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泰拳格斗整体特征及其指导思想
泰拳又称“八臂拳术”或“泰式拳击”、“泰式自由搏击”,是举世闻名的泰国国技,堪称当今世界武坛最凶悍凌厉的极品拳艺。
泰拳在泰国流传普及了几个世纪。在古代战争中,泰拳作为军队训练和作战的重要手段,曾在抵御外侮方面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在和平年代,从乡村到城市,从皇室成员、军警官兵到院校师生、平民百姓,莫不以泰拳为必修或业余至爱,各类泰拳擂台竞技在泰国十分风行。正是在这样的土壤环境之中,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泰国拳坛在泰拳规则、技术和训练方面作了多次的改革,完善之后,逐渐发展成今日高度科学化、整体化的全接触式超级格斗技。近百年来,泰拳师更以其重拳铁腿,全能武技屡败异国拳坛高手,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从而一举确立其世界最强地位,赢得“打遍世界五百年无敌手”的盛誉。伟大的中国武术家李振藩曾高度评价泰拳为最具战斗力的自由格斗技之一。
那么,什么是无限制泰拳呢?无限制泰拳是指在现实社会中可以广泛应用于街头格斗(包含防身自卫、军警特务等方面)无规则限制的超级自卫泰拳。同样,遵照有关擂台规则,它又可以用于擂台争霸。这就是本书要教会你的无限制泰拳!
概括来看,无限制泰拳格斗主要特征如下:
一、八臂拳术,立体杀技,无所不用,无所不攻
在国际武坛,泰拳师有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别称,那就是“全力以赴的格斗机器”。这是因为在实战中,泰拳师能以全身为武器,整体发挥四肢八体攻防效能,以及变化无方的立体式格斗优势,全力以赴,克敌制胜。泰拳此种整体组织,紧凑严密,立体攻防,凶猛强悍的独特格斗风格,不仅能充分展现人体格斗能力,亦是泰民族坚韧强悍个性最真实的写照。无限制泰拳特训体系在全面保持泰拳立体攻防优秀风格基础上,根据自卫格斗完全实战需要,以及现代学员泰拳速成需求,吸收李小龙截拳道科学原理,摒弃现代泰拳高难度擂台技巧及规则禁制,变得更为开放、实效和自由,体现出鲜明的“自由、整体、无限制立体杀技”的技战术特征。
(一)攻防武器长短兼备,全面多样
现代泰拳技术体系相当完整,在实战中拳脚交加,肘膝并用是其最大特点。无限制泰拳体系遵循泰拳“充分调动人体可资利用的各个部位,加入攻防行列”的基本原则,在无限制泰拳武器库中,拳腿技术属“长程武器”,肘膝技术则列为“短程武器”。一般而言,长程武器(长兵)具有放长击远,控制范围广,易于把握攻防的优点;短程武器(短兵)则多适于近身内围作战,特别适合街头巷尾狭窄地方及室内的自卫格斗,且短程武器利于自顾,力大速快,难以防范。所以,无限制泰拳习者的肢体武器若能适当运用和配合,即能充分发掘出对敌的致伤、致残效用。在无限制泰拳武器库中,除常规的肘、拳、膝、腿之外,还包括头撞、挤靠、口咬等特殊格斗武器的运用,这更大增无限制泰拳完全格斗的适应性和杀伤力。实战时,无限制泰拳习者可以充分发挥四肢八体长短结合、立体变化、快慢不同的特点,根据格斗环境、对手技艺等实际情况,对自身丰富的肢体武器予以灵活的运用。例如环境宽敞,可以拳、足相加,以创造近身决胜的机会;若近距遭遇,则可肘顶膝撞,速战速决。“以长程武器控制、引诱对方,最后施以致命的短程攻击”,这既是现代泰拳基本格斗战术,亦是无限制泰拳必胜格斗战法(图6、7)。另外,以低难度、高效能的中位和低位腿膝法集中攻击中、下盘,以灵活多变之拳、肘法控制对方上、中盘的分工明确,立体多变的打法,体现了无限制泰拳鲜明的实用自卫术打法特征,中国海外北少林名师黎雄曾赞曰:“肘膝并用,四肢全出,长距离拳脚用老后,肘撞膝顶随来,令人顾头失脚,防不胜防,厉害之至。”
图6 远以脚踢
图7 近施肘打
