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5个不该扮演的办公室角色(1)
人生如舞台,每个人都在这个最为公平且复杂的演艺场上,扮演着自己的生旦净末丑。办公室这个大舞台中的小剧场,将这种复杂的角色关系演绎的更加惊涛骇浪。是多嘴多舌,只说不做的唐僧大姐;是四处打探情报,转而汇报上司的超级女间谍;是四处编造新闻的长舌妇;是谈论他人隐私并乐此不疲的另类女侦探;是表里不一,华而不实的办公室花瓶。五种最具代表性的角色注定无法在这个剧场中成为真正的正面主角,那么,如果摆脱这5个最不该扮演的办公室角色,以谋求自己真正意义上的职场蓝天呢?本章一一为你做出鲜活而生动的诠释。
一、办公室中的唐僧大姐——多嘴多舌,只说不做
如果办公室有那么一个人,整天像唐僧一样在你的耳边絮絮叨叨,你会怎么样?逃离?付出的代价又太大了,忍耐?还真得需要耐性。这种人一上班不是说地铁里怎么被挤,就是抱怨昨天孩子又没刷牙就睡觉,再不就是嫌新买的茶叶没有味道。给客户打电话不是嫌对方接电话太慢,就是和同事耳语说谁谁特别不够意思,或者老板太抠门。她自己的事情总是做不好,却把责任都怪罪在别人身上。
这类人,就像办公室中的唐僧大姐一样令人无法忍受。她总是满腹牢骚,其实是一种缺乏能力,不能解决和承担问题的一种表现。如果哪位上司看到下属总这幅样子,早晚会因为这种人做事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会托付重任,甚至最后扫地出门,清理自家门户。
职场故事
“唐僧大姐”是同事们给她起的外号而已,她本来姓王。之所以给她封了这么个绰号是因为太实在太罗嗦、太唠叨了!“唐僧大姐”属实心肠不坏,但是,她那些唠叨、小气、琐碎真的能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当初进入公司,也是因为她的关系比较“硬”,老板不敢得罪客户而安排进单位的。
每天,人还未到,她的声音就已经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接着,她的话语就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不论有无听众,反正她是要说的;不论你和谁在说话,她一定要插上一杠子的。
小刘是新来的员工,不到一周的时间,小刘同志已经熟知了唐僧大姐的成长经历、曾经生命中的喜悦和伤痛、七大姑八大姨的情况。
她或许太需要别人了解她了。
一天,她甚至在大家正关注工作的时候突然冒出一句话:“唉,最近老公对我很冷淡啊!”办公室里一片愕然,结婚的同事笑出了声,没结婚的同事羞红了脸。可是“唐僧大姐”才不管别人的反应,反正她成功地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这对于她来说,才是重要的。
办公室的气氛由于她而搞的非常僵硬而微妙,同事们只靠QQ和其他通讯工具聊天,甚至相距只一米,也不愿意说话,生怕又引发“唐僧大姐”的话题;“唐僧大姐”说的话越多,别人就越沉默,毕竟,没人搭话,她自己口才再好,慢慢也就不能挖掘出什么新鲜的题材。可是,即便是这样,“唐僧大姐”依然滔滔不绝,即便是她不在办公室,她的夸张大声的手机铃声不时会响起以弥补主人不在的空缺感。
一次公司聚餐,“唐僧大姐”拉住一个刚刚借调过来的同事谈起几天前一位朋友借她的一百元钱,越说越气:“你说过去都是同学,打电话来管我借一百块钱,你说我借还是不借?是啊,都是同学,我当然不能不借了。可是既然说了借,你也应该想着还啊,可是我给她打电话,她楞是一个字没提,后来我还找借口特意去她家一趟,可人家还是不提这个茬儿!真是气死我了,气死我了!”“唐僧大姐”越说越气,似乎倾听她的同事成了那个借钱人,“唐僧大姐”的涂抹星子喷溅了她一脸,后来她终于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公司的免费大餐都没顾得上吃一口。“唐僧大姐”等了好久,这位同事说上厕所就没再回来,于是,又开始寻找新的“猎物”,结果她一到同事的身边,大家都做鸟散状。
很快老板也尝到了“唐僧大姐”的厉害。一次老板召开大家开会,大家都蔫蔫的,不怎么说话,会场气氛一时间被沉默笼罩,老板也翘首期班大家能说点什么,这可是“唐僧大姐”最不能容忍的情景!于是她不负众望,滔滔不绝以填补这可怕的空白,结果,从工作问题谈啊谈啊,又来到了同学借她钱的问题上。“就像我同学借我钱这件事……没有诚信怎么能行呢?我这个同学啊,过去就干过这样的事情,记得过去她也和我借过十块钱,可是后来多少年了就不了了之了,你说我怎么这么笨不记住这个教训呢?人怎么可能被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呢……”
再看看会议桌上的同事们,一个个用手拖着腮帮子,更加蔫了,老板用两手抱着脑袋沉默地听着,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大姐,不好意思,咱们散会吧!”
