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怎样多角度认知情商
“情商”这一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梅耶(新罕布什尔大学)和彼得·萨洛维(耶鲁大学)于1990年首先提出的。当时并没有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直至1995年,由时任《纽约时报》的科学记者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书,才引起全球性的情商研究与讨论。而丹尼尔·戈尔曼本人在该书的10周年纪念版序言中提道,“情智”(EI)作为情绪智力的简称,比用“情商”(EQ)更为准确。尽管“情商”的概念在全球已深入人心,而从细化研究的角度分析情商板块要素的构成显然不够充分,由于国外学者当初是为了与“智商”展开“谁更重要”的对比研究,因而他们往往侧重于从宏观角度进行概念界定和总体比对。
在“百度”引擎上搜索“情商”一词可知,英文的拼写为Emotional Quotient,缩写为EQ。这个词在汉语中的意思是“情绪智慧”或“情绪智商”,又称“情绪智力”,简称“情商”。据彼得·萨洛维的解释,主要包含如下5个方面的内容:
(1)了解自我。时刻关注情绪的变化,察觉某种情绪的出现,观察和审视自己的内心体验,这是情感智商的核心。
(2)自我管理。调控自己的情绪,使之适时、适度地表现出来。
(3)自我激励。能够依据活动的某种目标调动、指挥情绪。
(4)识别他人的情绪。能够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
(5)处理人际关系。调控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反应。
当我们从上述5个方面考察情商时,不难发现,实际上是“理性思考”占据主导地位,而不是相对单纯的“情绪应对”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不难理解,彼得·萨洛维将这一概念界定为“情绪智慧”或“情绪智商”,又称为“情绪智力”(始终不离“情”、“智”二字),这一界定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还显得更为准确、贴切。
但是,如果我们把“情商”理解为“情绪智商”,就难以回避一个“概念内涵交叉”的逻辑问题。例如,“情绪智商”和“智商”之间是什么关系?是“情绪智商”这个概念包容“智商”这个概念,还是“智商”这个概念包容“情绪智商”这个概念?“情绪智商”既然被单独提出而且和“智商”的概念进行了比对,那么,这两个概念中分别提出的“智商”内涵与外延有什么不同?如果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那么又该如何展开深入一层的比对研究?
显然,如果上述概念始终没有完成明确、清晰的界定,那么转入到“情商”与“智商”概念的应用研究中,就可能引发理解的混乱。如果直接搬用并展开训练优化,则难免会让人感到茫然,无从下手。只有准确地认知情商的要素构成,才能把握其功能、作用,进而扬其长而补其短,充分发挥情商对工作和生活的推动作用。
为了更为贴切、准确地把握“情商”的价值,本书采取逐层次剖析的界定方式。首先,将“情商”和“智商”相分离,即界定“情商”时尽量避免引入智商要素,界定“智商”时尽量避免引入情商要素。在完成相对独立的界定后,再进行二者交相融合的“情绪智商”(双方各占比例互有高低的不同构成)研究,这样,关于“情商”与“智商”的界定在逻辑层面就相对全面了。
作为人的两种精神能力体系,情商与智商在养成特点上有区别。一般来说,智商原本是指一个人的理性思考系统对外部世界的信息刺激做出应对的反应能力。智商在个人阅历与体验积累的基础上养成,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它往往又是一个人在学校的系统化教育培养推动下,个人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等多种理性要素综合而达到的智力水平的统称,尤其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外部引导和灌输的作用尤其明显。
情商是一个独立个人只要通过现实生活就能直接形成的以情感要素的具体显现为主导的精神能力体系。情商受到感性体验的直接推动,在多样化的感性生活中自主实现养育的丰富化,不同类型的生活体验直接推动性质不同的情商要素的萌生与养育。因此,对一个人来说,直接的感性生活体验越丰富,其情商体系的要素构成就越丰富。同理,某一类生活体验的缺乏有时候会导致相关类别情商要素的养育不足。情商养育并不排斥外部的引导和灌输(如学校教育),但是其最终“定型”主要则依赖个人感受与经验积累。
情商与智商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情商体系推动或压抑智商的显现与发展(例如,以“有无兴趣”为显现标志),另一方面,智商体系控制或压抑情商的养育与显现(例如,以“利弊权衡”为标志)。
一般情况下,情商与智商在针对“人、物、事、境”的具体的“点”的显现时,都是以相辅相成的有机融合综合显现的(情商显现中往往有智商要素的存在,智商显现中往往有情商要素的推动)。所以,从应用的角度考察,“情商”概念的最早提出者——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维将这一概念界定为“情绪智慧”或“情绪智商”,又称为“情绪智力”(始终不离“情”、“智”二字)。这一界定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还显得更为准确、贴切。
但与此同时还应当看到,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生活实践中,尽管单一的情商显现或者单一的智商显现比较少见,但其客观存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例如,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往往是综合显现的情绪智商还可以有两种极端的表现:
(1)以“情绪”为主导,压抑乃至排斥理智,甚至丧失理智的种种行为。例如,一个人愤怒到极点时,会出现狂躁行为;再如,因为某种原因的刺激,一下子“脑子一片空白”,以致在短时间内失去理智的判断能力等。
(2)以“理智”为主导,压抑乃至排斥情感因素的行为。例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生理念;再如,因为某种原因或出自某种目的而对亲人所进行的伤害,“职业杀手”式的不含个人情感因素的随意杀戮他人行为等。
