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 感悟成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明德修身篇

1 弟子规

【清】李毓秀

一、总序

1.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tì)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二、入则孝

这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入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事事都要照顾到父母。百善孝当先,这是做人的根本。

2.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3.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4.冬则温 夏则凊(qìnɡ) 晨则省(xǐnɡ) 昏则定5.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业无变6.事虽小 勿擅(shàn)为 苟擅为(wéi)子道亏7.物虽小 勿私藏苟私藏 亲心伤8.亲所好 力为(wèi)具 亲所恶(wù)谨为(wèi)去9.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10.亲爱我 孝何难 亲恶我 孝方贤11.亲有过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12.谏不入 悦复谏 号(h á o)泣随 挞(tà)无怨13.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14.丧(sānɡ)三年 常悲咽(yè)居处变 酒肉绝15.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三、出则弟

这是学生主修的第二门课。出是指出了家门在社会、在国家中,弟是指兄弟的关系,就是在社会上要能够顺从长上,能够事兄长。

16.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17.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mǐn)18.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19.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20.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xiàn)能21.路遇长 疾趋揖(yī)长无言 退恭立22.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23.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命乃坐24.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25.进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26.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四、谨

这是学生主修的第三门课。谨是指我们行为上要谨慎。

27.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28.晨必盥(ɡuàn) 兼漱口 便溺回 辄(zhé)净手29.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30.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致污秽31.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 分 下称家32.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33.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34.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35.勿践阈(yù) 勿跛(bǒ)倚 勿箕踞(jī jù) 勿摇髀(bì)36.缓揭帘 勿有声宽转弯 勿触棱37.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38.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21]39.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40.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41.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42.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43.借人物 及时还 人借物 有勿悭(qiān)

五、信

这是学生主修的第四门课。信是指言语上要言而有信。信用是成功阶梯第一步。

44.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45.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nìnɡ)巧46.刻薄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47.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dì)[22] 勿轻传48.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49.凡道字 重(zhònɡ)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50.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51.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jī)[23]52.见人恶(è)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53.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54.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55.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56.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 [24]士 渐相亲57.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58.过能改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25]

六、泛爱众

这是学生主修的第五门课。泛爱就是博爱,就是与朋友在一起相处,要讲平等博爱。这是指交友。爱人者,人恒爱之。

59.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60.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61.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62.己有能 勿自私 人有能 勿轻訾(z ǐ)[26]63.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64.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65.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66.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67.扬人恶即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27]68.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69.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70.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71.恩欲报 怨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72.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73.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方无言

七、亲仁

这是学生主修的第六门课。亲是亲近,仁者是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就是要亲近仁者;以师事之,要跟他学。这是讲择师。仁者无敌。

74.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75.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76.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77.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八、余力学文

文指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就是除了以上六门主修的课以外,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要好好地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这是辅修。文以载道。

78.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79.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真80.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81.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82.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28]通83.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84.房室清墙壁净 几(jī)案洁 笔砚正85.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29]86.列典籍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87.虽有急 卷(juàn)束齐 有缺损 就补之88.非圣书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89.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注释】

①《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②弟:通“悌”,敬爱兄长为悌。③承:接受,承受。④凊:冷,凉。⑤省:问候,探望。⑥反:同“返”,回来。⑦苟:假如。⑧具:置办,准备。⑨挞:鞭打。⑩泯:消失。⑪见:同“现”,表现。⑫趋:礼貌性地小步快走,表示尊敬。⑬事诸父:这里的“父”是指对男性长辈的通称。如事父:这里的“父”指父亲。⑭盥:指洗脸、刷牙、漱口。⑮辄:立即,就,便。⑯循:依据,遵守。⑰践阈:践,踩;阈,门槛。⑱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傲慢无礼的表现。⑲髀:大腿。⑳盈:这里是指装满东西的器物。[21]轻略:轻慢,草率。[22]的:确实。[23]跻:上升。[24]谅:诚信,信实。[25]辜:罪。[26]訾:诋毁,指责。[27]作:产生。[28]滞塞:困顿疑惑之处。[29]病:心神散乱,浮躁不安。

【古文翻译】

一、总序

1.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二、入则孝

2.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3.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4.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5.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6.不要因为小事情,就不禀告父母而擅自去做。假如自作主张地去做事,那就不合乎为人子女的道理了。7.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藏起来。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8.凡是父母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尽力替他们准备好;凡是父母讨厌的东西,一定要小心地处理掉。9.如果身体有所不适或受到损伤,就会让父母为我们担忧;如果在德行上有了缺欠,就会使父母感到丢脸。10.父母亲喜欢我,做到孝顺并不难。父母亲不喜欢我,我还能用心尽孝,那才是难能可贵的!11.如果父母有了过失,子女应当耐心地劝说使其改正。劝说时态度一定要和颜悦色,声音一定要柔和。12.如果父母不肯接受劝说,就等到心情好时再劝。如果父母还是不听,要哭泣恳求,即使因此而遭到鞭打,也毫无怨言。13.父母亲病了,吃的药自己要先尝一尝,看看是不是太苦、太烫。并且应日夜侍奉在他们的身边,不能离开一步。14.父母亲去世后,要守丧三年,有孝心的,提起父母会难过哭泣,哀思父母养育之恩。居处要力求简朴,禁绝酒肉、情欲等事。15.丧事要完全按照礼法去办,祭祀要完全出于诚心。对待去世的父母亲,要如同他们在世时一样。

