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久违的韩非
1.太后的提示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说嬴政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向天下放出了要兴兵灭亡韩国的消息。韩国接到消息,聚群臣共议。群臣莫不响震失色,以为这回真的是“狼来了”。
当时,天下七国,韩国最弱。最弱也就罢了,偏偏其地理位置又和秦国紧邻。在秦国的卧榻之旁,酣睡是不指望了,只要每天能有觉睡,哪怕只是打个盹,韩国也就基本知足了。是以,多年来韩国一直对秦国俯首称臣,像傍着大款的“小蜜”,对秦国小心逢迎,媚态丛生,唯恐哪天秦国一个不开心,就把自己给灭了。
然而,秦国作为大款,对韩国这个“小蜜”不但不付包养费,反过来还经常性地掏韩国的腰包,调戏蚕食,接连发动几场大战,打得韩国花容失色,尊严扫地,彻底地绝望了。十三年前,蒙骜伐韩,取成皋、荥阳,初置三川郡;十一年前,王龁攻韩上党诸城,悉拔之,初置太原郡;七年前,蒙骜伐韩,再取十三城。
韩国面对秦国的索取无度,也实在是没辙,这才饮鸩止渴,想出了派郑国到秦国做间谍,为秦国修建郑国渠,使其疲劳而无暇东伐的“馊主意”来。
数年来,韩国饱经秦国的欺负蹂躏,每战必败,战士被残杀,土地被占领,百姓被接管,早已是苟延残喘,气势低落,满朝上下,皆陷入末日将至的惨淡光景当中。如今,郑国事发,秦国扬言要灭韩国以为报复,韩国的那些重臣一时间也没了主意,纵有抵抗之心,何来抵抗之力?有的大臣干脆主张向秦国纳地效玺,请为藩臣,以免生灵涂炭,黎民遭殃。
当时韩国在位的是韩王安,时年二十五岁,即位才两年,正年轻气盛。听闻有人建议投降,他大发雷霆,愤慨言道:“公等食韩俸禄,非一日也。今秦师将出,公等不能筹划应对之策,为寡人分忧,却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欲迎秦以自保,甚失寡人之望。百姓仰公等何为?国家养公等何用?”
韩王安回到后宫向太后请安之时,面上犹有激愤之色。太后因问之,韩王安以实相告,又叹道:“家贫思贤妻,国乱思良臣。今满朝文武怯懦无能,无一人堪为寡人筹谋。祖宗数百年基业,莫非将丧于寡人之手?”
太后道:“眼下便有一人,可匡社稷,能保宗庙,吾儿莫非忘了?”
韩王安大惊,急问乃是何人。
2.韩非的身世
太后盯着韩王安,道:“吾儿真不知欤?”
韩王安疑虑道:“母后所指,莫非韩非?”
太后点头道:“正是韩非。韩非之才,天下皆知,不待老妇多言。今何不起而用之,或能助我韩国渡过此劫。”
韩王安低头不语,神色怪异。当此国家存亡之际,韩非也许就是那根救命的稻草,韩王安却依然踌躇犹豫,不敢信用韩非。这当中的缘故,却要从韩非的身世说起。
六十三年前的韩国,时为韩襄王十二年,太子婴病死。为了空出来的太子之位,公子咎、公子虮虱两兄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公子虮虱名字取得晦气,运气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当时正在楚国做人质,人身不得自由,加上距离又远,很难左右朝中局势。原本在太子继承次序上排在公子虮虱之后的公子咎,当时则留在韩国国内,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巧使计谋,最终在这场政治斗争中获得了胜利,被立为太子。韩襄王卒,公子咎立,是为韩釐王。韩釐王在位二十三年,卒,子韩桓惠王立。韩桓惠王在位三十四年,卒,子韩王安立。
再说公子虮虱,韩釐王在即位之后,对他仍小心提防,不许他返回韩国。公子虮虱也只能接受失败者的命运,最后在楚国郁郁而终。
韩非乃是公子虮虱之子[韩非之身世,史无明文记载,《史记》但云:“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文中以韩非为公子虮虱之子,乃从施觉怀先生所著《韩非评传》中对韩非身世之推测。],算起来是韩王安的叔父了。
