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产业黄金十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九章 江苏省

江苏省软件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不但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并且在基础研究、产品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绩,特别是最近几年,江苏省的软件产业得到比以往更为迅速的发展,以2000年国发18号文的颁布为标志,江苏省的软件产业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一、江苏省软件产业十年发展回顾

(一)行业规模迅速扩大

回顾十年来江苏省产业规模的增长情况,软件销售收入由2002年的全国第七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三位,年增长速度达到44%。2009年,全省软件产业实现软件收入1605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6.1%;完成软件出口35.5亿元,增长41.7%;软件业务占出口比例由6.7%增长到16.1%。江苏省成为同期全国软件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见表15)。

表15 江苏省2000—2010年软件收入情况

(二)产业格局日渐完善

近十年来,江苏省的软件产业结构逐步由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走向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全方面综合发展的格局。“十一五”以来,江苏软件产业六大类业务收入绝大多数均在全国前3位,尤其设计开发收入和嵌入式系统软件在全国位于领先地位。随着软件服务业的发展,企业合作不断深入,软件外包正从发包合作逐步向战略协作阶段过渡,外包形式既有ITO,又有BPO、KPO;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和增值服务业务收入高速增长,收入结构趋向合理,产业格局日趋完善。

(三)产业群聚效应日益凸显

江苏省软件产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地区群聚效应也日益凸显。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5市聚集了全省95%的软件销售收入,构成了以南京中国软件名城为核心的国内独一无二的软件产业城市密集带。同时,江苏省其他城市的软件产业也各具特色,苏中、苏北8市软件收入大幅增加,高于全省的平均增长率,形成了全省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广联度高的阶梯状发展的良好产业布局,实现了南北联合互动。

(四)技术水平取得突破性发展

在江苏省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软件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高。电力、电信、金融财务、企业管理、交通等行业应用软件具有很强的技术实力,电信计费、通信监管、地铁控制、电力保护、智能交通等10个大型系统集成软件在全国处于前列;Office办公系统、Linux桌面操作系统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设计开发业取得了重点突破,自主开发了32位嵌入式CPU核、第三代移动通信手机基带芯片、信息安全芯片、交换机芯片等。

(五)企业素质不断增强

2009年江苏省规模以上软件企业达2492家,软件企业认定数累计达到1805家,累计认定软件企业数在全国排名第四。2009年全省软件产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增加到227家,列入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13家,9家企业进入全国软件百强,通过CMM/CMMI认证的企业增加到244家,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的企业达到136家,经国家认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为52家(见表16)。省经信委确定了80家企业为2010年江苏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突出重点予以支持。江苏软件企业在国内外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公司达11家,联创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与亚信集团合并成立的“亚信联创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成为全球收入和市值第二大的电信软件和服务提供商,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

表16 江苏省软件企业认定及资质情况

(六)产品研发实力日趋明显

江苏省软件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企业的研发实力显著提高。全省软件产业研发人员达到85660人,累计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8331件,江苏省软件产品累计登记数在全国列第4位。大量的优秀产品脱颖而出,江苏省2001年开始设立江苏省优秀软件产品奖(金慧奖)的评选活动,已经通过连续7届的活动评选出大量的优秀软件,仅2009年就授予23家企业的25件软件产品金慧奖称号,表彰这些产品在产品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方面取得的成绩。这些优秀软件产品除了涉及江苏省传统优势领域外,在嵌入式软件和CAD等领域也有不俗的表现。

(七)载体建设成果显著

全省软件园区建设从无到有,至2010年已有江苏、南京、无锡、苏州和常州5个国家级软件园。江苏省认定了19个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从分布情况看,苏南地区11个,苏中地区4个,苏北地区4个。全省软件园区共计建筑面积1200万平方米。无锡软件园和雨花软件园成为首批省级示范性软件园。江苏各级软件园形成了阶梯型布局,苏中、苏北依次北移的软件园区建设,体现了江苏软件产业各地区协调发展的实际境况,使得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八)配套服务体系不断优化

江苏省不断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已连续成功举办6届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博览会,成为江苏和南京市发展软件产业的一张名片和重要舞台,在推动软件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加快江苏软件强省、南京软件名城建设步伐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江苏以省级以上软件园为载体,各类专业服务机构为园区内软件企业提供人才、技术和资金等专业化服务。以江苏虚拟软件园为平台,整合全省优质资源,着力构建全省软件产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六大公共服务平台中,SaaS服务、软件外包、软件测试已形成对外服务能力,人才培训服务、IC设计服务及投融资服务平台正在加快建设之中。建设了全国第一个8条155M国际通信专用通道,有力促进了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的发展。南京宽带无线城市建设取得突破,无锡、苏州、扬州等市也加快无线城市建设。

