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现代城市,个性绽放
1.4.1 现代城市的发展理念
在现代城市阶段,城市发展出现空前高峰,城市成为人类居住活动的中心和经济发展中心,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21世纪后的工业革命,在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出现后,以制造业为主转为以服务业为主。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经济结构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出现了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城市发展空前成熟。许多城市发展理念也应运而生,主要包括生态城市、数字城市、宜居城市、紧凑型城市等,这些城市发展理念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城市发展的新路径,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城市的发展轨迹。
1.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
前苏联生态学家O.Yanitsy(1984)首次正式提出生态城市概念,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其中技术和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和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所谓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简单地说就是社会—经济—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蕴涵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具体说明如下。
社会生态化表现为:人们拥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和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接受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经济的生态化表现为: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消费、交通和居住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文明消费,推广生态产业和生态工程技术。对于经济增长,不仅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节约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矿物燃料使用率,研究开发替代能源,提倡大力使用自然能源。
环境的生态化表现为:发展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得到最大限度地保护,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和保护生命支持系统,开发建设活动始终保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生态城市作为对传统的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城市化运动的反思、扬弃,体现了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协调,是人类自觉克服“城市病”、从灰色文明走向绿色文明的伟大创新。它在本质上适应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唯经济增长模式向经济、社会、生态有机融合的复合发展模式的转变。它体现了城市发展理念中传统的人本主义向理性的人本主义的转变,反映出城市发展在认识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上取得新的突破,使城市发展不仅仅追求物质形态的发展,更追求文化上、精神上的进步,即更加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生态城市与普通意义上的现代城市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生态城市中的“生态”,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的、整体的概念,蕴涵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过去所讲的纯自然生态,已成为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的载体。
生态城市中,“生态”两个字实际上是包含了生态产业、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生态城市建设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内容涵盖了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产业的发展(包括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化等方面,涉及各部门各行业。
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三方面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和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能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2.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仿真-虚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
数字城市仍是一个概念,可以看做是一个系统工程或发展战略,但不能看做是一个项目或一个系统。它可能包含了很多系统,但是要对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很难的,也难以界定哪些是属于数字城市的内容,到了什么样的信息化水平可以看做是实现了数字城市。但它并不是一个虚拟的东西,也不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它是一个在未来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活中随处可见、随时可用、无处不在的“系统”。数字城市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将会对城市建设、市民生活、经济发展逐渐带来效益和方便。
数字城市的战略目标是实现城市各种数据的整合,使之便于共享和容易使用,使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社区和个人都能方便有效地进行网上办公、网上查找信息、网上学习、网上工作、网上休闲等。
数字城市的基础主要有三项。第一项是信息基础设施,要有高速宽带网络和支撑的计算机服务系统与网络交换系统。也就是说,数字城市的第一项任务是解决“修路”的问题。但是光有路不行,还必须有第二项基础——数据,特别是“空间数据”。据统计,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信息有80%与空间位置有关,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也是在地球空间框架上集成和展示各种数据,数字地图和数字影像是数字城市的基础框架。数字城市的第三项基础是人,管理数字城市和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与管理我们的“现实城市”相对应,管理数字城市要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机构和规范,要不断对网络系统和数据进行建设、更新、维护和升级,并协调用户的访问。除了管理数字城市的人以外,培养使用数字城市的人也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只是建了数字城市而没有人用,是一种浪费,也产生不了社会经济效益。只有成千上万的企业,成百万、上千万的市民应用数字城市,才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3.宜居城市
宜居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的产物。是指宜居性比较强的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
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对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狭义的宜居城市是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
宜居城市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
宜居城市应该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城市,因为城市是区域经济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中心,是经济要素的高密度聚集地,是各种非农产业活动的载体。城市只有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才能为宜居城市物质设施建设提供保证。
宜居城市应该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城市,只有在政局稳定、治安良好、民族团结、各阶层融洽、社区亲和、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居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现代城市生活,才能将城市视为自己物质的家园和精神的归宿。
宜居城市应该是文化丰富厚重的城市,城市的文化丰富厚重有如下含义: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化设施齐备、文化活动频繁、城市文化氛围浓郁。只有具有文化丰厚度的城市,才能称之为思想、教育、科技、文化中心,才能充分发挥城市环境育人、造人的职能,才能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
宜居城市应该是生活舒适便捷的城市,生活的舒适便捷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居住舒适,要有配套设施齐备、符合健康要求的住房;交通便捷,公共交通网络发达;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卫生等质量良好,供给充足;生态健康,天蓝水碧,住区安静整洁,人均绿地多,生态平衡。
宜居城市应该是景观优美怡人的城市,城市是一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体,景观的优美怡人是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这既需要城市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又要求人文景观如道路、建筑、广场、小品、公园等的设计和建设具有人文尺度,体现人文关怀,从而起到陶冶居民心性的功效。
宜居城市应该是具有公共安全的城市,公共安全度是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暴雨、温疫,防御和处理人为灾害如大暴乱、恐怖袭击、突发公共事件等的能力,确保城市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公共安全度是宜居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只有有了安全感,居民才能够安居乐业。
4.紧凑型城市
紧凑型城市是针对城市无序蔓延发展而提出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紧凑型城市的形态取决于城市中人口和建筑的密度,强调土地混合使用和密集开发的策略,主张人们居住在更靠近工作地点和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服务设施的地方,是一种基于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城市精致发展的新思维,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功能紧凑、规模紧凑和结构紧凑。
紧凑型城市首先由George B.Dantzig和Thomas ISaaty于1973年在其出版的专著《紧缩城市—适于居住的城市环境计划》中提出。欧共体委员会(CEC)1990年发布的《城市环境绿皮书》,再次提出“紧凑城市”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一种解决居住和环境问题的途径”,认为它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之后,探讨紧凑型城市的专家学者逐渐增多,大家对紧凑型城市逐渐达成一些共识,即紧凑型城市是高密度的,功能混用的城市形态。它的优点在于对乡村的保护,出行较少依靠小汽车、减少能源的消耗,支持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对公共服务设施有更好的可及性,对市政设施和基础设施供给的有效利用及城市中心的重生和复兴。
在中国,紧凑型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集中布局城市功能要素、加强城市空间增长管理、促进城市土地的高密度、混合利用、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等。
紧凑是城市形态的紧凑,紧凑之中要有完善的城市功能和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环境,既包含了大城市的相对独立的城区开发、更新,还包括产业化发展带动的小城镇社区化建设,以及对现有城市的各类开发区的城市功能改造。如果把城市的概念外延再扩大一点,也包括对城市郊区化发展的科学化的引导,紧凑型理论就是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以紧凑的城市形态,建设城市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建设节能型城市、节约型社会的有效途径。