当年韩非之所以到楚国向荀子求学,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其父正在楚国为质。韩非作为公子虮虱的后裔,虽然能够留在韩国,却因为他父亲的缘故,一直遭到王室的猜忌。更何况韩非才华绝世,锋芒毕露,声望和智慧皆远胜于王室中任何一人,自然更让王室不能放心,不敢起用。
韩王安登基时,其父韩桓惠王有遗言:“汝为韩王,用人无所不可,唯不可用韩非。韩非之才,非你所能驾驭。不用,国弱而已。用之,恐国为之夺,不复为汝所有。切记切记。”
韩王安对韩非这个王叔也甚是忌惮,左右思想,终是不敢让韩非掌权,于是搬出韩桓惠王的遗言作挡箭牌,道:“父王遗命在先,不可用韩非。孩儿不敢抗命。”
太后厉声道:“先王在日,老妇数荐韩非,恨先王不能听。且拭目今日之韩国,连年割地献城,国土三去其二,名为诸侯,实如郡县。积弱而不思振作,不图光复,一味含辱苟全,为天下耻笑。韩非,国士无双,早能用之,韩何至于有今日?先王遗言,以汝年幼,畏韩非夺汝王位也。殊不知,当年先王夺公子虮虱之位,乃用术使诈,已是有亏在先。自先王至今,已传三世,六十余载,韩王之位,纵还于韩非,又有何恨?韩非,终为韩宗室也,血脉相连。秦国,韩世仇也,势不两立。老妇宁愿国柄传于韩非,也绝不能坐视韩国亡于暴秦。况且,老妇曾观韩非之上书,言辞激烈,义气耿介,一心以强韩为念,无有野心私欲。韩非,天下闻名,志气高洁,爱名甚于爱身,夺位之事,老妇知其不忍为也。国难临头,有贤者而不知用,韩亡必也。老妇当早死,不忍见汝为暴秦之囚也。”
经太后这么一激,韩王安也是血气上涌,道:“母后之命,寡人敢不敬听。”
于是,韩非终于再次出场。
3.迟到的召唤
这一年,韩非已是四十四岁。十年前,他和李斯在兰陵分别,此后两人际遇大异:原本弱势的李斯青云直上,仕途通坦;原本强势的韩非却江河日下,不能得志。
韩非从兰陵回到韩国,心痛韩国之削弱,这十年来没少给韩王上过谏书。韩王不能用,也不敢用。是以,韩非名为公子,却一直处于失业状态。如果他不是公子,他完全可以像李斯那样,四处游说,干达诸侯。以他的才华,也许他早已是某个国家的丞相了,手掌大权,意气风发,又何至于像现在这样,在新郑城里虚度年华。然而他却从不埋怨自己的身份,他根本是以自己的身份为荣的。这也就注定,他只能继续困守在韩国,而他也甘心如此。不管怎样,他始终认为,韩国是他的国家。也许他已经丧失了在这个国家应有的权利,但他不能拒绝对这个国家应尽的义务。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韩王既作践韩非,韩国的当道大臣们也乐得顺着韩王的意思,对韩非大加排挤。另一方面,韩非心高气傲,目空四海,为人又冷峻刻薄,极难相处,心中不喜之人,厌恶辄形于颜色,朝中之人多恨之惧之。是以,纵然韩非蒙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却也没人愿意站出来为他呐喊说话。
在排挤过韩非的韩国大臣当中,应该包括一个名叫张平的人。此人曾经先后担任过韩釐王、韩桓惠王的丞相,长达三十余年。此人史册上无多可书,生了个儿子却是鼎鼎大名。他的儿子,名叫张良。
韩非满腹韬略,却无所用力,这才穷愁著书,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韩非作书,不为发表,只为自遣,故世莫能得见。李斯主管秦国的情报工作,眼线通天,却也只是打探到韩非在写书,具体写了些什么就不知道了。
韩非虽然著书以自遣,然而心中苦痛并不曾因此而稍减。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猛回首,张望年少,曾记否,朱颜玉貌,心比天高,牛鬼蛇神何足道,乾坤挪移天地扫。今十年为期,余梦未了,只落得荒唐可笑。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抚今追昔,徒伤怀抱。
杜甫有诗自嘲:幽人志士莫怨嗟,自古材大难为用。同为不遇,韩非可没杜甫这般好的情调。十年蹉跎,几乎将骄傲的韩非逼入疯狂。在他看来,别人也就罢了,凡夫俗子的,浪费个千八百年,也不会对这世界产生半点影响。可他是韩非,他流着韩国王室的血,他长着当世最伟大的头脑,别说虚掷十年,就是虚掷十天,那也是人神共愤的噩耗。
如今机会终于来了,韩国在召唤他,等待着他挽狂澜于既倒。