二、江苏省软件产业发展主要举措

(一)立法营造江苏软件产业良好法制环境

江苏省各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等政策措施基础上,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改善对软件产业的行业管理,优化软件产业发展环境。

江苏省率先开展软件立法工作,为软件产业发展营造有利的法制环境,并为国家相关立法进行有益的探索。《江苏省软件产业促进条例》获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后于2007年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并通过。《江苏省软件产业促进条例》的实施有力地促进和保障了江苏省软件产业的发展。

(二)制定规划和政策支持江苏软件产业重点发展

江苏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软件产业发展。早在2001年4月,省政府制定了江苏省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02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江苏省软件及信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2002—2005)》,明确了3年的目标任务和措施。2004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批准了《江苏省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每年投入5000万元支持软件产业发展。

2007年《江苏省软件产业促进条例》出台当年,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了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会议决定专项经费增加到每年3亿元。2010年,省政府办公厅批准了6个新兴战略性规划之一的《江苏省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2)》。据此,省经信委又细化出台了《江苏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10—2012)》,明确了今后3年的主要目标、任务、布局要求,确定了江苏重点发展的十大软件产品集群和十大重点工程,并提出了十项保障措施。

(三)实施开展“双软认定”工作

“双软认定”工作极大促进了江苏省软件产业的发展,对培育软件企业、软件产品起到关键作用。职能部门深入到企业,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服务,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双软认定”。同时,多次组织企业集中进行有关认定工作的培训、讲座。另外,各级政府安排专项经费,对通过软件产品登记、软件企业认定的企业给予以奖代补,激发企业开展认定工作的积极性。2001—2010年江苏省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登记情况如表17所示。

表17 2001—2010年江苏省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登记情况

(四)首倡“中国软件名城”建设

2005年8月,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运筹江苏经济结构调整时,把目光敏锐地投向了软件产业,专程视察省信息产业厅,听取软件产业发展情况报告。一个月后,与江苏软件产业考察团一起访问印度班加罗尔,提出了将南京建成“中国软件名城”。2006年7月,李源潮书记又专门召开江苏软件产业发展座谈会,提出要加快南京“中国软件名城”建设。2006年9月1日,信息产业部、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推动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的合作备忘录》。

5年来,部省市共同努力,为南京市建造软件产业发展的优越条件,如举办南京国际软博会、建立国际专用通信通道、共建江苏虚拟软件园,部省支持南京软件产业创新,在项目申报、经费支持等方面向南京倾斜。

南京市委、市政府抓住软件名城建设不放,多次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建立市领导与骨干企业联系制度,大力宣传和推动。各区也把发展软件产业放在突出位置。全市,包括各区,每年用于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财政资金超过10亿元。目前,南京市已形成以江苏、南京两个国家级软件园为龙头,8个省市级软件产业基地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通信、电力、智能交通领域的软件产品群在国内名列前茅,基础软件方面也在突破,软件产业规模已接近1000亿元。

2010年9月3日,在第六届南京国际软博会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首个授予南京市“中国软件名城”称号。

(五)组建软件产业联盟

面对新的形势,为适应江苏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需要,江苏省因势利导,创新产业发展方式,组建产业联盟,整合产业资源,鼓励特色发展和联动发展,加强产业各要素间的联系,提高产业的组织程度和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江苏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全省已经组建了国产芯片与软件应用联盟、软件外包产业联盟、物联网产业联盟、数据库产业联盟、信息安全产业联盟、软件人才服务联盟、互联网服务产业联盟、软件园区合作发展联盟等。实践证明,联盟的建立为“产学研用”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创新的平台、合作的平台和服务的平台,有利于产业创新资源的会聚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兼并重组和做大做强,有利于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打造产业链和产业群,有利于产业的“点链”和“点群”的联动,充分发挥江苏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群体优势。