如此观之,不难发现,情商和智商一样,是中性词,智商和情商同样既具有好的一面也可能有不好的一面,可以做褒义评价,也可以做贬义评价。
本书之所以要对情商进行不同角度的细化、分析,目的是在训练口才交际能力的同时优化人们的情商构成。因此,有必要从其要素合成角度进行剖析,以便展开具体要素的针对性训练。就好像我们对某人进行“男女性别”的一般判定,原本只要根据外表的基本差异就可以得出结论,但是,当我们转而对男性、女性分别进行体质保养和男科、妇科疾病治疗时,则需要从微观角度、从细部着手了。这也就是把“情商”从“情绪智商”中剥离出来,单独进行概念性研究的根本原因。
由于情商具有个人养成的特点,而不同的个人又受到生存环境及文化环境的影响,因此情商在某种意义上,和传统学科注重面对不同的个人提出相对统一的知识掌握的要求不同,往往只能“针对具体个人具体分析”,而本书在此提出“怎样多角度认知个人情商构成”,在某种意义上就好像一个医院,一旦要对病人进行对症治疗,则必须“分科”,如内科、外科、骨科、五官科等。本书注重于精神文化及国人情商体系在现实生存环境中的个性化养成把握角度、微观角度、细部环节角度展开研究,将个人情商构成总体上分解成六大情商要素和两大情商组合形式。六大情商要素分别为亲情情商要素、公情情商要素、社区情商要素、社会情商要素、职业情商要素、事业情商要素;两大情商组合形式分别为单一情商要素、复合情商要素。
当然,每个人还可以按照自己的考察研究需求或重新排列或进一步细化,如“亲情情商要素”就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亲情情商要素”(互相之间有亲缘关系的)和“友情情商要素”(互相之间没有亲缘关系的)等。顺延着这一逐步细化的把握原则,不仅有助于准确把握个人情商构成的个性化特点,也有助于准确把握情商要素的缺失及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弥补,进而更有效地提高生活质量的。
需要指出的是,关于情商研究,本书与国外学者的研究角度、研究方式尽管有所不同,但是侧重点同样放在追求如何对情商进行更贴切、准确的个性化把握上,其中并无矛盾。
由于一个人的情商是通过自然养育与社会磨砺的综合过程生成的,并且人生每个阶段的生活体验都会在情商构成中留下不同的印记,进而会长期保留并在未来的生活中的某一时刻有所显现,因此全面、系统地把握个人情商构成,有时候像对一个人进行心理养成分析一样,需要从其儿童时代开始。如果本书之“大学生情商口才”的总体把握需要从对“大学生情商”的研究起步,那么“大学生情商”的个性化研究,就有必要对研究对象从儿童时代开始的经历进行纵横交叉的多角度考察,进而贴切、准确地把握其个性特点。
一、纵向考察:单一情商与复合情商
所谓情商,是一个人通过生活实践的感性体验与理性反思沉淀以后,融聚于人们自身的、与智商相对独立的由多种情商要素有机合成的体系的统称(某一情商要素的相对独立的显现,又往往被称为情感显现或情绪化表现)。情商具有自然养成的特点,即一个人只要投身现实生活,就会自然形成对人、物、事,以及对外部环境的种种情感倾向,并由此推动这个人的言行举止、态度、立场,进而形成一个人的爱、恨、羡慕、钦佩、妒嫉、厌烦等多样化的情感显现。
情商的自然养成性特点,决定了一个人的情商构成是逐步丰富化的。一般而言,它与个人生活阅历有着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一个人的生活阅历越丰富,其情商构成的要素就越丰富。同理,情商构成也就具有了伴随着生理年龄的逐步增长而内涵日渐丰富的特点,并由此形成了亲情情商、友情情商、社区情商、社会情商等不同类别。反之,一个人的生活环境过于简单,则这个人的情商构成要素难免会有某种不足甚至板块缺失。
情商的自然养成还决具有阶段性特点。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情商要素的类别侧重也往往不同。例如,婴幼儿阶段主要为亲情情商养育、青少年阶段主要为友情情商养育等。情商的阶段性特点同时还具有“及时性”的要求。即情商要素往往具有其相对应人生阶段的最佳形成期,一旦错过了最佳形成期,再来刻意弥补,其难度会大大增加。
情商的自然养成还具有稳定性特点。即一个人对某(类)人、某(类)物、某(类)事、某(类)环境一旦形成相对稳定的情感倾向,这种情感倾向会具有“终生有效”的特点。正如弗洛伊德心理学所阐释的,一个人在进入成年阶段以后的种种表现,往往都可以在其童年时期甚至幼儿阶段找到心理养成依据。
由于情商存在于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套用一个心理学的词语,也可以说存在于一个人的“个人无意识”里),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情商不会无针对目标的随意外显而是处于一种隐蔽状态。一旦有具体目标或外部事物的刺激,情商构成中的某一类要素就会以不加掩饰或加以掩饰的种种形式流露,这种流露的形式称为“情绪化”显现。
尽管情商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处于相对隐蔽状态,但却并不静止,它处于随时可能被激活的状态之中。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某一类情商要素会因为外部世界的信息刺激而逐步丰富(例如,婴幼儿会因为母爱的信息持续刺激而“越来越爱母亲”)。但是,如果某人缺乏某类情商要素而长期不自知,此种缺失则如病毒潜藏于人体一样,一旦外显,可能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
情商养成可以从纵向、横向两个角度进行交叉考察。情商的纵向考察,是指顺应一个人生理年龄的增长逐步从单一情商要素萌生开始逐步丰富化,最终以多样化的要素合成一个人的情商体系。如果我们把这种“情商自然丰富化”的过程称为“养成”,也不妨把养成过程中带有“教育推进”行为(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的过程称为“养育”。一个人的情商养育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成年后的个人情商往往会留有幼年生活的某种痕迹。
这里把人的生理成长过程分为幼童阶段、少年阶段、青年阶段,对于情商养育做一个纵向考察。
纵向考察一个人的情商养育,总体上呈现一种从“单一情商”向“复合情商”发展的基本规律,从中又不难发现其具有丰富化与及时性两大基本特点。
