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赛事理论研究概述
我国的体育赛事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特色的体系。在长期的赛事组织工作中,我国体育学科的专家对赛事组织的实践活动进行丰富的理论归纳和总结,并注意引进现代理论来丰富赛事理论研究内涵。虽然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目前尚不能满足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总体上不断深化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氛围。
周西宽在其编著的《体育学》中对运动竞赛进行系统地构思,并对竞赛的种类、运动竞赛的组织和方法以及竞赛成绩的评定和名次的确定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总结。
刘建和在《运动竞赛学》专著中,更为系统地阐述了运动竞赛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体育的轴心和杠杆。在发展中国家,常常有意识地利用竞赛手段,围绕竞赛带动体育活动的全面开展。发挥竞赛对体育的“杠杆”作用,即将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运用于局部以带动整体。进一步阐述了竞赛是“衔接运动训练的唯一通道”。关于竞赛和训练的关系,作者认为要从几个方面加以理解:(1)目的和时序的异同;(2)在特点的前提下相互“包容”;(3)具有双向制约作用;(4)竞赛对训练具有检验作用。另外,本书对现代运动竞赛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探索性思考,认为现代运动竞赛具有:目的的综合性、对抗的激烈性、影响因素的庞杂性、随机性及边界的开放性、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等。作者还提出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社会背景运动竞赛的发展规律及趋势,指出了竞赛的生物学机制及其对社会、对人类产生的巨大价值。
朱章苓等编写的《运动竞赛学》在认识和分析现代运动竞赛理论和实战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对运动竞赛从现象到本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揭示了运动竞赛原理和管理运动竞赛的基本法则。该书围绕运动竞赛原理和组织管理竞赛的基本法则进行研究,基本内容包括: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运动竞赛特点;运动竞赛体制;运动竞赛规则、规程和编排;运动竞赛和运动训练等,形成较为完善的运动竞赛学理论体系。这本专著标志着我国运动竞赛学理论框架的基本形成。
1999年吴寿章在《中国2010年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中提出:以赛制多样化改革为重点,充分发挥竞赛对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综合效益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对竞技体育而言,体育竞赛的内容、规模、频度、形式等不仅对竞技体育战略目标的制定、训练体制和训练方法的改革等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对实现竞技体育多元功能目标和优化资源配置起到导向和桥梁作用。充分发挥竞赛的多元功能和综合效益,必须对传统的竞赛制度进行改革,从竞赛制度的形式、规模、项目、周期入手,结合世界竞技体育赛制多样化发展趋势和我国实际情况,建立权责明晰、科学管理、依法治赛、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宏观竞赛调控体系,保持竞赛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竞赛结构的优化,引导竞赛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2001年杨树安在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提出了关于竞赛的国际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竞赛作为竞技体育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其制度、方式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名目繁多而又充满刺激和吸引力的比赛应运而生,除传统的锦标赛、联赛、杯赛、邀请赛外,大奖赛、排名赛、精英赛、系列赛、等级赛、公开赛、巡回赛、黄金大赛等纷至沓来,奖金额度不断攀升,比赛站数越来越多,且有继续增加和升级的趋势。竞赛形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周期加长、频率增加、奖金提高的立体性变化增加运动员比赛机会,有利于提高运动员比赛能力和技、战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传统的训练观念和方法,包括周期观念、系统观念、阶段安排、最佳竞技状态的调控,甚至对传统的训练理论都带来冲击。运动员将告别传统的训练方法,取而代之的是频繁地参加比赛,使比赛成为训练的一部分,成为提高实战能力的重要手段。
程嘉炎在长期的大量实践过程中总结了球类竞赛组织的基本理论,对球类竞赛抽签、编排的整套技术方法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
王蒲等对竞赛方法体系进行深入的研究,着力于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科学构建运动竞赛方法体系;第二,深入分析竞赛方法的基本原则,深刻认识对抗性竞赛的基本特征与对抗性竞赛优选过程的基本矛盾,就对抗性竞赛方法的两大支柱——循环赛和淘汰赛进行系统研究。
国外对赛事理论的研究近年来非常活跃,国际单项联合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赛事改革实践的同时对项目竞赛理论进行研究,田径项目借助数学和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推出了“田径项目分值系统理论”,乒乓球、羽毛球、击剑、现代五项等推出年度系列积分排名制。对于赛事系统或体系的本体性研究可以从前苏联马特维也夫关于竞赛体系的研究中得到启示。
前苏联著名体育专家马特维也夫摆脱以往同类研究罗列现象多、描述性和个案性研究多的缺陷,对运动员竞赛活动和整个系统进行深入探讨,形成比较系统的竞赛系统理论。
首先,从运动员比赛目的和动机,从技术、战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角度探讨运动员竞赛活动特征;
第二,从运动竞赛对实现运动员身体可能性要求和竞赛负荷角度探讨运动员竞赛活动的特征;
第三,从统一竞赛日程与建立个体化竞赛系统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个体化竞赛系统,从个体化竞赛系统与发展运动员竞技状态之间的关系探讨运动员竞赛活动的特征。
对运动竞赛系统研究中的分类处理中,马特维也夫从方法论角度出发:
第一,以整个竞技运动客观存在的本质性特征为分类基础(对于所有竞技项目,无一例外地具有的决定性特征);
第二,构成这一分类时不是单线的(单一水平的),而是多水平的(多层次的),或至少不是单一角度,而是从各个方面的重要特征出发,在不同水平上循序划分。
作为在竞技运动中实际使用居首要地位的比赛分类,有必要从竞技运动本质出发,划分出两种类型的比赛。即具有运动竞赛所有特征的比赛和不具备某些或许多这样特征的比赛。前者称为“纯运动竞赛”,而后者称为“副运动竞赛”。在统一的竞技对抗条件下直接根据展示的成绩,按直观—比较的名次和等级,官方性地记录参赛者们的序列(排列次序),“纯运动竞赛”与“副运动竞赛”的区别最大程度上也就在于此。图2-1是马特维也夫关于运动竞赛的基本分类。
图2-1 竞赛的基本分类(引自马特维也夫,1993)
可见,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赛事理论研究的特点就是能够利用系统的理论对赛事本身以及赛事参与主体进行全面地分析研究,提出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来指导实践。
我国竞技体育赛事组织的历史演变表明,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形成以全运会为导向的多年和年度赛事系统,并制定出一系列赛事管理制度,赛事功能和赛事内涵不断丰富、完善。赛事理论研究初具雏形,借助系统科学原理和方法对赛事系统进行深入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进行重新审视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