(二)无限制,多样立体化的攻击路线和目标
无限制泰拳是现代泰拳全接触无规则的格斗模式,因此在自卫格斗中,除了遵循“正当防卫”的法则之外,无限制泰拳对于攻击目标及其攻击路线没有任何限制。
由于无限制泰拳攻击武器整体全面,使得攻击路线变得多样化和立体化,凡是拳脚肘膝势力可及范围内,对手的一切部位,上至额头,低至足背,前至胸,后至背,均是可以的攻击目标。学员在实施立体打击时,更要能够上下左右发起攻击,上打下踢,左攻右击,令对方虚实难分,防不胜防(图8)。
图8 立体攻击
无限制泰拳的进攻虽说全身各部位均可,但为了提高效率,特别是为了适应完全实战,一击必杀,速战速决的需要,在攻击目标的选择上还是有重点可循的,这是泰拳师以及无限制泰拳实践者在长期实战中,经历了无数痛苦的体验,总结出的人体重要目标,在泰拳中称之为“进攻致命点”。因此在训练中,习者在攻击意念上必须要有目标针对性,必须学会集中打击对方最薄弱环节,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攻击的准确性,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攻击威力。
切记:泰拳一击必杀的非凡杀伤力,不仅基于其全能肢体武器,更基于攻击目标的选择和自身力量最大限度的释放。
当然,同时反向思维,我们亦可深刻了解哪些部位是重点防御部位,从而保证在训练和格斗中对重点目标始终保持高度防护,绝不疏忽。要知道,加强对自身重点目标,如头(颈)部、腹部、裆部的防御,无论如何强调都是不过分的,请每位习者务必予以高度重视。
二、以攻为主 速战速决 攻势防御 攻防合璧
现代泰拳在实战中十分强调攻击的主导作用,他们认为敌人无论多么强大,“强攻必下”。因为,从格斗角度来讲,唯有进攻方可最终打败对手,成为真正的胜利者。所以,理想的格斗技必是攻击力强劲的格斗技。现代泰拳无论是“唯力派”选手或“唯技派”选手,均有极强的整体攻击力,与敌对阵时,多采取主动攻击态势,以求压倒对手,夺取全胜。无限制泰拳在进攻为主的思想上与现代泰拳一脉相承,特别重视习者整体强悍战斗力的熔铸,从而保证习者在真实的格斗中,凭借重拳铁腿,以暴制暴,随时能凶猛地撕破对手防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予敌重创,捍卫自我人格与尊严。因此,在强调“主动攻击,长攻必下”战略的同时,泰拳又特别强调速战速决的自卫格斗原则。
“攻与防向来是格斗技中一对最主要的矛盾。能否迅速进行攻防转化是衡量一种格斗技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泰拳能屹立世界拳坛数百年不倒,不仅是因为泰拳拥有威力巨大的攻击武器,而且还因为泰拳具有固若金汤的防御工程。在无限制泰拳体系中,全面立体、威力无匹的攻击武器为习者提供了全面立体的防御武器,手防、肘防、膝防和腿防等全方位的防御技术构成了泰拳体系不可或缺的主体部分。正是所向披靡的攻击力辅以滴水不漏的防御技巧,攻防合璧,方使得泰拳习者格斗纵横,进退如一。
现代泰拳和无限制泰拳并不提倡单纯的技术性防御,因为单纯的防御只会助长对方肆无忌惮地攻击气势,造成被动挨打的局面。所谓“长攻必下”,在雨点般地拳脚横飞之下,单纯的防御迟早会被对方突破防线,一败涂地。无限制泰拳体系更一针见血指出在遭遇街头巷尾的突然袭击中,倘一味防御而无反击,必造成严重后果!所以现代泰拳和无限制泰拳体系一方面重视“防御是进攻的基础”,另一方面亦强调“进攻是最好的防御”。换言之,始终以进攻为主导,并用进攻意识来打防御,在格斗中始终把进攻和防御作为一体来执行,攻防合璧,绝不分裂。立体攻防,攻中寓守,以攻为守,以攻止攻,始终占据格斗主动,正是泰拳高效率攻防转换的奥秘所在。
“以攻为主,长攻必下”的“攻即为守,防也要攻”,是现代泰拳和无限制泰拳实战应用最基本的攻防指导原则。
(一)在攻击方面,特别强调发挥压制性强攻威力,速战速决