应当看到,婴幼儿情商养育具有“单一性”的特点,并且往往具有一定的排他性。例如,婴幼儿一旦对家人形成记忆,在初次与家庭以外的人接触时,可能会“认生”并拒绝进一步亲近;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往往会紧贴熟识的亲人并排斥陌生人,这就是幼童儿在情商形成早期,相对单一的亲情情商要素一经先入为主,对后续进入的情商要素所具有的一种天然抵触(而对陌生人、陌生环境的抵触,应当属于情绪智商的范畴,其中已经含有理智辨析的成分)。随着婴幼儿的成长,其生活范围开始逐步扩展,于是情商构成开始逐步丰富化,对后续进入的情商要素开始从排斥转为接受甚至主动追求。例如,伴随孩子迈出家门开始独立寻求游戏伙伴,原先对陌生世界排斥的单一亲情情商构成开始迈出丰富化的第一步——接受友情情商,并且很快就会转而对友情情商产生主动追求。
从婴幼儿成长为少年,其学习与生活开始趋向丰富化。与此同时,情商要素开始进一步丰富,同学、朋友数量的增加,更是推动友情情商要素在其情商构成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个人从少年成长为青年,其情商构成又开始进一步丰富化。随着生活环境的逐步拓展,其人格开始出现越来越明显的“独立意识”。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时时依赖亲情。同时,伴随着陌生的“人、物、事、境”越来越多地进入个人生活,与个人原本没有亲情联系的“公情情商”开始逐步融注。这种融注一方面来自其个人,伴随着其对外部世界认知范围扩大、活动范围扩大,拥有了越来越丰富的生活体验;另一方面,来自学校等外部世界的引导与培育(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也将迅速推进其情商要素构成的丰富化。
如果从婴幼儿至少年时代,一个人的情商养育总体上表现为从单一到丰富的过程,那么从少年到青年时代(包括到大学时代),一个人的情商养育又开始从“亲情-友情”情商构成向“公情情商”等多元情商要素共存的构成过渡,从相对单一的情商主导言行向“亲情-友情-公情”等多种情商要素能动协调并主导言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一个人的情商体系内部越是要素多元化而且能够协调发展,这个人的情商构成就越是相对成熟、稳定。
这种丰富化的过程直接导致不同情商要素之间开始出现既有和谐、融洽,又有对立、冲突的关系。一方面,孩子能够结交朋友,父母总是欢迎的;另一方面,由于两种不同的情商要素并行在生活中,就难免友情情商有时会压抑、排斥亲情情商(同学、伙伴之间的交往会排斥父母亲情的介入),而亲情情商有时候也会压抑、排斥友情情商(有些父母会对孩子的自主交往进行干预),这种既有和谐融洽又难免对立冲突的动态发展,感性考察可能会引发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但理性考察又会有效激活孩子的情绪智商,推进其情绪智商的提升与利弊权衡能力的强化。
上面概述了一个人的情商从婴幼儿至青年养成的基本规律,基本上表现为从“单一构成”向“复合构成”的过渡。例如,从婴幼儿阶段的单一亲情情商向少年-青年阶段的“亲情-友情”复合阶段过渡。
(一)情商构成伴随人生阶段逐步丰富
严格地说,把幼童看成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并不是教育学科领域的新创理论,而是中华传统精神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它强调的就是,成年人的性格、行为方式实际上早在幼童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再如,《三字经》中说道:“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说的就是:黄香九岁的时候,便知道在冬天睡觉前先用身体温暖床上的枕席,再请父亲去睡觉;而孔融四岁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弟弟,自己挑小的吃。
黄香与孔融的故事固然感人,但毕竟距今天很久远,时代条件已经大不相同,何况在当今,情商养育正常的孩子出现令人感动的行为也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
例1-1《华西都市报》2011年11月30日报道——《学校发鸡腿7岁女儿留给妈妈吃 平凡感动引爆泪点》(记者:戴璐岭)。
11月29日,在成都西华路小学午餐时,每个孩子发了一只平常难吃到的鸡腿。二年级(二)班班主任注意到,7岁女生肖某用卫生纸把鸡腿包了起来,没有吃。老师感到好奇,问她为什么不吃,肖某回答道:“我要把鸡腿带回家给妈妈吃。”老师感动了,对她说:“你把鸡腿吃了,我再给你拿两个,你带给你妈妈。”
肖某把鸡腿带回家,对妈妈说:“妈妈,你吃这个,爸爸和哥哥吃另外一个。”当这一过程被老师发上网络后,很多人都被感动了。肖某的妈妈在接受采访时说,女儿把学校发的东西带回家并不是头一回。从上幼儿园起,只要发东西,女儿都会带回家,有时是两块饼干、一颗糖、一个月饼……“每次,她都用纸把吃的包起来,有时候饼干都碎成渣了。”肖某的妈妈说,有时甚至能看到饼干被女儿咬过一小口的痕迹。
面对这样一个实际案例,无须进行理论分析,人人都能感知什么叫情商显现了。这种关心、体贴、热爱之情往往是自然养成的,在很多场合下,还是深藏在内心而不外露的,而一旦有外因诱发,这种情商要素即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例1-2《重庆时报》2012年3月23日报道——《地下通道里陌生叔叔要拉走4岁男孩》(记者:蒋炀)。
3月21日,正在重庆临江门平台执勤的黎姓巡警遇到一件奇事。她第一次遇到小朋友带着走丢的小朋友来报警。她告诉记者:“大点的男孩很会照顾人,一直帮小点的男孩提书包。走丢的小男孩很腼腆,不说话。后来,在他书包里找到一张家长联系卡,上面写着他的名字、他妈妈的名字及联系方式。我们按那个号码拨过去,接电话的正是他妈妈,她说她在上班,还不知道孩子走丢了。”
记者后来又采访了这位做好事的小朋友,他叫黄某,今年12岁,读六年级。他告诉记者:“下午5点多,我在学校打完篮球回家,走到某地下通道,看到一个叔叔拉着一个小朋友想走。这个小朋友不愿走,叔叔就训他,样子很凶。小朋友哭起来了,那个叔叔见状就走了。叔叔旁边另一个小朋友也跟他走了,刚走几步,叔叔又返回来,把书包塞给了正在哭的小朋友,最后离开了。”
黄某想:“我爸爸再凶,也不会这样的。”他觉得很可疑,就去问那个小朋友。
“我问他,他声音很小,说根本不认识那个叔叔,他说他要找妈妈。地下通道里有很多小门面,一个逛街的阿姨说,孩子估计是走丢了,刚才那人想把孩子带走。”
“他一直在哭,我就安慰他,还把包里的一块巧克力塞给他。他不哭了,我帮他背书包,把他送到了警察叔叔那里。”黄某说。
