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
田以麟
在世界体育教育不断深化变革的今天,反思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思想的演进过程,探究百余年来中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势必会有助于今后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的科学发展。程文广博士正是出于这样的使命感,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地充实与提炼后,终于推出了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论纲》。作者立足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科,多维度地透视了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并据此理性地反思了相关的思想理论及实践问题,应该说这部论著对促进我国的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研究方面的确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由倡导近代学校体育而兴起的我国近代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至今虽然已经过去了百余年,但以其曲折的历程、井然的体系、紧扣社会变革的主题,展示了近现代和当代中国人及部分著名来华外国人的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实践。《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论纲》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客观地再现了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的衍变。作者不是以虚无主义的态度贬抑过去的一切,以偏激、错误的观点否定其间所取得的成就,而是立场鲜明、满腔热情地肯定、褒扬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中的民族危机意识和辉煌业绩,如近代体育思想的开放性、癸卯学制中体育教育活动的奠基作用、新中国体育教育的一系列壮举等,均用浓浓的笔墨加以客观描述,赋予了显著位置。对近代洋务体育思想中过分重外轻内的消极倾向,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中国体育教育的不幸遭遇等,作者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予以了梳理和描述,并指出其嬗变及得失。
作者通过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思想形成因素的剖析及其对体育教育影响的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对我国体育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考与展望,将近代以来我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以及体育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影响程度为其研究的切入点,深入地考察和审视了近现代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的来龙去脉,更正、补充、拓展和丰富了我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的既有研究,这对于“尚处在探索阶段的体育思想及其实践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以教育活动、教育思想为中心,从政治的、哲学的、科学的角度,直接切入体育课程史本体,充分肯定了中国体育课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作者紧紧把握体育课程自身的脉络。对体育教学活动、教育思想家做详尽的描述和评析,甚至深入到具体教学论领域,剖析其教育的意蕴。然而,微观的审视又始终置于宏观的视野之中,如对清末军国民体育教育思想和自然主义体育教育思想的分析,揭示出不同的思想特征,在纵横关系中定位其历史坐标,从而给人以贴切感,具有一定的历史厚度。体育课程是时代的产物,作者并未孤立地“关爱”体育课程自身,而是将教育作为体育课程的客观条件及所以如此的缘由进行分析,如各章的教育及社会背景,便是以广阔的空间为依托,探讨体育课程之所以能兴起、发展、衰落、重建、再发展的原因。这种以体育课程为中心,与教育、思想背景联系起来的分析,避免了体育课程与背景的游离,也突出了体育课程的主导地位。
以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为中心,从政治的、哲学的、科学的角度切入到体育教育实践的本体,明确地指出了我国体育教育活动在不同时期或阶段的正向及负向功能,且又能够把握住我国近代新兴体育思想自身的脉络。与教育思想及教育背景联系起来的分析,规避了思想与教育背景的游离,越发突出了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的主导地位。
本书作者将体育思想的核心价值观视为影响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关键,从核心价值观、从杰出人物体育思想、从传入中国的西方体育思想与我国传统体育思想的冲突、碰撞、融合及发展、从社会生态作为体育思想影响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等方面做了必要的理论阐释。鉴于体育思想对中国体育教育发展的影响直接反映在体育专业教育与普通学校体育教育之上的这一实际状况,论著还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体育院校、普通高校及普通中学的体育教育活动,加以验证体育思想对体育专业教育和普通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程度,以实证研究的结果加以量化近代以来体育思想对中国体育教育的影响程度,力求提炼出经过缜密思考后得出的重要启示,结合当前中国体育教育现状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了今后改革的方案。作者在研究中尽可能地做到了批判的意识、求异的方法与求实的精神的统一,研究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通过求异的过程寻找事实的反证,而求异方法的根本依托则完全出自于求实的精神。作者在对中国体育思想演变的研究过程中,鞭挞了旧事物、旧倾向、旧时代,讴歌了新事物、新趋向、新时代。作者记住了这一点,方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实现心灵的沟通与对话,可以说也是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公道、正派和应有的学术良知。本书以叙述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为主线,用精心搜集到的资料既弥补了以往研究在这方面的纰漏或不足,又使得论著内容真实、言之有物。无论对体育思想变化的描述,还是对体育教育实践活动的剖析,都能体现出作者的价值判断与独到见解。作者旨在揭示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的规律及本质特征,从纵向的叙述中得出的结论,都是在其基础之上的高度概括与评判。这种叙述与评论的有机结合,使得本书不但具有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著述的严谨,而且内蕴着论与评的思辩色彩。
当然,作为一部探索之作,本书也存在着有待于进一步充实、拓展的地方,如对近代西方教育思想家关于体育思想的评价、实施中的多元体育教育及实施的结构化整合问题等。我们期待作者在《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论纲》之后,继续对中国的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问题在广度、深度上做出更为详尽、更为成熟的阐释,不断以理性的良知和时代的使命感,为探索和重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体育教育撰写出更多的大作。
2007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