现代泰拳以拳脚简练高效,攻击力强劲著称,无限制泰拳吸取了现代泰拳经典高效的攻击技术精华,围绕“低难度,高效能”的无规则完全实战技术的应用形成特训体系,不仅要求习者在进攻中学会简单、直接地发挥出攻击最大威力,更特别强调习者一旦投入实战,就必须毫不犹豫、全力以赴,力求依靠突然凶猛的攻势,凭借“长攻必下”之利,速攻强击,以快制慢,出其不意,在6~20秒内,速战速决。因为无规则的完全实战与擂台竞技不同,没有回合,没有规则,没有裁判,没有充足时间可供调整战术与敌周旋或缠斗,因此你必须控制局势,尽快结束战斗!毫无疑问,在真实格斗情况下,与敌人纠缠时间长一分,危险也就增加一分。
全力以赴的速攻强击打法在街头巷尾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它能在特定情势下,激发出无限制泰拳习者的杀手本能,在短时间内以压倒性的气势和攻势,令对手身体和心理受到极大地突然打击和威慑,从而达到一举摧垮的目的。对付那些缺乏格斗经验的、大意的或因盲目自信而无防备的攻击者,采用速战速决,全力以赴的压制性强攻战术,往往可收奇效。记住:现实生活中,“老实的怕无赖,无赖的怕拼命的”,进行真实格斗,道理也是一样。不过,在泰拳中应付街头挑衅的最好办法,仍是“三十六计走为上”。
(二)在防御方面,多样化的进攻促进了立体化的防御
“防御是进攻的基础”,格斗中即便你的攻击力再强,倘无法随时有效的化解对方凌厉地重拳或重腿的攻击,难免胜果不保。在无规则的完全实战中,薄弱的防御或攻击中没有防御意识,更会遭至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泰拳体系要求每位习者务必象重视攻击技术一样,熟练的掌握好最基本的防御技术,实现攻防合璧。在泰拳无规则格斗体系中,手、肘(臂)、膝、足等身体关节部位均可高效直接的运用到防御中去,加上利用灵活的身法以及快捷步法的配合防御,构成了泰拳坚固而不失机动的整体化防线。如(图9)的肘防和(图10)的膝防,系以身体最坚硬关节部位,充分发挥“短手自顾”功效,防御对方的近、远程的大力攻击,以硬碰硬,特具效果。有时以硬碰弱,更有连消带打作用。现代泰拳立体化攻击,直接促进了无限制泰拳防御的立体化。泰拳师在擂台上为抵御对方重力扫踢或组合强攻,无限制泰拳习者在街头巷尾为化解突如其来,难以判断的狂挥乱打,常常会同时启用手、肘(臂)及膝、腿形成一道立体的、牢固的防御壁垒,严密遮封住自己上、中、下三路重要目标(图11),即可有效而又稳妥安全地瓦解对方的猛击,求得缓解时机,转守为攻,此种全封闭式防御技巧,为现代泰拳和无限制泰拳中特有的立体防御法。根据同样原理,习者可在格斗中自由变通运用肘膝手足的联合防护,达到全面立体的防御效果。当然,此技易耗体力,一般多用于防御对方重力攻击或变化快,难以判断的连续的突然强攻。
图9 肘(臂)防御
图10 穿膝阻防
图11 立体式防御
(三)在防御反击方面,攻中寓守,以攻止攻的攻击型防御
任何有效的防御均非格斗的目的,格斗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战胜对手!而这必须依赖强劲地攻击,所以在实战中,无限制泰拳强调在坚固的防御基础上,坚决贯彻以攻击为主导的思想,提倡攻守合璧,以攻止攻,以攻为守。即使是处于劣势下,亦随时保持进攻的余地和强盛的攻击欲望,把握每一个虚隙发动反击。最典型的就是无限制泰拳习者在边防边退的情形下,依然会发出突然有效的阻截反击,力求反客为主,此即所谓“攻即为守,防也要攻”的无限制泰拳攻防精神实质。正是此种极具攻击性的攻击性防御战术思想,造就了今日攻防转换效率极高、杀伤力强悍凶猛的无限制泰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以攻止攻,攻击即为防御
