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课随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课例16: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 课堂撷段 |

……

师:昨天老师到水果店买水果,只见一位老奶奶和卖水果的阿姨在争论着。原来电子秤上显示8.547元,卖菜的阿姨要收老奶奶8.54元,老奶奶觉得不合理,两人发生了争论。你来判一判,收多少钱比较合理呢?

生1:我认为应该付给阿姨8元5角4分,因为人民币的单位只有元、角、分,第三位小数应该省略。

生2:第三位小数是7,它比5大,如果直接省略不妥当,应该向前一位进1,所以应该付给阿姨8元5角5分。

师:现在存在分歧了,能说说你们的处理意见吗?

生3:我听说人民币还有比分更小的单位是厘。不过我没见过几厘钱。

师:你真是个见识多广的孩子。确实,生活中有“厘”这个单位,1分等于10厘。由于这个单位太小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用到它。

生4:我发现在买东西的时候也没有用到“分”了,都是几元几角。

师:你确实很会观察。现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了,“分”这个人民币单位几乎从生活中消失了。平时涉及“分”时,一般都“四舍五入”到“角”了。

生5:那我觉得应该付给阿姨8元5角。

生6:我认为应该付给阿姨8元6角。

师:好!争吵总该有个说理依据。今天我们学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之后,你就能非常轻松地解决生活中这类问题了。

……

【课中赏析】

从学生熟悉的老奶奶买菜的生活情境引入,在讨论、说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学“求小数的近似数”是现实生活的需要,生活中的数学是课堂最好的媒介。

师:2.953米,你知道他跳远成绩的近似数是多少吗?要求:1.保留两位小数。

2.保留一位小数。

3.保留整数。

然后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表意见,说出结果及想法。

师: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哪一位上的数?

生7:要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数,要看千分位上的数。运用四舍五入法,千分位上的3不满5,舍去,所以2.953≈2.95。

(教师讲解保留两位小数的思路,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师:6.587你会保留两位小数吗?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吧。

……

师:要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数,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是5,省略尾数后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上9+1=10,满十又要向前一位进一,连续两次进位。因此2.953≈3.0。

师:近似数3.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生8:可以去掉,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9:0不能去掉,如果去掉就保留到了个位。

师:现在有两种不同意见了。你们赞同哪一种说法?

(学生交流后,一致认为:0不能去掉。)

师:确实,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它起到”占位和表示精确度的作用。

(学生讨论近似数是3.0还是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近似数3.0是精确到十分位,近似数3是精确到个位,所以3.0比3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近似值就越精确。)

师:刚才我们已知道”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那么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一位呢?

生10: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个位。

……

师:你认为该怎样处理呢?把你的意见与同桌交流。

生11: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要省略个位后面的数,要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9满5,省略尾数后向个位进1,则2.953≈3。

……

【课中赏析】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教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了优化组合。教学中,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编制例题,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相互交流和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这是一大亮点。

……

例:豆豆身高0.984米,我们可以说豆豆高大约 米。

(你想保留几位小数就保留几位小数。)

(学生思考,自由保留小数位数回答出0.984米的近似数,老师板书,请其他的同学说说分别保留了几位小数。)

生12:0.984米≈1米。

师:你知道他是保留了几位小数?

生13:他是保留到整数的。

生14:这个数也表示精确到个位。

生15:0.984米≈1.0米。

生16:这个结果保留了一位小数。

生17:也是精确到十分位。

生18:我还会保留两位小数,0.984米≈0.98米。

生19:保留两位小数又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就在课本第73页。请认真看书,核对一下刚才示例的答案,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如果没有疑问,就请找出书中你认为需要掌握的知识,做个记号。

……

【课中赏析】

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新课程只是通过几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几句话,做适当的引导,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这种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分享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而且能养成学生科学的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生20:我学到了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生21:我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也要用四舍五入法。

生22: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

……

师:那么现在,你会解决“老奶奶买菜”这个问题了吗?

生23:(异口同声、干脆利落)会。

师:电子秤上显示:8.547元,你能判一判,付多少钱给卖菜阿姨比较合理呢?

生24:我认为这个问题就是求小数的近似数。

师:你觉得在实际生活中应该保留几位小数比较合理呢?

生25:我觉得在实际生活中,应该保留一位小数。因为大家都知道,现在用到人民币最小的单位是角。

生26:8.547元≈8.5元。

生27:对,应该付8.5元。

师:你发现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小数?请你大声说出来。你想精确到哪一位?考考你的同桌吧。

(同桌互练)

师:小数的近似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课余留心观察,看还有什么地方有了小数近似数,下节课大家继续交流。

……

【课后随笔】

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是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正确处理“老奶奶买菜”,然后“参与寻找生活中的小数”过程,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使学生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