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有善有恶意之动——阳明学的人生观(3)
北宋大学者欧阳修针对李世民的纵囚,写过一篇文章就叫《纵囚论》,他把李世民和囚徒们的非“中和”之心揭露得淋漓尽致:“李世民知道释放囚犯回去,他们一定会回来以希望被赦免,所以才释放他们!被释放的囚犯预料自动回来一定能获赦免,所以才会回来!料想囚犯一定会回来才释放他们,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心思;料想上面一定会赦免他们才自动回来,这是下面揣摩上面的心思。是上下互相揣摩造成这种声誉,哪里有什么教化作用!如果不是这样,那么李世民即位已经六年,天下却有这么多罪大恶极的死囚;然而释放一次就能使他们视死如归,保存信义,这哪里讲得通啊!”
他讽刺挖苦道:“释放了回来的就按国法杀掉,然后再释放一批,囚犯又回来了才证明是教化的作用,但他们一定不会回来了!如果屡次赦免,那么死刑犯就都不会死了,这能够作为天下的法度么?”
这就是立异,违背了良知的“中和”。在王阳明看来,人生在世,不可逆情和立异,因为他们都不是良知的本意。
“贵和尚中”的另一要求就是“不器”。
很多年以前,孔子和他几个著名弟子坐在郊外闲聊。当时草长莺飞,碧空湛蓝如洗,好不快活。孔子对几个弟子说:“不要认为我比你们年纪大,就不敢在我面前随便说话,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现在,你们就畅所欲言,说说你们的人生志向。”
子路抢先说道:“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三年工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微微一笑。
又问冉求:“你呢?”
冉求思索一会儿,慢慢回答:“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孔子又转向公西赤,问:“你呢?”
公西赤很惶恐,说:“我不敢夸口说能够做到怎样怎样,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工作中,或者在同别国的会盟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最后,孔子问一直在摆弄瑟的曾皙:“你小子说说吧。”
曾皙清了清嗓子,说:“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孔子说:“没说才能,只说人生志向。”
曾皙脸上呈现出腼腆的红光来:“我呀,我的志向有点不着调。我盼望的是,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上身。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子路、冉求和公西赤都嗤之以鼻:“这哪里是志向,简直是游戏人生!”
想不到孔子高兴得大叫一声,道:“我是赞成曾皙呀!”
子路、冉有、公西赤三人脸色微变。
聚会散后,曾皙单独留下,问孔子:“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回答:“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又问:“您为什么笑仲由(子路)呢?”
孔子回答:“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哪里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有自己的宗庙,有同别国的盟会,不是诸侯国家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做个小小赞礼的人,那谁能去做大的赞礼人呢?”
针对这个故事,弟子问王阳明:“孔门弟子共聚一堂,畅谈志向。子路、冉求想主持政事,公西赤想主管礼乐,多多少少还有点实际用处。而曾皙所说的,似乎是玩耍之类的事,却得到孔圣人的称许,这是怎么回事?”
王阳明回答:“子路、冉求、公西赤有凭空臆想和绝对肯定的意思,有了这两种倾向,就会向一边偏斜,顾此一定失彼。曾皙的志向比较实际,正合《中庸》中所谓的‘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前三个人是‘汝器也’的有用之才,而曾皙是‘君子不器’的仁德通达之人。但是前三个人各有独特才干,不似世上空谈不实的人,所以孔子也赞扬了他们。”
人生是不断变化的,是条不规则的波浪线,我们无法掌控这条波浪线。子路、冉求、公西赤就是想掌控这条波浪线,要在这条波浪线上定下一个点,向那个点前进。而曾皙则是随着波浪线前进,到哪里就做适合在那里做的事。
前三人先把自己确定为器皿,子路是大水缸、冉求是饭盆、公西赤是瓦罐,曾皙却没有,它把自己当成了水,流到什么样的地方就会成为什么样的器!
孔夫子教导人要“不器”。不要做器皿那样的人,比如你认为自己是个饭盆,突然遇到只有水缸能盛的东西,你就只能干瞪眼。
王阳明也教导人要“不器”,有弟子问他:“孟子说,持中庸态度而不变通,还是执著在一点上(执中无权犹执一),您怎么看?”
王阳明回答:“‘中’就是天理,就是‘易’,随时变易,怎么能‘执’呢?必须因时制宜,很难预先定一个规矩。有些人一定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没有漏洞,要立一个固定的格式,这正是所谓的‘执一’。”
王阳明不是说,我们不能有人生理想,而是应该因地制宜,不可把自己先限制死。
五、有善有恶是习气所染
人人皆有良知,为何有人会流芳千古,有人则遗臭万年?为何有人出类拔萃,有人却碌碌无为?为何有人是善人,而有人就成了恶人?
这些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他们的人生观出了问题。用王阳明的话讲就是:他们的心,失去了本体。所谓失去本体,其实就是良知被遮蔽,不能正常工作了。所以王阳明说,有善有恶意之动。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意(念头)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又不肯为善去恶,所以人生观就有了善恶。
良知是如何被遮蔽的呢?
王阳明的结论是:
习气所染。
习气就是我们身处的社会,王阳明不无遗憾地说,由于不是每个人都自动自发地去致良知,所以由众人组成的这个社会不是真诚恻怛的,而是充满了客套和虚伪。
很多人为了生存下去,只能客套和虚伪。诸多客套和虚伪的道理与闻见渐渐进入我们的心,久而久之,日日增多,不能真诚恻怛,良知于是被遮蔽。
心学巨子李贽发挥道:“良知既然被遮蔽,则若发而成为言语,其言语就不是出自衷心的东西;见而成为政事,政事就无根袛;著而成为文辞,文辞则不能达,欲求一句有德之言,终于不能得。缘由何在?因为童心(见后文)已经被障蔽,我们把由外而入的闻见、道理当成了我们的心。”
已经以世俗的闻见、道理为心,那么,所言者皆社会中的闻见、道理之言,不是出自良知之言;言虽巧,同真我(良知光明的我)有什么关系呢?这不恰恰是以假人说假话,而事是假事、文是假文吗?其人已经假,则实行起来则无不假。
于是,“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因为无所不假,所以整个社会是大假一片。
王阳明说,在整个一片假的社会中:
卑者昏于嗜欲;高者蔽于见闻。
卑者诸如桓温,名利熏心(嗜欲),只要出名就可以;高者譬如刘秀,由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观点可能就是“做大官,娶美女”(见闻),所以他被见闻所蔽,才树立了这样不争气的人生观。十几年后,随着他的成就不断增强,他的人生观也就成为成就帝业,匡济百姓了。
还有一种高者,就是自视学识渊博,见多识广的人。王阳明曾对人说:“当初在龙场驿站时,听我讲心学的人都是蛮夷,和我聊天的人都是中土亡命之人,和他们聊良知,他们一听就懂,手舞足蹈。后来和一些知识分子聊,总是处处碰壁。这就是闻见越多,良知被遮蔽得越重。”
那么,是不是我们不进入社会,我们的良知就不会被遮蔽,而我们很容易就可成为圣人了呢?
王阳明大摇其头说: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
如果我们的良知被习气所染而遮蔽了,那我们心发出的意就有了“善恶”,有了善恶,却不为善去恶,你的人生观也就有了善恶。解决它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光明我们的良知。
你的世界观正确了,才有正确的人生观。如果每个人的人生观都是正确的,那这个世界就很容易进入大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