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的意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我国体育的价值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与问题

从目前我国对体育的价值研究来看,所涉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一定的研究层次。从其研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体育的价值认识类

从价值理论的研究内容来看,价值认识无疑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认为,价值认识是价值研究的基本问题。对于体育的价值认识的研究,是目前我国关于体育的价值研究的侧重点,在关于体育的价值研究中,相当一部分是以如何认识体育的价值为出发点,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论述的,在这一类的研究中,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以认识体育的价值为研究中心,着重分析体育的不同价值;另一个层次是以研究体育的价值观为重点,探讨体育价值观念的不同形态及其演变过程。

(2)体育的价值工程类

这一研究主要是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结合体育运动的实际,分析投入与产出、功能与效益、成本与使用价值的关系。此类研究又称为价值分析(Analysis of value),具有非常明确的操作程序和实际效果,在体育领域有着进一步发展良好的前景。

通过对我国关于体育的价值研究的状况所做的分析,可以了解研究的重点和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在体育的价值研究方面深入的开展讨论,并初步构建理论研究的整体框架,从而能够在结合我国体育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体育的价值进行较为系统的、细致的认识。我国目前关于体育的价值研究,基本上集中在对于我国传统体育的价值认识、对于体育本质和功能的价值认识、对于体育价值概念的探讨和对于体育价值观的研究这几个方面。

、对我国传统体育的价值认识

各个民族在自己的文化形成和历史发展过程中,总是在一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文化体系,并且在社会文化体系的时空转换中,延续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和文化传统,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选择,表现出明确的定向性和特殊性。传统体育是社会文化体系的组成因素之一,反映了各民族在体育这个活动领域所做出的定向选择。我国传统体育是一个形式繁多而内容丰富的庞大系统,是在几十个民族历经几千年的生产、迁徙、交往、沟通中形成和发展的,也是各个民族社会文化的一种积淀和具体体现。

在对传统体育的价值研究中,研究者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通过与西方体育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的比较,探讨我国传统体育发展与西方体育发展的异同,对我国传统体育所产生的不同价值效应进行评价;二是对我国传统体育中的具体项目进行分析,阐述传统体育内在的价值因素组成。在对我国传统体育的价值认识中,首先强调了文化传统对于我国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周西宽等认为:“古希腊体育侧重竞技,中国古代体育推崇养生,这是由不同的文化传统所至。”周西宽等. 体育学. 现代体育科学丛书.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121王大平在研究中国体育中的泛道德影响时指出:“自然,在我们寻找这一切文化基因时,不难发现,我们的地理环境、生存空间、生产方式,规定了我们政治上的大一统,哲学上的泛道德,思辩上的形而上。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一部分的体育,是不会不受其影响的。”王大平. 中国体育中的泛道德影响. 体育文史,1989(2):38研究中主要有以下观点:

首先,认为传统体育是一种文化。传统体育植根于传统文化中,有自身的结构、特点和文化价值。“中国体育文化的目标是修身养性,它的典型项目是导引、气功、武术、太极拳等,其运动主张是内外俱练、神形兼顾、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等平衡统一的原则,在练身方法上以模仿动物动作的功操为主。……但和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卢元镇.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接中的奥林匹克介入.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94(1):2以中国传统体育为代表的东方传统体育文化的突出特点就是:“在体育比赛的价值观方面重精神,轻物质;重过程,轻结果。在体育实践中,重练内,轻练外;重神,轻形;在练习的步骤上重整合,轻分解。”任海. 世纪之交的奥林匹克运动. 体育文史,1996(6):40中国传统体育十分重视体育伦理和社会价值,即使在以健身长寿为终极目的的养生中,精神情感也被放在了首要地位,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内核。第二,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我国传统体育的代表性项目主要是武术和养生类,以儒、释、道、医作为自身发展的基础,它们建立在中国文化讲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价值认识上,成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主干,以鲜明的民族特征,成为华夏文化宝库中的珍品。有些研究者认为:“中国传统体育手段一般不会产生代偿性负作用,在武术、太极拳、气功等运动中,不但要求人合于自然之中,而且动作要顺乎自然,甚至像‘五禽戏’等还取之于自然。”谢惠蓉等.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2):17还有的研究者认为:“中国传统体育不把竞技胜负看做其唯一价值,进而表现出的则是一种明显注重人格培养。它所追求的内在的、含蓄的、和谐的审美价值观,若仅用动作与形体美来表达,那将是一种浅薄。”张少云等. 从中国与希腊传统体育的比较看中西体育的分殊与融汇.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6(3):18从根本上抓住了人需要健康生命的价值核心。另外,在中西体育交融中,并非只是“西学东渐”,在18世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项目武术和气功,就曾被法国传教士介绍到欧洲,中国养生术的西传,推动了西方体疗技术的发展,直之今日,在世界各地,传统的太极拳、一部分武术项目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体现了中国传统体育的健身价值和文化交流的价值。因此,在提出解决由西方传统体育基础上形成的现代体育在其发展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时候,许多人认为,中国体育文化模式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可以克服西方体育的“无道德竞争”,弥补西方体育文化在发展中所出现的精神价值的迷失。第三,我国传统体育发展中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古代中国在追求长寿、身体训练、技能培养等方面都留下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天才的理论概括。由于缺乏积极探索自然的精神和重视直觉外推思维方式的影响,对运动健康的奥秘很少象古希腊学者那样彻底地探究,即使是医家、养生家也始终停留在‘阴阳平衡’前未能前进一步。”体育学院通用教材. 体育史.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88从整体上看,以个人为基础的竞争在传统体育中不能充分发展,因而传统体育中很少有激烈的竞争活动,对抗性的竞争项目奇少,很少提供能发挥创造性、能动性以及展示人的潜力和体现个人价值的机会。传统体育的各种现象,如教育、军事训练、娱乐、养生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和整合。第四,在武术这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功能的研究上,研究者则认为,武术是一种价值功能多元化的文化形态,最本质的、最基本的便是其攻防格斗的价值功能——保证自我生命体得到有效的保护。在近代工业革命的发展中,随着机械制造及战争兵器的根本变革,过去在战争和格斗中作为主要手段的武术方法失去了军事实用功能,导致武术文化的价值功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军事价值功能的弱化到教育价值功能、健身价值功能和竞技观赏价值功能的发展。李成银等. 试论近代武术价值功能的演变.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3):21 ~