事实证明:任何攻击必有空当,因此利用对方因攻击而暴露的空当,直接以攻击来化解对方的攻击,是为无限制泰拳中最高级的防御反击形式——严格说应是攻击形式。它的防御动作本身就是攻击动作,攻守寓一体。虽然运用难度大,对习者反应灵敏度和身体素质要求较高,但一旦熟练掌握它,则实效宏大,能在瞬间令攻守易势,轻易控制格斗主动权,极大地打击对方的自信。倘时机距离把握的好,更可一击必杀,速战速决。(图12)所示即为对方出拳攻击时,泰拳习者直接扫踢对方重心腿,以攻为守。无限制泰拳此种以攻止攻指导思想与截拳道攻击性防御的“截击”指导思想可谓同出一源,极具实战效率。
有时,面对对方威胁不大的攻击——比如非要害攻击或攻击力量小——泰拳习者甚至不招不架,硬挡硬进,直接重击对方要害,以小损来获大利。在街巷格斗处于背水一战劣势时采用此法,有出其不意的决定性效果。但要求运用者必须判断准,具有全力以赴,视死如归的果敢决心,同时反击直接、有力、准确,硬接部位抗击能力强且非要害。(图13)所示为泰拳习者以前腿硬接对方低扫,同时猛进以直拳重击对方头部的实战例。注意前腿硬挡扫踢时,有关肌肉必须紧张,且前腿同时要用力向下压,消力,即利用运动的态势来消解对方大部分攻击力道。
图12 低位胫踢,以攻为守
图13 硬挡反击例
2. 在防御的同时进行反击,此即中国功夫强调的“连消带打”
这是因为在有效的防住对方攻击,令其攻势受挫之时,正是其防御最为薄弱、无可自救之时,即为泰拳习者反击最有效最安全之际。(图14)显示了泰拳习者在格挡对方前手冲拳同时,发动有力的中位扫踢攻击对方的腰腹部,还以颜色。
图14 以踢制拳:防御同时反击
3. 防御之后,必报以凌厉地反击
在格斗中,特别是在街头巷尾的袭击中,是无法避免突如其来,判断不清的危险情况的,因此不可能时时做到完全主动的以攻止攻,以攻为守。但无限制泰拳强调对于对方的任何攻击,防御之后,必须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报以凌厉地反击,即无论何种情况下,必以攻击为主导,以显示自我的决心和自信,保持心理和行动上高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方面,这是强调在有效的防御对方攻击,令其攻势落空之后,必须要趁对方忙于回防之时,即发动迅猛地坚决反击。即必须抓住对手“旧力已过,新力未生”的虚隙,及时反击,以取得主动。虽然在这里防御和反击分为两个动作执行,有一定时间差,但整体上是连续一体,并无割裂的,因此其防御和攻击的转换效率较高,并有明显的积极性,能有效的压制对方的连攻,运用得好,可给对方以决定性杀伤。(图15、16)是泰拳习者防御之后紧接反击的战例。
另一方面,则是指在极端的劣势下,泰拳习者即使是迫不得已采取消极的防御来应急,但仍然要求时刻保持积极反击的意念,保留反击的余地,随时趁隙以攻,以求转败为胜。这在遭遇突袭的街巷格斗中,是唯一能扭转乾坤的方法。(图17)即为无限制泰拳习者在逃避追击时,突然鳄鱼摆尾,回马一枪,反击对手。
图15 防御紧接反击例
图16 防御紧接反击例
图17 退却中仍然反击
三、以功为质,以技为用,功技相合,威不可挡
武功之道,在于拳功并重,方臻上乘,故中国传统武谚有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现代泰拳格斗思想认为:技法以功力为基础,而功力必须通过技法来发挥,因而只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成为格斗高手。传统泰拳曾号称有108种基本技术,现代泰拳则早已对此作了全方位的简化,这是因为泰拳师们在长期的格斗实践中发现,过多的追求种种技法,如无深厚的功力相辅,则只是花拳绣腿空架子。“技法威力的发挥,必须有上乘功力与之匹配”,这一思想始终贯穿于现代泰拳训练之中,提高格斗功力成为现代泰拳师所必经的重要训练过程,在这一前提下,许多传统花哨的技法便遭到淘汰。正是由于有了良好的格斗功力,泰拳师才敢于近程作战,充分发挥贴身短打强悍作战风格,克敌制胜,这也是现代泰拳格斗的一大特征。