记者了解到,黄某在8岁时就和妈妈一起帮助过别的小孩。有一次黄某的妈妈带黄某逛南坪步行街,一个3岁小男孩在路边哭,他们一起把小男孩送到附近的治安岗亭,后来小男孩找到了妈妈。还有一次是在黄某9岁的时候,他们在解放西路碰见一个5岁小男孩,也是迷了路,他们把小男孩送到了学校。父母的示范实际上就是最好的教育。黄某今年12岁了,开始独立地“管闲事”了。
进一步对比剖析上述两例中主人公的情商要素显现,不难看出其性质是有所不同的。前一例,孩子给妈妈留鸡腿,主导其行为的是“亲情情商要素”(对妈妈的爱),而后一例中,黄某主动救助了一个差点被坏人拐走的孩子,主导其行为的则是“公情情商要素”(社会责任感)。
(二)情商要素养育滞后的问题不可忽视
人们都知道,婴儿的身体成长是有周期的,所谓“七(个月开始)坐八(个月开始)爬九(个月开始)长牙”,还有某一年龄段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某一年龄段是肢体动作协调养成的最佳时期的问题等。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儿童的形体成长变化往往是非常关注的,一旦某一个儿童出现了或迟于或早于这一普遍规律的表现,就会立即引起关注,因为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长发育是有其规律的,一旦错过了某一种能力的最佳养成期,事后再弥补,不仅难度将大大增加,而且效果也不好。
在《动物世界》之类的电视节目中也不难看到这种现象。在自然环境中,即使像狮子、老虎之类的猛兽,也会让自己的孩子从幼年时期开始,就通过游戏模拟学习撕咬打斗等本领。而反观那些在非自然环境中长大的动物,如动物园里长大的老虎、金钱豹等,由于自幼就生活在被规定的环境里,没有条件自主学习抓捕猎物的本领,结果即使有活的猎物在面前,它们也不知道如何捕食。这至少也提醒我们,人和动物一样自有其发展规律,人为地加以改变,对于被改变者造成的伤害有可能是终生的。
然而,与人们对儿童的身体成长密切关注形成对比的是,对其情商养育明显关注不够。
例1-3 中国新闻网2012年4月28日报道——《男孩与聋哑姥姥、姥爷生活四年变失语》(记者:白耀庭)。
一名4岁男孩,不聋不哑,智力正常,与聋哑的姥姥、姥爷生活了4年。因为缺乏语言交流,竟然一直不会说话,却学会了哑语。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这家祖孙三人没有生活来源,一直靠亲朋的接济勉强度日。该男孩很懂事,他从3岁起,就知道帮姥姥、姥爷干活,现在已经可以娴熟地做一些家务,甚至可以自己煮粥、炒鸡蛋。
记者在对他采访时,所有的沟通竟然都是在一个写字本上完成的。孩子的姥姥用笔写道:“现在孩子仅会说极少数的词语,高兴时会跳出‘姥姥’、‘姥爷’等词语。这是个正常孩子,只是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没有学习语言的环境,现在4岁了都说不了话。在同龄小朋友大声说笑的时候,他都一言不发。”
由于孩子没有户口,入托成了一大难题。而姥姥、姥爷写下了两行字:“帮帮孩子,让他上个幼儿园吧,不然这样下去,好端端的孩子迟早会和我们一样。”
“现在你最想做什么?”采访时,记者通过姥姥的手语翻译,向孩子询问,他的第一反应是摇头,忙不迭地用手语说:“希望学说话。”“想不想去幼儿园?”面对这个问题,小男孩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
显然,本案例中的这个孩子,由于其生存环境的信息刺激不够完备,导致其出现与外部环境交流沟通能力养成的滞后,已经明显需要抓紧补救了。
下面再看怎样及时推动一个人从亲情情商的“顺从-服从”向“友情情商”互动协调过渡的问题。
婴幼儿阶段的情商要素显现特点,我们不妨给以一个一般性的总结,称其为“顺从-服从”。在很多家庭里,甚至无论是“专制”家庭还是“民主”家庭,由于父母与婴幼儿之间,亲情情商在这一阶段,双方人格是不平等的,情商显现的基本模式不外乎是“顺从-服从”(孩子“听话”,顺从父母家人,或者父母溺爱,尽量满足孩子的哪怕无理的要求)。而友情情商要素的进入对于孩子的人格养成则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它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人格之间如何实现“和平共处”。例如,孩子进入幼儿阶段以后,小朋友之间的诸多游戏活动基本上都是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进行的。其重要价值在于,推进友情情商进入孩子的情商构成,这是一个人走向未来世界的预先体验。
我们看到,在友情情商的养育过程中,伴随着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的“友好、对立、冲突、和解”的多变的生活现象刺激,其情感很自然地趋向于喜、怒、哀、乐的丰富变化。这是一个人最终走向现实世界,能够与不同的人交际往来的情感基础。由此不难理解,如果一个人在婴幼儿-少年阶段,其情商养育中没有及时引进“友情情商要素”的能动调适,则可能对其未来人生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对其人格养成产生某种障碍。
例1-4《重庆商报》2012年4月24日报道——《蝎子蜘蛛成中小学生新宠物 孩子和蛇说话引家长担忧》(记者:刘敏。见习记者:李丹。实习生:王权)。
据记者调查,如今,蝎子、蜥蜴、蜘蛛等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的动物已经成为不少中小学生的新宠。他们有的把异形蜘蛛当玩伴,写完作业后就开始玩蜘蛛,连小朋友也不再理睬;有的养蛇,每天和蛇说话,把蛇当成最好的朋友。
应当指出的是,在这一阶段如果没能对孩子的情商养育及时注入新的情商要素,可能会导致情商要素的缺失。从表面上看起来,有些孩子迷恋小宠物(还有迷恋网络游戏、电动玩具等)却不太喜欢与其他小朋友做游戏,好像只是兴趣爱好的不同,其实不然。与小朋友游戏的日常共处环境的缺失,实际上压抑了友情情商要素及时进入其情商构成。
以上例所述,小孩子过多地独自和宠物、网络游戏、电动玩具相伴,看起来无伤大雅,甚至还有助于开发智力,其实不然。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为“主”而宠物、电玩为“宾”,孩子想玩就玩,不想玩就不玩,甚至心情不佳还可能虐待宠物、破坏玩具,而对方不会反抗(不会出现“人格平等”的对抗冲突)。这种“人格不平等”的生活对于孩子的友情情商养育的刺激功能相对较小。而孩子之间的游戏则是孩子在和另一个或一群具有独立思想、独立性格的人交往。在这一交往过程中,他将逐步感知怎样能动协调“亲情与友情”的和谐统一,进而初步感知在不同的人际关系中(例如,非常要好的关系、一般友好的关系及不太友好的关系、母子关系、师生关系等)、在不同的情景场合中(例如,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在校园环境中),怎样自主提出要求、自主关注请求,自主关注对方、自主做出退让。