从我国对于传统体育的价值认识的研究来看,已经明确提出了传统体育的价值问题,并且从文化发展的背景来分析问题。但是在对传统体育的价值认识的研究中,由于对价值理论的基本观点缺乏深层的把握,在深入研究传统体育的价值问题时,存在着一些不足。

首先,对于文化发展中的整体趋势没有做进一步的把握,影响到对于传统体育的价值结构做深入的分析和论证。任何一种文化类型,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从地理环境看,中国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从物质生产方式看,中国是农业社会,封建的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从社会组织结构看,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年,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上述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存系统,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类型在价值体系的构成方面和观念的意识形态方面发生着久远的影响,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宗法社会特定的伦理型文化,强调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人们根据道德规范进行行为的制约和价值的判断,这种人格评判式的道德制约,具有社会调节功能。伦理型文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能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抵御外来侵略,保持高风亮节。但伦理型文化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将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以至在某种程度上又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全世界近6000年人类历史的26个文明形态中,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中国文化具有自身的内在精神和价值取向,具有自己的民族性和特殊性。张岱年先生认为:(1)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2)中国文化具有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3)中国文化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4)中国文化是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5)中国文化是一种摆脱了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6)中国文化具有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7)中国文化以经学优先并笼罩着一切文化领域。张岱年、方克立主编. 中国文化概论.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51~370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作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一的体育,就不可避免的在其发展过程中,接受着文化传统的整体熏陶,接受文化传统的不断扬弃,并且将这种文化传统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使自己成为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中的一员。

第二,在对传统体育的价值认识中,应该从价值体系的历史发展中定位传统体育的价值,重视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主体对于体育的认识和评价,分析我国传统体育之所以不同于西方体育的根本之处就在于价值体系的影响。

第三,传统体育追求人的内在价值和精神发展,在其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社会伦理和道德传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而这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

第四,传统体育的各种项目是一个民族的价值选择,对于民族发展具有促进意义。这种价值选择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文化传统的影响,价值观念的影响等,对这样的影响缺乏分析。