尝到了滋味的老板,终于理解了前来告“唐僧大姐”状的下属们:他们真的不是无事生非,挑拨离间啊,确实,耳边有个这样的人,实在是痛苦!
最终,老板冒着得罪大客户的危险,以“唐僧大姐”不适合职位为理由,将这位“神仙”请走了。
在线点评
在办公室里,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这个问题当然很重要。同事和同事,每天见面的时间最长,“多说话”可能会影响同事对你的良好印象,“讲错话”也常常会给你带来很多麻烦。一句话造成的后果就可能使你一无是处,小心翼翼都来不及,何况是多嘴多舌。
智慧点拨
我们不难看出,那些整天谈论琐事,言谈没有丝毫营养,无趣、无聊、无意义的人,那些夸夸其谈、眼高手低的人,那些说得漂亮、做得窝囊的人,那些只说不做、却又对别人说三道四的人,都是不受同事欢迎的人。少说多做或者只做不说,不过分张扬,注重实际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欢迎。
首先,我们要做到“少说”。
一是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少说”。
有人总是抱怨工作中的辛苦和困难。其实,工作中的困难是普遍存在的,谁的工作没有困难呢?如果没有困难,也就不用你去工作了。有什么必要在遇到一点困难的时候就喊在嘴上,似乎不说出来别人就不理解你工作的难度和价值,要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自我解决困难的能力。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向周围同事和领导谈论你工作的困难的。
二是有了成绩的时候要“少说”。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注意不要膨胀过度,管住自己的嘴巴,这时候显得尤为重要。要善于守拙,不要自我吹嘘,沾沾自喜,更不要美化和抬高自己,自恃有功而傲视他人。其实,在单位里,每项工作都不可能完全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一定会有单位里的资源支持。试想,如果你没有任何平台,那所谓的“成绩”还能存在吗?
三是吃苦受累以后要“少说”。
工作中吃了苦,受了累,或者多做了一些看似不是自己“分内”的工作,自己不说也不会被人抹杀,自己到处去说加了多少班,流了多少汗,那倒显得庸俗。一个人舍不得吃苦受累,往往会平平庸庸,毫无建树。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吃苦多受累是提高自身素质的“磨刀石”。
四是受到委屈和误解后要“少说”。
有时候,你可能感觉受委屈,但要有忍辱负重和顾全大局的精神,不要受到一点点不公平待遇就愤愤不平,进而消极怠工。要相信同事中的大多数人是能够坚持真理伸张正义的,委屈和误解终究会真相大白的。
当然,以上所说的“少说”也不是完全不说。比如,同事误解了你,你可以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作适当的解释,以澄清事实,达到增进团结的目的。这样做与“少说”是不矛盾的。
其次,要“多做”。
一是要多做平凡的事。
公司里,有很多看似很小的杂事,如浇花、扫地、打水、夹报纸、倒垃圾等,特别不要拒绝做小事。是否乐于去做这些小事,有时恰恰反映了一个人的敬业精神和思想境界。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你在地上捡起一张纸可能就表达了你为公司节约资源的敬业精神,从而影响你的升迁。
二是要多承担人所不欲的工作。
你的价值和报酬是与你所承担的责任成正比的。那些险事、难事和出力不讨好的事,或者是很难为别人所理解的事,一般的人都不会愿意承担,但是,敢不敢承担人所不欲的工作,是对一个人能力、水平、胆识、气魄等诸方面素质的综合考验。敢于啃硬骨头,干非常之事,才能建非常之功。否则你只会淹没在平庸里。
三是要多做不出名不“挂号”的工作。
只有积累足够了,你才能爆发。因此,有时候要守得住寂寞,要甘当无名英雄,只知默默耕耘,而不求任何回报。不出名不“挂号”的工作,往往是一些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是慢功,短时间是难以见效的。但基础性工作做好了,就为长远发展积蓄了后劲,这样的工作也是很有意义的。
最后,要防止几种倾向。
一是不懂不要装懂乱说话。