显然,婴幼儿-少年-青年时期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情商养育的必要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综上,不难理解很多人直到成年却仍然不善于与人交往,其根源恐怕要追溯到婴幼儿阶段与外部世界交往不足,导致友情情商发育滞后。
(三)别让情商要素养育滞后拖出问题
对于幼童表现出来的智商培养滞后,很多家庭是非常警觉的,但情商养育滞后的症状(例如,孩子沉溺于和宠物为伴)却往往不能立即引起重视,即使有所关注,其重视程度也低于对孩子食欲不振、衣服是否足够保暖的关注。
其实,两相比较,孩子在情商要素养育方面如果出现问题,要比“吃饱穿暖”方面的问题严重得多。因为,在“吃饱穿暖”方面出现的问题,即使爆发,一是近在眼前,一旦出现问题马上就会以疾病形式出现,二是诸如此类的病症多属于小问题,不会有严重、长期的后遗症。
但是,由于情商要素养育滞后而引发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警觉,长远考察,问题可能就会严重得多。其原因就在于,这一方面出现问题,一般不会立即以病症形式发作,而是一点一点地深藏在孩子心中。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就会由“养育滞后”逐步演变成“板块疏失”。并且,即使出现“情商要素板块疏失”,它也不是立即爆发,而是继续深藏在内心深处(这个“内心深处”可以代之以一个心理学名词,叫做“个人无意识”),一旦发作,就有可能引发重大事件甚至恶性事件。
例1-5 2009年9月,××大学在新生入学时发生了一个被媒体称为“空调门”的事件。一位新生家长向××大学校长投诉:“我女儿身体里的每个细胞都需要空调!为什么不能给新生宿舍装空调?”投诉的结果是学校为学生宿舍全部安装了空调和热水器。2010年9月11日,网络又报道了一则新闻:某大学的一名新生报到时,有5名家长陪同,其中有他83岁高龄的坐着轮椅前来的奶奶。这还不算,这名新生共计带了14包行李,其中有毛巾7条,行李中随带的卫生纸足够该学生4年使用。
诸如此类的事件并不罕见。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披露出,每年新生入学时,很多高校都被迫免费开放学校体育馆、篮球场,以便家境并不宽裕但同样对孩子不放心的家长在送孩子来报到后因为赶不及返程车船,打地铺住宿。这就足以证明年青一代直到已经进入大学,心理上未成年已经不再是一种个别现象。
例1-6《广州日报》2010年8月17日报道:一个申请到英国去读预科的留学生,就因为在英国机场与前来接机的工作人员因为时间差而失之交臂,随后又因为打出租车时未能提供详细地址遭到司机的拒载,接着又因为双方沟通不畅,原先定好的接机公司在机场通过广播呼唤他时,他因为害怕而躲在厕所里没有听见。于是,诸事不顺的他转而向家里打电话哭诉遭遇,却偏偏没有冷静地和父母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他在机场被困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在家人的“遥控”下,购买全价机票返回北京。
当初为这名留学生办理手续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位留学生申请留学全部是其父母代为操作的,出国的准备工作也事无巨细地由父母全面操作。在这一过程中,他几乎没有和工作人员做过正面交流——按照这名留学生的父母的“幼儿式”教育理念,这位留学生什么时候才能独立走向社会呢?
不难看出,上述两例中,两位大学生的情商要素构成中,某些情商要素的养育滞后,已经开始带来问题。其具体表现为,当孩子需要独立面对一个陌生环境时,一方面是他已经独立成人了,却还不能摆脱对亲情的过度依赖,仍然还像刚刚走出家门前往幼儿园一样,表现出一种在陌生环境中对“亲情情商要素”的严重依赖,以及对于陌生环境中显然存在着的“友情情商要素”的心理排斥。
如果用一句通俗的表述就是,这两位大学生(以及以其为代表的大学生群体)尽管体能上已经成年,智商也达到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水平,但是在情商构成方面还只是个幼童,存在着“复合情商要素养育”的严重滞后。
日本曾经拍摄过一部影片《狐狸的故事》,其中就有这样的情节,当小狐狸在母亲的关怀下一天天长大,到了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时,母亲就开始将其驱逐出门,强迫其到外面独立生活。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如果小狐狸不能及时开始独立面对外部世界的生活,它将难免夭亡的命运。
不幸的是,野生动物无须接受任何培训就能代代相传的养育理念,却被人类强行改变。
2006年年底,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一条新闻:世界上首例由人工繁育、喂养并放归自然的大熊猫祥祥,在与野生大熊猫抗争领地时,背部、后爪、尾巴等多处被咬伤,所受伤势颇为严重。2007年2月19日,伤愈后被重新放归野外的祥祥的尸体在雪地里被意外发现。专家研究的结论是,它是在与野生大熊猫争夺领地和食物的过程中,从高处摔下致死的。而在此前,媒体的报道一直在传递着喜讯:祥祥于两年前开始进行野外放养训练,它很快就适应了野外生活环境,自己筑起了颇为隐蔽的窝,还对有着养育之恩的前来看望它的饲养员发出“忘恩负义”的威胁警告,已经真正“野”起来了。于是,从2006年起完全停止了对它的食物供给,使其完全进入全面的“野生”状态。
然而,祥祥受伤直至死亡却向人们揭示了大熊猫野外放养的另外一面:孤立地对祥祥个体进行“由圈养变为放归自然”的纵向对比考察,可以说它的进步已经够快,表现也够野的了。然而,它毕竟成年以后才回归野外,错过了学习适应野外生活的最佳时机,结果一旦遇到一出生就在野生环境中成长的竞争对手,依然难免失败。
正因为人类已经发现了人为改变野生动物成长模式对物种的致命伤害,现在,世界各国都已经在研究“动物回归自然”的重大课题。在我国,就有华南虎、普氏野马、大熊猫等多个物种如何“回归野外以恢复物种对野生环境的适应”的研究课题。然而,转而观察我们的家庭教育,又有多少为人父母者开始反思“孩子已经长成大人,已经成为大学生甚至已经大学毕业”了,自己却仍然以“亲情”持续占领着孩子的“情感世界”,排斥“友情情商”及“公情情商”的浸润及养育,这将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什么样的终身伤害呢?