、对体育本质和功能的价值认识

以价值理论的观点对体育的本质和功能进行认识,是体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到如何运用正确的价值理论对于研究的思想进行指导。卢元镇认为:“竞技体育的文化价值可分为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两部分,这两部分价值相互作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进化。”卢元镇. 竞技体育的文化价值. 中国体育报,1988-08-5有形价值表现在记录人类潜能的人体文化、改善社会审美意识的情感文化、提高社会道德水平的规范文化和庄严肃穆的礼仪庆典文化等四个方面。他还认为,竞技体育是一种价值观念的有利载体,它所宣扬的竞争、成就、民主、效益、开放等观念对于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具有无形的价值。凌平认为:“通过对体育精神内容的挖掘和开拓,人类在体育活动中的价值追求就必然会进一步深化为对自身本质的全面追求。简而言之,体育的终极意义就是人类自身本质的全面实现。”凌平. 体育价值初探. 体育与科学,1989(4):22谢真指出:“体育有多种价值,而且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多种价值的存在使体育能满足不同层次的人的需求,也为人们在不同情况下对价值进行选择提供了可能性。对于同一体育现象,由于价值观念的不同,作出不一致的评判,这也是经常出现的现象。”谢真. 体育价值沉思录. 新体育,1989(11):33任海认为:“竞技体育浓重的精神价值,与体育的本原有密切关系。”任海. 精神价值是竞技体育的灵魂.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4):34“在人类社会的大多数活动中,人都扮演着工具的角色,屈于某种外在的目的。但是在体育中,人本身就是目的,是自己行动的主人。在奔跑、跳跃、投掷、翻腾、格斗、对抗中,人意识到自己血肉之躯的所有感觉,体会到了自己的力量、情感、意志和主体意识,从而找回了自我。”任海. 精神价值是竞技体育的灵魂.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4):34钱姿等认为:体育“其最根本的价值就在于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上的一种至关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需要。体育价值的实现是人的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钱姿. 论体育价值的实现.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3(2):9李力研认为我国竞技体育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之所以得到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是由于中国特殊的社会条件与竞技体育之间发生了价值认同。并且认为:“竞技体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理性素质确实不会有太大的作用(远远不如教育),但对于提高或激发全民族的激昂、勇敢、冒险、吃苦、耐劳等非理性素质则有巨大的社会文化价值。”(1):14李力研. 竞技体育在中国超前发展的文化机制与社会价值. 体育与科学,1989杨文轩等认为:“对某些人来说,竞技运动是发展自身价值之情感的基本途径。……一般来说,竞技运动都有一种促使人们实现自我价值而提供某种手段的潜力。”杨文轩、陈琦著. 体育原理导论.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 212周西宽等认为:“概括起来看,运动不仅体现了人类个体的生命存在的生物学价值,而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群体协同发展的社会价值,……这些对于人类的全部生命活动和社会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周西宽、唐思宗等. 运动学.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41曹湘君认为:“体育的目的是体育工作最终要追求的结果,它决定于体育的价值功能、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体育作为人类总文化的一部分,它自身属于精神文明,它所产生的是精神产品,是文化。因此,它的本质目的简言之就是以其自身的功能来满足社会和个体不断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曹湘君. 论体育的本质特征及其结构分析. 体育论坛,1989(6):5郝勤认为:“体育从本质上来说才是具有人类社会文化价值的伟大实践活动。”郝勤. 体育与运动的文化特质和价值. 体育与科学,1989(3):15姚继志指出:“体育运动不仅是人实现其存在的手段,也是人实现其价值的场所。”姚继志. 科学技术·体育·人随想. 体育与科学,1989(1):6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认识和研究,对体育本质和功能进行了基本的价值认识。研究者从价值的视角去认识体育,说明了体育研究在基础理论层次上的深化和对于新领域的开拓。在具体的论述和论证中,提出了一些非常深刻的思想和观点,如从人的发展来分析竞技体育的价值作用;从文化的角度阐述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价值;从精神的追求论述竞技体育的价值等等。但是,真正运用价值理论的基本原理对问题进行分析的研究明显缺失,反映出研究的局限性。从社会发展与体育发展的关系、构建体育的价值研究体系、深入分析体育的价值内容等方面来看,探讨体育的本质和功能,仍然有许多关键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注意和分析研究。

、对体育价值概念的开发和体育价值基本内容的探讨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构成命题(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基础。“概念就是事物类的本质属性及其分子的反映。”马佩主编. 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哲学探析.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134类的本质属性、类的分子通过反映来构成概念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类的本质属性反映为概念的内涵,类的分子反映为概念的外延。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最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是概念的质的方面,它表明概念反映什么样(什么性质)的事物;外延是概念的量的方面,它表明概念反映哪些事物。研究体育的价值的有关概念是确定体育的价值研究范围和内容的重要环节,也是深入认识体育的价值的基本条件。在目前关于体育的价值概念的研究中,定义或解释体育的价值的有关概念的论述非常少,而且还存在着一些对于根本性的问题模糊不清的认识,这些问题是今后开展体育的价值研究首先要澄清和解决的。有的研究者认为:“所谓体育价值,即凝结在体育运动(包括精英体育和大众体育)中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凌平. 体育价值初探. 体育与科学,1989(4):22“就其体育价值而言,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的需要对体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之属性的肯定关系,即人与体育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徐宏伟. 略论体育价值观的几个理论问题. 湖州师专学报,1993(5):42在这些认识中,首先没有明确体育价值与体育的价值在概念上的区别,将两者混为一谈。应该明确的是,体育价值(Physical Value)是指“一定事物和行为在人们身体锻炼方面的意义。体育价值是人们从体育的角度来衡量的事物和行为的价值。凡是有助于人们身体素质的提高、推动体育事业的深入和发展、对体育有益的事物和行为都具有体育价值。体育价值是教育价值的一种形式。体育活动具有体育价值,体育器材、体育教育也都具有体育价值。非体育活动也可能具有体育价值。”李德顺主编. 价值学大词典.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725而体育的价值“是指体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李德顺主编. 价值学大词典.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725一般是这样来区分的,体育价值是指其他社会现象和行为所具有的体育意义;而体育的价值则明确地特指体育——这种社会文化现象所具有的意义。第二,对于体育的价值的概念的认识有片面性。价值理论的研究认为: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而认为体育价值是体育运动中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实际上是片面强调了客体的意义,忽视了人作为价值主体在价值活动中的作用。第三,虽然认识到体育价值是人与体育之间的某种关系,但是叙述不清晰,提到了人的需要,没有说明人的主体性作用,提到了肯定关系,没有阐明否定关系。第四,对于体育的价值研究所涉及到的下位概念及相关概念明显的缺失。这需要在体育的价值研究中不断加以解决。