三、出则弟

16.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17.如果彼此都把财物看得轻一些,不贪图钱财,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说话时都能够互相忍让一点,多替对方着想,愤恨自然会消除。18.不论在用餐、就座或行走时,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19.听到年长者叫人时,应立即替他去叫。如果被叫的人不在,自己就立即到年长者那里去,看看有什么事情需要做。20.称呼尊长,不可以直接叫他们的名字。长辈见识多,阅历深,要多听他们说话,不要自己夸夸其谈,表现出很有才能的样子。21.在路上遇到尊长时,要快步迎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尊长一时还没说什么,就要退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等候指示。22.遇到尊长时骑着马要下马,乘车时要下车。等尊长走过百步以外后,自己才能上马或上车离开。23.假如长辈站着,晚辈就不可以坐下。长辈坐下以后,让你坐时,你才可以坐下。24.在尊长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一些。但若低到尊长听不清楚的程度,那也是不适宜的。25.在见尊长时,要快步走上前去,告退时,要缓慢退出。长辈问话的时候,要站起来回答,眼睛看着长辈,不要东张西望。26.对待自己的叔叔伯伯和他人的父辈时,应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堂兄表兄和他人的兄长时,也应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四、谨

27.清晨要早起,晚上要迟睡。人的一生很短暂,转眼间从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此刻的宝贵时光。28.早晨起床后,一定要先洗脸刷牙,每次大小便后都要洗手。这种良好的卫生习惯应该在小时候就养成。29.帽子一定要戴端正,衣服纽扣要扣好,袜子和鞋子都要穿整齐,鞋带要系紧。30.脱下来的衣服和帽子,要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能到处乱丢,以免把衣帽弄脏。31.穿衣服贵在整洁大方,而不在于华丽。不但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还要和自己的家庭条件相适合。32.对于食物,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偏食会营养不良;吃东西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过量,过量会损伤脾胃。33.年轻的时候,千万不要喝酒。因为一旦喝醉了,就会丑态百出而丢脸。34.走路时要不急不慢从容大方,站立时身体要端庄直立。作揖时要把身子躬下去,礼拜时要恭恭敬敬。35.进出门时,脚不要踩到门槛上,不要用一条腿支撑身体斜靠着,蹲坐时不要叉开两腿,更不要摇晃大腿。否则,就会显得你没有教养。36.进出门时,要缓慢地揭开门帘,尽量不要发出响声。走路拐弯时角度要大一些,不要碰着东西的棱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37.手里拿着空的器具,要像拿着装满东西的器具一样小心。走进没人的房间,要像进到有人的房间一样谨慎,不能乱走乱动。38.做事情不能太匆忙,匆忙时最容易出现差错。不要害怕困难,应该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即使是小事,也要认真对待。39.凡是打架嬉闹的场合,一定要远离而不去接近。凡是不正当、不合情理的事情,一定要远离而不去过问。40.准备进入别人家门时,应该先敲门,问一声有人在吗?主人允许后才能进入。将要走进厅堂时,声音要提高一些,以便让里面的人知道。41.当里面的人问是谁时,要将自己的姓名告诉对方。如果只回答“是我”,那对方就弄不清楚你是谁了。42.想要使用别人的东西时,必须当面向人家提出请求,以便征得别人同意。假如不问一声就拿走,这就是偷盗。43.借别人的东西,要在约定的时间内归还;当别人借东西时,自己有就不要小气。

五、信

44.凡是说出的话,首先要真实不虚、讲求信用。说谎话骗人、胡言乱语都是不可以的。45.说话多不如说话少,因为言多必有失。说的话要恰当在理、符合实际,千万不要花言巧语,否则人家只会讨厌你。46.尖酸刻薄的话,千万不能说。阿谀奉承等粗俗的市侩习气,都要彻底戒除掉。47.看到的事情没有弄清楚,不要随便乱说,轻易发表意见;听来的事情没有根据,不要随便乱传,以免造成不良后果。48.对于自己认为不妥当的事情,不能随便地答应别人。假如你轻易许诺,就会进退两难。49.说话的时候,吐字要清楚、缓慢,不能讲得太快,也不能讲得含糊不清,使人家听不明白。50.东家说长,西家说短,别人的是非很难弄清楚;与自己的正经事没有关系的,不要去多管。否则,不但搅乱了别人,也有损自己的德行。51.看到了别人的善行,就要想到自己也应该努力去做到。即使和他差距很远,只要肯努力,渐渐也能赶上他。52.看到了别人的恶行,要立刻反省自己。如果发现自己也有,就要马上改正;如果没有,也要引起警惕,防止自己犯同样的过错。53.做人最要紧的是自己的道德、学问、才能和技艺,如果这些方面不如人家,就要不断勉励自己,尽力赶上。54.如果吃的、穿的不如人家,用不着忧愁悲伤。这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因为做人最重要的是品德的修养。55.听到别人说自己的过错就生气,听到别人称赞恭维自己就高兴,那么,有损德行的朋友就会来与你接近,对你有益的朋友就会和你远离。56.听到别人赞美自己就感到惶恐不安,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欢喜接受。经常这样做,那些正直诚实的人,就逐渐与你亲近起来。57.如果是无意中做了错事,这就叫“错”。如果是故意去做的,那就叫“恶”。58.有了过错,要能勇于面对,并彻底改正过来。这样,别人就还把他当好人看;如果不肯承认,还要极力掩饰,那就是错上加错了。

