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农村信息化理论框架
本章首先论述了发展农村信息化的意义,其次系统回顾了农村信息化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农村信息化的概念内涵、主要内容,最后为了让大家对农村信息化有一个全面和直观的了解,给出了农村信息化的体系框架图。
第一节 发展农村信息化的意义
农村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是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生产作业安全的基本技术手段,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村和城市生产要素、经济要素、生活要素合理配置和双向流通,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刻认识农村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对认识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战略性和重要性,对指导开展农村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
当前,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着资源紧缺与资源消耗过大的双重挑战。我国消耗了世界25%的化肥和30%的农药,但化肥、农药利用率则不足35%,浪费严重。农业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式迫切需要进行转变,迫切需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动植物、土壤、环境从宏观到微观的实时监测,以定期获取动植物生长发育动态、病虫害、水肥状况以及相应生态环境的实时信息,以达到合理使用农业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农村信息化通过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渔业作业等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自动化、产业化及组织化水平,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装备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劳动成本,确保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因此,农村信息化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支撑,是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二、是保障国家农业安全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一是3亿人口的农产品供给安全问题;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三是18亿亩耕地和水产养殖水域的农业生态安全问题;四是农业生产安全的问题。如何科学、客观地监测这些问题并最大限度规避风险,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监管平台。
农村信息化就是要在宏观尺度上,普遍应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资源、市场、农业管理部门、机构和管理体系实行信息化、科学化、透明化的管理,对种植业、畜牧兽医、渔业、农垦生产、农机作业、生产资料(农药、种子、饲料)、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科学的监管,提高政府的监督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确保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生产作业安全。因此,农村信息化是保障国家农业安全的基本手段,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化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务必引起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充分重视。
三、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个体农户的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很低,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瓶颈,迫切需要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连接成统一的链条,减少流通环节和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市场透明度,把千家万户的分散农民和越来越大的市场衔接在一起。
农村信息化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将农业生产、流通、市场、交易有机地连成一个整体,延长产业链条,减少流通环节和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市场透明度,建立起覆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合作组织和经营大户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形成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渠道,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市场需求、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四、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
目前,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发达的工业体系与落后的农业体系,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综合国力发展和国家政治经济稳定的根本“瓶颈”,如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任何一届政府不得不面临而且急需解决的基本问题。
农村信息化一头连农民,一头连市民;一头连城市,一头连乡村;一头连工业,一头连农业;是实现农村和城市生产要素、经济要素、生活要素合理配置和双向流通,富裕农民和方便市民的重要桥梁;是缩短城乡数字鸿沟,改变农民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务必引起各级领导的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
第二节 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回顾我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萌芽阶段、起步阶段、积累阶段三个发展阶段。
一、萌芽阶段(1990年以前)
1990年以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处于萌芽阶段,该阶段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一)计算机开始初步应用于农业科学计算
1990年以前,我国主要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能力,解决农业领域中科学计算和数学规划等问题。1979年我国引进农口第一台大型计算机——Felix C-512,主要用于农业科学计算、数学规划模型和统计分析等。同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用计算机对78头新淮猪、6000多头仔猪进行了2月龄断奶个体与繁殖力的相关和回归统计分析。1981年,中国建立第一个计算机农业应用研究机构,即中国农业科学院计算中心,开始以科学计算、数学规划模型和统计方法应用为主进行农业科研与应用研究。1987年,农业部成立信息中心,开始重视和推进计算机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统计工作中的应用。
(二)以专家系统为代表的智能信息技术研究成为热点,并有零散应用