一般情况下,著书立说者在观点阐述时必须精选比较典型的案例,这种写法,优点在于以其严重性相对易于呼唤全社会的警觉,但其弊端在于,难免会在阅读者中引起一种疏忽、麻痹,认为这样的案例离自己的生活较远。其实,无论是大学生个人还是一个群体,只要自己的情商构成中存在着养育滞后乃至板块缺失的问题,那么就存在某种问题会突然爆发的可能。
二、横向考察:亲情情商与公情情商
如果我们把中小学阶段的情感生活看成以其自我为圆心,以家庭、同学交往为半径的“亲情情商、友情情商”为主的生活圈,那么不难理解,中小学生情商的养育,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制于这一生活圈的特点。并且,伴随着中小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应用圈呈现一个以亲情情商要素为半径的同心圆的涟漪式扩大,同时逐步融入公情情商要素,推动对社会生活(公情情商)的适应。从总体上看,一个人的情商要素构成,可以分解成亲情情商与公情情商两个子系统。
(一)两类情商子系统前后衔接并相对独立
所谓亲情情商,是人类所独有的能够贯穿人的一生的一种情商要素。它萌生于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起点,一直延续到生命的结束。它是一个人能够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环境都能顽强地生存下去的精神依托。
亲情情商要素的核心是爱,是不计付出代价的爱,是以奉献、关怀对方为主的爱。它是人生情感构成的基础(羡慕、妒嫉、恨等其他情感要素基本上都是“爱”的情感的派生或变异),它是人格养育的精神基础,是最能让人具体感知的情感。
纵向考察,亲情情商伴随着人的生理成长,在个人的情商系统中,总体上表现为一种占有比例逐步让位于公情情商的趋势。但是这种退让一般不会到达0,而且不会消逝而至多暂时深藏于其内心深处。
所谓公情情商,同样为人类所独有。它主要是指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外部世界的一种联系感情。如果亲情是一个人能够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环境都能支撑其顽强地存活下去的情感依托,公情则是无论置身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中都能不失却其目标追求与人生成功的保护系统。
公情情商要素既是人生进取的动力基础,也是一个人最终能否成就一番事业的情感基础。作为一种后天养成的情感要素,公情情商的基本价值在于推进交际往来中的人格平等功能、促进理想事业的进取功能、对人的情感意志的磨炼功能。
公情情商子系统有两大分支(或称为板块):社会生活领域的社区情商与社会情商、职业生涯领域的职业情商与事业情商。
伴随着一个人的逐步成长和自主能力的增强,其对亲情的依赖会逐步降低,与此同时,其“公情情商”开始逐步加速发展并占据情商系统的主要地位。例如,一句人人皆知的俗话就非常形象地阐释了这一点,那就是“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也就是说,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对亲情情商的依赖会逐步向没有血缘关系的公情情商过渡或转移。但是,对亲情情商依赖的减弱,并不会导致亲情的泯灭(例如,儿大不由娘——亲情情商减弱;嫁出门的姑娘泼出门的水——亲情情商减弱,但与此同时应当看到,儿行千里母担忧——亲情情商持续存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亲情情商持续存在)。
而所谓大学生情商养育,也就是生理上趋向于成熟,同时接受了一定的高等教育,但阅历尚浅、涉世未深(尚未进入职场,或者初进职场)的年轻人,怎样在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中,在情绪智商(理性把握自己的情绪、兴趣)的控制下,与外部环境交际往来,同时通过自己的话语运用协调关系、解决矛盾,进而推动自己适应人生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能力。
情商从单一到复杂的丰富化过程,总体上表现为从以“小我”(亲情、友情)为关注重点的心理状态向以“大我”(职业情商、事业情商、社区情商、社会情商)为关注重心的心理状态转变,从相对单一的以亲情情商支撑的情商构成向相对复杂的以“亲情-友情-职情-公情”共同支撑的情商构成过渡,进而推动个人逐步适应“家庭-学校-职场-社会”的陌生程度逐步提升的生存环境。在这一逐步养成的过程中,大学生情商构成恰好处于一个中间阶段。从受到保护的非独立自主人生阶段向外界不再提供保护的独立自主人生阶段过渡。
这一过渡总体上表现为如下三大特点:
(1)在情商构成上,公情类情商的比例迅速增大。如果我们把从幼童时期到成为小学生、中学生的情商构成变化,看成从“相对单一的亲情构成”(只认亲人)向“亲情、友情的复合构成”(至少增加了同学友谊)的过渡,那么进入大学生阶段,情商构成进一步向复合构成过渡(开始融入公情情商)。
(2)公情情商的融入之快速,甚至在某种角度上,开始有意无意地压抑亲情类情商(例如,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愿望迅速增强,对参与社会活动、政治活动的欲望大大增强,期望得到外界认同的欲望也迅速增强,自主取得社会成功的愿望迅速增强,与此同时,对于一如既往的来自家庭的关爱,往往期盼之心会逐步淡化、疏远,尤其是开始尝试自主决定自己的个人事务,最好是能够自主决定人生发展,不再期盼来自家庭、亲人的全方位的关心、呵护)。所谓“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就是对于情商要素构成转换的形象化描述。
(3)情商要素转换过渡首先提出的是及时性要求。如果不能及时推进这种过渡,例如,过于长久地硬性保持“亲情情商”的优势占有地位,则有可能会对一个人的成长带来不良后果——某种情商要素的养育滞后。并且,这种滞后状况如果没有引起注意并及时补救,则有可能导致情商板块疏失,而一旦一个人的情商构成存在某种情商的板块疏失,就犹如一个人感染了“精神病毒”,这种“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而不为人所感知,一旦病毒发作,就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事件。
一个人如果直到进了大学生阶段,仍然无时(无事、无处)不依赖家庭亲情,我们就可以认定这位大学生的情商构成已经出现了问题。
例1-7 中国网络电视台《第一时间》2012年9月13日报道——儿子读大学仍饭来张口,父亲寝室打地铺(记者:张浩)。
大学开学了,但是在位于C市的某师范学院,一位大一新生A的父亲睡在其床前的地板上,一住就是一星期,每天给孩子洗衣服、搞卫生,忙得不可开交。寝室其他同学觉得很奇怪。而父亲的举动在A看来并无不可,他上学以来从没住过校,只要把学习搞好即可,其他的事从来没做过。他对于父亲再待一个星期就回去感受到很不安、害怕,到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办。
当记者表明来意后,A父亲叹了一口气。“我本来是要住旅馆的,可是附近的旅馆都满了。”A父亲说,“儿子第一次离家出远门,实在放心不下,等儿子适应了学校生活后我再回去。”
跟A父亲一样,来陪伴新生入学的家长比比皆是,正因为如此,很多高校附近的旅馆和酒店都爆满。