六、泛爱众

59.不论是什么人,我们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尊敬,因为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块土地上。60.一个行为高尚的人,名声自然会高。因为人们敬重的是一个人的品行,而不是看他是否有一副好的相貌。61.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名望自然会大。因为人们所佩服的,是品德高尚的人,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人。62.自己有才能,不要只想着为自己谋利,也应当做些对社会大众有益的事。别人有才能,不要心生嫉妒,随便轻视、毁谤。63.不要谄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对穷人傲慢无礼。不要厌弃过去的朋友,也不要只喜欢新结交的朋友。64.当别人正忙着没空时,不要因自己有事儿去打搅。当别人身心不安时,不要跟人家说话而去打扰他。65.别人有短处,千万不要到处宣扬。别人有隐私,绝对不能说出去。66.称赞别人善行,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因为别人知道后,就会因此受到勉励而更加努力地去行善。67.宣扬别人恶行,本身就是一种恶行。如果由于过分的厌恶痛恨而一味地去宣扬,就会招来祸害。68.朋友之间互相规过劝善,则彼此都能成就良好的德行。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在道德上就都会有缺陷。69.得到他人东西和赠予他人东西时,要分得清清楚楚。给人家的东西要多一点,拿人家的东西要少一点,这是人情来往的道理。70.想让别人做一件事,首先要问一问自己愿不愿意做。如果自己都不愿意去做,就不要让别人去做。71.受人恩惠,要感恩在心、常记不忘,并时时想着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过去就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应该宽大为怀,尽快把它忘掉。72.对待家里的佣人,最重要的是自身品行要端正。品行端正固然重要,对人还要仁慈宽厚。73.用权势去压服别人,别人就会口服而心不服。用道理去说服别人,别人才会无话可说。

七、亲仁

74.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跟着潮流走的普通俗人很多,而有仁德的人却很稀少。75.真正品行高尚的人,人们都心存敬畏。因为仁者说话时直言不讳,也不阿谀奉承。76.能够亲近品德高尚的仁者,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与仁者亲近,德行就会一天比一天增进,而过失就会一天比一天减少。77.不亲近品德高尚的仁者,就会有无限的害处。这样一来小人就会乘机接近,很多事情都因此不能成就。

八、余力学文

78.如果所学的不实践力行,一味死读书,容易养成华而不实的习性,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79.如果只晓得卖力去做,不肯读书学习,而固执于自己的见解,就不会明白道理的真假与否,这也是不对的。80.读书的方法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即心要记,眼要看,口要读,这三者确实都非常重要。81.正在读着这本书时,不要去想着那本书。这本书还未读完,不要再去读另一本书。读书要用心专一,才有成就。82.不妨把学习的期限安排得宽裕一些,但在学习时要抓紧时间。只要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通达了。83.读书时,如果心中有疑问,就要随时做笔记,以便向别人请教,求得准确的意义。84.房间要收拾整齐,墙壁要保持干净。桌子要保持清洁,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摆放端正。85.如果您把墨磨偏了,说明心不在焉。如果字写得潦草、不工整,说明你浮躁不安,心没定下来,思想不集中。学习要专心致志。86.存放典籍,要有固定的地方;阅读完一本书,一定要放回原处,这样便于下次查找。87.读书的人要爱惜书本。即使有急事不看书了,也要把书本整理好。发现书本有损坏,应当随即修补完整。88.无益身心健康的书刊,应该避而不看,因为书里面不正当的事理会蒙蔽人们的智慧、败坏人们的心志。应该多读圣贤的著作。89.每个人都不能自己糟蹋自己,自己放弃自己。圣人和贤人境界虽高,都是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努力修学而达到的。

【诵读提示】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言行谨慎讲信用,对他人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学习有仁德的人,多学习经典文化艺术知识。

《弟子规》三字一句,合辙押韵,入孝出悌,符合礼教,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蒙学课本。“《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开篇第一段即点明主旨:首孝弟,次谨信。“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只有孝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孝”是古代评点人好坏的重要依据。一个人只有对父母孝顺,他的内心才会有感恩,才会对社会有好的作为。所谓“谨信”即做事谨慎、诚实守信。“人以信立其本处其世”,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如果缺失了“信”,那也就证明他的社会生命宣告完结,“人无信则不立”。纵观《弟子规》,全篇体现了两个字即“孝”与“信”,这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短短千余言为后人留下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真有春秋笔法之遗风!