无限制泰拳体系高度重视习者功力与技术的匹配和互补,循序渐进的拳、肘、腿、膝的科学功力训练和体能训练,是每一位泰拳习者必修课程,以求练就超人一筹的进攻威力和抗击打能力。与职业化的现代泰拳高强度、高密度的功力训练有所区别,无限制泰拳的功力训练在训练强度和要求上有所降低,同时特别强调功力的养成更需时间上的积累,循序渐进,以避免任何可能的损害。因此,无限制泰拳的功力训练不仅能起到强化筑基作用,而且如习者坚持功力修习,则必有望在一年内达到较高的功力水平,毫无愧色的踏入无限制泰拳高手的行列。无限制泰拳功力训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身体关节武器化的硬度训练和攻击威力训练
根据有关物理原理,一个物体施加于另一物体的作用力越大,所受的反作用力也越大。因此,欲赋于攻击以巨大威力,必须首先具备坚强的肢体关节硬度和强大的内部承受力。
在实施攻击时,格斗者总是通过肢体关节的某一较小的着力部位与对方身体接触,来释放最大的攻击力。这些着力部位,比如拳面、肘尖、膝尖或胫部,虽然均为人体相对坚硬部位,但未经硬度训练时,其质尤如一根橡胶管,碰软稍可,以硬碰硬,则易损折。硬度训练的目的,就是对它们加以强化,尤如将橡胶管改造成一根钢管,则发动任何攻击,均可赋予其无坚不摧的杀伤力,即使对方防御,也能给予防御部位以沉重打击,其作用一如拿钢管猛击橡胶管般。
进行任何击打,格斗者的肢体关节只是一个力的传递工具而已,因此能否顺畅的将攻击力量传递爆发于目标,同时承受住随之产生的反作用力,以达到最大的攻击效果,就取决于格斗者肢体关节的内部稳固支撑承受能力和着力部位的硬度,用李振藩宗师的话来讲,就是:“发力首先要使关节能承受住并传递击打时所迸发的强大力量。”发力关节内部承受支撑力越强,那么攻击威力也就越大。换言之,要发出任何强大的攻击,必须要具备在发力瞬间,使肢体关节形成坚固一体的力量传递链杆的实力。
在无限制泰拳体系中,通常通过专项的硬度训练如墙靶训练,以及踢树、踢墙、打击重沙袋等训练,来强化习者的肢体关节硬度和内部支撑承受能力,使之迅速锐化成为真正的肉体武器。
切记:空击训练可以掌握、增进技巧,而击打实物的功力训练可以强化攻击威力,二者结合,方可练就高超的格斗实力。
(二)提高身体承受击打能力的抗击训练
在真实的格斗场合,任何高手都不敢保证他不会受到对方的击打,所以,对身体的抗击打能力的训练不可忽视。
肌肉力量是产生运动、攻击力和抗击力的源泉。肌肉体积适当,瞬间收缩力强大,不仅可以增加攻击爆发力和肌肉关节内部承受力,也可增加身体抗击的耐受力。无限制泰拳基础力量特训以动力性的肌肉力量练习为主,练习部位有四大方面:(1)以股四头肌群和腓肠肌群为主的腿部力量;(2)胸、臂部力量;(3)腹部力量;(4)颈部肌群力量。其中以习者腹背部肌力训练为重,这与泰拳习者的抗击打能力有密切的关系。职业泰拳师一般每日需做腹背肌力运动200~300次,业余习者则视本人情况,可适当的增减。
身体和肢体表面承受击打的适应性是抗击打训练的重要内容,这可以通过击打重沙袋等击实物训练间接获得。而与同伴配合,利用实心球、脚靶等器具或以拳腿肘膝的有控制直接击打,来锻炼头面部、躯干部、腹部、手臂以及大腿、小腿的抗击耐受力,更是主要训练手段。在具体训练时,需在身体能够承受的前提下,按照由轻到重,循序渐进的抗击训练原则练习,切忌急于求成的强击暴打,以免造成身体的伤害,
在擂台上,充沛的体力对于旗鼓相当的双方来说,是取胜的关键,也是保持攻击力和抗击力的重要因素。体力不足,攻防动作就会严重变形,无法产生杀伤力,同时也会因为力不从心,导致抗击打能力的下降,一旦遭受强力攻击,即抵受不住。无限制泰拳体系强调在无规则的格斗中,力求在10~20秒内速战速决,对于体力(以无氧耐力为特点)要求比较中庸,但无庸置疑的是,如果无法速胜时,体力便成格斗取胜的决定因素。所以,无限制泰拳要求习者养成野外跑步或跳绳的训练习惯,这些练习曾被李振藩宗师视为提高心血管机能和体力的“训练之王”,是现代泰拳体能训练的主要手段。
四、杀手本能,斗心决胜,无畏无惧,强悍无敌