湖南师范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表示,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孩子的教育问题十分突出。“我们不鼓励‘狼爸’式的教育方式,但家长在寝室打地铺给儿子洗衣服、搞卫生的行为一样让人痛心。”
(二)两类情商子系统相互交融并能动转换
亲情情商要素与公情情商要素的过渡会派生出一个“相互转换地带”,出现一个可以称为以“萌生爱情”为主要标志的“情商要素”的可转换地带。而这个地带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种“进可能转为亲情退可以回到友情”的中间环节,由于它一般多发生在两个人之间,是两个人格平等的人的交往、磨合,可能出现双方情感“同步升温或不同步升温或一方升温一方不升温”等多种情况,因而它既不能等同于“亲情”之间的可以直来直去的表白、要求甚至强求,也不能等同于“公情关系”之间“(如寻找合作者)不行就换人”那么便捷,因此,这一个“情商过渡地带”磨合持续时间的长短虽然因人而异,但是对于人生的发展却意义重大。
这一情商转换过渡地带对于年轻人来说,在某种意义上,也相当于一个人生关口,顺利通过则顺利进入下一个人生阶段,不能顺利通过则难免出现种种问题,甚至发生意外。
例如,每个人只要心智正常,自来到这个世界开始,就必然会对某人、某物、某种活动产生兴趣,而对不同的人、事及不同的活动,其表达方式也是不同的(这是情商要素养育丰富化与能力多样化的基础)。如果现实生活的不同内容已经高度丰富化了,而个人仍然像“婴幼儿对待家人”式的只是索要,要不到便撒娇、撒泼,甚至杀人、自杀,而不知进退,在现实生活中恐怕很难不碰钉子的。
例1-8“每经网综合”报道——《官二代毁容17岁少女》。
2011年9月17日在安徽省会合肥,当晚18点左右,施暴者陶某因为向少女周某示爱遭拒,破门闯入其家中,趁周某不备,拿出准备好的打火机油浇到受害人头上并点着。周某痛苦地哀号。家人闻讯赶来,用被子将火扑灭,报警并拨打120抢救。周某经过7天7夜的抢救治疗才脱离危险,伤势极为严重,一只耳朵被烧掉了,头面部、颈部、胸部等严重烧伤,烧伤面积超过30%,烧伤程度达二度、三度,整个人面目全非。
爱情是人生最美好的感情之一,而求爱的过程也将是推进情感升华的有效方式,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也正是求爱过程同时应当显现个人情商水平的一种标志。仔细考察施暴者陶某,父母皆为政府官员,相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少女周某而言,客观上具有一定的条件优势。如果真心求爱并且让女方真切感受到自己的真情实意,即使女方觉得自己尚未成年,也未必会断然拒绝。然而,友情情商的疏失直接导致陶某“不知道如何示爱”,进而导致其行为荒唐,结果不仅毁了女方,也毁了自己。
例1-9“福州新闻网”2012年4月15日报道——《永泰一男子求爱不成酗酒跳溪》(《福州日报》记者:徐小杰。通讯员:陈航岚、连永绍)。
2012年4月14日晚,永泰男子张某约会心仪已久的女孩林某,并向其表白,但被林某拒绝。想不通的张某借酒浇愁,并于15日凌晨3时30分许纵身跳到大樟溪里自杀。永泰城关派出所当班民警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与现场群众合力将张某拉上岸。随后,民警将张某带回派出所里醒酒,并为其更换了衣服。直到15日早晨6时许,张某才从酒醉中清醒。经过值班民警的劝导,张某已打消轻生的念头,并向民警致谢。
古人云,“天涯何处无芳草”,更何况据报道,张某尽管心仪林某已久,却也才是第一次表白,女孩子缺乏心理准备,表示拒绝也是正常反应。求爱一次遭拒就跳河寻死,如此经受不起人生挫折的男人,谁又敢把他作为终身依靠的伴侣呢?
应当看到,以谈婚论嫁为目的的谈恋爱,对于每个人来说,可能会有时间早晚的不同,但是男女之间“情愫萌生”的时间却要早得多,尤其是当今时代,孩子营养条件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也从生理角度将这一萌生期大大提前。
我们看到,国家教育部也早已发现这一属于个人私密空间的情商养育问题的重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指导意见。2012年12月24日,《新京报》报道——《教育部:高中阶段引导学生区分“友谊和爱情”》(记者:郭少峰、邓琦)。
报道称,教育部日前下发了修订后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简称《纲要》),并组织评选出了包括北京市海淀区在内的首批20个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这是十年来教育部对此纲要的首次修订。
《纲要》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其中,高中阶段要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意识、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和学校还要帮助学生积极应对考试压力,正确对待和异性同伴的交往,知道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承受失败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我们看到,所谓引导学生区分友谊和爱情,从个人情商理论构建的角度分析,也就是顺应个人情商要素构成迅速丰富化的特点,强化理性自觉的多样化把握能力。而不能是,个人在生理上已经成人了,心理上却还犹如幼童,只会简单地索要或拒绝,以致不会表示爱意、不会表示憎恨、不会宣泄委屈、不会宣泄愤怒,甚至不会生气,概而言之,这样的人进入现实生活,迟早是要出问题的。
(三)更应当关注“公情情商”板块的及时养育
如果人们已经认识到,一个人的情商实际上比智商更重要,那么细化认识,在情商要素构成中,公情情商比亲情情商更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
亲情情商要素作用于有着血缘关系的亲人之间,作用于亲人之间的友好相处,具有一定的亲情隐蔽性(例如,亲人反目,外界不一定会迅速知道)。无论是正面作用还是负面行为,其社会影响较小,一般情况下,对事业目标、人生追求的作用较小。同时,亲情情商以血缘亲情为基础,具有相对稳定性,无须时时关注。
而公情情商要素多作用于没有血缘关系的非亲人之间,作用于非亲人之间能否友好相处,其社会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对事业目标、人生追求的作用较大,而且,由于此类情商要素的后天形成特点,时时受到“利弊权衡”的干扰而容易多变,因而需要时时关注。
亲情情商要素由于有着相对稳定的血缘关系为基础,对对方即使出现过错也具有一定的“亲情包容度”,一般不会计较一时一事的正确与错误,有时甚至受到对方的伤害也能宽厚包容不大会发生“反受其害”的质变。
例1-10“法制网”2012年3月12日报道——《上海“留日学生机场弑母案”今日终审判决》。
该案发生在2011年3月11日,24岁的留学生汪某从日本返回上海。刚下飞机的他,在机场因留学费用等问题与母亲发生争执,竟然从包内抽出两把尖刀,对毫无防备的母亲的头部、手臂、腹部、背部等多处进行砍、刺,致母重伤。