【自主探究】

1.《弟子规》在古代的作用主要是什么?它在今天我们的学习成长过程中还发挥作用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弟子规》把“孝”放在第一位,把“学文”放在最后一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辩证看待《弟子规》中“泛爱众”及其他方面所体现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诵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汉文帝亲尝汤药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讲的是汉文帝亲尝汤药的故事。汉朝时的文帝,叫做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三个儿子。汉文帝的天性是很孝顺的,他虽然做了皇帝,每天要处理的公务很多,但是却从来没有忘记到母亲的房间问候。朝朝夜夜,奉养母亲,从来都不偷懒。有一次母亲生病了,一直没有好转,汉文帝就不分昼夜尽心照顾母亲,把侍奉母亲当成一件大事来做,怕宫女不够细心。汉文帝服侍母亲的病,总是很殷勤,看护得精心周到。夜间睡的时候,眼睛没有好好闭过,衣带没有解开过,没有睡过一个安稳的觉。对于母亲的汤药,必定先亲自尝尝,看看会不会太烫或太苦,然后才放心地端给母亲服用。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汉文帝侍奉母亲,却从不懈怠,母亲足足病了三年,他也服侍了三年,母亲的身体才好转过来。这件事感动了文武百官及天下的百姓,“汉文帝亲身奉病母”的故事也成了千古传颂的佳话。

2 朱子家训

【明末清初】朱柏庐

第一部分 作息衣食住行用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2.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4.宜未雨而绸缪(chóu móu),毋临渴而掘井。5.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6.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饭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7.勿营华屋,勿谋良田。8.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9.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第二部分 孝义仁爱利

10.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11.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12.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13.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14.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chuǎn),立见消亡。15.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16.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17.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lián)。18.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第三部分 个人与外界相处之道

19.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20.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21.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22.狎昵(xiá nì)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23.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zèn)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24.施惠无念,受恩莫忘。25.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26.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27.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28.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29.家门和顺,虽饔飧(yōnɡ sū n)不济,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nánɡ tuó)无余,自得其乐。30.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31.守分安命,顺时听天。32.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注释】

①朱柏庐(1617—1688),原名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昆山人(今昆山市)。朱柏庐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征召,然而均为先生所拒绝。著有《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和《愧讷集》。②绸缪:天还未下雨,应先修补好屋舍门窗,喻凡事要预先做好准备。③乖舛:违背。④狎昵:过分亲近。⑤谮诉:诬蔑人的坏话。⑥饔飧:饔,早饭。飧,晚饭。⑦囊橐:口袋。

【古文翻译】

第一部分 作息衣食住行用

1.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清扫院落,要内外整洁。2.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一定要亲自检查一下。3.一碗粥一碗饭,应当考虑它们是来之不易的;(衣服、布料上的)半缕丝、半缕线,一定要想它们来得是很困难的。4.最好天未下雨就先修补好屋舍门窗,不要到渴了才想起来掘井。5.自己生活养身的时候一定要勤俭节约,而请朋友的筵席上不要吝啬。6.如果用的器具干净整洁的话,即使是瓦做的也比金玉做的要好;如果吃饭吃的少而精的话,即使是普通的蔬菜也是珍馐美味。7.不要盖奢华的房屋,不要妄想谋取肥沃的田地。8.三姑六婆那些人,她们实在是荒淫和盗贼的媒人(这里的“三姑六婆”是指一些爱搬弄是非的女人,像《水浒》里面的王婆);美丽的婢子漂亮的妾,这并不是家里的福气。9.童子和仆人不要选面貌俊美的,妻妾一定不要浓妆艳抹。

第二部分 孝义仁爱利

10.祖宗虽然距离我们遥远,但是祭祀的事情不可不诚心;子孙即使愚钝,经书也不可不读。11.平常做人修身一定要品质淳朴简约,教育子孙一定要用好的方法。12.不要贪图意外得来的财富,不要喝过量的酒。13.与那些挑着扁担做小生意的人做买卖,不要占人家的便宜;见到贫苦的亲戚或者是邻里,要多加体恤安抚。14.如果为人刻薄主持这个家的话,天理是不会让你久享福气的。如果违背伦常,乖戾叛逆的话,马上就会导致消亡。15.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16.听从妇人的言论,溺爱骨肉,这哪里是大丈夫的作为;偏重钱财,不孝顺父母,不是为人子的行为。17.嫁女儿要选择品质好的女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儿媳要寻求品行端庄的淑女,不要计较厚重的陪嫁。18.看见富贵的人就生出奉承之心的人,是最可耻的;遇到贫穷的人故意作出不可一世的人,是最卑贱的。