20世纪80年代,一些科研院所开始关注信息技术在农业数据处理、农业信息管理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农业专家系统成为研究的热点。1983年3月,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与安徽省农科院土肥专家合作,成功研制“砂姜黑土小麦施肥专家系统”,并于1985年10月在淮北平原10多个县推广应用。1986年至1990年,“农业专家系统”作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专题进行研发,相继研发了育种、植保、施肥、蚕桑、园艺的专家系统,推动了智能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1989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开展了作物生长模拟研究,推出了水稻模拟模型RICEMOD,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开发的”棉花生产管理模拟系统“也开始在生产中进行使用,至1990年,分别在山东、河南等地示范推广3.5万公顷,每公顷增产皮棉125公斤左右。
总体来说,在萌芽阶段,农村信息化推进的主体是一些科研院所,他们引进利用计算机解决农业领域中复杂的数学科学计算。
二、起步阶段(1991—2000年)
1991—2000年是我国农村信息化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具有以下特征。
(一)政府部门高调介入,从国家层面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这一阶段,政府开始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加强规划指导,建立信息化工作体系。1992年,农业部制定了《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方案》,成立了农村经济信息体系领导小组,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和信息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与规划指导,农业信息工作被提到重要日程。1994年,农业部成立主管信息工作的市场信息司,随后各省(区、市)农业部门相继成立了对口的信息工作机构;同年12月,在“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提出,建立“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加速和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金农工程”问世。1995年,农业部制定了《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1996年召开第一次全国农业信息工作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推进农业信息工作。
(二)大型农业信息网络逐步建立,推动了各级地方农业网站的热潮
9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我国农业信息网络也开始建设。1996年中国农业信息网建成开通,并为省、地农业部门和600多个农业基点调查县配备了计算机,实现了统计数据的计算机处理。1997年10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的“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开始运行。在国家积极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各省市有关部门、机构和社会网络企业也纷纷投资于农业网站建设,一部分省、区、市的信息网络建设也进入了起步阶段。
(三)农业专家系统趋于成熟,在一系列示范应用工程中得到大规模推广
1990—1996年,中科院智能所连续承担的863“智能化农业应用系统”课题,效果显著,专家系统技术可应用于农业的众多方面,受到科技部等的高度重视。1998年年底科技部启动了“国家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重大专项,得到各方支持和努力,22个省(区、市)建立了示范区。
总体来说,这一阶段政府开始高度关注农村信息化,政府农业网站开始广泛应用,网络技术不断被应用到农业领域,农业专家系统得到大规模推广应用,农村信息化开始起步。
三、积累阶段(2001—2010年)
2001—2010年是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积累阶段,这一阶段,各级政府部门开始统筹规划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开发农业信息资源、探索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出台一系列举措,推进实施农村信息化示范。
(一)全面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各类服务模式不断涌现
政府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强指导农业信息服务建设。2001年农业部启动了《“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农村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2003年建立了以“经济信息发布日历”为主的信息发布工作制度。2006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十一五”时期全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规划》。2007年出台了《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2007—2015)》,全面部署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以上政策规划着重强调农业信息服务建设。除了中央政府加强统筹规划,政策指导外,各地政府部门也积极探索农村信息化建设,涌现一批诸如浙江农民信箱、吉林12316、甘肃金塔、海南农科110、宁夏三网融合、广东直通车、山东百姓科技、重庆农信通等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
(二)多项覆盖全国的农村信息化工程加快实施,成效显著
2002年,国家文化部启动建设“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通过卫星和互联网等手段,将优质文化信息资源传送到基层。截至“十一五”末,该工程已基本实现县县建有支中心和“村村通”的目标,数字资源总量达到105.28TB,累计服务人次超过8.9亿。2003年,农业部启动建设“金农工程”一期项目,截至“十一五”末,部本级项目实施工作进展顺利。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已完成建设任务,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产品及农资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已投入使用,动物疫情防控系统等10多个电子政务信息系统陆续上线运行,以农业部门户网站为核心、集30多个专业网站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群初步建成。2004年,原国家信息产业部组织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中国铁通6家运营商,在全国范围开展了以发展农村通信、推动农村通信普遍服务为目标的重大基础工程——“村村通电话工程“,截至2010年年底,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的目标。2005年,农业部启动实施“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项目,充分利用电话、电脑、电视等载体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截至2010年年底,该项目先后搭建了19个省级、78个地级和324个县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惠及全国约2/3的农户。
此外,“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信息化工程项目也相继全面启动实施,为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支撑。
