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学Visual C++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C++有着极美好的未来,用它你能写出伟大的代码。

——Bjarne Stroustrup(C++之父)

Visual C++是Windows下的桌面软件开发利器,结合C++语言的高效灵活和MFC框架的强大实用,开发者可以尽显才智,实现各类特定功能,如自己电脑桌面上的软件,大部分都是使用Visual C++开发实现的。在学习Visual C++的开发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Windows程序的实现原理,为成为一名高级软件工程师打下坚实基础。

但MFC框架的复杂也是公认的,号称“最难学的开发框架”,事实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好学的,Visual C++之难在于它将所有可用资源全部罗列出来,初学时会茫然无措,不知从何处下手,但一旦学成之后,就身怀绝技,从此迈入高手行列。就个人发展而言,无须追赶技术潮流,如今IT技术发展之快令人望尘莫及,追也是追不上的,最紧要的事是练好内功,以不变应万变。Visual C++可谓开发工具中的“少林七十二绝技”,是修炼内功最好的一门技术,即便以后工作中用不上,也能从中受益匪浅。言尽于此,还望读者静下心来,认真读完这本书,相信会大有收获。

本书的特点

不可否认,Visual C++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事实上,难学的东西太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比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但总有人能够把这些东西学得很精通,会者不难,只要坚持学习并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各位的聪明才智,相信没有搞不定的东西。

Visual C++之所以难学,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好的教材,好的教材应该包含生动的文字描述信息和丰富实用的实例程序,不少教材给出大段代码后,却少有注释,或者提供的实例程序过于简单,没有实际意义,笔者深知读者需要什么,怎样讲解最利于读者学习,简而言之,一切为读者考虑。本书的主要特点如下:

❑ 讲解内容全面,涵盖了Visual C++开发的各项基础知识,如对话框、单文档、多文档三大框架,以及文件、数据库等工作中常用的开发技术,集中篇幅深入讲解这些最实用的内容。

❑ 实例丰富,绝大部分章节以实例程序为核心,在实际应用中讲解要介绍的内容,如介绍树控件时,将树控件常用的添加、修改、删除、选中、勾选等功能集中到一个实例程序中,便于读者掌握最实用的技术。

❑ 代码注释丰富,对于实例代码,提供详细的代码注释,通过注释,读者可以了解每一句代码的意义,无须担心看不懂代码。

❑ 通俗易懂,将很多复杂的原理用通俗的话讲出来,原理就简单了,方便读者了解。

① 知识点介绍 准确、清晰是其显著特点,一般放在每一节开始位置,让零基础的读者了解相关概念,顺利入门。

② 实例 书中出现的完整实例,以章节顺序编号,便于检索和循序渐进地学习、实践,放在每节知识点介绍之后。

③ 实例代码 与实例编号对应,层次清楚、语句简洁、注释丰富,体现了代码优美的原则,有利于读者养成良好的代码编写习惯。

④ 运行结果 对实例给出运行结果和对应图示,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实例代码。

⑤ 习题 每章最后提供专门的测试习题,供读者检验所学知识是否牢固掌握。

⑥ 贴心的提示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全书还穿插着一些技巧、提示等小贴士,体例约定如下:

提示:通常是一些贴心的提醒,让读者加深印象或提供建议,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

注意:提出学习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些知识点和内容,或者相关信息。

警告:对操作不当或理解偏差将会造成的灾难性后果做警示,以加深读者印象。

经作者多年的培训和授课证明,以上讲解方式是最适合初学者学习的方式,读者按照这种方式,会非常轻松、顺利地掌握本书知识。

2.实用超值的DVD光盘

为了帮助读者比较直观地学习,本书附赠DVD光盘,内容包括多媒体视频、电子教案(PPT)和实例源代码等。

● 多媒体视频

配有长达17小时手把手教学视频,讲解关键知识点界面操作和书中的一些综合练习题。作者亲自配音、演示,手把手教会读者使用。

● 电子教案(PPT)

本书可以作为高校相关课程的教材或课外辅导书,所以笔者特别为本书制作了电子教案(PPT),以方便老师教学使用。

3.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

本书提供了论坛:http://www.rzchina.net,读者可以在上面提问交流。另外,论坛上还有一些小的教程、视频动画和各种技术文章,可帮助读者提高开发水平。

4.丰富的额外素材下载

相关的开发素材文件,在www.broadview.com.cn提供下载。

适合阅读本书的读者

❑ 本书适合Visual C++开发自学者;

❑ 软件开发人员;

❑ 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

本书作者

本书主要由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刘雪洁和黑龙江省直属机关党校的刘永纯编写。其中,第1~5章和第11~16章主要由刘雪洁编写,第6~10章主要由刘永纯编写。其他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有昊燃、曾光、张双、朱照华、黄永湛、孟祥嵩、张贺军、李勇、关涛、王岩、李晓白、魏星、刘蕾。在此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