第三部分 个人与外界相处之道

19.主持家道一定要防止争吵讼告,讼告会导致凶险的祸患;处世为人要戒除多说话,言多必失。20.不要依仗着势力就去凌辱威逼孤弱的人,不要贪于嘴上的享受就恣意屠杀牲畜。21.性格乖僻自以为是,后悔的事情和失误肯定会多;颓废懒惰自甘现状,家道是难以有成就的。22.与那些恶少交往,久而久之一定会被他们拖累;与老成的人交往,如果碰到急的事情可以依靠他们。23.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要想想是不是别人的诬蔑,应当忍耐多思考;因为事情互相争吵,要想想是不是自己的不是,要平心静气以后再想。24.帮助别人做事情别整日记在心间,受到别人的恩惠一定不要忘记。25.做什么事都要留出余地,取得成功就要适可而止。26.人家有喜庆的事情,不可生出妒忌的心理;人家有祸患的时候,不要有幸灾乐祸的情绪。27.有善心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不是真正的善心;有恶心怕别人知道,这就是大恶。28.见到美色而起淫心,报应就会在妻子女儿身上;藏匿怨心而暗箭伤人,祸患就会延及子孙。29.如果家中人人关系融洽,即使是吃不上饭,也有高兴的事情;国学的课程学习完毕,即使口袋里面没有什么钱,也自得其乐。30.读书是以学习圣贤为志向的,不是仅仅为了科举考试;做官的时候心里要有国君和国家,怎么能只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31.守住做人的本分安于命运,顺从时令听从天意。32.如果做人是这样的话,就可以说接近为人知道了。

【诵读提示】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仅522 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作。

通篇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从治家的角度谈了卫生、勤俭、饮食、婚姻、读书、教育、体恤、谦和、交友、自省、向善、安分、积德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核心就是要让人成为一个正大光明、知书明理、生活严谨、宽容善良、理想崇高的人,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贯追求。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当然其中也有封建糟粕,如对女性的偏见、迷信报应、自得守旧等,当属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不能苛求。

《朱子家训》之所以三百年间在中国有这么大的影响,除了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修身齐家的理想与追求,更重要的是它用了一种既通俗易懂又讲究语言骈偶的形式。通俗易懂则容易被广大民众接受,语言骈偶则朗朗上口,容易记忆。

【自主探究】

1.第一部分体现了朱子什么样的处事理念?联系当今社会谈谈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朱子家训》的核心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部分提出“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的训言。联系现在中央领导人“坚决纠正讲排场、比阔气、奢侈挥霍等不良风气”的禁令,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诵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一杯凉水泼出一个世界首富

《朱子家训》秉持儒家“修身治家”之道,强调尊敬师长、勤俭持家即可成才。然而外国人是怎样教子成才的呢?借用比尔·盖茨的父亲老比尔·盖茨的答案是:“逼”他成熟,然后给他充分自由和支持,但适时加以引导和敦促。

“泼”醒儿子

老盖茨年过八旬,比尔·盖茨夫妇慈善基金会的联席董事长,第二次世界大战老兵、律师。一贯低调的老盖茨从不夸耀自己在儿子成功道路上扮演的角色。他在2005 年一次演说中说:“作为一个父亲,我从未想过那个在我住所里长大、吃我的食物、用我的名字、还爱顶嘴的小子有一天会成为我的老板。但这确实发生了。”实际上,改变盖茨这个问题少年人生轨迹的人正是老盖茨。

老盖茨和妻子玛丽育有3 个孩子:大女儿克丽丝蒂、儿子盖茨和小女儿莉比。盖茨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学习兴趣和天赋,小小年纪就通读《世界大百科全书》。为鼓励他阅读,老盖茨夫妇在这方面毫不吝啬,只要是他想看的书,一律买下。到11 岁时,盖茨开始向父母抛出千奇百怪的问题,为难他们。可是,步入青春期的盖茨却试图摆脱母亲的控制,对保持房间整洁、准时吃饭、别咬铅笔头等要求产生抵触情绪,母子之间时常发生争执。

“他那时很招人烦。”妹妹莉比回忆说。老盖茨也承认11 岁后的盖茨成了让家长头疼的孩子。母子矛盾在盖茨12 岁的一天达到高潮。盖茨在餐桌上对着母亲粗鲁地大喊大叫,言辞充满讥讽和孩子气的自以为是。一向冷静的矛盾调停者老盖茨终于被激怒了,端起一杯凉水,泼到儿子脸上。

喊叫停止了。回过神来的盖茨突然对父亲说:“谢谢淋浴。”

给予独立

盖茨一家对这次“泼水事件”记忆深刻。在孩子们眼中,以律师为业的老盖茨在家也保持严谨、冷静,不易亲近,但盖茨顶撞母亲的行为让他严重“失控”。事后,老盖茨夫妇带儿子接受心理咨询。盖茨告诉心理医生:“我想与父母争夺控制权。”于是医生建议老盖茨夫妇,“让他独立”。