总体来说,这一阶段主要以农业信息服务和全面启动实施农村信息化相关工程项目为重点,加强统筹,提高认识,改善了信息化基础设施,完善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下一步推进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三节 农村信息化的概念内涵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西方社会普遍使用的“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和“信息化”(Informatization)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进行了描述,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信息化做了以下定义: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主要包括建设国家信息网络、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法规七个方面。
目前,国内对农村信息化的定义没有统一的说法,有农业信息化、农村信息化和农业农村信息化。
定义1:农业信息化是指以现代科技知识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以节省和替代不可再生的物质和能量资源,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提高物质、能量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以提高物流速度和效率,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调控性,使农业生产在机械化基础上实现集约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定义2:农村信息化是指在人类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普遍地采用以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农村信息化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涉及整个农村、农业系统,主要有农村资源环境信息化、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化、农业生产信息化、农村科技信息化、农村教育信息化、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化、农村管理信息化等。
定义3:农业农村信息化是指通过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构建信息服务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使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及农村社会管理与服务等各个方面实现普及应用的程度和过程。
借鉴上述定义,我们认为农村信息化是指通过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构建信息服务体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使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及农村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实现普及应用的程度和过程。农村信息化的特点为数字化、网络化、精准化、智能化。其内容主要包括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村信息资源、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农村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
第四节 农村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从农村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出发,结合现阶段实际,农村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应包括五个相互紧密联系的层面: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村信息资源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和农村信息技术应用、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
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
信息基础设施是支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信息技术应用的各类设备和装备,是分析、处理以及传播各类信息的物质基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广播电视网、电信网、计算机网的建设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的建设包括:光缆干线的铺设、电缆干线的铺设、接收天线的架设等传输线路的铺设,地面接收站、转播台、发射台、无线电台等接收设备的建设,以及放大器、微波设备、交换机、接地防雷设备、附属设施等设备的购置。互联网的建设包括同轴电缆、光纤等信号传输线路的铺设,光电转换器、调制解调器、信号放大器、中继器、路由器、集线器及网桥等中间装置和接口设备的购置,局域网、广域网的搭建等。
(一)广播电视网
广播电视网以国家建成的卫星网为依托,是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重要载体。信号覆盖范围广,不受山地、沙漠等地面条件限制;传输能力强,目前的卫星直播系统大都具备百套以上电视节目的传输能力,用户可以有多样选择;节目质量高,由于是数字方式直接到户,在用户端实现了图像和声音信号的高质量还原;安装便捷,成本低,用户端只需要使用卫星接收天线加上一台接收机即可接收节目,接收天线的安装也十分简单。对于远离城市的山区、西部范围、经济落后及上网条件差的基层地区而言,广播电视网更加具有优越性。
广播电视是当前农村应用最广泛的信息获取媒介。它具有宣传功能,能及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人民群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所取得的成就;它具有教育功能,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广播电视学习现代农业技术,从而促进了自身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它还具有娱乐功能,通过各种电视节目,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二)电信网
电信网的主要业务是电话业务,因而也称为电话网。它主要是以点对点的方式对用户个人提供服务,覆盖范围广泛,具有安装速度快,建设周期短,成本低,以及地理应用环境的无限制性等特点。与广播电视网的单项传播相比,电信网所具有的互动性是它明显优势。随着光纤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电信网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三)互联网
互联网作为先进技术的代表,是当前信息网络发展的重点,其普及程度更是信息化的主要标志。互联网具有信息容量大、交互性好、多点互联、信息传送及时、传输速度快、无时空限制、信息资源共享等优点,它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传播问题,在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及存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农村信息资源
农村信息资源作为农村信息化的数据支持,在整个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央的多份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充分利用和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农村信息资源的建设是农村信息化的基础和突破口。
(一)农村数据资源
农村信息资源的最基本要素是数据,数据作为客观事实的表现形式,被存储在数据库中。所以农村信息资源的建设主要是以数据库的形式体现出来。农村数据资源涉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技数据资源、教育数据资源、农村基础设施资源、农村生产数据资源、农村人口资源、用工需求资源、产品需求及价格数据资源、农村土地资源、农村自然资源、农村经济数据资源等方面,上述数据库关乎农民的生存、发展,是农村发展的最真实的指标,能够反映我国经济发展最真实的面貌。