(六)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才,产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江苏省在深化软件人才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省经信委编制了全省软件产业人才发展规划。大力推动软件产业人才培训,对已有的软件产业人才培训机构进行科学引导、服务支持和规范管理,使其更好地为全省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制定了《江苏省软件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认定了首批18家省级软件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起到了较好的带头示范作用。二是开展江苏省优秀软件企业家评选。为进一步促进江苏省软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软件产业文化,建设软件产业领军人才高地,省经信委开展了评选2009年度江苏省优秀软件企业家活动。三是成立了江苏软件产业人才发展基金会,在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设立“江苏软件奖学金”,组织重点软件企业开展全国校园招聘活动,大力宣传江苏软件产业和骨干软件企业。四是省经信委、人才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开办软件架构师培训班,为数十家软件企业培训了近百位软件架构师。但是也可以看到,江苏省软件产业发展人才缺乏,中高端人才瓶颈突出,尤其是企业家队伍培育需要加强。为此,江苏省在2010—2015年开始实施“5511”软件人才工程,即建设五大平台,制定五大标准体系,面向十大领域,培养100万软件人才。为充分发挥连接软件企业、高等院校、培训机构、人力资源机构、政府部门与专业人才的桥梁纽带作用,江苏省组建软件人才联盟,围绕江苏省软件产业人才的重点工作,加强人才标准的制定,重点面向中高端人才,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培训和认证工作,为构建全省软件人才服务体系贡献力量。

(七)财政资金支持

通过专项资金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扶持引导是发展软件产业的抓手。2000年,江苏省政府设立了软件和集成电路业专项经费。2001—2007年,软件产业专项经费累计投入3.5亿元,支持项目278个,拉动社会总投资49亿元,累计实现销售258亿元,实现利税85亿元。2008年开始江苏省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专项资金提高为3亿元,仅2009年112个项目获得资助金额2.388亿元,涉及两化融合、信息安全、电子政务、集成电路等项目,撬动的项目总投资29.8亿元,另有190家软件企业获得CMMI和ISO 27001认证奖励。专项经费真正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体现了江苏省软件产业支持的重点和引导的方向。

三、江苏省软件产业发展主要经验和体会

回顾总结十年来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可以得出几点基本结论。

(一)层层重视、大力扶持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强劲推力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始终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上。率先出台了《江苏省软件产业促进条例》等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为全省各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多次视察软件产业,并由主要领导带队赴国外软件产业发展和集中地区考察,作出了一系列科学决策;提出了南京建设“中国软件名城”的决策,并扎实推进;举办南京国际软件博览会,建立国际合作平台;多次研究措施支持江苏软件园不断发展。省财政每年专拨3亿元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十年内多次制定软件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环境。

2009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又出台了软件和服务外包等六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实施意见,对今后3年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本次会上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落实推进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政策的意见》,体现了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土地使用、政府采购、人才培育和引进等方面的政策的集成和创新。实践证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对先行的产业政策支持,有力促进了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二)促进融合、突破应用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工作取向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具有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和对其他产业带动性强等特点。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其自身作为一种产业的提升和壮大,更重要的是其融合带动作用,对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广大从业者在发展实践中普遍认识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与相关产业融合,以应用突破为着力点,实现联动发展和共同发展。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江苏省率先起步发展的物联网产业和应用示范工程的实施,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历史性机遇。尽管许多企业在这个新的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初尝胜果的运营实践已显示出这个新兴产业不可限量的发展潜力。事实证明,只要能够抓住机遇,主动融合,加快应用就能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某些领域超常发展。

(三)强化主业、特色发展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正确选择

近年来,江苏省许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致力于创新发展和特色发展,坚持技术创新、应用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模式创新,明确目标做强主业,努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能力。目前,全省已经在电力自动化、通信管理、智能交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方面涌现了一批如南瑞集团、金智科技、科远自动化、联创集团、三宝科技、江苏擎天、焦点科技、江苏集群、苏州浩辰等知名企业,形成了鲜明的产业特色、企业特色和产品特色,在国内占据明显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为了更好推动产学研用等各种发展要素的融合,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组建了物联网、数据库、信息安全、互联网服务、软件人才服务等产业联盟,搭建交流、创新和合作平台,创新组织推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加得力高效地促进产业加快发展。

(四)引培人才、着力高端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基本保障

人才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江苏省加大引进力度,编制《江苏省软件人才发展规划》,加强全省软件人才服务体系建设,营造创新、竞争、合作的软件企业文化。积极开展实效性强、针对性强的国内外招才引智活动,吸引高端软件人才来江苏创业、发展,支持软件企业引进技术和管理类高层次紧缺人才。各地积极探索建设软件人才公寓,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解决生活问题,提供优质服务。根据软件企业的人才需求,积极推动软件学院及培训机构与骨干软件企业联合办学,认定了首批18家省级软件人才培训基地;根据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编制了全省软件人才发展规划,明确了软件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根据江苏省软件人才培训的需要,成立了江苏软件产业人才发展基金会,并在全国一些重点院校设立了“江苏软件奖学金”,组织优秀软件学子江苏行、骨干软件企业全国校园招聘等活动,举办软件架构师培训班、项目经理培训班,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方式方法。这些工作的开展,都收到初步成效,较好地推动了全省软件人才队伍建设。