老盖茨夫妇最终接受医生的建议。考虑到私立学校能给孩子更多自由发展空间,他们替盖茨在一所私立中学报了名。正是在这所学校里,盖茨结识了改变他一生的重要“伙伴”—电脑。从13 岁起,盖茨享有绝大多数同龄人享受不到的自由。他曾在华盛顿州首府奥林匹亚当州议会服务生,在首都华盛顿当过国会服务生。高中时,他还休学跑到华盛顿州南部做电脑程序设计员。

1975年,身为哈佛大学三年级学生的盖茨决定退学。老盖茨夫妇勉强同意儿子退学,支持他创业。

全力支持

创立微软后,盖茨得到父母全力支持。母亲玛丽为忙于事业的他雇了一个保姆,负责为他打扫房间,保证他参加重要会议时能有件干净衬衣穿。老盖茨则给予儿子事业上的支持。他利用自己当律师建立的社会关系,向各界商业人士大力“推销”微软;他所在的律师公司成为微软当时最大的客户。1980年,他施展自己的口才,说服儿子的大学同学史蒂夫·鲍尔默辍学加入微软。鲍尔默如今是微软首席执行官。不久,微软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上市,并且越发展越大,盖茨也成为亿万富翁。

3 增广贤文(节选)

1.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2.知己知彼,将心比心。3.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4.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5.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6.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7.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8.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9.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10.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1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12.当时若不登高望,谁知东流海洋深。13.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14.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15.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16.莺(yīnɡ)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17.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18.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19.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20.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21.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22.闹里有钱,静处安身。23.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24.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25.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26.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27.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28.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29.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30.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31.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32.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33.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34.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35.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36.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37.求人须求英雄汉,济人须济急时无。38.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39.久住令人嫌,频来亲也疏。40.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41.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42.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43.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44.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45.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46.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47.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48.城门失火,殃及池鱼。49.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50.善化不足,恶化有余。51.水太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智。52.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不到。5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54.一人道虚,千人传实。55.凡事要好,须问三老。若争小利,便失大道。56.年年防饥,夜夜防盗。57.好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58.因风吹火,用力不多。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59.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须用恶人磨。60.光阴似箭,日月如梭。6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62.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63.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64.为善最乐,为恶难逃。6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66.隐恶扬善,执其两端。67.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68.人生知足何时足,人老偷闲且是闲。69.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通长安。70.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71.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72.道路各别,养家一般。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73.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74.他人观花,不涉你目。他人碌碌,不涉你足。75.莫将真心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76.但行好事,莫问前程。77.河狭水急,人急计生。78.路不铲不平,事不为不成。人不劝不善,钟不打不鸣。79.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80.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81.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82.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8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84.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85.随分耕锄收地利,他时饱满谢苍天。86.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87.相论逞英雄,家计渐渐退。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88.人老心不老,人穷志莫穷。89.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90.杀人可恕,情理难容。91.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92.笋因落箨(tuò)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曾记少年骑竹马,看看又是白头翁。93.礼义生于富足,盗贼出于赌博。94.君子安贫,达人知命。95.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96.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97.千里送毫毛,礼轻仁义重。9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99.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100.奉劝君子,各宜守己。只此呈示,万无一失。

【注释】

①《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②会:懂得,理解。③发:花开放。④痴汉(人):愚昧无知,不通事理的人。⑤慎意:仔细考虑。⑥士、儒:都指读书人。⑦三老:指古代教化的乡官。⑧但:只要。⑨箨:竹笋外层一片一片的皮、笋壳。