(二)农业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以提供信息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数据密集型、人机交互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农村信息系统是信息系统在农村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它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和手段,对农村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加工、处理,为农业生产经营、宏观管理、科学研究提供信息服务和支持的信息系统。我国农村信息系统的应用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在对其探索开发过程中,针对农业信息采集处理的全过程,建成了一批性能良好的农业信息系统。
(三)农村信息平台
农村信息平台是指用来收集、处理、发布各种农村信息,为农村信息交换提供必要支持的信息系统。农村信息平台是解决信息“进村入户”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基于我国农村现有的信息平台应用实践,总体而言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农民电话热线服务系统,农村广播电视平台,农村网络信息网站,移动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村级、乡镇级无线局域网平台,农业综合服务集成信息平台。
三、农村信息服务体系
(一)信息服务机构
信息服务机构是指由政府牵头组织,网络运营商提供网络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运营,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局域网及电话等信息技术手段,采取有偿经营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为农民提供信息浏览、查询、采集、发布和娱乐等信息服务的场所,包括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点以及农村专业信息服务站点。
(二)信息服务渠道
农村信息化服务渠道是建立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基础上,并与各种信息源实行互联,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资源的通道。农村信息服务渠道是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重要环节之一,专门用来收集、处理、发布各种涉农信息,为农村信息交换提供所需的环境和条件。农村信息渠道是解决信息“进村入户”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三)信息服务队伍
信息服务队伍是推进农村信息化的重要主体。广义的信息服务队伍涉及信息化建设的管理者、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农业从业人员为主体的信息服务消费者三大基本部分。当前具体参与农村信息服务的主要包括农村信息员队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纪人等。
四、农村信息化应用
(一)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
农业生产信息化是指在微观尺度上,普遍应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资源的利用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生产要素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的程度与过程,通俗地说是农业产前和产中的信息化。按照农业行业的划分,农业生产信息化主要包括大田种植信息化、设施园艺信息化、畜牧业生产信息化和渔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生产信息化的目标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农业生产过程,努力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劳动成本,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确保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标准。农业生产信息化的主体是生产者,即农户、生产型农业公司(集团)、农垦生产系统。
农业经营信息化是指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加工、储运、交易、市场等环节实现普及与应用的程度与过程,通俗地讲就是农业产后的信息化。按照农业产后的环节,农业经营信息化主要包括: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市场与流通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农产品加工质量和效率,减少流通环节和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市场透明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经营信息化的主体是经营者,即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商务企业。
(二)农村社会管理信息化
农村社会管理管理及服务信息化是指在宏观尺度上,普遍应用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农村电子政务、农村医疗卫生、农村教育、农村文化生活等实行信息化、科学化、透明化管理的程度与过程。农村社会管理信息化的目标是提高政府的监督管理水平、工作效率以及农业相关部门对农民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
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是指农村信息化建设所必需的经济、社会、政治和人文环境。只有当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一定水平、能够承担开展农村信息化的基础成本,农村社会具备了信息化意识、接受了信息化的理念,政府开始重视信息化建设、制定政策规划并承担信息化基础投入,农民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具备了应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时,农村信息化建设才能够得到正常推进。
第五节 农村信息化的体系框架
所谓农村信息化体系框架就是根据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从系统角度对构成农村信息化的各个部分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安排,以科学有效地反映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通过体系架构,人们就能够比较正确地认识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有效地处理农村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基本关系。
农村信息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合农村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包含以下五个部分: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农村信息资源、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农村信息化应用以及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这五部分内容构成的体系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农村信息化总体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