某项工作你确实不能干或干不好,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倘若不懂装懂,假充内行,不仅会贻误工作,还会授人以笑柄,落个不说真话不务实的名声。
二是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在现实生活中,那种大话连篇,动不动就打包票的人,往往是一些不能信任的人。如果说一套,做一套,总是不想对自己说的负责,那么这个人永远不能在同事之间站住脚。
三是不要给同事“帮倒忙”。
如果同事没有请求你的帮助,或者对你的帮忙缺乏热情或不满意时,你的帮忙就成了多余的和无益的,你少帮忙或不帮忙倒有可能成为同事对你的一种尊重。有的时候,无为恰恰是有为,不帮忙可能是最好的帮忙。
二、办公室中的女间谍——打探情报,汇报上司
下属向领导汇报情况、反映工作问题这原本是工作中正常的沟通环节。但如果以汇报工作为名而打同事的“小报告”,这就是人的道德和品格的问题了。向领导汇报同事的情况与打“小报告”有没有区别呢?两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一是所汇报的情况是不是事实,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向领导反映真实的情况,这是一个下属应该做的。但如果道听途说,无中生有,或者捕风捉影,向领导汇报假情况,甚至为了达到个人目的向领导说谎,这就是打“小报告”,这与正当地向领导汇报情况完全是两回事。
二是同事的情况该不该由你向领导汇报。按级请示汇报是起码的常识,同事的情况和问题,一般应由同事的领导去汇报。如果你是他的领导,或者领导人主动询问,你才可以作实事求是的汇报。
因此,不该由你向领导汇报同事的情况和问题,而你主动向领导汇报了,即使汇报的内容是真实的,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因为,在其他同事看来,不该你汇报的事,你向领导汇报了,这无异于拆同事的台,是对同事的出卖,同时,也是职场上很忌讳的越权问题。
职场故事
李伟刚应聘进入一家公司,涉世未深的她非常单纯,也没有什么辨别能力。
李伟的上级领导张主管,刚刚被提升,她看上去是个挺和蔼,挺可靠的大姐,没什么领导架子,她还让李伟称她为张姐,常常特意提醒李伟:“上班时不要打私人电话”、“办公室里别乱说话——这里可比不得学校那儿单纯,弄不好就有人捅到领导那里”、“小刘这人爱在背后说三道四,你要对她防着点……”。
李伟一个毛头小姑娘,感觉领导居然像学校的老师一样关心她,心里暖洋洋的。她就按张主管说的,尽量注意言行。
可上班不到一个星期,李伟因为公事找一个亲戚帮忙,打电话时和亲戚寒暄了几句,结果,当周的工作总结会议上,张主管的直接领导孙总就针对李伟点名批评:“上班时间不要打私人电话,影响不好!”
当时,她不敢为自己争辩,虽然是公事打的电话,可是毕竟很难说得清楚。只能羞红了脸认错,心里却暗暗把同事小陈、小刘骂了个够。心想一定是这两个家伙其中的谁告了自己的黑状!
不知为什么,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特别多。
一天,小陈因家里有事迟到5分钟,还没来得及解释,孙总就把他叫过去:“怎么就你总迟到!”其实过去小陈只是迟到一次。
这些事情是后来小陈找张主管质问才知道的!原来,又有人在孙总面前打小报告。时间长了,大家终于明白了:是张主管在其中作乱。
张主管的所作所为,真让人生气,可她又是“头儿”,对她们的饭碗有生杀予夺大权,于是大家就忍了。虽然三人都怨气冲天,凑到一块儿就抱怨,可一点儿实际用处都没有。
终于有一天,李伟实在忍无可忍。
这天刚上班,孙经理就找他谈话:“小李,听说你对单位这次奖金分配不满,这是为什么?”孙经理越说越严厉,并认为李伟是在针对他。李伟吃了一惊,开始还辩解,但无济于事,于是便渐渐沉默,后来干脆问领导:“是谁反映的情况?”孙经理耐不住她的缠磨,终于说出来:“张主管。”在离开孙经理的办公室的那一刻,李伟就下了决心:必须找她说清楚。
那天碰巧部门聚会。李伟情绪有点激动,再也坐不住了,走到张主管身边,请她到屋外聊几句。
李伟站了一会儿,张主管出来了,依然满脸堆笑。她压了压嗓子:“张主管,我想问你一句话,是不是你向孙总打我的小报告?”
张主管先是吃惊,旋即一脸正气:“怎么会是我呢!我平时对你怎么样你心里应该清楚啊!”
“我只提过一句:奖金对行政部门不够公平。在场的人都能听明白,你凭什么说我对孙总有意见?”
张主管慌了,连连摆手:“不是我,不是我……”
“可孙总说就是你!”
“决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