【古文翻译】

1.古代圣贤们的言论,能给你谆谆教诲。广泛收集押韵的文字编成“增广”,让你见多识广。借鉴古人的教训,指导今天的行为,因为今天是古代的延续。2.知道自己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体会别人的感受。3.酒要与了解自己的人去喝,诗要向懂得的人去说。认识的人很多,可彼此知心的没有几个。4.人和人的交往不要太深,免得到老产生怨恨之心。5.离水近能知道鱼的情况,离山近能分辨各种鸟的声音。6.山溪里的水随着季节常涨常退,不明事理的小人反复无常、变化不定。7.运气不好时金子可能变成铁,运气到来时铁也可能变成金。读书只有下苦功夫,才会有文辞精妙的文章。8.对人说话要留有余地,不要一吐为快,不能把心全部交给别人。9.想办的事情却没达到目的,没想到会办成的事居然成了。了解人表面比较容易,了解人的内心和思想却很困难。10.钱财没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千金的是仁义和道德。11.路途遥远才知道马的力气,相处长了才了解人心。12.当初若不是去登高望远,后来怎知东海的浩瀚。13.两个人一条心,日子越过越好;反之则越过越穷,一事无成。14.宽以待人是通晓事理的人,而不通晓事理的愚笨人是不会宽以待人的。15.是亲人不当亲人待,不是亲人却当亲人看。对故乡的东西倍感美好;对同乡的人倍感亲切。16.莺花最怕春光流逝,我们怎么可以让人白白度过大好时光呢?17.为人处世不要做违背良心的事,半夜有人敲门就不会心惊胆战。18.在家不会接待客人,出去后才知道这个问题的重要性。19.主人见客人来了不去打招呼,恐怕这只能是愚人。20.人穷了住在闹市也没人愿意去,人富了住得再偏远也会有人去登门。21.哪个人背后不被人说,又有谁在别人面前不去议论人呢?22.闹市是赚钱的地方,只有安静的地方才能休养身体。23.长江后浪推动前浪,世上新人层出不穷。24.身处近水的楼台最先看到水中的月亮,向阳的花木最早接受春的滋润。25.不要说他来得早,有人比他更早。26.不要太相信什么正直无私,对任何人都要提高警惕。27.自己要先看看自己有没有毛病,不要总是强调他人的影响。28.一年最好的时光在春天,一天最好的时光在早晨,一家最好的东西是和睦,保护身体最好的办法在于勤劳。29.用责备别人的态度责备自己,用原谅自己的态度对待别人。30.宁可别人对不起我,不要我对不起别人。再三需要重视的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31.四处传播是非的人,便是挑拨是非的人。32.用远水救火是难办到的,再好的亲戚也不如近处的邻居有用。33.一个人有身份有地位的时候朋友很多,但到了危难不行的时候却没人与之交往。34.一辈子不要做对不起人的事,世上就不会有恨自己的人。35.读书之人是国家的宝贝,懂得礼义的人是国家的栋梁。36.要想知道戒酒的办法,清醒时看看喝醉人便知道如何做了。37.求人要求英雄,接济人要接济那些急时没有办法的人。38.人最渴时送一滴水就像送甘露一样,人酒醉后再添酒就不应该了。39.长久在人家里住就会被人家嫌弃;人如果来往频繁了,亲戚也会疏远你。40.喝酒时不乱说话是好样的,钱财上清楚才是有作为的人。41.积攒黄金千两,也不如通晓四书五经。42.养儿子不教育就像养了一头蠢驴;养女不教育的话就像养了一头猪。43.有田不耕仓库就会空虚,有书不读子孙就会愚笨;仓库里空虚了日子就会难,子孙愚笨了怎么知晓礼义呢?44.听你(有修养的人)一席话,胜过读了十年书,受益匪浅。45.人如果不读书、不懂礼义,没有知识,与牛马穿上衣服没有两样。46.许许多多的人当中,有几个是有作为的人呢。47.救人一条命,胜过建一座七层的佛塔。48.城门着火,用护城河水救火,水尽鱼死。指受到牵连。49.经过多年努力也还不够,一旦毁坏却十分彻底。50.积善不够积恶有余的人必定会遭殃。51.水如果太清澈了就不会有鱼,人如果过分明察就不会有智谋。52.干好事有好的结果,干坏事有坏的报应。不会没有报应,只是时间早迟的问题。53.一个人不讲信用,(人们都不与他交往)不知道他该怎么办。54.一个人说的情况,不管真假,经很多人一传,似乎便成了真的。55.凡事要办好,必须向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请教。在一些小事情上争争夺夺,便会失去大的理智。56.每年都要防饥荒,每天夜里都要防备有盗贼。意指事事要注意。57.学习的人像禾苗庄稼一样十分有用,不学习的人像蒿草一样只作柴烧。58.凭借风力吹火,有点力气就行。指凭借别人的力量达到某种目的。没有会水的渔翁帮助,怎么能下水经风浪。59.强人外边还有强人,坏人自会有人来对付。60.光阴快得像射出的箭,日月走得像织布机上的梭。指时间过得很快。61.时机好不如地域好,地域好不如人团结,只要人能团结,没有办不成的事。62.黄金没什么可贵的,安静快乐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63.世界上一切都是次要的,只有读书最重要、最高尚。64.多做好人多做善事使人快乐,做坏事有恶行罪责难逃。65.幼羊跪着吃奶,小乌鸦会衔食哺母,连飞禽与走兽都知报恩,而人更应知父母恩,恪尽孝道。66.不讲别人的坏处,多想别人的好处。67.家里有贤惠的妻子,丈夫心烦事就少;儿子如果知孝,父亲可以放宽心了。68.人一辈子也不会知足,老了能挤点时间就挤点时间清闲一下。69.哪里都有拴马的树,条条路都可以通向长安城。指没有难倒人的事情。70.在旁边看人家觉得容易,轮到自己学和做就觉得难了。不要把容易得来的东西,看成平常的事,里面蕴藏着心血与汗水。71.只要用心想一想,世界上的事情错综复杂,没有不难的事,需要我们小心应付,谨慎思考。72.走的道路也许各有不同,但维持生活的道理都是一样的。从勤俭到奢侈、享受很容易,但要从享受再到艰苦中去就很难适应了。73.彼此了解的人容易交流,对不了解的人来说,话不投机,空谈无用。74.花花世界,就像没有看见;忙忙碌碌,不关你事。指目空一切,专心致志。75.不要多去计较和操劳,儿孙自有儿孙的福气。76.只管多行善事,多做好事,个人前途、富贵不必刻意追求。77.河道狭窄水流自然急,关键时刻人则会急中生智、想出办法。78.路不铲就不会平整,事不去做怎么可能办成呢?若有错时你不去劝说他,他怎么可能成材,就像钟不敲不响一个道理。79.到没钱时才戒酒,到年纪老了才知学习,已经太晚了。80.平时做再多的普通事情,也不如危难时为人做一件好事。81.许多事情告诉人们不要背着人做昧良心的事,天上的神灵对这一切都是一清二楚的。82.字面意为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些可耕之地,也指留下一颗善良的心,传给后代子孙。83.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不久就会有忧愁。84.牡丹花再好也只不过是让人观赏罢了,枣花虽看不起眼却能结出实实在在的果实。85.按季节种植庄稼,得阳光雨露的润育,丰收不忘耕耘者,不忘苍天雨露情。86.什么事都要忍耐,遇事不冷静不忍耐,会因小事而酿大祸。87.家庭成员之间争强好胜,虚荣自私,家庭是永远搞不好的!贤惠的妻子会让丈夫有自信、有地位,恶妇会让丈夫自毁前程。88.一个人老了,但壮心不老,一个人虽然穷但志气不穷。89.人不会总是一帆风顺,花不会长久鲜艳。意指没有一成不变的事。90.即使有原因不得已杀了人,可以宽恕,但法理不容,法不容情。91.本来情况就不好,结果祸不单行,各种困难接连而来。92.笋因为掉下一层层皮才成为竹子,鱼正因为有了奔波经历才有了成龙的机会。至今常记起少年骑竹马的情景,但转眼头发已经白了。意指时间过得非常快。93.懂礼义的人多出自富裕之家,盗贼多是由于赌博而产生。94.君子虽贫穷,却是能安分守己的,贤达的人一般知晓天命。95.忠言虽然刺耳但有利于一个人的行动,良药虽然苦口却能治病。96.一切遵从天命的人会过得很好,反之就会无法生存下去。人一辈子就是为了挣钱谋生,鸟一生就是为了觅食。97.千里送毛礼虽轻,万水千山情义重,意指要珍惜情义。98.时间就像黄金一样宝贵,即使是黄金也难以买到时间。99.平时不准备,事到临时才仓促应付。国家动乱时,盼望贤才良将;家庭贫困时,思念有个贤惠善良的妻子。100.奉劝天下的正人君子,每个人要注意克己、勤学、守法,只要能做到上面说的一切,就会万无一失了。