据悉,汪某高中毕业后考的学校不理想,就提出去日本读书。在日本,他前两年学语言,后三年上大学。在日本五年,从未打过工,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顾某每月7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来负担。当天,顾女士接到了许久不见的儿子后,提议出去一块儿吃顿晚饭,儿子当时答应了。顾女士说,当时,母子俩并没说很多话,“儿子问我为什么这次钱寄得晚,我2月寄了2万元给他,比平时多。我每个月固定寄钱给他,他在东京的房租是12000元(人民币)/月,生活费也都是我付的,如果加上一年学费8万元(人民币)的话,每年开销30万~40万元(人民币)。”而儿子的解释则是:“在机场她还是说没有钱,不会给我钱,甚至说不可能给钱,还说要钱的话就只有一条命了,我脑子一下子空白,冲上去就捅了她。”
冷静反思一下这起案例,母亲倾其所有,供养儿子在日本留学多年,儿子不但毫无感恩之心,反而刚下飞机一听说母亲已经没有能力再继续供养自己,当即拔刀刺向母亲,这种行为堪称令人发指。然而,母亲尽管身受严重伤害,但是在法庭上却还要求法院轻判,甚至要求法院为他去做精神状态鉴定,堪称“舐犊情深”。
公情情商要素多作用于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物、事、境”等多个方面,由于公情情商要素的社会公开性,受到社会关注的程度总体偏高,社会影响大、“公情情商板块”一旦发生问题,往往至少给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家庭、家族带来不良后果,容易产生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很容易就会上升到“情感、公理、法规、利弊”等多种层面进行评价,而且更容易被追究,甚至还难免受到道德的批评和法律的惩处。因而,就情商要素构成中,公情情商比亲情情商显得更重要。
孩子总是要走向社会的,在社会上,他们并不是按照所学知识进行标准答案式操作就可以走完一生的。他们要一步一步地脱离家庭的庇护,要谋求职业进而追求自己的一番事业,要成家立业,这就要学会和原先不认识、不熟悉而且也没有什么亲缘关系的人交际往来、和睦相处乃至终身相伴。也就是说,孩子最终要融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并通过与社会方方面面的交往来走完自己的一生,这一长达数十年的生命历程,无不时时需要“公情情商”的支撑。
也许,在某些人的心目中难免会认为,情感总是有着具体针对性的。所谓“公情情商”大概也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之类的相对抽象的内容罢了,此话谬矣。
确实,“公情情商”中包含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之类的成分,例如,革命先烈为了坚守自己的信仰而不惜奉献自己的生命,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表现。
但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在“公情情商”的多层次构成中,充其量只是一个表现层次,或者是一种最高层次。从总体来看,“公情情商”表现为一种立体化的多层次的构成。其最低层次应当是对社会弱势群体(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人、动物、财物)的关心、关怀、怜悯、怜爱,愿意对他们尽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保护。而其中间层次,则应当是自己与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群的求同存异并友好相处,使得大家能够共同生活于同一个社会环境。再上升一个层次,则是当社会某一群体或个人与自己发生某种关联(或者需要合作,或者发生冲突)时,如何通过协商、调整,以最终实现双方或多方的损失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当然,其最高层次则可以升华为一种理想、信仰,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并愿意为之奉献自己的一切(同理,亲情情商也可以分解成多个不同的层次,这里囿于篇幅,不另赘述)。
如此观之,一个人的“公情情商”绝对不像喊一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口号那么简单,更不是通过几堂课程教育就可以速成的。简单地说,公情情商要素是一个人对于外部世界的各种情感关注程度的综合,是一种需要在日常生活的逐步浸润过程中,完全独立自主形成的一种精神主控意识。
例1-11 2011年6月3日上午,广州市某小区一个3岁女孩的脖子被卡在第4层楼阳台花架子的空隙处,而身体却悬在半空中,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在危险之际,一位小伙子从第3层楼防盗窗爬出,沿着窗户徒手靠近小女孩悬挂的位置。由于身高有限,他站在第3层楼防盗窗上,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高举手臂托住小女孩,直到警察赶到。很显然,从心理角度分析,推动他做出这一见义勇为举动的,是他的“公情情商”。据记者调查,这位小伙子平时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公情情商养育充分)。
大学生如果在这一人生阶段不能理性地把握自己“趋向生理成熟但心理还没有成熟”的基本特点,不能积极推进自己的情商构成从“亲情情商为主干”向“以公情情商为主干”的过渡,则难免会出现“公情情商要素养育滞后”,甚至会出现“公情情商板块缺失”,这时就难免会给其未来的人生留下隐患。
以公情类情商而言,所谓顺势而为还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不能过早;另一个是不能过迟。所谓过早,就是孩子还处于被亲情全方位包围的幼年时代,不必对其过多地进行远大崇高的政治理想教育,过多地灌输相对抽象的理念。当然,我们不能断然否定这一做法,只是当孩子在其心目中还只有父母亲人的具体形象时,其实是很难准确把握一些政治内涵的。而不能过迟的含义则是:有的人已经在生理上步入成年阶段,但还是不知如何与外界相处,就好像小品《懒汉相亲》里小品演员宋丹丹扮演的角色魏淑芬那样,年已27岁,还是一张口就是“俺娘说咧……”,就属于典型的公情类情商发育滞后的现象:她在生理上已经成年,但在情智方面却还没有成熟,不知不觉就表现出“听妈妈话”的乖宝宝心理。
小品中的魏淑芬虽然是虚构的,但是现实生活中,“魏淑芬”却早已是一种客观存在。
例1-12《重庆晚报》2011年11月22日报道——《29岁男子把“妈妈说”挂嘴边,女友离家出走》(《重庆晚报》记者:朱隽。实习生:王家兴。通讯员:刘粟)。
报道称,重庆前不久出了一个新闻,一对相爱三年的情人,就因为年已29岁的男子把“妈妈说”挂在嘴边,导致女友离家出走。
在警署里,其女友表示,她对男方最不能忍受的一点就是,把“妈妈说”成天挂在嘴边。与朋友出去吃饭,男友总是说“妈妈说外面的东西不干净”,这样不吃那样不吃,因为难得“将就”,她和朋友的聚会就越来越少。她自己喜欢软一点的席梦思,男友立刻打电话给母亲,“妈妈说,床垫睡软了不行”。最后,两人因为意见不合,至今没有买新床垫。女友喜欢穿平跟鞋,可男友总告诉她,“妈妈说,女孩还是穿高跟鞋有气质”。
相处三年,男友张口闭口就是“妈妈说”,让人实在受不了。而事实上,就连这次出走,男子也是根据“妈妈说”为行动指导,在火车站找回了女友。
这场未婚夫妻之间的小冲突终于在警察的调解下被化解,可是,这位女士之所以和这位男士谈恋爱,是要和其相伴终生,而不是和一个需要妈妈调控其言行举止的木偶共度一生的。如果这位男士仍然还是张口闭口“妈妈说”,这样的关系又还能维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