韩非也知道,这个机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秦国赐予他的,也可以说是李斯赐予他的。韩非向王宫而去,其时艳阳初开,竟仿佛有春色的味道,让他不禁想起十年之前的那个春天,他和李斯见了最后一面。
那一夜,韩非和李斯痛醉而别,各奔前程。韩非持歌相赠:“子欲西入秦,吾将东归韩,子勿为秦相,吾不为韩将。子攻兮吾守,兄弟两相伤。千般相见好,莫逢在沙场。”
一语成谶,良有以也。
4.韩非的计谋
所谓歌不离口,拳不离手。又所谓,技一日不练不精,刀一日不磨不快。十多年来,韩非远离政治中心,荒废在野,虽有满腹经纶,却并未经过实战考验。就这样一个久疏战阵的人,临时被抓来充当救火队员,真就能一举扭转局势吗?对此,韩王安也是将信将疑。然而事到如今,他已是病笃乱投医,只能召见韩非,告以秦国的威胁,请求韩非给开个处方。
韩非长远地忍耐、观察、思考,终于等到了今天。当下唾沫飞溅,作激愤之语。而韩非独有的口吃,更让他的愤怒听起来字字滴血。韩非厉声道[为行文方便,韩非所言虽然多有停顿拖沓,姑仍以正常道白写出,后同。]:“吾王之患,在内而不在外。今朝中执政,多为先王旧臣,久浸权势,尸位素餐,只知有家,不知有国。古人有言,妻子具则孝衰,爵禄厚则忠衰。试观诸大臣,忠者无有一人,过推于上,功归于己,只知以国养身,非甘以身奉国,皆后世江东张昭之属,可以同富贵,未可共患难。今四郊多垒,虎狼环伺,卿大夫不以为耻,反欲劝降于旧君,邀宠于新主。此等国贼,吾王当尽数诛之而不少惜。今不诛之而竟纵之,则吾韩已是自瓦解于内,何暇以秦国为忧?”
韩王安闻言不快:寡人明明挂的是外科的号,你韩非怎么倒给寡人看起内科来了?然而他又知韩非和朝中大臣多有龃龉,心存委屈,趁机报复也在情理之中,于是说道:“叔父所言,毋宁太缓,寡人实不能待。今秦师将出,志在灭韩,且先救国家燃眉之急。敢问叔父可有退秦良策?”
韩非道:“两国相处,不恃其不我欺也,恃我不可欺也。今退秦虽易,然重臣不杀,则士不愿忠,民不可固,国弱不能复振,秦必退而复来。徒解一时之急,又有何益?”
韩王安急道:“倘叔父有妙计,能退秦之兵,保全国境,寡人自当举国相托,唯叔父是听。望叔父莫辞。”
韩非又怎么会辞呢。他正急于用世,这十年可把他给憋坏了。韩非大笑道:“吾王勿忧,欲退秦之兵,修书两封足也。”
韩王安心道:好大的口气!然而,在他最走投无路之时听到这样的豪语,虽然不敢尽信,心里却着实安慰。盛名之下无虚士,韩非终究是个靠谱的人,他这么笃定,应该不会是空口白话。然而,秦国的铁血雄师真的靠两封书信就能摆平?难道,他韩非乃是李太白的前世不成?
遥想当年,玄宗之朝,太白紫衣纱帽,前有杨国忠捧砚,后有高力士脱靴,高踞御榻之前,飘然如仙,醉书草草,番臣仓皇,屈膝折腰,从此年年进贡,岁岁来朝。[李白此一事迹,史册不载,唯见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九——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其事当为杜撰,然刻画入微,极状太白之神,番使之怖,长天朝志气,灭番国威风,读来每心胸大快,忘世俗之忧,起凌云之兴。虽不见采于史册,径信之又有何妨!
韩王安于是问道:“叔父修书两封,各欲送往何处?”
韩非道:“一书报秦,一书报赵。”
韩王安道:“叔父将以何为说?”
韩非道:“臣先以书报秦。秦国扬言要灭亡韩国,其实只是意在试探,其心未定,其志未坚,明也。所谓兵贵神贵速,倘秦果真决意灭韩,当不告而伐,出吾不意也。如今秦兵马不动,战报先行,乃是以无为有,意在观韩国及天下之应对。臣修书报秦,使其知韩存有利于秦,韩亡有利于诸侯。秦所畏者,不在韩也,在诸侯也。灭韩而利诸侯,臣知秦不能为也。”
韩非再道:“臣次以书报赵。秦,天下之公敌。赵国力抗暴秦,隐约为天下之望。诸侯合纵,必以赵国为首。今臣再修书遗赵,请为合纵。赵国苦秦,也欲广结诸侯,共谋弱秦。如此,则合纵议起,秦复以函谷为忧,纵有意灭韩,分身无暇也。”
韩王安大喜,便请韩非修书。韩非也不推辞,手不停挥,须臾毕就。韩王安览书大悦,如贫得宝,如暗得灯,如饥得食,如旱得云,同时心中也暗暗后悔,后悔没有早点起用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