【诵读提示】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其原文内容庞杂句子较多,现删去不少无意义的且思想内容消极的语句,编选100 组句子。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这些内容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它倡导行善做好事,则是值得肯定的。《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文中也不乏劝人向善的语句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古训增广,是中国几千年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虽来自民间,却有很多宝贵的东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吸取知识的营养。

【自主探究】

1.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如“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对此我们应怎么辩证地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对此你赞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我们应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作品中的哪些语句印象最深,感触也最深?请写到下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诵读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阅读】

海瑞巧计斗恶少

“国乱思良将,家贫念贤妻。”这里说的是海瑞。海瑞(1514—1587),字汝贤,自号刚峰。广东琼山(今属海南省)人,明代著名的清官。

明朝嘉靖年间,社会风气腐败。达官贵人经州过县,除了酒肉招待之外,还要送上厚礼。那礼帖上写的是“白米多少石”、“黄米多少石”。其实,这“白米”、“黄米”都是隐语,指的是白银多少两、黄金多少两。这样的风气蔓延开来,连一些公子衙内路过,地方也要隆重接待。

一天,总督胡宗宪的儿子,带着一队人马来到淳安。驿站官员不知道来者是谁,接待上稍有怠慢,惹得胡公子大怒,当场命令家丁,把驿吏五花大绑,吊在树上,用皮鞭狠狠抽打。淳安知县海瑞听说后,马上赶到驿站,见光天化日之下竟有如此无法无天之举,顿时义愤填膺。他大喝一声:“住手!”立即命令给驿吏松绑。胡公子的手下见“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呼啦一下把海瑞团团围了起来。胡公子趾高气扬,挥着马鞭,说:“你知道大爷是谁吗?”

海瑞理直气壮、义正词严,指斥道:“不管你是谁,都不准在我管辖的地方胡作非为!”胡公子手下的家丁威吓说:“狗官,你瞎了眼!这是胡总督胡大人的公子!”海瑞一听,心中早已有谱。他冷冷一笑,说:“哼,以往胡大人来此巡查,命令所有地方一律不得铺张接待。今天看你们如此行装威盛,声势浩大,又是如此胡作非为,显然不是什么胡大人的公子,定是假冒的!”说时迟那时快,海瑞挥手喝令将胡公子捉下,驱逐出境,并把他沿途勒索的金银财物统统充公。

事后,海瑞马上给胡宗宪修书一封,一本正经地禀告说:“有人自称胡家公子沿途仗势欺民。海瑞想胡公必无此子,显系假冒。为免其败坏总督清名,我已没收其金银,并将之驱逐出境。”胡宗宪收到信后并不怪罪海瑞,反而予以褒奖。就这样,海瑞巧妙地制服了胡公子的巧取豪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