中国传统武谚有云:“一胆,二力,三功夫。”斗志和胆量在格斗中,特别在完全实战中,是决定一切格斗胜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只有勇往直前,无畏无惧的精神,才能敢打敢拼,超水平发挥,使拳势凶猛如虎;只有压倒一切的胆略,才能审势进取,闪空疾入,以攻止攻,无往而不胜。“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的拳谚,对于拳艺和斗心之间的关系,可谓一针见血。
现代泰拳师能横扫拳坛,勇猛无敌,不仅有赖于泰拳师精湛的拳艺,也与泰拳师置生死于度外、视死如归的坚强战斗意志不可分割,在这一点上,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搏击运动员都难以与之比肩。格斗时,泰拳师视擂台赛为古罗马斗兽场,是你死我活的生死大对决,因此对敌铁石心肠,绝不心慈手软,并以此种心毒手狠的心态专攻对方薄弱环节,以求全胜。他们认为拳师的天职就是把对手打死打败,不成功便成仁,所以对敌全无负担,绝不消极的想:被打败了如何;而是我如何打败对手。他们临阵绝不慌乱,对权威强手均视若无物,上场必全力拼争,即使皮开肉绽,也要置对手于败北之地。因此外国拳师与泰拳师对垒,即便有时体力技能稍胜一筹,亦可能被泰拳师惊人的斗志所压倒。这种神奇的心力或意志力,现代泰拳称之为“斗心”。“斗敌先斗心”,在现代泰拳中,斗心训练是炼心必行程序,故泰拳近代名师固铃曾指出:“作为好拳师,必须经常过招,经常按摩,多练技术,坚持长跑。最重要者是斗心,压倒对手,勇往直前的无敌精神,倘无百分之百的斗心,则难成大器。”
街头巷尾的完全实战,更要求自卫者具备此种心力和意志,因为即便平时技艺练得再好,倘遇突袭,或对方稍一凶悍,便从心理上软弱下来,则技艺发挥必然大打折扣,必会为敌所挫败,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在无限制泰拳体系中,我们要求每位习者都要在心理上具备“不输任何人的胜利者”的坚定意念和冷酷无情,必致对手以败北之地的忘我拚杀的斗志。无限制泰拳认为在完全实战中没有侥幸,没有妥协,因为对方的侵犯绝不会因为你的放弃而停止,相反会因为你的软弱而更加凶狠。因此只有奋力一搏,首先从心理上压倒对方,才有可能从行动上摧垮对方,最终才能悍卫自己的生命和尊严。在完全实战中,“顾虑自己生命的安全,就是纵容敌人,最后必定伤害到自己。总之,格斗是要折断敌人的骨头,将其生命操于我们的手中。”(李振藩)此种全力格杀的斗志和心态,在无限制泰拳中谓之“杀手本能”,其名称源自于振藩/截拳道(JUN FAN/JEET KUNE DO),比现代泰拳“斗心”的概念更加深入一步。无限制泰拳认为在人类身体当中——任何一个人——都深深蕴藏着一种求生存的本能,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与侵害和死亡相抗衡的潜在的巨大能量,这种可怕的能力即是杀手本能——一种冷酷的、原始的,经过训练能够深掘而出,并在危险的情境下能够得以唤醒并激发的野性的求生本能。当危机来临,无限制泰拳习者一旦进入杀手本能的格斗状态,必能赋予肢体武器以摧毁一切的强大破坏力,则破面掠血,制敌于反掌。
斗心和杀手本能对于每一位无限制泰拳习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宝贵特质和威力难以限量的无形武器,它是基于高度自信之上的人体潜能的控制和喷发,需要特殊的培养和磨炼,比之无限制泰拳技术的修习要困难,对此,习者需有清醒认识。在本书后面章节中,我们将解析其原理,传授基本的心法,并通过一些直接或间接的内容来安排锻炼。最主要的,还需要习者自身在今后的修习中,举一反三的发掘、开启、控制和运用斗心和杀手本能。
五、突破形式,极巧圆通,推崇个性,武道合一
现代泰拳技艺,是数百年来泰拳师经过不断的擂台实践和考验所得的武术精华,其实战价值及效率世所公认。无限制泰拳体系更突破现代泰拳擂规限制,以现代泰拳的经典技战术体系,回复古泰拳原始的格斗面目,在现实生活中的防身自卫功能更显强大。
