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包得馄饨味胜常
民谚说:“冬至馄饨夏至面”。自宋元以来,冬天吃馄饨已成为我国民间的食俗。古人素有年节相聚纪念祖先的习惯,冬至在古时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自然要做些好吃的祭祀祖先。以馄饨祭祖,相传是取“混沌”之音,因为古人认为开天辟地之前世界是处于混沌状态的,而馄饨“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武林旧事》)。自宋代开始,人们为纪念祖先开天辟地之功,就在冬至“享先则以馄饨”祭祖了,以后又把“混沌”二字改写为食字旁的“馄饨”。馄饨的祭祖之义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被淡忘,人们越来越感兴趣的是馄饨给予人们的口腹之美。清代北京致美斋饭庄的馄饨馅料讲究、花样精美、汤料齐全,有诗赞曰:“包得馄饨味胜常,馅融春韭嚼来香,汤清润吻休嫌淡,咽后方知滋味长。”
在北齐时期已经“天下之通食也”的馄饨,发展至今更是多姿多彩,口味不同,成为民间最受欢迎的小吃之一。各地馄饨的叫法有10多种,馄饨是通称。广东叫“云吞”,四川叫“抄子”,新疆叫“曲曲”,湖北叫“包面”,皖南叫“包祔”,江西唤作“清汤”,南丰又称“泡清汤”,等等。各地馄饨的馅料,除猪肉,还有牛、羊、鸡、鸭、虾和蟹肉等。素馅有青菜、菌类等,还有甜馅的。馄饨的吃法除水煮,还可蒸、煎、炸。淮安的“淮饺”是炝着吃的,所以又叫炝馄饨。馄饨不仅以小吃“身份”出现,也是宴席上的佳肴,“炸响铃”、“鸭馄饨”就是享誉南北的杭州名菜。在江苏泰兴有一种叫“鱼泡眼”的小馄饨,一两上等的面粉要擀26张皮,皮薄如纸,摊在报纸上能看到字,用火能点燃。馅用鲜瘦肉剁泥,加虾仔、味精和黄酒等精制而成。煮时用骨头汤或鱼汤、鸡汤。这种馄饨犹如一只只水泡金鱼,煮上一分多钟,就可捞入碗中食用,味道非常鲜美。无锡有一道菜叫“鲜鱼饺”,是用鲑鱼肉敲薄成饺皮,包裹虾仁馅心,然后用水汆熟,再挂上用鲜牛奶等制成的薄芡,称为“鲜奶包馄饨”,有一种鲜香之味。
馄饨在海外餐馆中也成为“时尚货”。美籍华人詹丽娜女士推出的馄饨宴,精制出鲤鱼皮和冬笋、虾肉,以及香菇、荠菜、肉和海参、三鲜等7种不同馅料的馄饨,每天都有数百人上门品食,生意十分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