
那些陈列在橱窗里大大小小颜色鲜艳的各色点心和饼干争先恐后地在每一条街道的转角出现
节日带来的另一大生意是传统甜品的热销。那些陈列在橱窗里大小不一颜色鲜艳的各色点心和饼干以及黄澄澄的覆盖了厚奶油的面包圈们争先恐后地在每一条街道的转角出现,以至于到处飘荡着一股油炸食品的甜腻味道。早上那一口方便面自然是顶不住饿的,于是买了个不知道放了多少色素的红色面包圈——旅行时对食品质量的要求居然也下降了,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坐在路边啃完面包圈,又喝了杯鲜榨石榴汁,补充体力后,我继续汇入欢乐的人群。每走几步就能看到或大或小的佛塔、佛塔群和庙堂。小到只有脚丫大小的象头神,大到二层楼高坠满经幡的白色佛塔,这些地方无一例外香火旺盛。还按照地图很艰难地找到了那块“破旧的嵌满了硬币的木头”——据说是牙痛之神,拜一拜永远不会牙痛。好笑的是附近开了不少牙科诊所,我想,牙医们的意思是不是“您来我这里看过牙以后,就如同拜过了牙痛之神一般令旧疾永不复发”?
不时有祈祷的经文飘入耳朵,也飘过那些被鲜花、大米、香油和牛奶擦洗过的、散发着奇怪香气的众神塑像。很喜欢印度教的一个小仪式:在庙内参拜完毕后,出门时要拨响门口的铜铃。那“叮当”的一声时常给我想落泪的感觉——有信仰一定是件幸福的事情吧!试想,黎明的晨光中,在自己去上学或者上班的路上,虔诚地来到笃信的神明面前,把线香或者油灯燃烧后产生的象征着神的眷顾的烟雾拢在前额,祈求一日的平安,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一路看到了很多如此行为的尼泊尔人,我虽没有上前效仿,但心中如同沾染了神灵的保佑般,也生出了些许无法言说的愉悦和平和。
中午一点钟,愉快的散步最终由一顿美味的午餐画上句点。有生之年也许不会有太多次在异国他乡心无旁骛地闲逛半日的机会,但这五颜六色的节日集市、在朝阳下闪着金光的铜铃、甚至还有那从陌生人碗里吃到的方便面,都成了我记忆里永不褪色的美丽画面。至于印度签证什么时候拿到,好像也不是那么重要啦……
老城区寺院里悬挂的彩色经幡随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