无限制泰拳体系注重完全实战的格斗功效,讲究简练、直接。无限制泰拳体系技术虽然简单,但却是技术结构最为缜密的完全实战格斗技,对于人体在完全实战中的上、中、下三路,近、中、远距离,都有立体、全面、低难度、高效能的实用攻防技术。无限制泰拳体系作为综合性的徒手自卫格斗技,完全从实战出发,没有固定的套路,只有基本功和基本技法,习者在掌握了一系列的基本技术之后,经中级和高级阶梯实战模拟的提升修练,即可有意识的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部位,自由发挥拳、脚、肘、膝四肢八体攻防作用,使之全面实际化和整体化。
无限制泰拳基本技术虽然相对固定,但并不特别强调某一方面的发挥,无限制泰拳认为完全实战决胜的条件是技艺、体力、智能和精神力量完整的统一,其最高境界为极巧圆通,变化无常,不受任何拳术技法和招术的限制。“突破形式束缚,完全只为实战”是无限制泰拳修习和发展的基本宗旨。在无限制泰拳体系中,“拳不斗肘,肘不斗膝,膝不斗腿,腿不斗拳”,各项基本技术相生相克,圆活变通,循环不息,而长短两兵相合、相生,更生无穷变化,从而构成高度科学化、实用化、自由化和整体化的超级自卫格斗拳艺。
在实际运用中,无限制泰拳的综合实战技法变化无穷,无可胜数,但它们都无非是在有限的基本技法基础上,每个人结合自己不同的体能、素质,在训练和实战中完善起来的,因此无限制泰拳体系的格斗应用和变化是无限的。
强悍自信,创造并维护美好的生活,这就是无限制泰拳——低难度、高效能、无限制、自由、整体的超级自卫武道给予现代人的巨大益处。
小知识:泰拳哲艺原理
由于泰拳擂台激烈争战的印象,泰拳在一般人心目中的形象多流于粗犷、强悍、野蛮。但实质上,泰拳与中国武术、日本空手道等亚洲武技一样,讲求拳术的艺术性和哲理性,从而将之提升到科学和艺术的层次。故泰拳界认为:泰拳是一门拥有独特哲学原理的科学和艺术。在训练过程中,在泰拳艺术性上的追求绝对超过对力量性的追求,任何淡漠或无视泰拳艺术性的泰拳师,必然无法在泰拳拳艺上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中国人传统的五形哲理,强调物质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大原素构成,世界万象万物的合成与变化,莫不是五形原素的合成变化。在古代泰国,与中国五形哲理异曲同工,存在“四象论”,即认为世界万物的组成结合,是土、水、风、火四大原素合成组构的体现。这一基本哲学思想源自佛家“四象理论”,对古代泰国自然科学,诸如医学、天文、地理等各种学术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被视为泰民族基础学问之一。如同中国五形哲理渗透影响到拳术,譬如形意拳一样,泰国“四象论”自古以来被泰拳高师引入泰拳中,阐释攻防变化的因果和规律。其哲理寓于一图之中(图18)。
图18 泰拳四象相生相克图
他们认为泰拳的五要素——体魄、耐性、速度、智谋、拳艺——皆能为四原素所定义:即“土”为万物之基,强盛壮大,可喻体魄坚强,气力充盈,为练武之本;“水”活无定形,连绵不断,而技击一道,贵在机动灵活,活如流水;“风”为动力之源,缓急之因,是搏击进退速疾的象征;“火”是心性之喻,比武争胜,需有热烈如火意志,始称勇武。图中四方形中间四格,代表的正是泰拳产生基础土、水、风、火四大要素。
在搏击过程中,泰拳师四肢八体,长兵短兵(拳、足、肘、膝)俱可投入战斗,且彼此相生相克,立体兼容,圆活变通,变化无限,一如图中外圆蕴含的泰拳极巧圆通的“艺”的内涵。圆周“拳、肘、足、膝”四点,寓示泰拳长兵短兵“拳不斗肘,肘不斗膝,膝不斗腿,腿不斗拳”各项招数系统的循环相克之理;而在圈内以虚线相连四点,又可得出拳、肘、足、膝相合、相生的立体配合变化的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