体育的价值究竟有哪些基本内容?从哪些方面来体现呢?或者说体育的价值体系是由哪些因素组成的呢?在目前的有关研究中众说纷纭,标准不一,难以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或看法。这里仅撷取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论点进行分析。第一种观点认为,体育的价值的基本内容由生存价值、效用价值、精神价值、人的价值这四个方面组成。凌平. 体育价值初探. 体育与科学. 1989(4):23~24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体育价值分为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中自然价值有生理价值、心理价值(健康价值、审美价值)、娱乐价值等几个方面;而社会价值则有经济价值、文明价值、军事价值、政治价值等等。钱姿、辛求华. 论体育价值的实现.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3(2):11第一种观点是把生存价值、效用价值、精神价值和人的价值作为一个由低向高依次排列的纵向历史序列,并且将其定义为体育价值的纵向层次结构系统。认为“以人的价值为核心的体育价值体系将成为迄今为止最完善、最合理的系统,因为它既克服了生存价值的外在性和被动性,又克服了生存价值的单纯性和生物性,并使这些内容融合在人的价值的系统里,这样,便不再是效用价值或生存价值决定人的本质了,而是相反,人的本质价值决定了一切体育其他价值现象的性质。”凌平. 体育价值初探. 体育与科学,1989(4):24这种观点在对体育的价值认识上有一定的深度,在具体的论述中也有独到之处。但是若只强调纵向的演进,认为其发展进程是“效用原则替代生存原则,……精神价值取代效用价值,”凌平. 体育价值初探. 体育与科学,1989(4):23将这些价值因素做人为的割裂,则是一种缺乏整体的和辨证的认识结果。第二种观点将体育的价值分成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两部分,分别列举出若干下位的价值内容。这种观点一是对于体育的价值的分类缺乏基本的依据;二是具体的价值概念含糊不清,内容表述出现包容关系的紊乱。

四、对体育价值观的研究

体育价值观研究是我国体育的价值研究中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许多研究者从价值观的角度,对于我国不同人群的体育价值观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韩会君、杨国庆1989年选取特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特区居民体育价值观取向层次的八个因子(图2-1):首先是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以及通过竞赛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身体教育价值观;第二是充实余暇时间,丰富文化生活的消闲娱乐价值观;第三是把体育作为一种“公关”手段,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交往价值观;第四是为国争光,为祖国体育事业贡献力量的献身价值观;第五是增强竞争意识,培养竞争能力的竞争价值观;第六是追求刺激的刺激价值观;第七是通过体育增强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价值观;第八是把体育作为现实生活中不该存在的现象的反向价值观。韩会君、杨国庆. 特区居民体育价值观现状的社会学分析. 体育科学,1989(3):4~8

图2-1 特区居民体育价值观取向层次结构图(韩会君,杨国庆,1989年)

刘德佩在1981年至1986年间,对中国和日本的697名对象进行了体育价值观念现状与形成过程及主观因素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其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余暇时间的产生和体育的社会宣传是当代人体育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二,在常态社会中体育价值观念的变化属于正变迁;其三,当代人引导体育向交际、娱乐和消遣的方向发展。刘德佩. 体育价值观念的形成和变迁. 体育科学,1987(3):5~9

许仲槐等1989年提出:在社会诸因素的交错影响下,单一的价值观念极为少见了,它们相互交叉、彼此相联,往往以复合体或综合体出现。体育价值可以区分为精神和物质价值两大类。在物质价值上又有生物与经济复合价值观,在个体层次上有健身和心理平衡价值观;在群体层次上派生有生产(工作)效能积累价值观;在社会层次上演化成经济效益价值观。在精神价值方面有文化综合价值观;社会行为复合价值观;教育综合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复合价值观。许仲槐等. 现代体育价值观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表现特点.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8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