(五)做强载体、提档升级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基本工作

软件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针对江苏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实际,一方面加强省级软件园区的认定工作,引导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向园区集聚;另一方面又着力推动软件园区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开展软件园区示范试点工作,促进了软件园区的提档升级和品牌创建。以5个国家级软件园为重点,以示范性软件园为标杆,发挥江苏软件园区合作发展联盟的作用,全面推动了软件园区向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软件园区专业功能和服务能力,优化综合发展环境。以各产业联盟为载体,加强产业集群合力,会聚创新资源,构建“沟通平台、创新平台、合作平台和服务平台”;围绕骨干企业,“点链联动、点群联动”,提升了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实现产业做大做强。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软件测试和SaaS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水平,加快建设软件人才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IC设计服务和投融资服务支撑平台;鼓励企业使用江苏虚拟软件园公共服务,争取更多资源投入虚拟软件园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其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范围,更好地为软件产业服务。

(六)通力合作、整合优势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关键措施

各省市的通力合作,可以整合各方面的优势资源,办成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性大事。多年来,江苏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其他部一起,成功举办了6届南京国际软件博览会,创建中国软件名城,建设了软件外包服务专用国际通信通道,建设虚拟软件园公共服务平台等。这些部省市合作的成果立意新,站得高,对产业发展促进作用大。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可以跟踪软件产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协调、完善政策措施。在前几年制定促进软件产业发展意见基础上,省8个部门2010年又一次联合发出了落实推进软件产业发展政策的17条意见,形成了新的合力。省市之间的通力合作,已成为省市发展特色软件产业园的重要措施,不仅调动了各市发展软件产业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制定和落实全省软件产业发展规划,有利于各市科学布局,差别发展。

与此同时,省市之间合作发展软件产业也有实际举措,例如,省市共建省级特色软件产业园,调动并支持相关市发展软件产业的积极性,收到明显效果。省各级加强协调,在前几年促进发展意见基础上,2010年省各级又联合发出落实政策意见,使促进发展政策更加符合新的情况,发挥更好的效果。

(七)工作不断创新是江苏软件产业飞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江苏软件产业十年飞速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软件产业发展的工作,在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前后提到的一系列工作都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同时具有国际视野的,如软博会、名城建设、国际通信通道,还有不少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又是具有广阔视野的,涉及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如软件产业立法工作、软件人才基金会的成立和软件人才奖学金的设立、财政专项引导资金的设立、省级软件园和省级软件人才培训基地的设立、各产业联盟的成立、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产业和省软件产业优秀企业家评选等。工作不断创新,使江苏软件产业政策措施更加完善,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成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江苏省软件产业展望

今后一个时期,江苏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形态都加快调整转型,呈现出网络化、全球化、开放化、服务化四大发展趋势。一些国外大型软件企业主导兼并重组,掀起了新一轮的并购浪潮,并加紧对我国市场的争夺,国内软件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面临新的压力和挑战。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加快推进全省经济向创新型转变,并制定出台了六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这是江苏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举措。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作为江苏省六大新兴产业之一,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健康的增长态势、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应当紧紧抓住产业发展新机遇,大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使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在全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大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今后3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省软件和服务外包规划纲要,继续保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量的快速增长和运行质量的不断提升。以江苏虚拟软件园和省软件产业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加强全省软件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省级示范园区建设为标杆,引导软件园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以物联网产业发展为机遇,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不断向高端攀升,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以实时数据库研发为突破口,强化基础软件产业的规模实力和品牌影响;以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做强做大为目的,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以产业发展振兴的实际成效,为全省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培育新的亮点,提供重要的助推力量。

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为主线,突破一批核心技术,重点发展十大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以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为目标,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壮大一批有品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以创新发展、特色发展、联动发展为方向,建成若干国内一流软件园区;以十项配套政策措施为支撑,实施十大重点工程,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继续保持江苏软件产业走在全国最前列。

到2012年,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力争实现40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65万人,超10亿元企业达到40家以上,超50亿元企业4家,超百亿元企业3家。确保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体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到2015年,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达到8000亿元,软件出口120亿美元,软件从业人员达到120万人。全省形成5个规模超千亿元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5个规模超千亿元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区,培育千亿元级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1家,超百亿元企业5家,超50亿元企业8家,超10亿元企业80家,10亿元以上规模企业占全省的产业集中度达到70%,产业规模力争达到全国第一。全面建成以南京中国软件名城为龙头,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美誉度的沿江软件产业城市密集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