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合上这本书的初稿,已经是深夜两点多了,看着这些亲切的文字,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一群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一线的老师发自内心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在高校做了这么多年学生工作,笔者深切感受到这份看似普通的工作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重要性。除了爱心、知心、事业心和责任心,更重要的是要用热心和良心去对待工作,这样才能无愧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毕业生就业问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何指导学生积极准备、从容就业值得每一位高校学生工作干部认真思考。通信类专业的学生,由于就业面宽,基本采用宽口径模式培养,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大量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真正到了找工作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准备。同时,就业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更需要获得有效的教育引导。本着对学生、家长和社会负责的态度,我们的关注点不仅仅是就业率,更重要的应当是学生的就业质量。而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除了需要做大量的外围工作外,更需要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毕业,意味着学生时代的结束,意味着要扬帆起航,迎接新的人生挑战。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毕业生进入社会迈出的第一步,而第一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满意,对职场和人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毕业生认真对待校园招聘并把握好应聘机会意义深远。
近年来,通信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直在持续波浪式变化。但不论就业形势好坏,总是会有找到心仪工作或高薪就业的学生,仓促就业或怀着遗憾奔赴工作岗位的学生也大有人在。通过连续多年对学生毕业后的情况的跟踪,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因为仓促就业,毕业后就开始频繁地更换工作,对工作、生活乃至人生都充满失望;而那些准备充分的学生,很多已经通过自身的努力打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同在一个学校上学,接受着相同的教育,为什么毕业后人生和职场的发展迥异?我们认为,学生在校期间是否对自己进行过科学、合理的人生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是否能够准确把握所面对的机遇、应对挑战,是否能准确地认识自己、总结自己、明确定位、积极争取未来,能否正确认识和适应社会需求,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因素。
记得在2009年4月,当时05级毕业班的一个班长找到笔者,他说想在毕业前为学弟学妹们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想留下一些文字来记录求职过程的经验教训,让学弟学妹们少走些弯路。那次的彻夜长谈,成就了今天《通信类毕业生求职宝典》(以下简称为《宝典》)这本书的雏形。接下来,在一些学生干部的协助下,我们一起在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收集和分析优秀学长的成功案例,汇总成为适用于通信类毕业生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文字资料,当年6月就在校园里推出了《宝典》第一版。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在缺少经费的情况下,当时主要以电子版的形式发行。没想到《宝典》一经推出,立刻就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于是在初稿的基础上,在校学工处、校团委的支持下,我们分别于2010年4月和2011年4月将《宝典》再版,并且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获取赞助,印刷成册,在校园里免费发放给学生。因为印刷数量有限,一时间校园里竟出现了一书难求的局面。很多外校的学生也纷纷打电话或发邮件向笔者索要该书。可以说,如今这本《宝典》已经成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类专业毕业生求职应聘的必备手册。历时三年的积淀,如今这本《宝典》就要正式出版,正是这些老师和学长们的热情和无私奉献,凝聚成了本书的精神和灵魂。
这本《宝典》最大的特点是站在高校学生工作一线的老师和成功就业的学生的视角,通过搜集整理大量的资料,深入浅出地归纳总结出通信类专业毕业生在求职应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对通信类专业知识点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便于学生复习掌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书最后列出了精选的若干篇求职心得,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代表性,可以对应届通信类专业毕业生求职应聘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本书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王跃利、张君博、梁玮编著,刘涛、杨震、陈刚、李靖、关瑞霞、王艳、刘硕飞、任晓一、蒙泽超、雒云等参与编写。在这些年的编写中,孟林、刘侃、周全、王洁、吴超伟、廉洁明、何超、徐斌、蔡立锋、李勇学、戴强、赵翔等学生将自己的求职经验无私分享,为本书的编写做了大量工作;霍学浩、戴志巍、陈须须、赵晓楠、吴立新、崔康、董如月、唐文锐、周舟、闫亚楠等学生为本书的知识点总结提供了很多素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教务处、校团委对本书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笔者经常用这样一句话自勉:人生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缓进亦是退!这句话说出了竞争之残酷,时间之紧迫。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羡慕别人,不如把握一分一秒努力充实自己,完善自我,让我们从一个校园求职达人做起,升起远航的风帆,驶向人生成功的彼岸!
由于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真诚希望广大读者能对本书的缺点和错误给予指正。
作者联系方式:zjbww@vip.qq.com
QQ读者交流群:240299717
笔者
2012年年初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