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齐大卫
志强是我早就熟悉的。我们是凝铸着师情、乡情、友情的至交。当他嘱我审读他的《体育活动过程的审美阐释》书稿并为之作序的时候,我几乎毫不犹豫地就应允了。可是,当粗粗浏览一遍他的大作后,我蓦地发现:自己唐突了。他在书中流露出来的那种对于美和美学的挚爱,那种对于宇宙精神与人文关怀的深刻理解,那种雄视古今、言近旨远的博大襟怀,那种厚积薄发、鞭辟入里的大智大勇,那种以简驭繁、言简意赅的明确追求和掌控技能,以及由上述种种聚集而成的强大气势,猛然地扑面而来。我的感觉就像是毫无准备地一头扎进深池呛了一口水一样。我赶紧摸一把脸,揉揉眼,深吸口气,醒醒神,静下心来,集中精力,利用国庆长假从头细读一遍。我的心情豁然开朗了!
“文如其人”,是我读志强大作扑面而来的第一个强烈感受。研究美学的人深知“自由”的内涵。歌德说过:“各种生活皆可以过,只要不失去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由”就是“不失去自己”,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中肯定自己”,“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志强的大作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他自己对美、对生活具体而独特的感受,是自我情感的真实流露,自我心灵的真实写照。他摆脱了高头讲章式的理论说教,摒弃了人云亦云般的资料兜售,或论、或议、或叙、或抒,都是自己心领神会的“爱智”所得(柏拉图)与“高峰体验”(马斯洛),是一种深刻理解后的鲜活感觉。他的书,似教材又似专著,似理论又似随笔,似哲学又似生活,似学术又似艺术,觉不出常见的学究味与书匠气,简直就是作者心灵的自我剖白。我们从一部学术性的论著中看到一个活脱脱的生活中人,称得上难能可贵了。
“与时俱进”,是我读志强大作扑面而来的另一个强烈感受。顾名思义,“与时俱进”就是紧随时代前进的步伐。对于学术活动而言,就是要紧跟学术思潮发展的趋势,顺应学术研究的正确导向与轨迹,敏锐地站在学术领域的前沿,把握新思维、新观念,构建属于自己的学术阵地。志强的《体育活动过程的审美阐释》作为一本教材,涵盖了传统美学,现代美学;中国美学,外国美学(包括东方美学,西方美学);马克思主义美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等方方面面,均有概括而系统的评介,可谓“面面俱到”。但是,他没有平均使用笔墨的芜杂之感,因为,他有明确的主脑,即紧扣符号论美学的原理,把体育美定义为“人类肢体语言符号化反复实践的产物”,并以人类现代生存方式鲜明的“数字化”、“符号化”特征为起点,竭力破解体育活动中“肢体语言编码”的科学内涵与审美奥义,形成了“体育——生命——宇宙”水乳交融的符号学文化体系,角度明确而新颖。前后联系起来,细细品味,真有点挈领而顿、举重若轻的感觉。因此,站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支点上,深刻领会《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包含的人类学美学的观点,并以此为指导细致品味卡西尔《人论》中建立的符号美学文化体系,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把握《体育活动过程的审美阐释》一书精髓的一把钥匙。
“海纳百川”,是我拜读志强大作扑面而来的又一个强烈的感受。在美学界历来存在“元美学”与“泛美学”孰轻孰重之争。见仁见智,各执一端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在当今一切“以人为本”的大目标推动下,所谓的“元美学”,即对于美学各种问题的纯理论研究的美学,正在走出美学家的殿堂,深入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适应他们的审美需要,指导他们的审美活动。这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当下,“纯美学”与“元美学”已然在“审美文化”的大旗下结为“连理”,形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文化整体,迄今为止,美学观照的已经不仅仅是点、线、面上的局部景象,而是整个人类文化活动大背景下折射出来的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为了“健康、幸福、自由、欢乐”积极奋斗着的活生生的生存状态。《体育活动过程的审美阐释》就是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作者站在审美文化的高度,高屋建瓴地剖析了体育美的本质。在作者的笔下,体育美是自然美(包括人体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形式美的综合表现,是生命原始形态的现代显现。这是隐含在全书中的一条主线,其命意是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
总之,《体育活动过程的审美阐释》一书,站在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将体育与人生、宇宙融为一体,是对包括体育人在内的人类生命本体符号实践的大胆阐释,是对人生美学的另一种展示方式。其构架之恢宏,文化内涵之厚重,已远远超出了对体育活动本身的美学阐释,而提升到对体育活动过程的审美文化阐释了。
是为序。
于北京师范大学丽泽7楼
2006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